揭秘:明清時期重要的海盜經濟

2020-12-16 未成聊文史

明朝自開國以來,「禁海令」隨之而頒布,後期更是強調「片木不得下海」。當明朝切斷了海上自由貿易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民間非法走私,導致了海盜事業變得十分猖獗難以抑制。在許多史料記載中,明清兩代中國的南部海域是全世界海盜最盛行的地區之一,最高峰期達15萬人。

自古以來浙江、福建等地沿海居民都以打魚為生,很少有靠海經商的傳統,但是海禁實施之後,沿海的居民沒有了食物來源,被迫鋌而走險去做走私貿易。他們將中國的很多商品通過海運販賣到馬六甲、呂宋島、巴達維亞等地,與那裡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做交易。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都由這些外國人再販運至歐洲、美洲、非洲各國,我們也從這些人手中買回海外出產的象牙、蘇木、胡椒、銀幣等等。因為沒有官方渠道貿易,所以走私的利潤非常高。《明實錄》中記載:「其去也,以一倍而搏百倍之息,其來也,又以一倍而搏百倍之息。」,可見當時有多少人鋌而走險,又創造了多少財富。

圖:蘇木,一種中藥材

明朝中期最出名的海盜是一群徽南商人。最早在江浙東南沿海從事走私貿易的是許辰江、許本善等人。嘉靖年初,許村的許家四兄弟組成了一個勢力龐大的海盜集團,他們盤踞寧波附近的雙嶼島作為基地,常年在馬六甲和泰國與外國人做貿易。到了嘉靖中期,許氏四兄弟被擊潰,他們的部下汪直起取而代之。汪直起的貿易基地是舟山烈港,擁有數百艘120噸級的海船,販運區域覆蓋日本北部、朝鮮、一度控制了松浦港。歷史上記載,汪直起造的巨大寶船可以騎馬,容納2000餘人,與鄭和的寶船不相上下。汪直起還自稱「徽王」,可以說汪氏已經成為區域內的海上軍事貿易集團,割據一方了。

除了徽商背景的海盜之外,另外一個有名的走私集團要數來自福建漳州、泉州一帶的中國人,他們與日本浪人糾集在一起,讓明朝政府十分忌憚。他們沒有固定貿易場所,遊弋於浙江閩南沿海,有商機就做貿易,如果看對方弱小就明搶,他們的身份在海商和倭寇之間來迴轉換。崇禎年間因為北方戰事不利,朝廷對於走私貿易也顧不上管理,很多商賈巨富私造大船而走私,獲得了巨額的利潤。

鄭成功在中國的正史中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然而他卻出生在一個海盜家庭,他的父親鄭芝龍是中國南部海域一個海盜集團的首領,他的母親是一個日本人,他自己也是出生在日本,他和他的家族在很多時間裡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海盜商人集團。鄭芝龍原本是海盜李旦的部下,李死後鄭芝龍繼承了他全部的地盤和實力,後來經過多年的打拼成為南部最強悍的盜賊集團。明朝軍隊屢剿而不勝,最終招安任命鄭芝龍為「五虎遊擊將軍」,此時鄭芝龍有3萬餘人,船隻千餘艘,每年光靠徵收保護費就可以獲利上千萬兩白銀,富可敵國,如果以私財計算,鄭家絕對是明朝首富。

清軍入關掌權以後,他擁立唐王稱帝於福州,獨攬大權。後來清軍入閩,眼看招架不住,於是又投降了大清。但是他當時年僅18歲的兒子鄭成功卻率軍出走金門,在往後的一段時間裡是前明遺老的精神支柱,是南明主要的反清力量。1661年,鄭成功統帥25000人、戰船數百艘,擊敗了當時佔據臺灣島嶼的荷蘭人,收復寶島臺灣。後來清朝實行「遷界禁海令」徹底切斷了鄭成功的海上貿易鏈條,到1683年,清軍收復臺灣,兩年以後宣布「一口通商」政策,隨後的200年中在沒有出現規模龐大的海盜集團。

在正統的中國經濟史中,海盜經濟是上不了臺面的。然而實際上來說,自打16世紀之後,正是非法的走私活動促進了南太平洋地區貿易的繁榮發展。中國商品銷往四海,被世界各族人民喜愛,而且還換回了大量重要的白銀。根據計算,明朝末期由日本流入的白銀高達1.7億兩,美洲流向中國的白銀為1.25億兩,四海的白銀如大江大河一樣流入中國,前所未有。

明清的海盜經濟是中國經濟史上十分精彩、重要的一頁,如果僅僅因為他們特殊的身份而選擇故意忽略,這是不公平的。

相關焦點

  • 剛正清廉的化身——宋金元明清時期的沂蒙
    |引言宋金元明清時期,隨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進一步強化,沂蒙山區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穩定下來,絕大部分區域自宋代以來便一直處於沂州和州的管轄之下。清朝前期,在這裡又設置了沂州府,下轄莒州、蘭山縣、郯城縣、沂水縣、蒙陰縣和費縣等。
  • 粵港澳三地明清時期絲綢精品展亮相粵博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黃蘇哲)12月4日,「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三層書畫展廳開幕,來自廣東省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澳門博物館的外銷畫、絲綢布匹、手繪絲綢、家居用品、服裝飾品等211件展品在展覽中亮相。
  • 21屆高三歷史:第7講 明清時期的思想活躍與文化承古
    一、明清時期的科技1.二、明清時期的文學藝術1.文學:明清小說2.繪畫和書法(1)繪畫:強調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的文人畫成就突出。1.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出現了許多實用性讀物,如《陶朱公致富奇書》、《四民必用》、《沈氏農書》、《耕收農話》、《杵臼經》、《布經》等。
  • 高考熱點——明清時期的文化
    明清時期的文化1.思想的發展(1)王守仁的心學:理學是宋明時期的儒學主流,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會教化等方面影響極為深遠。他們蔑視禮法,衝破傳統儒學的束縛,有著強烈的追求個性和發展經濟的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掀起了一股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②李贄:他對程朱理學大加鞭撻,否認孔孟學說是萬世至論,認為不能將其當做教條隨便套用。李贄反對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慾」的說教,他認為人皆有私,「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 淺析明清時期的桌與案
    明清時期的桌子用途非常廣泛,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故桌子的種類和形制也十分豐富。方、圓、長、短,大、小、高、矮,不一而足。
  • 明清時期紫檀的重要性堪比黃金!
    推薦紅木哥微信號:13215058797專註明清家具,清刀雕刻,文玩擺件明清皇家檔案記載,宮廷看重紫檀的程度遠遠貴於黃金。尤其到乾隆時期,清內務府檔案中可以查到更多關於慎重和節省使用紫檀的條文,顯然此時對紫檀的管理已更為嚴格。
  • 英國發展海軍的經濟之謎,依靠饑荒獲利,充滿「海盜思維」
    本文話題:英國發展海軍的經濟之謎,依靠饑荒獲利,充滿海盜思維作者:皓軒文史引言:英國靠什麼發展的海軍,這似乎成了一個謎團,都知道西班牙成立無敵艦隊之前,曾經是阿拉伯帝國的殖民地,商業基礎好,同時也是最早參與大航海探索的國家
  • 海盜的作用:巧看16世紀,英國女王如何憑藉海盜來維護自己的統治
    「16、17世紀是歐洲歷史上貧困問題最為嚴重的時期。」對英國來說更甚,伊莉莎白一世登基之初,英國存在著國庫空虛、貨幣貶值、工商業發展困難等一系列的經濟和對外貿易問題。 國家財政困難問題是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
  • 吳京《戰狼2》裡海盜的老家居然在拿騷!揭秘真實巴哈馬海盜
    1690-1720年是加勒比海盜的30年黃金時期,拿騷在這段歷史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這裡水域較淺,大型軍艦難以入內,但吃水線淺的海盜船卻暢通無阻。於是,拿騷吸引了大批海盜前來安營紮寨,其中不乏一些臭名昭著的海盜。他們利用拿騷水域這片天然避風港,將各種打家劫舍的本事運用得遊刃有餘。
  • 清嘉慶時期海盜蜂起,其中越南海盜縱橫五年!
    這些文章,主要是記錄李長庚窮畢生之力追殺中外海盜最終殞命於廣東黑水洋的事跡與榮耀,其中不少篇幅直接描述了當時中外海盜麇集縱橫中國東南沿海的海上情形。 總之,松門戰役之後,越南海盜便不再敢進入浙江一步。 海上勢力最強的越南海盜遭颱風重創之後,海盜王蔡牽的時代便來臨了。
  • 清朝的「海盜帝國」,消亡於1810年
    第一次高潮,出現在明朝中期,特別是嘉靖年間(1522—1566),被認為是海盜騰飛的時期。這一時期北起山東、南至廣東的漫長海岸線上,海盜人數激增,並組織起強大的海盜集團。在官方的定義裡,這些海盜都被稱為「倭寇」,但實際上,「倭寇」除了少數的真倭(日本人),大部分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漁民與海商。
  • 明清時期對於「三公」「三孤」的授予有哪些講究?
    西漢時期設太傅與太子少傅,張良、孫叔通都曾擔任過這類職務。從整個西漢時期來看,保、師之類的官職還不是虛銜,而是實職。到了西晉時期,又衍生出了太子六傅,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此後,就有了「東宮三師」與「東宮三少」的官方稱呼。
  • "揭秘:明清時期淪為瘦馬的女人到底有多悽慘?為何揚州瘦馬最多?"
    所謂養「瘦馬「,就是在明清時期,有專門的人或者機構出錢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去,教她們歌舞才藝、琴棋書畫,等到她們長大後賣給有錢人作妾或者賣給青樓從中牟利。在明清時期,「養瘦馬」是一項十分暴利的投資,因為買來的都是窮人家的女孩,所以價格很低,一般也就幾十貫錢,但是等到女孩養好長大號,一般都能賣個幾千兩,所以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這個行業。明代揚州鹽商壟斷全國的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故在當時全國,揚州「養瘦馬」之風最盛,瘦馬的出現,完全是用來滿足鹽商畸形變態心裡需要。
  • 明清時期的瓷器介紹,醬釉瓷的明顯特點,趕緊來學學!
    中國明清時期的瓷器是非常漂亮的!並且這一時期的瓷器也是到達了一個頂峰,在明清時期的瓷器也是有很多釉色,根據釉色的不同分了很多的版本,今天主要講講明清時期的醬釉瓷!明清時期醬釉瓷的明顯特點!早在明朝洪武時期,醬釉瓷器的釉色就已經均勻了,到了永樂時期胎質更加的細膩,釉色與今日的芝麻醬的顏色基本上已經沒有差別了,官窯中的醬釉瓷器的釉色穩定,釉面相對於洪武時期的醬釉瓷釉面要亮一些並且更加的地勻潤,釉色光潔滋潤,釉面肥厚,對光斜視可見釉表泛有橘皮紋。
  • 明清時期低溫紅釉瓷
    明清時期較為著名的低溫紅釉瓷主要有礬紅釉、珊瑚紅釉和胭脂紅釉等幾個品種。紫色百合香為您逐一介紹這些名貴的瓷器。一、礬紅釉礬紅釉,又稱之為「鐵紅」、「紅彩」、「虹彩」,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低溫紅釉,其色澤十分特殊,猶如橙紅之色,十分清新。
  • 中國古牌坊最多的街道,位於廣東潮州,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廣東是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也是商人最多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東部的潮汕地區最是頻出名商巨賈。從唐代開始,潮州城一直是粵東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上達官明吏眾多,民間賢人輩出,古牌坊主要是用來紀念和表彰各類名人賢士的。漫步牌坊街,仔細欣賞每一座牌坊,其外觀極為相似,但牌坊上的文字都不一樣。其中狀元坊為明代狀元林大欽所建,柱史坊為明代御史許洪宥所建。除此之外,還有兩京科道、金榜聯芳坊,七俊坊等等。
  • 揭秘「北歐海盜」:關於維京人的傳說是真的嗎?
    可以看出,對於整個人類而言,維京人都是一個令人感到十分好奇的陌生民族,而很多人基於維京人的所作所為,也將他們稱為是「北歐海盜」。其實,從這種稱呼上就感受到,在北歐社會中,維京人的形象一般來說都是比較負面的。那麼,關於維京人的傳說都是真的嗎?在維京人內部,又有著怎樣特殊的秘密存在呢?
  • 與人交流的禮儀:明清時期口香糖的材料和製作方法
    《本草綱目》其實在明清時期就有類似於口香糖的出現了,只不過那時候並不是按照現在的叫法,而是叫「桂花餅」。於是在明清時期聰明的人們就選擇利用桂花來製作桂花餅,將製作的成本降到了最低,而由於製作原材料非常簡單,製作的工序就沒有那麼繁瑣複雜。於是桂花餅的產量就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擴大了消費的群體,使得平民百姓也有機會使用,體驗一下口吐芬芳的感覺。如果家裡有會製作桂花餅的女子,更巧的是院子裡剛好種了幾棵桂花樹,那麼這桂花餅四捨五入就等於不要錢。
  • 鄉紳:明清秩序的受益者和破壞者
    但問題是,正如英國近代的《濟貧法》根本不可能起到賑濟英國所有飢貧民眾的作用,維持鄉村秩序是需要成本的,單靠優免特權並不夠,明清時期的鄉紳的作用發揮不是那麼大,而且還造成了長期的
  • 「佛手」是什麼 為何會成明清時期春節文房清供常物
    中式店堂裡的案頭清供寫了玉桃,自然是要寫佛手以及石榴的,明清時期的吉祥圖案裡,這三者往往一同出現,桃寓意多壽、佛手寓意多福、石榴寓意多子,古人所謂多壽多福多子「三多」紋。在明清時期的吉祥圖案裡,玉桃、佛手及石榴往往一同出現,桃寓意多壽、佛手寓意多福、石榴寓意多子上博明清家具陳列中有一套清代紅木金漆地鑲嵌染色象牙的屏風與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