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為地壇小學師生講述戰爭故事

2020-12-21 新京報網

於志明展示自己珍藏的糖果袋,袋上寫著「抗美援朝,保衛祖國」八個紅字。地壇小學供圖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吳蘋蘋)「我第一次參加戰爭,第一次在異國他鄉,第一次離開了我的家,我對祖國很思念,對我的家也很思念。」9月29日上午,北京市地壇小學迎來一位講述者:原北京軍區空軍司令領航處副處長、抗美援朝老兵、軍隊退役英模代表於志明。

 

據了解,此次地壇小學舉辦的烈士紀念日活動以「緬懷祭奠英雄烈士,傳承弘揚愛國精神」為主題,旨在祭奠緬懷先烈功績,傳承弘揚先烈精神。

 

抗美援朝老兵於志明與地壇小學師生分享戰爭故事。地壇小學供圖


抗美援朝老兵講述戰爭故事

 

「1952年,我奉上級命令,跨過鴨綠江,到了朝鮮清川江附近,那時候我18歲。」在活動現場,今年86歲高齡的於志明身著軍裝,佩戴軍功章,神採奕奕地講述著戰爭往事。

 

回憶起抗美援朝的戰爭歲月,於志明覺得當時條件非常艱苦,「我們住的是山洞,很潮溼。」那時候沒有床,士兵們便把石頭墊起來做床腿,用拼湊好的樹幹做床板;沒有被褥,就把稻草鋪在上面;沒有枕頭,就用被炸壞的平房的磚頭做枕頭。

 

令於志明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一個顏色泛黃的糖果袋。在活動現場,於志明展示了自己珍藏接近70年的糖果袋,袋上寫著「抗美援朝,保衛祖國」八個紅字。

 

據於志明回憶,在抗美援朝期間,他收到了祖國的慰問品,其中包括一袋什錦水果糖,「我到18歲都沒有吃過糖。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時候,我覺得太幸福了。」於志明把慰問團送的酸三色糖當作寶貝和護身符,只有在自己精神極度睏倦或安撫其他受傷軍人時,他才會拿出一塊。

 

1953年,於志明回國時,他沒有把糖袋子扔掉,而是把袋子洗乾淨,用手絹包起來。

 

為什麼要留著糖袋子呢?於志明表示自己在遇到困難、感到委屈的時候,他會拿出糖果袋看一看,「我就想起韓戰,它提醒著我這些困難算什麼。」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向於志明致以隊禮。地壇小學供圖


地壇小學成立以「於志明」命名的中隊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為傳承弘揚於志明的愛國精神,9月29日,地壇小學成立了一支以「於志明」命名的中隊,同時聘請於志明為學校的校外輔導員。

 

地壇小學四年級學生文雯告訴新京報記者,她覺得於爺爺非常愛國。文雯表示,「我們要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生活。」

 

四年級學生武依璇表示,今天聽完於志明的分享後很激動,她覺得現在的生活都是當時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她認為於志明的糖果袋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當時條件真的艱苦。」


據了解,在第7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地壇小學舉行了「緬懷祭奠英雄烈士,傳承弘揚愛國精神」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暨於志明中隊成立儀式。該活動以烈士紀念日為契機,傳承弘揚先烈精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新京報記者 吳蘋蘋 編輯 巫慧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空戰英雄施光禮為小學生講述戰鬥故事
    「我們參加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培訓不足100個小時,而對方是經歷過二戰空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但大家都憋著一股勁,非要為我志願軍地面部隊打出個天下……」近日,空軍一等功臣、94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施光禮來到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實驗小學,給孩子們講戰鬥故事,同時為「施光禮中隊」授旗。
  • 八旬抗美援朝老兵講述戰鬥故事飆英文:Don't move
    近日,一條86歲抗美援朝老兵說英文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視頻:@食貧道視頻中,抗美援朝老兵李繼德爺爺用最輕鬆的語調,講述了那段最殘酷、最驚心動魄的朝鮮戰場故事。伴著《上甘嶺》的電影鏡頭,老人講述了那個讓人淚目的英雄故事↓↓↓
  • 92歲志願軍老戰士,為小學生講述抗美援朝故事
    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近日,海澱區八裡莊街道舉辦「聆聽英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抗美援朝主題宣講活動,街道退役軍人事務組特別邀請本地區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英雄張慰民,為定慧裡小學學生講述戰鬥故事。今年92歲的張慰民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上多次立功且受過傷的志願軍女兵。
  • 聽老兵講故事、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辦歷史手抄報...這堂主題班會讓...
    作為一個老兵,我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抗美援朝老兵向榮川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了讓學生銘記歷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中學生的課堂裡,南渝中學初一、初二年級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通過開展「抗美援朝」主題班會、歷史手抄報和演出匯報的形式,將那個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的身邊。
  • 1314老兵婚車來啦!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用愛向老兵致敬
    用愛向老兵致敬」1314抗美援朝老兵婚車主題活動正式開展。活動現場邀請了鍾恆鍾慧英和姚龍熊菊芳兩對夫婦,他們中的男方都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夫婦歷經半個世紀仍然攜手相伴。本次活動希望引導大眾關注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老兵背後,那些值得被看見的「小家」故事和重視家庭責任的良好家風。
  • 這群孩子聽93歲抗美援朝老兵講述崢嶸歲月
    當天,七萬通錦校區為高2020級同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班會——聽該校退休英語老師、抗美援朝老兵劉瓊康講述抗美援朝故事。「good afternoon,boys and girls,my name is……」,雖然已經93歲高齡,但劉瓊康老說冒著嚴寒來到會場,並以一口流利的英語驚豔開場。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她向在場同學展示了其英文課的魅力,並帶領大家重溫抗美援朝歷史。
  • 「這不是我一個人寫的信,這是所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心聲!」
    六頁紙、千言信,重慶雲陽籍89歲抗美援朝一級傷殘軍人塗伯毅代表全體傷殘軍人,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工作和生活情況,表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葆本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的決心。不足半月,習近平總書記熱情回信,深深鼓舞和振奮了一眾老兵。
  • 致敬援朝老兵 傳承革命精神——記九江小學八裡湖校區三(1)班少先...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劉萍報導: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讓孩子們永遠銘記那段刻骨銘心的光輝歷史,日前,九江小學德育處特別安排了「紅色印記英雄之路」的相關隊日活動。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呂志斌:用生命保障前線軍需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
  •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Stand! Don't Move! Lay down your arms!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Lay down your arms」 「Stand! Don't Move! Lay down your arms!」近日,一條86歲抗美援朝老兵說英文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丨李春華、王興全分別看望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今天(10月23日),縣委書記李春華,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興全分別看望和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為他們送去專門組織拍攝並裝裱好的全家福,並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老戰士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追憶崢嶸歲月 ——巴南區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日,巴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區人武部對李家沱街道嚴萬方、魚洞街道李明祿、花溪街道周祖佑3位抗美援朝老戰士進行走訪慰問,送去區委區政府和全區130萬巴南人民的問候,聽他們講述那段冰與火的光輝戰歌。
  •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Lay down your arms!」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Lay down your arms!」 近日,一條86歲抗美援朝老兵說英文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 視頻中,抗美援朝老兵李繼德爺爺用最輕鬆的語調,講述了那段最殘酷、最驚心動魄的朝鮮戰場故事。(英文在1:00處)視頻:@食貧道 網友看過紛紛表示: 「流著淚又想笑,笑著笑著又哭了。」
  • 「致敬最可愛的人」天台抗美援朝九旬老兵講述九死一生親身經歷
    10月23日下午,華僑王典奇通過天台縣僑聯有關領導、天台愛心團隊、天台紅心社愛心人士,慰問福溪街道、街頭鎮、白鶴鎮三位抗美援朝老兵,聆聽九旬老兵講述九死一生親身經歷,天台和合社會服務中心理事長丁美珍帶著醫療器材及降壓藥等為老兵們進行了健康檢查。
  • 瞭望|天地英雄氣 江河萬古流——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
    據說,這個順口溜就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口號的早期版本。 老兵們說,抗美援朝戰爭不是中國人民要打,而是美國當局強加給中國人民。「不打不行,不得不打。」原志願軍46軍136師老戰士、曾任遼寧省軍區參謀長的程茂友將軍說,中國捲入韓戰,是美軍將戰火推進到鴨綠江邊,並將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
  • 安貞醫院為90歲抗美援朝老兵巧換「心門」
    今天,14時30分左右,在北京安貞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90歲抗美援朝老兵徐大爺被順利推出手術室。 這一次,醫院通過先進的微創介入手術——經股動脈主動脈瓣植入術,為老人生病的心臟換了一扇「門」。手術中,周玉傑、來永強和張純等幾位教授認真分析瓣膜植入後的位置和效果。
  • 四位抗美援朝老兵回憶崢嶸歲月
    10月22日下午,蘇州姑蘇區滄浪街道西美社區幸福兵站的退伍老兵們,帶領蘇州市東大街小學校的少先隊員和轄區共建單位黨員共聚一堂,合唱《我的祖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致敬「最可愛的人」。
  • 一名軍校教員與百名抗戰老兵的故事
    2014年12月,志願者在看望鹹陽市興平市三渠村87歲的抗戰老兵嶽自省時,有的在村口放起鞭炮,有的送來生活物資,有的為老兵換上嶄新的床單和棉被,還有來自西安的醫生為嶽自省進行詳細的體檢…… 之後,蒲元鄭重邀請嶽自省講述參戰故事,老兵的口齒雖已不太清晰,但鏗鏘的話語和激情的講述,一下子就將現場所有人拉回到了那段山河破碎而又鐵血抗爭的歲月
  • 江津珞璜鎮抗美援朝老兵95歲還能說朝鮮語
    12月11日,今年已95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啟林正和村民們講述著自己當年從軍的故事,時不時還講起了幾句朝鮮語。老人耳聰目明,口齒清晰,回憶起過往崢嶸歲月神氣十足。今年10月,珞璜鎮退役軍人事務站工作人員來到陳啟林家裡為其頒發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老人家說這是他人生最後一個念想,他強烈要求裝上軍裝,手捧紀念章莊重地敬軍禮。據統計,通過珞璜鎮登記發放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章的退伍老兵共有12位。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偉大精神 東陽組織抗美援朝老兵觀影
    10月23日,橫店電影院新光天地店迎來一批八九十歲的「銀髮」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