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在西餐比較常見,可用來做各類糕點、餅乾、煎牛排……等等。但在傳統的中餐就較少用到,所以有些人不知道黃油是什麼東西?
簡單的說黃油是牛奶的加工產物,或者這樣說:是牛奶中的乳脂。
提取的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是從牛奶的煮熟或攪拌,到靜置沉澱。漂浮在最上面的一層粘稠奶油,叫做「稀奶油」,把它分離出來,進行多次攪拌,便會呈現出黃色的固體狀。這是初始的黃油,再經過過濾,加熱殺菌,蒸發水分。沒錯,剩下的就是黃油了。
看起來很神奇是吧!因為牛乳在攪拌的過程中,原本乳脂肪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會遭到破裂,乳脂肪便從中流出。失去了蛋白質的保護,脂肪自然與水分離,漂浮到上面,聚集到了一塊,變成淡黃色。這時,再經過提純,壓榨水分,黃油就行成了。
再簡單的講,黃油就是一種脂肪,跟豬油、雞油之類的差不多。不過黃油的味道更加芳香,帶有濃鬱的奶香味,食用價值也比較高一點。它那黃色的顏色,主要的成分是胡蘿蔔素。另外含有不飽合脂肪酸,和少量的微量元素。其它方面與平時的食用油差不多,比如熱量、膽固醇……等等。
可能有的人認為蛋糕中的奶油,就有用黃油製作,其實不然,那種是「人造黃油」。主要是用奶油精,澱粉水解物、蛋白質,和食品添加劑混合製作而成的。故此含有一種「反式脂肪酸」的物質,吃多了對人體不利,這是在國際醫學上公認的事實,所以要少吃為宜。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