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侄子的一幅真跡,僅有50多字,如今估價在10億以上!

2021-01-10 三餘書社

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中國書法的最高峰是在魏晉時期,這個時期由於獨特的文化環境和藝術成長的基本規律,產生了一大批令後人仰望的書法家,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王羲之家族。

書法不是一門靠著自學和努力就能有所成就的藝術,它更多的是靠名家的傳授。而書法的核心秘訣便是筆法,古人對於筆法往往是秘而不宣的。

王珣行書《伯遠帖》

在魏晉時期這種筆法的秘傳往往在高門大姓的家族當中傳播,尤其是著名的王謝家族,而王羲之家族便是得到這種秘傳的最大分支。

可惜的是,王羲之與王獻之的真跡,如今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如今存世的「二王」法帖皆是摹本,並不是真跡,成為了書法史上最大的遺憾。

然後,在書法史上有一件僅存的魏晉法帖真跡,此作僅有50個字,堪稱「曠世奇寶」!

王珣行書《伯遠帖》

這件作品自成書之後,幾經輾轉,在宋代藏於皇家的宣和內府當中,後來流落民間,相繼被一些大收藏家所收藏,到了清代的乾隆時期,此帖歸乾隆皇帝所有,被列為「三希堂」法帖之一。

1924年,溥儀皇帝從清宮中出逃,帶走了一大批宮中所藏珍奇字畫,其中便有這件著名的法帖,後來此帖流落香港,被以重金購買,如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王珣《伯遠帖》。此作價值難以估量,堪稱「絕世奇珍」!

王珣行書《伯遠帖》

王珣是何許人也?

王珣就是王羲之的侄子,也是魏晉筆法的重要傳承人之一。為這件《伯遠帖》作為魏晉時期唯一的書法真跡,且又是極為精彩的一件作品,在書法史上的價值,沒有作品能夠超越。

王珣《伯遠帖》的內容是:

「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此作乃是王珣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來抒發自己的憤懣情緒。

王珣行書《伯遠帖》

王羲之有一件唐人摹本《平安帖》,被拍出了3個多億的價值,而這件《伯遠帖》又是真跡,有人估值在10億以上

這件「曠世奇寶」,從書法的技術層面來看,這本帖保留了最為原始的魏晉筆法特點,起筆的時候能夠「一搨直下」,在線條的中斷,按筆與絞轉運用自然而豐富,輾轉騰挪當中,有著漢魏以來的隸書樸茂之氣,在轉折與牽絲映帶上,又具備晉人結字的風流妍美。

從線條和筆法上所體現出來的質感來看,此帖乃是王珣一手執筆,一手執卷的自然書寫,所用的毛筆乃是中山兔毫,挺健而秀拔,所以在整體的氣勢上爽利而峭拔,這是明顯的晉人風度。

王珣行書《伯遠帖》

值得一提的是,王珣的筆法來自於家傳,代表了晉人最正統而最高貴的書法氣格,這種氣格從晉人之後,一代不如一代,這不僅是由於藝術發展的自然規律,也是因為這個時代所獨特的思潮有關。

我們知道,書法界有著名的「天下十大行書」之說,而這件《伯遠帖》則是位列「天下第四」,作為晉人唯一的書法真跡,這件作品乃是後人叩開魏晉大門最好的密鑰!

王珣行書《伯遠帖》

啟功先生曾經寫詩評價這本帖道:

「王帖惟餘伯遠真,非摹是寫最精神。臨窗映日分明見,轉折毫芒墨若新。」

意思是王珣這件唯一的晉人真跡,墨色如新,情緒平和而淡遠,間架動蕩且飄然,用筆隨意而精到,其風流韻致,乃是書法人的最高境界!

王珣行書《伯遠帖》

如今,我們通過努力,將藏於北京故宮的這件王珣的《伯遠帖》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墨色如新。

欲購此王珣《伯遠帖》全篇長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王珣行書《伯遠帖》

相關焦點

  • 蘭亭序「真跡」估價5億後,古玩圈又出新騙局!騙子已獲利百萬
    則在有關古玩圈中的騙局,就有王羲之書法真跡《蘭亭序》事件。王羲之是我國晉朝時期的書法家,因歷史久遠,如今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早已經不存於世,如今在市面上有關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多為唐宋時期書法家所臨摹的。但卻在有一天,在北京突然出現了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書法作品,並聲稱這是王羲之的真跡。
  • 王羲之這10幅字,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這字太養眼了!
    王羲之的書法就好比汪洋大海,而後世的名家則是這條大海當中引出的涓涓細流!王羲之生平最為人稱道的是下面這10幅字,這10幅字風格各異,堪稱書法史上的巔峰,這字也十分養眼!遊目帖第二幅:《遊目帖》《遊目帖》乃是王羲之諸帖當中字數極多的一幅,這幅字方圓皆備、剛柔相濟,其筆法既有漢魏的篆籀筆意
  • 王羲之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寫62個字,被日本視為國寶1300年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非常多,草書、行書、楷書他都有涉獵,書法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王羲之早年曾跟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來又辦了一批獨立的學校。他的作品有《姨母帖》、《橘帖》、《快雪時晴帖》,還有《黃庭經》、《曹娥碑》,以及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其中《蘭亭集序》可以說是王羲之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雖然只是草稿,卻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 王羲之唯一真跡出土,這字差點陪葬武則天,被譽為「法書第一」!
    《萬歲通天帖》但是對於每一個書法人至為可惜的是,如今的傳世作品當中沒有一件是王羲之的真跡,不是唐代的摹本,就是宋朝的刻本,有一些刻本刻工不佳,這就給後世的學習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很多人學習王羲之不得法的原因就是沒有真跡作為參考,掌握不了其筆法規律,所以出現了千人千面的筆法問題,這是當代書法界面臨的重要問題。而王羲之真的沒有傳世墨跡麼?其實是有的!
  • 王羲之失傳千年的書法真跡,曾毀於戰火,如今在日本「起死回生」
    這流入日本的書法文物當中,有這樣的一件王羲之真跡,此作乃是王羲之寫給在四川做官的朋友的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是:王羲之行草書《遊目帖》復原長卷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衝《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遊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
  • 王羲之真跡終於現身了,傳說這幅字已殉葬武則天,原來尚在人間!
    王羲之的書法當中的哲學衝突,他「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藝術品格,成為了後世高山仰止的一座高峰。所以,王羲之的書法從此備受珍視,從梁武帝楷書,歷代帝王都在不遺餘力地搜集王羲之的真跡,甚至到了唐太宗時期,搜集的方法有些不擇手段,以至於皇宮的內府所藏王羲之法帖,有上千卷之多,也是從唐楷便開始摹刻之風,將王羲之的法帖進行雙鉤臨摹,以便流傳後世,到了宋代,《淳化閣帖》的刊行也是因為此。
  • 5塊錢撿漏一幅41字的書法,63年後竟拍出3.08億,還引起財產糾紛案
    可惜的是《蘭亭序》真跡下落至今都是個謎,有人會問到底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在當下的拍賣市場上能拍出如何的價格呢?這邊只能告訴你會讓你咋舌的,2010年的時候,一幅臨摹王羲之書法的作品都被拍出了3.08億的天價,如果是王羲之真跡的話,真的是不敢相信到底是什麼樣的數字呢。
  • 「書聖」唯一遺留真跡,卻在千年前流入日本,如今是日本鎮國之寶
    王羲之是現在的山東臨沂人,曾擔任東晉朝廷許多的要職,比如寧遠將軍、刺史、內史等等,而最被後人熟知的自然是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可以說王羲之說自己世界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世界第一。可是讓我們後人感到十分沮喪的時候王羲之現存的唯一一幅真跡居然還不在我們中國本土,卻流落到了日本人,如今更是成為了日本人的鎮國之寶。
  • 臺北故宮展出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短短28字,乾隆卻蓋了上百個印章
    東晉琅琊臨沂人王羲之的書法了得,現代著名鑑藏家黃錦祥盛讚:「書聖(王羲之)書跡,神韻超逸,歷久彌珍!」而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但《蘭亭集序》真跡流傳千百年,現已不知所蹤。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我國的書法界哪位書法家最為有名氣,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大名在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特別是他的代表作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現身!書法史請記住這一歡樂時刻……
    因為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在2019年的這個春天,恰逢蘭亭雅集1666周年,失蹤1300多年的王羲之真跡《蘭亭序》真跡現身了。        沒錯,真跡。——        1、王羲之的蘭亭序寫於367年,這張紙產於364年。
  • 米芾送給皇帝的一幅字,瀟灑而痛快,不愧是天賦異稟的書法奇才
    書法的最高境界的代表便是王羲之了,但是很多人直接學習「二王」的書法往往很難有大的進步,這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存世數量較少,在這極少的非真跡的作品當中,很難掌握其書法的規律,所以難以學出成就來。從王羲之最好的繼承者入手,就好比有一個名師在為你抽絲剝繭講解王羲之的用筆和變化之道,在此基礎上再去看王羲之的書法,才能真正看懂,才能真切領會到其書法的精髓。在歷代學習王羲之的名家當中,論及繼承王羲之最多,對於王羲之書法啊領會最深,且傳世書法作品最多的一個人,要屬米芾了。
  • 王羲之書法賣了3億元,單字價值750萬元,專家:這是造假文物
    東晉時期到現在,已經太久了,王羲之的真跡早就沒有了。現代流傳下來的王羲之真跡,其實都是過去各個朝代對於他書法的臨摹。 關於王羲之的書法,唐代的精摹本地位等同於真跡,而且唐代的精摹本保存至今也是年代久遠了。這些精摹本上面也會有歷朝歷代名人墨客的印章,單單是這印章,就足以讓這些書法作品價值不菲了。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短短28字,乾隆為何蓋170多個章?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大作,這幅帖的內容咱們就不做過多的分析了。只要是王羲之的真跡,就已經算得上國寶級的文物了。普通人得到這幅帖的時候,恨不得要把它鑲進一個相框裡,要看也是隔著東西看,一不小心口水滴上去了可怎麼辦?
  • 達文西《救世主》如果為真,一億美金估價是否偏低?
    沒錯,他便是達文西估價1億美金的《救世主》,也是達文西目前被確認的不足二十幅畫作中,唯一一幅在私人藏家手中的畫作。 這幅唯一在「民間」的達文西畫作,從發現到如今,都猶如一部懸疑劇,充滿了各種迷,以至於誰能想到在60年前,它曾被認為是「偽作」,而最後僅以45英鎊售出。
  • 「任性哥」劉益謙8690萬拍下鄭和真跡
    據了解,這套佛經來自日本藏家,在開拍前估價僅為10萬美元至15萬美元,起拍價也僅設定在10萬美元,但是拍賣一開始便有15位買家參與競價,在各路藏家經過30分鐘的角逐之後,最終被來自上海的「任性哥」劉益謙以1402.6萬美元的成交價收入囊中,其成交價高出了起拍價14倍多。
  • 傳國玉璽和《蘭亭序》真跡,誰的價值更高?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書聖王羲之的行書作品,全文28行,324字。此帖用筆以中鋒為主,兼有側鋒筆畫之間的映帶,纖細輕盈或筆斷而意連,提按頓挫一任自然,整體布局天機錯落,具有瀟灑流麗、優美動人的無窮魅力。《蘭亭序》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
  • 此人花500兩黃金買古畫,隨後臨摹一幅,如今「贗品」賣了1.3億元
    比如說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早已失傳在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是唐人的雙溝臨摹本,即便如此,這一臨摹本在今天也已經成為了無價之寶。最早的仿製的從宮廷中開始的,皇室收藏真跡,命宮廷內部的工匠進行仿製,再贈給親近的大臣等等。而這樣的仿製到了民間,就成為了我們現在所說的「文物造假」,而造假出來的東西,被我們稱為「贗品」。
  • 宋徽宗書法真漂亮,「瘦金體」筆筆經典,一幅書法作品拍出1.4億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說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每一位網友都有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特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讓每一位書法愛好者喜歡,也有的網友喜歡歐陽詢的楷書,很多書法初學者都會臨摹學習歐陽詢的書法
  • 巴西人字拖品牌哈瓦那擬拍賣出售:估價可能超10億美元
    巴西人字拖品牌哈瓦那擬拍賣出售:估價可能超10億美元 澎湃新聞記者 陳宇曦 綜合報導 2017-07-11 19:24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