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算機協會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組在7月3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將會與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共同協助佛羅裡達大學對此事件進行調查。張青峰透露說,目前,陳慧祥的家人已經到達美國,正與律師協商事情的後續處理。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中國籍博士生陳慧祥於2019年6月13日失蹤,6月14日早晨八點左右,當地警方在他工作的實驗室發現他已自縊身亡。7月3日,校方就學生陳慧祥之死發表聲明,同時,該事件開始在學術圈和留美學生中擴散。
從陳慧祥自殺前發給實驗室其他學生的郵件來看,事件起因是,一篇文章投中了業界頂級會議,但這篇文章因實驗設計、數據等方面存在較大漏洞,無法自圓其說,陳的導師李濤教授卻不同意撤稿,然而,發表造假論文可能會影響陳慧祥今後在學術界的名譽。在這封郵件裡,他寫道,「我反覆考慮到了所有情況,覺得真的無路可走,所以我通過自殺的方式來彌補我的過失。」
一篇不能撤回的論文
陳慧祥2011年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2013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同年進入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就讀博士。陳慧祥多年的密友張青峰(化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他與陳慧祥結識於本科期間,後都赴美國留學,因此一直保持密切來往。在他眼裡,逝者是一位非常優秀又善良的人。
張青峰迴憶說,碩士畢業的時候,陳慧祥申請到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六、七所高校的全獎入學資格,但考慮到與佛羅裡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李濤的研究方向比較一致,且李的科研經費較為充足,便選擇了該校。每個月1400美元左右的獎學金是陳慧祥在這個大學城賴以生存的全部經濟來源,張青峰認為,這也是陳慧祥不敢反抗的原因之一——導師掌握著研究生的收入以及能否畢業的「生殺大權」。
去年12月,陳慧祥在短時間內寫了一篇論文,向ISCA(計算機體系結構國際研討會)投稿,該會是一個展示計算機體系結構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國際化論壇,屬於計算機體系結構的三個頂級會議之一。
從ISCA的官網來看,參加今年的會議需要在2018年12月8號完成初稿並提交,今年3月正式公布中選論文,5月下旬定稿。據陳慧祥在遺書中所言,初稿在實驗設計上有問題......因此在初稿投中以後,他便開始努力完善實驗,但卻在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無力糾正的狀況,比如,論文實驗結果與初稿中所宣稱的不一樣、數據也不合乎邏輯等等,以致文章完全無法自圓其說,如果要修改只能推倒從來,但是要在截稿日期前完成卻不現實。他與導師李濤就此事進行討論,結果導師不同意撤稿,雙方的爭執甚至一度激烈到「差點叫警察」的地步,但李濤並未作出任何退讓。
6月29日,一個名為「Huixiang Voice」的帳號在Medium、推特等社交平臺上發表文章,披露了陳慧祥與好友之間就這件事情的一些互動截圖。在這些對話中,陳慧祥說導師堅決不同意撤稿。文章說:「我骨子裡感到噁心......圓不了的東西......因為這算是我做了惡事情,即便是頂級會議,又怎樣?」張青峰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Huixiang Voice」帳號所公開信息的真實性。
這件事情給他帶來的現實影響是:「第一,畢業遙遙無期;第二,自己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從這些互動中,陳透露出想要放棄的念頭,「我很認真在考慮離開實驗室這個問題......真不想讀了,做學術本來是挺開心的事情,現在靠造假活著有什麼意思?」
張青峰表示,在讀博期間,陳慧祥的壓力非常大,從來沒有周末休息過,每天都是夜裡12點以後才睡,早晨起得很早。記得有一次,陳慧祥從佛羅裡達過去找他玩,只能偷偷去,而且還要帶上電腦。2014年之後,陳慧祥便再未回過中國。
在實驗室的官網上,李濤表示,「與下列優秀的學生共事我感到幸運」,列出的實驗室在讀學生名單中包括陳慧祥等5人,從姓名可以判斷,他們全部都是華裔學生。
後續正在調查
陳慧祥的導師李濤本科就讀於西北工業大學,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獲得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架構、微處理器/記憶/存儲系統設計等等。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陳慧祥的死是一個「令人非常傷心的悲劇」,他說在學校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他對此事不發表評論。
《中國新聞周刊》希望就此事採訪李濤,但截至發稿時為止,尚未得到回覆。據「Huixiang Voice」提供的截圖,6月15日,為此事發聲的人收到了一封李濤的郵件,他在郵件中表示,網絡上斷章取義的不實言論傷害了學校、所在院系以及他個人的名譽,要求立即撤銷和澄清不實消息,否則可能面臨法律後果。
事件發生後,該校研究生助理聯盟(GAU)等組織積極推動校方就此事進行調查。7月3日,佛羅裡達大學發表官方聲明:注意到了陳慧祥所留下遺書中暗示其導師可能存在的學術不端,正在全面調查事件,除了學校警力部門外,還聘請了外部獨立調查人員。
次日,GAU發布新聞稿表示,希望除了關注是否存在學術不端問題,學校也應該全面徹查研究生在學校的境況,並保證整個調查過程的透明度。
推特帳戶@WaltJiang發布圖片顯示,6月24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如期舉行的 ISCA 國際會議上,李濤照常參會並就這一工作做了演講,其間他並沒有提到陳慧祥。但從照片上李濤演講所展示的幻燈片可以看出,陳慧祥是這一工作的第一作者。
(推特帳戶@Walt Jiang發布的圖片:6月24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行的 ISCA 國際會議上,李濤做了演講。)
美國計算機協會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組在7月3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將會與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共同協助佛羅裡達大學對此事件進行調查。張青峰透露說,目前,陳慧祥的家人已經到達美國,正與律師協商事情的後續處理。
7月3日,佛羅裡達大學校長Kent Fuchs在發給學生和教職工的郵件中表示,學校科研辦公室正在調查這一學生自殺事件,並保證調查的獨立性。他同時宣布,陳慧祥追思會將於7月10日在該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