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一個人一生中平均有20160分鐘用來接吻,也就是說,不眠不休14天才能把你一輩子的吻接完。
在這個沒有吻戲都不好意思叫愛情片的時代,接吻代表了愛、平和與熱情,但是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好好想想...
mmm,其實接吻這件事挺沒道理的,表達愛意的種類這麼多,我們非要用嘴對嘴交換唾液這種方式?
所以,世界歷史上第一對接吻的人類...他們到底為啥要接吻嗎??純粹為了噁心彼此嗎???
有人可能要說了,接吻還是有好處的,比如,一次激情的接吻平均每分鐘能夠消耗2-3大卡,還會往你的血液裡注入腎上腺素和去腎上腺素,於是你的心臟就會跳得更快,接吻越頻繁,你體內的有害膽固醇 (cholesterol [kə'lɛstərɔl] n. 膽固醇) 就會越少。
這一點沒錯。可是如果要想釋放壓力、強身健體的話,我們也可以去跑步騎車打拳遊泳啊,甚至逛街都比接吻養生法高效多了不是嗎?
所以,接吻到底是怎麼變得這麼普遍的?
進化心理學家回答說,這跟用嘴餵食有關。
就是你們小時候媽媽把不太好消化的食物嚼碎了餵給你吃的那個動作,這種餵食舉動早在你我還是猴子的時候就有了,延續到現在。
接著在漫長的進化道路上我們就自說自話地衍生出了一種類似但完全不同的動作——接吻。
進化這事的奇妙之處在於,你永遠猜不到幾萬年後能進化出個什麼么蛾子來。但其實它還是有理可循的。
動物的唾液通過交換 (exchange saliva 交換唾液; saliva [sə'laɪvə] n. 唾液) 可以讓雙方得到很多有益的物質,比如鐵 (iron)、鋅 (zinc [zɪŋk])、蛋白質 (protein ['protin])、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kɑrbo'haɪdret]) 等等。
不僅如此,它還攜帶著信息。
有個詞叫『吻技』,大家都知道吧,這就是接吻攜帶的信息,我們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評價一個人吻技如何,但每個人心裡總歸是有一桿秤的,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你總歸是要更偏愛吻技好的那個人一點吧?
所以,吻技好的人確實是有那麼點優勢的。
如今咱們確實是都會接吻,但咱們的猴子老祖宗可不是個個都會這種操作的,試想你是一隻母猴子,你從沒遇見過一隻會接吻的公猴子,突然有一天你就這麼遇見了一隻——
你一開始覺得有點噁心,但是加速的心跳和恰到好處的緊張刺激感立馬讓你迷上了那隻公猴子... 然後發生了什麼都用不著我說了。
就像達爾文爺爺教我們的那樣,會接吻的、吻技高超的公猴子找到配偶的機率更大,他們生下的小猴子們從小看著爸爸媽媽接吻,看都能看會了,它們也藉此在狼多肉少的自然選擇中得以繁衍,最後....繁衍出了你!當然,還有我。
你看,歷史的車輪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吻技是很重要的,不然都沒人願意跟你生猴子。所以好玩君特地又去搜了搜接吻教程這種東西(這年頭谷歌上真是什麼教程都有...),這裡貼幾張圖送給大家不用客氣——
接吻過程中可以用嘴唇去親親觸碰對方,別就知道親嘴
[forehead ['fɔr'hɛd] 額頭; earlobe ['iələub] 耳垂; collarbone ['kɑlɚbon] 鎖骨; eyelid ['aɪ,lɪd] 眼皮]
還可以從嘴唇這裡慢慢按照上圖的順序慢慢親到耳垂,最後輕咬對方耳垂咕噥一句情話...
女孩子害羞的時候可能躲著不讓你親嘴,你怎麼辦?曲線救國!先親額頭,然後慢慢、慢慢地挪到嘴唇那兒,這不就親到了嗎?
千萬別小看接吻,人家這歷史可比農耕文明的起源還早,至於這其中的奧秘嘛,小情侶們還是自個兒去探索吧~
最後,關於 kissing, 送大家一句莫泊桑爺爺的話——
The kiss itself is immortal. It travels from lip to lip, century to century, from age to age. Men and women garner these kisses, offer them to others and then die in turn.
吻是萬古不朽的,它從一個唇傳遞到另一個唇,從一個世紀流傳到另一個世紀,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男人和女人各自得到吻,又奉獻吻,然後一一逝去。
immortal [ɪ'mɔrtl] adj. 不朽的, 長生的
mortal ['mɔrtl] adj. 凡人的, 終有一死的
age n. 時代 (the Ice Age 冰河世紀)
garner ['ɡɑrnɚ] v. 獲得, 存儲
in turn 輪流, 依次
英語看過就忘!!怎麼辦??
在公眾號中回復「接吻」兩個字,回顧一下全篇中的英語知識點,更能玩把超級好玩的練習小遊戲,把這些內容刻在腦子裡再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