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基層主官說基層難幹?

2020-12-17 點兵欄

文/剪刀

老徐在去年到基層任主官之前,僅在剛畢業時,在基層待過不到一年,其餘時間,都奉獻給了機關。

平時,經常能夠聽到很多基層主官,都說基層難幹。

但是作為一個有著六七年機關工作經歷的「老機關」,老徐覺得,雖然基層的事物零碎、繁瑣,現在年輕的戰士也不好帶,但是相比機關,很多工作還是比較簡單好處理的。

其實,撇去自己發展之外,基層難幹,難在哪裡?

最主要的是,難在管理。

1

管理管理,不管是在機關還是在基層,這都是天天聽,甚至是天天掛在嘴邊上的兩個字。

那麼,何為管理呢?

管理的基本解釋是:

1、主持或負責某項工作;

2、經管,料理;

3、約束,照管。

但是,老徐認為,不能從這個基本解釋去看待「管理」二字,應該將「管理」拆開來看,其中含義。

在古代,管是什麼?是一種用手控制音色的樂器,在演奏的時候,頗有用手鎖住的意思。

所以,在古代有一段時間,鎖也被稱作為管。

而理,理是一個王字旁,一個裡。這個王字旁,在漢字結構當中,又被叫做「玉補」,很多和玉的意思有關的字,也都是王字旁的。

其實,在古代,王與玉兩個字是通用的,在寫成偏旁部首的時候,因為最後的筆畫變成「提」,那個點的空間太小,加上書寫不好看、不方便,就省略了這一點兒,這也是為什麼王字旁也叫「玉補」的原因。

在《說文解字》當中,理,治玉也。譯文:理,治理玉石。

玉石如何治理?自然是順從紋理來雕琢。若是用在人身上,可以理解為順著人的秉性進行培養。

從這個角度再來理解「管理」二字,就是將人鎖定在一定範圍當中,在管的同時,進行培養。

由此可見,管理管理,既要管,又要理,二者不能有所偏頗。

而現在,大多數基層主官,對於「管理」的認識,僅僅在「管」上,認為只要將人管好,控制好,不出事就行了。

然後,單純的因為管而管,為此可能會制定諸多的條條框框,需要被管理的人嚴格遵守。

這樣有效果嗎?可能會達到「管」的效果,而達不到「理」的效果。

其實,在部隊,不管是管理幹部還是管理戰士,「管理」都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目標。

目標是什麼?在管的基礎上,對人進行培養,從而實現最終的「打贏」目標。

2

管理管理,看著簡單的兩個字,其實真正做起來,真正做好,並不容易。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強調要學管理的原因。

在部隊,想要成為一個稱職的管理者,應該如何做呢?老徐認為,基層管理者,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一、最基本的主官素質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句話,作為基層主官,想要帶出來的兵,個個都是好樣的,就必須自身有著過硬的基本素質。

就如同古話說的那樣:打鐵還需自身硬。

不然,自己那水平都半斤八兩的,如何培養戰士們的基本素質?

這個主官基本素質,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身體素質,另一方面是業務素質。

身體素質比較好理解,就是體能。而業務素質呢?主官的業務是什麼?管理好戰士,通過管理,帶出一支跑得快,打的贏的,具有戰鬥力的隊伍。

但是,現在大部分主官,身體素質有,而業務素質沒有,只能「管」兵,不能「理」兵。

二、要善於謀劃,運籌帷幄

俗話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意思就是,不從全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是沒有辦法治理好一方地區的。

所以,作為基層主官,一定要善於把握全局,要學會站在全局的角度、高度去思考問題,考慮問題,去謀劃、籌備工作。

雖然不必事事親力親為,但是要保證事事有人做,能有人做好。

因此,基層主官要清晰形式,對於大政方針,一定要懂;上級指示,一定要明白;年度工作,一定要從單位的發展現狀出發制定。

要將工作重點理順,頭腦當中要有整體,這樣才有利於自己把握好全局。

三、有效率的管理

很多單位的主官,見人就管,見事就管,結果自己累得不行,還沒有什麼效果。

管理的基礎,應該有層次之分,分清楚,哪些人是自己直接管,哪些人該下放權力讓下一級的人來管。

將主官的個人精力,從見人就管,轉移到人人都在管理範圍當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管理效率,還能將主官從瑣碎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提升個人業務。

不僅如此,在管理方面,還需要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觸及、感化官兵,讓他們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懂得該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

這樣一方面能夠保障提高「管」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達到「理」的目的,可謂是一舉兩得。

四、善於掌握工作的具體重點

一說到基層,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線」,意思就說,基層的工作是千頭萬緒的。

作為基層主官,如果自己理不清事物的頭緒,就會讓各種繁瑣的事情佔據自己的精力,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因此,一定要做一個善於掌握事務性工作具體重點的主官,通過分析事情的主次,判斷哪些屬於大事,哪些屬於小事,哪些是急需解決的事,哪些是後期解決也行的事。

通過分清主次、輕重、緩急,而集中精力與時間去抓中心與重點,能夠有效提高工資效率,也能有效提高單位的建設效率。

3

管理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只有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夠讓每一個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而如何管,如何理,更是管理者需要思考,與時俱進的思考的一個問題。

其實,不管是管理幹部還是戰士,都需要有有效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的管理目的——一切為了國家與人民,一切為了實現打贏目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升職前總是看「主官經歷」?
    還有人說「任務經歷」比「主官經歷」更加重要。如今在很多作戰部隊,平均每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在外面,每年的駐訓演習「任務」,多的都快數不過來,主官哪裡還會有沒有參加過大項任務的「經歷」?「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 武警部隊新任支隊主官培訓集智攻關抓建基層現實難題
    「針對您提出的政治能力訓練時間難以保障等問題,我想提示的是沒有游離於工作之外的政治能力訓練,關鍵是要做好結合的文章……」4月上旬,記者在武警部隊新任支隊主官抓建基層培訓現場看到,13個武警部隊機關局(辦)領導集體登臺,以「答記者問」的方式,面對面解答參訓支隊主官提問。
  • 基層官場中,「無知少女」的前途還有過去那麼好嗎?
    那麼,現在「無知少女」類型的幹部還能佔據優勢嗎?還能有之前的那麼吃香嗎?首先,我們來看無黨派人士。關於無黨派人士的配備,往往在政協班子的配備中有著明確的要求。大家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在省級的政協班子中,肯定是有無黨派人士任副主席。
  • 幹好幹壞不能一個樣!基層工作效果如何科學衡量?
    然而當前,基層幹部政績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督查檢查過多過頻、過度留痕、考核指標單一局限、群眾評價佔比不足等等。那麼,應該如何科學衡量基層幹部工作成果,把真幹假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真正辨別出來?一起來看!
  • 如何才能幹好主官的工作?
    三、軍政主官交叉任職是正常的事情其實在部隊軍政主官交叉任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就是說,連長幹了一兩年以後去任指導員,指導員幹了一兩年以後去任連長,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是部隊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確定的一種交叉任職的交流方式。其實在我個人的認知裡面,能夠幹好連長工作的人,大部分都能夠幹好指導員的工作,指導員能幹好的人不一定勝任的了連長的崗位。
  • 青春在基層|主動選擇到基層一幹就是9年 這位年輕鎮長有點「拼」
    如今,一批又一批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紮根基層,助力鄉村振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2020年五四青年節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系列報導《青春在基層》,記錄下那些正在菏澤基層一線奔跑奮鬥的青春身影。今天推出——《主動選擇到基層一幹就是9年 這位年輕鎮長有點「拼」》。
  • 中紀委機關刊:一撥撥檢查督導讓基層苦不堪言
    還有就是辦法路數不多,一些地方和單位一說下去指導工作,腦子第一個就蹦出來的是開會、發文、檢查,要求基層懸掛標牌、上牆制度、準備臺帳,顯得套路單一、古板守舊、缺乏創新、嚴重滯後,舉措缺少針對性,效果也乏善可陳。破解檢查督導中的「唯報表論」「痕跡主義」,關鍵是突出一個「實」字,一切向實看、工作往實走。
  • 什麼是基層幹部?
    基層幹部就是人民群眾的幹部。基層幹部不是個人的幹部,不是領導某人的幹部,更不是某塊工作層面上的幹部,基層幹部是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的父母官,是人民群眾經常接觸的開導者、引路人,是人民群眾的疑難解答者、聚力器。基層幹部是國家政策的推行者。
  • 抓建基層,解決矛盾問題,各有各的路數和招...
    當前「一人一機一世界」的現象在基層比較普遍,對此你們連隊採取了哪些措施?張笑寒:我思考過為什麼會有「一人一機一世界」這種現象。我發現,官兵平時使用手機,主要是瀏覽網頁、打遊戲和聊天交友,手機滿足了大家的學習需求、娛樂需求和社交需求。我想,要破解「一人一機一世界」這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滿足官兵這些需求,可能是個重要突破口。先聊聊學習需求吧。
  • 大實話:基層法院原院長對「案多人少」的分析……
    就有些基層法院的實際情況來看,「案多」是實情,「人少」則是假象。所謂「人少」,不是人數少,而是能用之人少,能夠勝任審判工作的人少,優秀法律專業人才更少。由於缺乏有效的人員淘汰機制和法官退出制度,在法院隊伍裡有不少人純屬濫竽充數,佔著編制,拿著工資,不會辦案,甚至幹不了活。
  • 多策並用,提升基層工作效率
    多策並用,提升基層工作效率 2020-12-08 12:02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蘊)基層幹部是黨的政策和各級決策的最終落實者,是直接面對億萬群眾的最大隊伍,是我黨執政的中堅力量
  • 社會基層治理:探索中走出「天津特色」——天津市創新社會治理工作...
    「主官」在基層:黨建凝聚向心力2019年的夏天,對於南開區萬興街臨江裡小區內幾棟居民樓裡的居民來說,因為解決了生活中的大問題而變得格外的舒心。原來,這幾棟居民發現天熱之後總會有若有似無的臭味飄進家中,蚊子也比往年多。
  • 讓制度發力為基層幹部減負鬆綁
    【關鍵詞】基層治理  行為變異  官僚主義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之基礎,是政策落實之前沿,直接關涉國家治理的效能實現和執政黨的執政根基,在中華民族「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進程中十分重要。然而,在基層治理中,以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為典型的各種「行為變異」屢禁不止、病根難除。
  • 基層黨支部 怎樣強起來
    在創建活動中,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深入貫徹「一切工作到支部」思想,將工作重心向基層下移,精兵強將向基層充實,經費投入向基層傾斜,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凝聚最強力量。黨建引領強產業黨支部聯手發展、黨員聯戶致富,推動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沒想到咱們村種的香菇能賣得這麼好!
  • 基層工作繁雜,做到4點,你也能成職場「萬金油」
    作為一個基層公務員,經常"五加二"、"白加黑"地忙碌,而且工作難幹,我是深有體會。基層的工作環境,需要每個人都變成「萬金油」才行,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對信訪、維穩、黨建教育、扶貧工作、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精神文明等等各項工作都要有所涉及,基層公務員想要更好地在基層幹出成績,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四點:會說,會幹,會寫,會搞關係,才能成為業務骨幹,做出成績,得到快速晉升。
  • 年輕幹部在基層工作的「三大法寶」
    年輕幹部多接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才能更好地壯筋骨、長才幹。怕燙手,懼困難,不做基層的操心人,只掛名不實幹,自然就汲取不到基層的營養。在基層,只有經歷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任務挑戰後,才會內心踏實,才能收穫寶貴的基層財富。年輕幹部掌握好基層工作的「三大法寶」,方能融入基層、砥礪成長。
  • 陝西商洛: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考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堅持「抓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把黨建工作作為引領業務工作的「導航儀」,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同頻共振。一、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
  • 標準化規範化,怎麼成了捆死基層手腳的形式主義?
    一名鄉鎮負責人說,一個鄉鎮戶籍人口兩三萬人,實際在家人口僅為戶籍人口的60%左右,而且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輕力壯的大都外出打工了。但要達標就要註冊兩三千人,基層幹部不得不挨家挨戶跑,找人掛名,精力大量被牽扯。「發展志願者需循序漸進,要求過高、標準過細,基層手腳就被捆住了,工作重點也模糊了,眼裡全是數字。」  ——規範管理成了模板管理,基層生活變得「整齊劃一」。
  • 【深度】我為什麼不建議你砍掉基層的腦袋?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在這裡強調不能砍掉基層腦袋的原因。 1 砍掉基層腦袋,或將損失5億美元 有一位青年在美國某石油公司基層工作,他所做的工作連小孩都能勝任,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淮安:以「家文化」提升基層「善治能級」
    74歲的社區居民沈玉華聽了老師的課以後深以為然,「老師說愛孩子要有規矩,我和老伴就是這麼做的。」因為兒子兒媳工作太忙,沈奶奶和老伴承擔起孫子的教育責任,「立規矩」也是老兩口始終堅持的教育方針。如今孫子已經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沈奶奶和老伴也有時間和心情出來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年初疫情期間,老兩口曾經在小區大門口值守了兩個多月,受到所有鄰居的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