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目前形勢慢慢的好轉,各行各業也開始慢慢的逐漸走向正軌,但由於全球形勢依然嚴峻,很多國家還處於疫情的高峰期,截止現今還沒有絲毫減弱的態勢,這樣讓我們不能真正的恢復到以前的生活狀況,而是還要絲毫不能放鬆警惕,所這次疫情的影響,給各種行業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作為我們農村的農民工,在形勢慢慢好轉之後,又開始背井離鄉的去城市之中打拼,但這段時期返鄉潮卻又興起,這是什麼情況呢?
很多工廠受到疫情的衝擊,很難找到充足的人手,有的地區甚至去外省拉人,找工人,人才難求的情況在很多工廠出現,按道理說這樣的缺少人手,農村的農民工是很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為什麼有很多村民卻收拾行李,告別工廠,返回自己的農村老家去找活幹,也不在城市工廠裡面打工;這樣的情況按理說不應該出現,但偏偏還出現的不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主要還是因為以下幾點:
薪酬降低:任何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尤其是一些外貿企業,有的直接宣布了關閉,即便有的還在開工,但產量和銷量也都不如人意,這樣的結果是利潤全無,或者是利潤大幅度的下降,缺少了利潤為基礎,工人的薪酬自然也高不到哪裡去。在什麼都開始漲價的當前,工資不漲反降,擱誰也不會樂意的,加上在城市之中的開銷並不小,一個月辛辛苦苦賺的錢,出去花銷所剩無幾。思來想去還不如直接回農村老家,去做一些其他工作來的實際,這樣情況的不在少數。也是屬於正常的一種表現。
厭倦了工廠的工作:很多工廠都是採取計件方式結算工資,做得多賺得多,原本無可厚非,但這樣周而復始的工序。讓你長久的這樣做下去,早晚有厭倦厭煩的一天,枯燥無味的程序,加上繁瑣以及沉重的代價,才能換來微薄的收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打工者寧願去做其他工作,也不願意進工廠的主要原因,環境和工作以及酬勞,的嚴重不對等,讓越來越多的人不在選擇去工廠。而是選擇其他的工作。
農村並非沒有用武之地:隨著疫情的發生,農村今年在我們眼裡,比起以往又多了許多看法,過去一直認為農村這樣那樣不好,但疫情發生之後,農村反而是最佳的避風港灣。不但環境好,流動人員少,而且家家戶戶都有餘糧,比起城市來說,農村更益於居住、易於生活,加上農村目前發展方式也多種多樣,種植業、養殖業以及縣城周邊的零活、工作並不少,雖然看似比在城市賺得少一些,但在家的花銷少啊!仔細算下來,一點都不比在外面賺的少。
隨著國內形勢慢慢好轉,相信很快一切都會恢復到以往的狀態,對於農村很多村民選擇收拾行李回家,不在工廠工作,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