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裡遭遇喬丹式困境:在華被搶註商標上百個,自己註冊商標反敗訴

2020-12-26 騰訊網

體育大生意第2393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付政浩

體育大生意記者

長期以來,惡意搶註名人商標已成為一種盈利模式,尤其是外國體育政治文化領域的名人更是已成為商家搶註商標的首選目標。在這方面,廣為人知的一個案例就是美國NBA傳奇球星麥可-喬丹起訴中國運動品牌喬丹體育。自2012年起,喬丹先後對喬丹體育的78件商標發起訴訟,進而成為一樁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式案件。而據體育大生意了解,近年來,另一位NBA巨星史蒂芬-庫裡也發覺自己的名字在中國被廣泛惡意搶註,近期則委託律師在中國發起訴訟,但最新的一審結果顯示,庫裡敗訴。

體育大生意記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進行查詢發現,註冊「庫裡」二字的商標有上百個之多。最早的商標可以追溯到2013年,商標申請者後來乾脆在2015年註冊了泉州庫裡貿易有限公司,通過該公司又註冊了多個有關庫裡的商標。而隨著2015年夏庫裡首次贏得NBA常規賽MVP並帶隊奪得NBA總冠軍,庫裡的商標搶註也達到高潮。除了有百餘個庫裡二字的商標外,還有大量類似「庫裡三分」、「庫裡兄弟」等字樣的商標。此外,2017年,庫裡的英文姓氏「Curry」也被搶註,類別主要是體育用品。

眾所周知,庫裡是在2009年以選秀大會首輪第7順位被NBA勇士隊選中,並逐步成長為NBA超級巨星。庫裡以三分神準而聞名於世,曾率領球隊在2014-15賽季、2016-17賽季和2017-18賽季奪得NBA總冠軍。如無意外,從2013年起關於庫裡的這些中國商標基本屬於搶註名人商標。

作為NBA在美國本土之外的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長期以來備受NBA各種明星的青睞,而庫裡更是尤為看重中國市場。作為安德瑪的頭號代言人,庫裡從2013年起多次來華參加商業活動,並從2013年5月就開始運營個人微博。據體育大生意了解,庫裡方面是在2016年發現中國有大量搶註其名字的惡意搶註商標,並在當年度委託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來幫助其解決惡意搶註商標一事,同時還在剩餘的一些未註冊品類中註冊了三個庫裡的中文商標。

針對大量的被搶註商標,庫裡方面一方面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無效宣告申請,另一方面也積極與一些商標持有者進行磋商,希望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商標轉讓。在所有被搶註的商標中,庫裡方面最著急解決的就是Curry這個商標。不僅是因為安德瑪為庫裡所發行的籤名球星均是以Curry來命名,更重要的是,從2020年起,安德瑪正式為庫裡打造個人專屬的子品牌Curry Brand,運營模式與耐克旗下的Jordan Brand幾乎完全一致。

Curry Brand不僅生產籃球產品,還將出產跑步、高爾夫和女子運動產品,而這些產品都會使用Curry字樣。所以,庫裡必須儘早解決中國的商標搶註問題,否則一旦該商標被轉讓給某些運動品牌,未來庫裡可能會遭遇前輩喬丹一樣的難題,屆時所花費的時間和財力成本將無法估量。

據體育大生意了解,庫裡委託的相關律師在2019年就針對Curry這個商標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無效宣告申請,同時也申請註冊自己的Curry專屬商標(申請註冊號:31096974)。但卻被國家知識產權局以該商標與現有商標高度相似為由予以駁回。

長期以來,我國商標註冊奉行註冊在先原則,即誰先註冊誰就享受商標權利。而根據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簡稱2014年商標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如果新註冊商標和舊註冊商標共存於市場,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或誤認,則不允許新商標註冊。所以,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庫裡方面的申請違反了2014年商標法第三十條的規定,於是予以駁回。簡而言之,庫裡申請註冊自己的名字反被駁回。

在這種情況下,庫裡委託律師向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發起訴訟,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覆核自己的申請。庫裡方面援引了大量中國媒體關於庫裡的報導和商標使用宣傳證據,用於證明庫裡是世界知名職業籃球運動員,「CURRY」作為庫裡姓氏與庫裡之間具有天然的對應關係,庫裡對「CURRY」享有姓名權,是「CURRY」商標的真正權利人,不會引起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庫裡方面甚至為此還援引了最高法行再27號行政判決書,即喬丹訴喬丹體育案。當時最高法院通過大量的媒體報導認定,喬丹的知名範圍已不僅僅局限於籃球運動領域,而是已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所以我國文字中的喬丹即代表NBA球星麥可-喬丹。

雖然庫裡方面做了大量功課,還援引了喬丹的案件,但顯然,庫裡的知名度遠沒有達到喬丹的破圈效果,所以無法說服法院認定Curry等於庫裡。近日,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做出一審裁決,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決定,駁回庫裡的訴訟。

毫無疑問,庫裡敗訴,無疑是繼喬丹起訴喬丹體育之後,我國商標法遭遇的又一質疑和考驗。長期以來,我國商標法實行註冊在先原則,導致一批商標搶註專業戶惡意搶註和大量囤積名人商標。以籃球領域為例,很多籃球明星在成名之初其姓名就被搶註,比如,姚明曾被武漢某公司搶註過「姚明一代」,易建聯和林書豪的名字也均曾被某些體育用品公司搶註。好在,通過媒體持續曝光,搶註方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最終或選擇私下和解或妥協後予以轉讓,而易建聯的被搶註商標更是被直接撤銷。但對於NBA明星而言,想要證明自己在生涯早期就在萬裡之外的異國他鄉擁有非常廣泛的知名度則是相對困難的。

必須承認的是,作為全球創新大國和智慧財產權大國, 我國在過往一些年裡確實存在法律法規與國際不接軌、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到位等問題,如今很有必要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的力度。當前亟需堵上的兩大漏洞就是:第一、我國商標註冊施行註冊在先制度,而國際慣例則是使用在先,誰先使用則誰擁有權益主張權。第二、我國對惡意搶註商標和大量囤積商標的處罰力度太輕,大多數情況下惡意搶註者只是被撤銷商標,最嚴厲的懲罰也不過是罰款5000元,這種違法成本對於那些職業商標搶註人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防止名人商標搶註方面,我國其實可以參考美國《蘭漢姆法案》對現行商標法進行修訂。《蘭漢姆法案》針對包含與特定在世人物相同的姓名或籤名,經其本人書面同意的除外以及構成商標的要素主要僅是一個姓氏等情形, 明確規定了應駁回其在主註冊簿上的註冊。此外,美國多個州的法律嚴懲非法註冊,這讓很多惡意搶註者在法律高壓線下望而卻步。

眼下,就庫裡被搶註一事而言,可以預見的是,後續庫裡肯定繼續上訴。但如果再度敗訴,最可行的辦法或許就是在可接受的價錢範圍內與商標所有人達成轉讓協議。畢竟,儘快搞定商標隱患、及早推動Curry Brand的大規模宣傳,這才是庫裡的當務之急,用些許金錢蕩平隱患雖然略顯憋屈,但效率更高。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一審敗訴!華為移動開放平臺HiAI商標被他人搶註
    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公布的一份判決顯示,華為核心晶片上的移動計算架構HiAI被合作方搶註。而值得一提的是,當華為在申請商標無效並沒有達到預期結果後,向法院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審敗訴。中國商標網公 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公布的一份判決顯示,華為核心晶片上的移動計算架構HiAI被合作方搶註。而值得一提的是,當華為在申請商標無效並沒有達到預期結果後,向法院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審敗訴。
  • 「丁真」商標為什麼被瘋狂搶註,商標註冊對一個企業有多重要?
    在後臺許多創業的小夥伴留言給老梁說好久沒分享註冊相關乾貨了,本期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商標註冊的有關內容,一個公司成立註冊以後為了保護自己的產品,提高產品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所以會對自己的商標進行註冊保護。商標搶註也頻頻上熱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商標的重要性。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無印良品的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從17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案塵埃落定,日方敗訴。
  •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告了「寶拉珍選」的「寶拉之選」敗訴了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寶拉珍選」商標侵權,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判決「惡意搶註、惡意投訴、賠償損失20萬」。、銷售經驗及技術能力,在案外還申請註冊了一定數量商標。
  • 小豬佩奇商標遭惡意搶註啟示:如何預防?
    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遇惡意搶註。9月22日,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Entertainment One UK Limited)家庭和品牌業務品牌保護高級總監奈爾·特瑞娜(Niall Trainor)說道,「根據侵權銷售的絕對數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僅在中國,我們已經損失了數千萬美元。」
  • ...搶註商標李佳琦聲音商標申請被駁回 網紅商標遭遇花式搶註怎麼辦
    但這能否申請聲音商標註冊,答案出來了。天眼查App顯示,李佳琦作為股東之一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今年4月申請註冊的「oh my god,買它買它!」聲音商標於12月4日被駁回。  近期以來,搶註商標事件頻出。  近日,四川康巴小夥丁真的視頻一時間傳遍全網,連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都連發三推,向全世界介紹丁真。丁真的爆紅也讓一些企業嗅到了商機,「丁真」商標疑遭搶註。
  • 「鍾南山」「火神山」被申請註冊:揭開商標搶註背後灰產
    商標搶註事件被曝光後,引發公眾討伐,相關職能部門也相繼駁回了註冊申請,有搶註企業公開致歉,北京一家商標代理機構還被頂格處罰罰款十萬元。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搶註風波源自商標買賣灰產中的巨大利益,有人花數百元搶註的商標開價上萬甚至百萬、千萬,有著巨大知名度、傳播度的名人名字、熱點事件等,都成了商標搶註者的首要目標。
  • 華為AI商標HiAI被搶註後提告一審被判敗訴
    據內媒報導,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近日公布的一份判決顯示,因為其核心晶片上的移動計算架構HiAI被合作方搶註,華為在申請商標無效並沒有達到預期結果後,向法院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但一審被判敗訴。 HiAI是華為面向智能終端的AI能力開放平臺,作為曾在麒麟970晶片上創新設計的移動計算架構,該系統目前已升級到HiAI 3.0。
  • 「耗子尾汁」或成飲料品牌,商標搶註江湖不講武德
    但大部分註冊商標的機構都是自用為主,一些大公司搶註商標則多為了日後業務發展提前布局某個領域。更多的較知名公司會大批註冊相關的商標名作為「護城河」,防止遭惡意搶註。比如此前海底撈告「河底撈」商標侵權敗訴後,立即申請了「池底撈」、「渠底撈」、「上海底撈」、「海底撿」等商標。
  • 搶註有理?千柚網揭露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敗訴的原因
    搶註有理?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千柚網注意到,這一案件在2016年9月公開開庭審理,2017年12月一審判決,雖然之後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及其母公司進行上訴,但上訴並未成功。
  • 160個汽車自媒體商標被同一公司搶註?自媒體再陷「商標劫」?
    隨後,河北某科技公司回應稱:「系操作失誤,因為有很多朋友需要註冊商標,所以公司申請了商標代理業務。原本是想查詢哪位老師還未註冊商標,加以提醒。結果員工理解和操作錯誤,將各位的商標進行了註冊。」該公司還稱:「所有商標均未正式提交和付費,會撤銷商標申請。」
  • 無印良品慘遭敗訴,丟了商標又賠錢!
    也就是說,原本是「正版」的無印良品輸給了「山寨」貨,在某些品類上反而不能再用無印良品這個商標了。這簡直就是李鬼殺了李逵,顛倒黑白啊!雖說是不服氣,但良品計畫到底是遵紀守法的公司,敗訴後立即發布了聲明,放棄了部分產品的「無印良品」商標使用權。這個北京無印良品,究竟是什麼來頭,竟然能「以假亂真」,從「正版」無印良品中搶走商標!
  • 香奈兒本名被他人註冊成商標?還敗訴了!
    用名字註冊成商標這種行為並不少見,奢侈品牌香奈兒(CHANEL)的創始人也有這種想法,然後就發現了自己的名字早已被註冊成商標,多番起訴最終敗訴。最終,香奈兒敗訴,商標還是歸Molly Bracken所有。這不禁讓人發問,為什麼有的人名字被註冊成商標就可以拿回來,但有的人和香奈兒一樣,無可奈何?註冊人名商標要注意什麼?
  • 盒馬夫人、盒馬爸爸……盒馬鮮生吐槽商標被搶註:家裡多了一堆親戚
    面對商標被搶註,盒馬評論自己微博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糾紛』以上商標已經向商標局提出商標異議,辛苦各位「親戚們」撤回,如有侵權行為,將採取維權措施。查詢企查查發現,目前有關盒馬相關商標共798條,其中還包含盒馬夥伴、盒馬貴族、盒馬聯盟等。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11月27日申請註冊「盒馬NB」商標。近年來,知名公司遭遇搭便車、傍名牌類商標維權事件變得極為普遍。
  • 搶註商標並非「一本萬利」 權利人應加強意識
    歐美大牌有喜有憂  率先把所有人目光吸引到商標戰場的無疑是蘋果的iPad。去年12月,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判決蘋果敗訴,其主張的商標權歸其所有不能成立。無數「果粉」未曾想到,自己手中高價購買的iPad很可能是一款侵權產品。如果最終蘋果公司無權使用iPad商標,那麼其在中國內地銷售的iPad要麼改名,要麼付出高價商標授權費。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二被告共同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此外,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是簡體字「無印良品」,而其使用的是繁體的「無印良品」,且為其首創,主觀上沒有侵權故意,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 近百家網絡品牌商標面臨「搶註」(圖)
    新京報訊 (記者陽淼)國內最大的B2C平臺天貓(原淘寶商城)昨日發出公告,提醒平臺上的淘品牌商家注意商標保護。公告透露,至少有97家淘品牌和天貓平臺知名商家的商標正在被搶註。  一公司集中「搶註」  據天貓人士介紹,這次搶註事件是一位杭州律師無意中發現的。
  • 華為HiAI商標被合作方亮風臺搶註,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審敗訴
    鞭牛士 11月5日消息,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近日公布的一份判決顯示,因為其核心晶片上的移動計算架構HiAI被合作方搶註,華為在申請商標無效並沒有達到預期結果後,向法院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審敗訴。
  • 商標搶註之爭:從「同仁堂」被人搶註,到國產無印良品打贏官司
    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商標價值的重新認識,如今很多企業在打造自有商標,自由IP的時候,已經是「商標未動,註冊先行」了。免得自己投入巨大成本打造出來的商標或者IP卻成了他人嫁衣。比如說前段時間熱播並且深受國人好評的《哪吒》,才上映半個月,發行方就果斷出手註冊了1800多個相關的商標。不管是今後的周邊產品,動漫書籍,還是後續的續集,有了這1800個商標在手,都如同吃下一顆定心丸。
  • 搶註商標,是蹭熱度還是不要臉?
    好像養殖廠比較合適這個名字吼這些搶註商標的,真是不講武德啊。同樣在最近爆火的藏族小哥丁真也沒逃過被人搶註商標的命運。據中國商標網顯示,11月14日後,有7條「丁真」相關註冊記錄,均不是丁真的籤約公司。丁真籤約公司的高管表示「我們下一步會把丁真的頭像、肖像權等一一註冊,這個事我們已經在做了。」之前,羅永浩在脫口秀大會上表演,說自己還完債後要拍個《真還傳》紀錄片,不知道羅老師到底會不會拍,反正「真還傳」這個商標第二天一大早就被人註冊掉了,羅老師《真還傳》真要拍出來可能還會涉及侵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