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徵特性
如玉45是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研究所(原甘蔗研究所)以BAL-22-31×山苦瓜-45組配而成的中熟雜交一代苦瓜新品種,該品種於2013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認定編號:閩認菜2013016)認定。
該品種長勢較旺,抗病性強,低溫環境下生長勢良好,較耐高溫;結瓜多,瓜皮為深綠色、尖瘤,商品瓜長6 cm左右、橫徑3 cm左右,商品瓜質量50 g左右,老熟瓜可達200 g左右;橄欖狀,有縱稜尖瘤;果形美觀,以側蔓結果為主,產量高,採收期長達6個月,每667 ㎡產量3 000 kg以上。
目前,如玉45苦瓜在福建省累計推廣66.7 h㎡左右,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3.3 h㎡以上,並有擴大種植的趨勢,667 ㎡產值在1萬元以上,平均667 ㎡利潤在5 000元以上,近2年在江西、湖南、山東、廣西等省引種試種中,表現良好。
2 種植要點
2.1 播種時間
一般2~3月溫室內進行播種。
2.2 育苗
將種子在50~55℃的溫水中浸泡15~20 min,自然冷卻後再浸種4~6 h(注意如玉45苦瓜和多數苦瓜品種不同,不能浸太長時間);然後瀝乾水分,在28~32℃條件下,用乾淨的溼棉布包住,置於稍留口的塑膠袋中保溼催芽,每天清洗1次溼棉布,擰乾後重新包住。約3天、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用營養袋(缽)育苗,也可直接在苗床上育苗,當幼苗2葉1心時定植。
2.3 整地、定植
選擇pH值偏中性或弱鹼性、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前作為水生作物或非瓜類作物的田塊種植,忌連作,如連作需採用嫁接苗種植。整地時深耕土壤,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667 ㎡深施腐熟的雞糞或鴨糞1 000~1 500 kg、硼砂1~2 kg、鈣鎂磷肥50 kg、阿康牌三元複合肥(15-15-15,下同)25 kg,整成25 cm以上、整齊規範的高畦。定植行株距為4 m×4 m,定植後澆足定根水。
.4 田間管理
定植成活後(定植後7天左右)應及時施提苗肥,每667 ㎡噴施0.2%~0.3%尿素溶液15 kg,澆在植株外沿約10 cm。
如玉45苦瓜長勢強,易分枝,以側蔓結瓜為主,採收期長,要求採用稀植平架式栽培,架高180 cm左右(立杆要考慮入土部分),保證牢固結實,上覆網格為25 cm×25 cm的尼龍網。
當植株抽蔓後引蔓上架,上架前主蔓150 cm以下的側枝必須儘早摘除,150 cm以上枝條讓其自然上架或人工輔助上架,稀植栽培時瓜蔓上架後一般不再整枝,但要進行適當理蔓,一般初次上架時使其蔓均勻分布在不同方向,以利通風透光。及時去除病瓜、畸形瓜、蟲傷瓜,將劣瓜集中清埋或倒於廢棄水池中。
如玉45苦瓜需肥、需水量較大,在缺水肥情況下,易生長不良和植株早衰。雌花開放10天左右,中耕除草時施1次肥,每667 ㎡施阿康牌三元複合肥15 kg;採收盛期,每7天噴施1次150 g/L的美加硼溶液60 kg,之後根據採收及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以植株不出現褪綠為準,一般15~20天追1次阿康牌三元複合肥20 kg/667 ㎡。
2.5 病蟲害防治
如玉45苦瓜抗性強,棚架式栽培通風好,病害少。目前發現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蟲害有蚜蟲、瓜絹螟和瓜實蠅。
病害防治
病毒病可交替輪換使用20%病毒K可溼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1.5%植病靈水乳劑800~1 000倍液或純度為99.5%的高錳酸鉀分析純1 000倍液等農藥,一般防治3次以上,同時儘量避免在周邊種植易感染病毒病的植物,如一些茄果類和豆科作物、大戟科的守宮木等,注意防止蚜蟲、粉蝨等刺吸式口器害蟲的交叉感染。
蟲害防治
a.蚜蟲。春季和秋季溫度16~24℃時為田間蚜蟲的高發期,蟲害初發時,利用蚜蟲趨黃習性,使用黃色粘蟲板,或在黃色的塑料薄板上塗上一層黏性明膠、機油或糖漿加敵百蟲(比例5∶1)等,避開人行通道,每隔3~5 m吊掛1張(每667 ㎡掛60張),高約70 cm,該方法見效快、綠色環保。化學方法可選擇3%啶蟲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0%康福多(吡蟲啉)乳油8 000~10 000倍液等農藥交替輪換使用。
b.瓜絹螟。瓜絹螟為害期多為7~9月,1~2齡幼蟲在葉背取食葉肉,呈灰白斑,3齡後吐絲將葉或嫩梢綴合,隱居其中取食,使葉片穿孔或缺刻,嚴重時僅留葉脈,並蛀入瓜肉取食,影響苦瓜產量和質量。可選用100億/g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5%甲維鹽乳油2 000倍液或 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農藥交替輪換使用防治。
c.瓜食蠅。瓜實蠅成蟲體形似蜂,黃褐色,在閩南地區整年發生,以6~11月為害嚴重,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可能導致苦瓜絕收。瓜實蠅成蟲產卵於瓜內,幼蟲孵化後即在瓜內取食,受害瓜先局部變黃,而後全瓜腐爛變臭,大量落瓜。
目前有效的方法是採用誘殺和化學藥劑防治。成蟲誘殺:一般利用臺灣好田園農業發展公司生產的昆蟲物理誘粘劑「好田園」,將誘粘劑噴在礦泉水空瓶的外壁,均勻掛於菜地,每667 ㎡ 30~50個,失粘後需補噴誘粘劑。
為防治雨水衝刷後誘粘劑失效,可採用改良方法,即用小刀在礦泉水空瓶的空瓶的中間位置挖1個3 cm×5 cm左右大小的孔,將黃色誘粘劑噴於礦泉水瓶的內壁,這樣既可有效防止雨水淋刷,又可延長氣味擴散時間,提高誘殺效果。藥劑防治:在成蟲盛發期,選上午或傍晚噴施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2 000~3 000倍液或5%甲維鹽乳油2 000倍液等農藥防治,隔3~5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2.6 收穫
花後10~14天,單瓜質量25~50 g,瓜長6 cm左右時採收,如用於鮮銷,採收時輕拿輕放,避免碰傷瓜皮而縮短保鮮時間。
想了解蔬菜栽培技術
信息來自《長江蔬菜》2019年9上半月刊
更多信息,請添加小蔬微信號CJSCZZS001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