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走進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土口子鄉撫順人從眾生態菌業有限公司桑黃種植基地,一棟棟大棚矗立在田間,深棕色的菌袋擺放整整齊齊,一朵朵桑黃順著割開的袋口,攢著勁兒向外生長……該公司董事長李紅濤滿面喜色地告訴記者,這一棚「黃疙瘩」明年就陸續變成「黃金果」,按照眼下市場價格每棚預計能收入25萬多元。
桑黃是一種真菌,具有活血,止血,化飲,止瀉之功效。年初以來,撫順人從眾生態菌業有限公司瞄準市場,大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在以往種植香菇、靈芝的基礎上,引進全省首例桑黃新品種種植獲得成功,為企業和貧困戶致富開闢了新門路。
撫順人從眾生態菌業有限公司在2015年承包村裡閒置的104個大棚種植80萬段香菇,年收入100多萬元,帶動本村和周邊村民就業60多人。2018年被土口子鄉黨委、政府確定為鄉龍頭扶貧產業基地,並籤訂了扶貧資金折股量化帶動協議。 為了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獲得更高的效益,讓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該公司通過市場考察,流轉了土口子鄉拐抹溝村41戶村民的74畝土地,在原有香菇大棚的基礎上,又新建36個標準大棚,並引進市場走俏 的20萬段赤靈芝種植。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種植模式,科學種植、規範管理,年採靈芝孢子粉3萬斤,靈芝幹20萬斤,年收入500多萬元,新增加就業36人。當年年底,貧困戶不僅可以得到產業分紅,而且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長期 在基地務工,每年還能得到3萬多元。
今年,該公司投資400多萬元,流轉了本村36畝土地,新建82個大棚,從吉林引進被譽為「森林軟黃金」的桑黃新品種,並種植了20萬袋,種植成功。李紅濤說:「現在周邊的農民陸續過來考察學習,我準備把這個技術傳給他們,帶領大 家共同增收致富奔小康。」
目前,撫順人從眾生態菌業有限公司種植香菇104個大棚80萬段、赤靈芝36個大棚20萬段、桑黃82個大棚20萬袋,三項產業實現村民家門口就業100多人,帶動1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
【來源:遼寧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