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時候加入我們家的老表群,才知道原來表妹一家開了一家燒烤店,這群喪盡天良的老表居然天天跑去吃,連大肚婆都天天喊說要打包生蠔給未出世的孩子補充鈣鐵鋅硒。這群老表最推崇的就是表妹家的生蠔,極力誘惑我去嘗嘗。我說我不殺生,點殺的也不行,他們說還有沙蟹汁豆角錫紙包啊、雜菌包啊,烤茄子啊,烤辣椒啊,還有蘿蔔糕……
停!有蘿蔔糕就掂!我去!
去到九點多,人不多,大家剛吃飽,還沒出來吃宵夜。我阿姨和大表哥正在開生蠔。大表哥早年就出去闖世界,離家十八年,已兒女雙全,現在回北海孝敬父母,順便來幫一下妹妹開攤。阿姨和表哥一邊聊天一邊幹活,一抬頭,一回眸,滿滿的都是幸福。表哥離家那麼多年,也很牽掛家人,雖然回北海可能沒外面賺得多,但是一家人能齊齊整整在一起,就已經很滿足。
清明不僅有明前茶、清明果(艾葉籺),還有清明蠔。清明前後生蠔最肥美。
生蠔撬開洗乾淨,放生蠔機上大火烤熟,這個蒜蓉是他們家的秘制配方,打死也不肯告訴我。
生蠔機火力猛,儘管沒有炭烤那種慢工出細活的極致,也缺少一種果木的清香,不過勝在夠快,蠔烤得很嫩,蒜蓉不油膩,蒜味和微微的辣味融合,我弟說很好吃,沒等我回來就幹掉了一打,剛好我不吃點殺的活物,這樣最好。
老表們最愛的沙蟹汁豆角錫紙包,就一定要嘗一嘗了,我阿姨親自操刀為我們做。
阿姨早年都是跟船出海給海佬煮飯的,一船的燒酒佬,最滿意阿姨的手藝,在海上漂泊的日子,往往都要一兩個月才能回來,在船上有限的空間裡,一碗清澗粥,一碟鹹魚,一碟沙蟹汁燜豆角送燒酒,就足以抵抗任何暴風雨,和對家人的思念,直至滿載而歸。所以我阿姨做這道沙蟹汁豆角,是舌尖上的舌尖。
豆角摘去頭尾,抽絲擇成小段,放在錫紙上,再加自己做的沙蟹汁,淋上秘制蒜蓉醬,折好錫紙包,放烤爐上大火烤熟。
火候由經驗掌握,錫紙包取下來後,拌勻即可上桌。這道菜一定要趁熱吃,錫紙焗熟的豆角,翠綠爽脆,入口先被蒜蓉醬的香味霸屏,慢慢咀嚼,沙蟹汁的味道才從舌尖處延伸出來,充滿整個口腔,然後北海家鄉的味道就這樣充盈在胸口,填滿對家人的回憶。
我阿姨生了三個孩子,每個都非常勤快,表妹和表妹夫開這個攤三年了,他們沒有經過任何學習,就是按照北海人的傳統口味來調製配料。第一年生意不太好,他們就一次一次改進,現在來的幾乎都是老顧客,點單老辣快速,根本沒多一句廢話。
芋頭排骨錫紙包也是他們家的爆款
其實錫紙包真的挺好吃的,燒烤不再是熱氣、乾巴巴,也有清淡、鮮美、多汁。
雜菌包和金針菇包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也特別適合吃素人士,哈哈哈。
為了照顧我這個煙煙尖尖的表姐,表妹給我烤茄子,多放蒜蓉
一定要多放蒜蓉辣醬蠔油才好吃啊!
捏捏捏,我還沒給茄子拍個全屍,就吃成這個德性了,不是說好先消毒的嗎? 能尊重一下我的手機嗎?
這個煎餃子的帥哥就是我大表哥,年輕時的校草,也是村裡的村草,經歷過大風大浪,也體會過高峰和低谷,現在甘於回到家鄉,只為了守在父母身邊,陪他們說說話,乾乾活,過一種千帆看盡的平淡生活,和煎餃子一樣,慢火,才會兩面金黃,外酥裡香。
餃子是我阿姨自己包的,皮薄餡兒大,不說了,媽媽的味道,你們都懂的。
如果早上來不及吃你愛吃的蘿蔔糕和芋頭糕,晚上還可以來吃一吃。我掐指一算,回來幾天,根本沒時間出去吃早餐,清明節,估計人家早上也不出攤賣蘿蔔糕,所以果斷點了一份。和煎餃一樣,就是慢火煎才夠香!配的酸甜汁很懷舊。
本來我要點十個大青椒的,我弟說他不吃全部給我吃。這個吃生蠔吃到飽的人,現在懂得謙讓了,所以我就全部幹完了這碟青椒。
吃得好飽,這樣讓過午不食的人吃得那麼飽好嗎 ?下次有朋友來北海,果斷推薦表妹家的燒烤,不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