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韓國加快航母研發,如何避免成為「雞肋」或「活靶子」

2021-01-0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防務博客」網站1月4日刊文稱,韓國正在尋求加速發展「輕型航母」並獲得F-35B戰鬥機。韓國海軍目前正在試圖建造一艘排水量3萬噸級的輕型航母,並在該艦上部署垂直起降戰鬥機,機型很可能是美國製造的F-35B。

在韓國海軍的新年賀詞中,韓國海軍作戰部長夫石鐘說:「我們應該加快行動,確保未來軍事資產的多樣化,包括輕型航空母艦。我們要及時做好充分準備來應對未來的安全挑戰,增強我們的海上力量。」

韓國和日本已經決定 研製航母,未來將成為「航母俱樂部」的一員。韓國為何計劃研製建造航母?國內對是否真的需要航母又存在什麼爭議?

《朝鮮日報》去年12月刊發了韓國海軍前參謀總長、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未來戰略研究生院特聘教授鄭浩燮題為《為建設輕型航母的幾點提議》的文章。

文章指出,今年8月,韓國國防部公布了《2021-2025國防中期計劃》,計劃建造30000噸級輕型航空母艦。韓國建造輕型航母的理由是所謂「為應對朝鮮的軍事威脅,以及對海上交通安全的憂慮」。儘管韓國國內對此存在反對的聲音,但韓國政府已做出了建造輕型航母的最終決定。韓國在建造輕型航母時,應在明確其運用概念的基礎上,努力使其成為適應軍事技術發展趨勢的艦型,並強化聯合作戰能力及生存能力。

韓國近日公布了輕型航母設想圖。

韓國為何自建輕型航母?

輕型航母作為韓國海軍機動艦隊的旗艦,以保護海上交通線以及海外國家利益為目的建造,預計將於2030年左右服役。如果這一計劃得以順利實現,那麼韓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其作為國家安保戰略力量的象徵,為實現韓國「建設大洋海軍」的夢想邁出重要的一步。此外,韓國還將由此成為繼美國、英國、日本之後,全球第4個擁有具備短距離垂直起降能力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F-35B的國家。因此,可以認為韓國建造輕型航母將有效提升國家地位。

韓國決定建造輕型航母的背景至少有2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應對來自朝鮮的所謂「威脅」。如果朝鮮在開戰初期利用新型戰術飛彈KN-23(推測最大射程為690公裡)和火箭炮等發動突襲,韓國的陸基戰機在起飛前可能會被擊潰。另外,朝鮮還有可能利用300多架安-2運輸機,派遣兩三千名特種作戰部隊(SOF)人員滲透至韓國後方,對駐韓美軍空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以及地面指揮控制(C2)設施也將遭到破壞,從而無法執行起飛及空中作戰任務。因此,即使構建了旨在應對飛彈威脅,包括「殺傷鏈」系統、「韓國型飛彈防禦系統」和「玄武」系列飛彈體系在內的「韓國型三軸作戰體系」,韓國軍隊也沒有能力應對朝鮮的攻擊。換言之,作為應對開戰初期朝鮮突襲的「漂浮在海上的移動機場」,韓國需要航母。

第二是出於對韓國海上交通安全的憂慮。目前,在海權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南海,偶發性武力衝突的危險正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和太平洋地區正在展開航母競賽。中國目前已經有2艘航母入列,預計今後還將追加建造3-4艘。日本也正在將現有的2艘「出雲」級直升機母艦改造為可以使用F-35B戰機的輕型航母。據悉,城市國家新加坡也在考慮擁有由1.45萬噸兩棲攻擊艦改裝而來的輕型航母。在這樣的脈絡下,作為全球貿易大國的韓國建造輕型航母也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韓國航母計劃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

來自國內的反對聲音

儘管韓國主張實施自建輕型航母項目的呼聲很高,但是,其國內也有人對此持質疑態度。

首先,為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戰爭中取得勝利,需要更多小型、低成本、可消耗、作戰靈活、打擊高效、可快速批量採辦的武器裝備,特別是無人系統的運用。有人特別指出,在遠程反艦飛彈或超音速武器等破壞性武器不斷出現的當下,作為大型目標,輕型航母並非真的是韓國的正確選擇。

第二,儘管海上交通安全對所有國家都是生死攸關的利益,但目前對韓國來說並非刻不容緩的課題。有人批評說,比起輕型航母,目前對韓國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在應對飛彈威脅的「韓國型三軸作戰體系」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

第三,建造輕型航母將大大加重財政負擔。輕型航母的建造費用就需要3萬億韓元(約合175.7億人民幣)以上,其搭載的F-35B艦載機引進費用和運營維持,以及相應的護衛戰力的獲得和運用等,更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因此需要能夠承擔這些費用的國家經濟力作後盾。目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給韓國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今後韓國的國防預算將進一步受到制約。有意見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建造輕型航母,不如積極推進儘早淘汰低效率現有戰力的「日落戰略」,通過這些措施,可以確保投入到創新技術的資金。

兩棲攻擊艦的建造為韓國積累了一些航母設計和技術基礎。

韓國航母戰力要考慮哪些核心點

然而,儘管存在上述批判性觀點,但韓國政府最終還是作出了建造輕型航母的決定。現在,究竟如何運用輕型航母,即樹立明確的運用概念,並在此基礎上決定採用適當的艦型,然後以明智的方式建造,責任在於韓國海軍。

泰國的教訓值得吸取。1997年,泰國從西班牙引進了輕型航母「Chakri Naruebet」號(滿載排水量11486噸,擁有12°滑躍起飛甲板),服役時搭載了3架「鷂式(Harrier)」垂直/短距起降(V/STOL)AV-8S型戰機和少量西科斯基SH-60(Sikorsky SH-60)艦載直升機。但因財政上的原因,自2006年以後「鷂式」戰機就中斷了在「Chakri Naruebet」號上的運行。在2004年印尼海嘯發生後,該艦承擔過人道主義援助和災難救援任務。近年來,該艦平均每月僅會進行一天左右的訓練以及負責泰國王室運輸任務,其餘時間則停靠在海岸被作為「旅遊勝地」使用。這是輕型航母淪為華而不實之物的典型事例。

因此,韓國建造輕型航母時,有必要考慮以下幾點。

首先,應設定明確的航母運用概念。美國政策研究機構「哈裡蒂奇財團」首席研究員達科達曾指出:「考慮到朝鮮半島東、西海的過密的戰場環境,航空母艦在朝鮮半島的展開是非常不合適的作戰方式。」 事實上,韓美聯合戰區(KTO) 對於航母的運用來說,的確過於狹小。不僅韓國海軍應從戰略、戰役、戰術角度出發,明確輕型航母的運用概念,韓國聯合參謀本部也應該以此實現軍事戰略的大轉變。

韓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馬羅島」號。

第二,應努力將輕型航母建設成為適應軍事技術發展趨勢的艦型。應構建能夠將通過F-35B戰機收集的龐大數據進行融合處理並將戰場信息實時提供給地面和海上指揮中心的聯合戰力。與此同時,必須構建旨在陸、海、空、天、網絡空間等全領域作戰的指揮控制能力。以F-35B戰機為主要機型,還需要對追加搭載和運用多種海洋無人系統的航母即「無人機航母」方案進行研究。此外,基於韓國輕型航母10年後才能服役,還需事先考慮應對革新性武器和戰鬥系統出現的預備空間、電力、冷卻體系等方面的需求。

第三,應提升輕型航母與盟友聯合作戰的能力。韓國獲得輕型航母並不意味著自身的海洋安保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特別是韓國海軍不能獨自承擔來自周邊強國海軍的威脅。因此,輕型航母規模雖小,但韓國海軍必須對聯合作戰的相互運用性加以深思熟慮,以便在與美國海軍以及必要時與周邊其他盟國海軍聯合作戰時成為具有殺傷力的戰鬥力。

最後,應強化輕型航母的生存能力。朝鮮半島周邊作戰環境中,存在著朝鮮的各種反艦彈道飛彈、巡航飛彈、水雷、潛艇等多種威脅。此外,韓美聯合戰區還位於周邊國家的飛彈攻擊區域之內,導致韓國的輕型航母隨時隨地都要在致命的威脅之下執行任務。因此,如果自身生存能力不足,無論搭載多麼好的武器裝備,都只能成為一個海上的「活靶子」。

(本文由遠望智庫編譯首發,澎湃新聞獲授權轉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軍航母不想當活靶子遠離中東吧,伊朗新反艦彈道飛彈射程再增加
    反艦彈道飛彈伊朗沒有公布這一款飛彈的主要性能,僅表示其射程超過700公裡,這個射程可不算短了,伊朗新反艦彈道飛彈射程再增加,從最初的300公裡增加到現在的700公裡以上,大大超過了波斯灣的寬度,這個變化相當的大,而意義也不小,美軍航母不想當活靶子遠離中東吧
  • 缺乏有效制空權,航母活靶子
    考慮到伊朗的經濟實力和其所處於的地域環境,採購大型水面艦艇顯然並不合適,因此不少人認為,現階段最適合伊朗海軍的裝備非中國早期自主研發和生產的022型隱身飛彈快艇莫屬,因為目前這款飛彈快艇一共還有80多艘在海軍當中服役,但是考慮到現階段不斷下水的054A護衛艦和052D驅逐艦,這些飛彈快艇似乎已經不適合海軍的後續發展了,所以出售給伊朗是一個雙贏的決定。
  • 俄喀山號核潛艇成功試射鋯石飛彈,美國航母要成活靶子?
    圖為喀山號核潛艇近日,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喀山」號核潛艇成功試射鋯石飛彈,此次俄海軍在白令海峽展開飛彈發射任務,準確命中數百公裡外的靶場目標,至此鋯石超音速飛彈成功完成第3次發射任務,對於東方飛彈突然升空,五角大樓亂作一團,因為軍事專家普遍認為,全球任何國家目前都沒有能力攔截這款高超音速飛彈,難道說未來海戰中,美國11艘航母將要變成活靶子
  • 韓國計劃研發核潛艇與航母,預備300萬億韓元軍費,到底夠不夠?
    韓國在軍事領域可謂後起之秀,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之後,在軍工領域等的進步相當快,而且重點發展海空軍,所以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國家,在2020年的時候,韓國又發布了新的軍備計劃,打算在5年內,花費軍費300萬億韓元,相當於2500億美元以上,平均每年500億,絕對可以說是大手筆了
  • 臺灣進入「打造海上戰力」癲狂期「東風快遞」有靶子了
    (原標題:灣灣最近幾天「瘋狂打造海上戰力」,「東風快遞」有靶子了!)對此,有島內軍事磚家「豪言」,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衛疆奪島作戰」。聽著怎麼那麼可笑?看到這句話,刀哥都忍不住笑出聲了據稱,這種「臺版小型航空母艦」類似於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適合多種任務的特性是該艦的一個重點。臺媒稱,該艦將參照日本建造的「出雲」號直升機航母,甚至像韓國「獨島」號。預估排水量超過兩萬噸,設計搭載攻擊直升機。
  • 臺灣當局打造輕型航母徒勞無益
    對此,有島內聲稱,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所謂的「衛疆奪島作戰」。看外觀,「臺版輕型航母」類似於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讓臺灣在兩棲作戰上運用彈性更高,適合多重任務的特性是該艦的一個重點。據稱,「臺版輕型航母」參照日本「出雲」號,甚至像韓國「獨島」號,預估排水量超過兩萬噸,並設計搭載攻擊直升機。
  • 「臺版小航母」是啥?臺媒:南海有事,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大陸
    臺灣將打造「小航母」 不僅如此,官方還提供了不少關於「臺版航母」的有關信息。有人認為「臺版航母」和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有不少相似之處,它的出現會使得臺灣在兩棲作戰上有更多的可能性,運動戰的彈性將會提高不少。
  • 航母究竟能不能擊沉?答案是根本就不可能,很多優勢根本無法想像
    導語:關於航母究竟能不能擊沉這件事情,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事實上想要完成這件壯舉,難度並不亞於重新建造一艘航母。 最近,網絡上有很多軍事愛好者提出了這樣一條猜想,那就是關於航母究竟能否擊沉,得到了很多人的回應。
  • 下一代航母曝光:排水量75000噸,核動力,法國行嗎?
    說到法國海軍,我們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其現役航母「戴高樂」號,這艘航母採用核動力技術。也是這艘航母,讓法國海軍成為了美國海軍之後第二個使用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如此聽來,法國海軍真的很「豪氣」,但各國軍迷對於「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卻並不以為意。
  • 韓國公布新一代輕型航母計劃,雙艦島設計,竟然沒有滑躍甲板?
    簡氏防務1月3日稱韓國海軍公布新一代輕型航母修訂版概念原型,由電腦設計圖初步確認該艦將採用雙艦島布置。這將是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義大利「第裡雅斯特」號多用途兩棲攻擊艦之後,世界第三艘採用雙艦島布局的大型水面艦艇。
  • 中國沒能力擊沉10萬噸航母?一次炮擊競賽,中國實力不言而喻
    航母作為「海上霸主」,一直是各國軍隊實力的象徵,然而由於其技術難度較高,目前只有部分國家擁有航母。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航母技術自然領先世界,目前,美國在服役航母共有11艘,佔全球總數的一半,並且還有2艘在建,很明顯,在航母打擊方面,美國佔絕對的主導位置。
  • 韓國採購F-35B跨入航母時代,中國「海四代」得加油了
    韓國軍隊上哪找航母去?日本自衛隊也採購F-35B戰機韓國航母計劃的「三步走」其實事情也沒這麼簡單,從韓國海軍對輕型航母的裝備建設、兵力組建來看,別看現在韓國海軍沒有航母,但誰也說不好它在不久的將來有沒有航母、能造出多大噸位的航母、能造出幾艘航母來:「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咱們去年曾經說過一次,韓國海軍對其航空母艦與艦載航空兵的規劃,差不多是分為「三步走」的
  • 韓國航母設計圖被媒體曝光,引發巨大爭議……
    韓國斥巨資推動航母建造計劃 爭取十年後投入作戰部署 當地時間4日,韓國航母概念設計圖被媒體曝光。 從外形上看,韓國航母最大特點是採用了雙艦島設計。兩個艦島中,一個負責指揮對海作戰,另一個指揮對空作戰。 ▲韓國航母概念設計圖 全世界現役航母中,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也採用了類似設計。
  • 003型航母進度加快,004型動工也快了,其戰力將不輸美福特級航母
    2艘航母包括001遼寧艦、002國產山東號,003航母正在江南造船廠建造,據說其建設進度加快,相信很快就能下水,而下一批004也已提上日程,如果一切計劃順利,004的目標將是美軍福特級航母。要想趕上世界主流水平,更要想徹底突破一二島鏈的封鎖線,我們需要更先進的004型航母,這一切都將在下個十年裡實現。
  • 003航母建造方法更先進,與前兩艘航母不一樣,新艦載機也遭公開
    根據003型航母新照片引用了軍事愛好者的近似測量結果,預測了第三艘航母的大小。據說這艘航母長約320米,超過了山東艦的305米。 儘管這些測量值只是近似的,但報告稱這意味著第三艘航母肯定會具有超過8萬噸的全排水量,使其成為重型航母。
  • 澤塔奧特曼:全新金古橋即將亮相,雷德王成為首秀「活靶子」
    金古橋首秀,哪只怪獸遭殃被當成「活靶子」呢?正是雷德王。雷德王以其憨厚的性格,淳樸的形象,贏得了大批怪獸粉絲,別看它看起來好像傻傻的,它的拳頭並不比其他怪獸差,是一頭「綜合格鬥拳手」。不過,雷德王此次撞上了金古橋首秀,勢必會被金古橋壓制。原本的金古橋就擁有很多強力的武器,此次軍械庫又給它安裝了重量級裝備。
  • 日本研製最大潛艇,作戰半徑可以達到世界任一角落,威力媲美航母
    說起航母,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海上霸主」,自二戰結束至今,各國在航母領域的研製工作中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全球都開始將航母作為彰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象徵。但是,海軍的主要作戰武器其實並不只局限於航母,除了航母之外,潛艇也是最能代表海軍實力的武器之一。
  • 航母在深海停留,船錨的長度夠用嗎?穩定船身很困難
    古代的船隻最早是通過風力來航行,後來隨著時代進步又出現了使用蒸汽作為動力來前進,到現代就使用輪機推動,主要的燃料也換成了油,比如航母的主要燃料就是重油和柴油。而有些船隻就使用核動力,比如俄羅斯的一些破冰船和美國的航母。但不管船隻如何發展,他在海洋上進行停留的時候,依然還是要通過船錨來固定船身。那麼問題就是如果像航母這麼大的動輒數萬到10萬噸的巨型船隻在海上想要停留,是否也要進行拋錨?
  • 架空:悲痛欲絕的俄羅斯,獨一無二的海上軍校,成功號航母訓練艦
    性能有限無緣成為海軍主力的成功號航母訓練艦大規模改造完畢的新羅西斯克號於2008年下水,2010年服役。因為改造完畢的新羅西斯克號地位特殊,理論上來說具備成為主戰航母的資格,但是海軍表示就是六萬噸的瓦良格我都不喜歡,就別說連五萬噸都沒有的新羅西斯克就了,因此海軍選擇將之定義為訓練艦。
  • 英國欲派航母對華施壓!英學者說實話:解放軍1小時內就能擊沉它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5日透露,英國最快明年初將向日本近海長期派遣以「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為核心的打擊群,該航母打擊群預計將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美國軍隊舉行聯合演習。報導稱,英國政府對香港問題強烈關切,部署航母戰鬥群旨在牽制中國。事實上,有關英國將派航母來亞太地區的消息早已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