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2020-12-13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不少家長都開始焦慮,幼小銜接班地學習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落後,不管銜接班是半年、一年還是兩個月,不上幼小銜接班就跟不上一年級的課程,尤其是語文學習,拼音要先學,孩子跟不上很痛苦,因為老師都不講拼音了。不知道家長對於語文學習有哪些誤解,總之,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還是會講拼音,拼音也是教學重點。

如果能學幼小銜接,先接觸和了解對於一年級的學習,是會感到輕鬆。沒有學過也沒關係,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上了一年級一樣趕得上。作為語文老師,我經常被問到,是不是現在小學不教拼音了,只能自學?根據課程標準,並不是不教拼音,而是我們的教學大綱中,拼音作為識字工具,是服務於識字學習的。但是拼音仍然是學習的重點內容,教學的順序進行了一些調整。

所以,我們在幼小銜接中應該也以識字為主,否則到了一年級,語文成績還是會和其他優秀的學生拉開差距。那麼提前學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家長往往關注錯了重點,認為提前學拼音、識字就是為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往往忽視了這3件事,看似和學習的聯繫不大,但是在入學後,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卻很大。具體是哪3件事,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好好分析一下。

01喜歡上學,喜歡語文是需要最先建立的學習態度

在進入一年級的之前,我們家長總是以拼音很難,寫字很痛苦這樣的形容來為孩子建立一個「上學後,就不能再輕鬆度過你的童年」了這樣一個學習描述。導致很多學生,怕學語文、怕學拼音,甚至怕老師。家長常把老師也形容成:如果你不好好聽講,看老師會怎麼收拾你?語文學習成了一場「歷劫」,可想而知,我們的小學生帶著這樣的學習負擔來到小學階段後,他們怎麼能把語文學好?尤其是家長還會自作主張地幫助孩子去練習閱讀,在上學前就開始的閱讀培養,究竟為語文學習打下了怎樣的基礎不得而知,但孩子反正就不愛看書了。

比起學拼音和學寫字,我們在上小學前,家長應該先為孩子建立的是學習態度。語文學習是怎麼一回事?喜歡語文學習能為我們的生活改變多少?喜歡上學才是我們在銜接階段應該告訴孩子的事。小島老師推薦于謙老師的輔導教育方法,他把上幼兒園形容成非常好玩的事,讓孩子積極主動去上幼兒園,努力表現,等到孩子在上學的過程中,是真的體會到了快樂以後,于謙老師說,你做得對,已經夠當小學生的資本了,孩子又高高興興地去上小學。所以,我們家長不要去刻意醜化或者恐嚇孩子,上學很可怕,有可怕的老師和不友好的同學。而是應該為學生去構建一個學習的世界,上學是很好玩的一個階段。這才是我們應該做好的第一件事。

02適應課堂學習,了解語文學習的形式

我們要求適齡兒童去學一年級的課程,並不是要求他們學知識,而是我們應該先讓孩子們去了解課堂,什麼是學習。很多孩子被送到銜接班,第一節課就是寫字或者是糾正坐姿,這雖然是一個常規的教學方法,但是沒辦法讓孩子去適應課堂學習,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寫字,什麼是語文學習的形式。一年級的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但是這張白紙到二年級階段仍然沒辦法去建立一些色彩的話,對語文學習的幫助就不大了。

在升入小學之前,我們除了培養學習習慣,更要培養孩子對課堂的適應力。銜接班裡的學生不多,但是到了真正的小學課堂,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同學,我們的學生要怎麼去適應老師和同學相處?都是要學習的內容,而且了解語文學習的形式,我們為什麼要讀課文、為什麼要學寫字、寫作業該怎麼去記錄內容,這些學習的技巧,如果掌握得好,那麼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就得心應手了。如果家長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直強調去輔導孩子寫字,學習知識,在輔導的過程中,也會非常費勁。

03建立閱讀的習慣,保持朗讀的學習方法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很重要,家長們都能了解。但是朗讀在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也很重要,對語文啟蒙階段的學習,朗讀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對語感、對文字的把握、對關注度的提高,朗讀都是幫了大忙的。朗讀做不好,孩子缺乏對語文學習的感知力,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別的同學能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你理解不了,因為缺乏了朗讀的練習,語文學習的效率也不高。一系列的結果導向,讓我們家長才明白,原來朗讀這麼重要。

孩子的成長發展是有規律的,尊重規律的前提下,進行輔導和培養,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過早地去拔高對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幼小銜接的問題,在於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學習的培養,學習的培養教給老師,習慣的培養教給家長,分工有序,我們才能對孩子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負責。關於在幼小銜接中必須做的3件事,你同意這個理念嗎?歡迎留言或評論。

相關焦點

  • 幼升小的孩子,這三大準備比學拼音、識漢字、會算數更重要
    每年幼升小的關鍵時期,大班孩子的家長們就會特別焦慮,今年因為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情況尤其特殊,幼兒園到現在4月底了,還沒有開學。但是,不管幼兒園開不開學,孩子今年下半年即將上小學的時間是不會變的,所以,幼小銜接這件事家長們還是要重視起來。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如果你問小學生的家長,幼小銜接最應該學的是什麼?99%的家長會說拼音,拼音似乎是幼升小孩子必備的技能。不少私立幼兒園把拼音教學當成教學,還有公立幼兒園的學生家長,讓孩子直接從大班退學,去校外上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拼音,拼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語文難度係數增大
    政策再度發生變化,語文不好就要落後...... 教育部動作頻頻,最新政策稱:從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數學命題難度大幅度降低;語文難度係數加大;外語可多次參考等等,一系列的改革制度,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學生和家長們要高度重視起來,我們今天為大家解讀:從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中的:語文難度係數加大。
  • 孩子提前學語文後一年級只考80分,老師:家長要了解提前學的優勢
    課堂習慣也不好,儘管已經掌握了拼音,有一定的識字積累,但是在一年級的第一次考試中,語文只考了80分。全班的平均語文成績在90分,這個80分讓家長焦慮了,家長很困惑,這是因為提前學習了一年級的語文知識嗎?提前學了都考80分,不提前學,是不是應該考得更低?家長的困惑可以理解,小島老師想說一說,關於提前學語文的那些事。
  • 警惕語文成績「假象」,為何贏在一二年級,卻輸在了三年級
    這讓家長慌了神,很多孩子成績下滑後便一蹶不振,好像已經沒有趕上來的希望了。 從三年級開始孩子的成績開始向兩個極端發展,兩極分化十分明顯。
  • 幼升小,什麼是壓垮親子關係的最後稻草?
    這樣的情況真不在少數,米粒媽閨蜜的兒子,今年幼升小,閨蜜跟我形容她家娃:學數學,智商180;學拼音,智商-180 對著biē(憋),讀bēi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不過,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園沒學什麼內容,每天就是陪孩子玩,還不如提前學點東西,反正小學也得學。所以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幼兒園學校應該讓孩子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比如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知識。
  •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若是一個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試卷常考滿分,其他家長大多會投去羨慕的眼神,並來一句:「將來這孩子一定是學霸的料」!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有位朋友做了10多年的班主任,她卻直言,如果家中有一二年級經常考一百分的孩子,更應該警惕成績假象。
  • 沒有預習作業,三年級學生語文成績卻很好,都因老師做對這3件事
    三年級的學生不具備自己預習的能力,家長也不能做到準確的輔導預習,那麼語文老師在每天第一節語文課的時候,花10-15分鐘,帶著學生一起預習,養成預習習慣後,自然就能提高預習的能力了。多花掉的這十幾分鐘,並不會影響整個教學的進度,相反,你帶的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在逐漸積累和提高,只會對語文學習有更大的幫助。
  • 「幼升小」,機構常常不會給你明說的「深度邏輯思維」,附小書包
    這是一個唯一的,也是最終的,語文好成績的解決方案。「幼升小」家長一定要早覺悟,早行動! 「幼升小」等很多考試考查,語文就是向表達要分,向閱讀要分,向日常素養、日常積累要分! 欲速則不達!
  • 學好漢語拼音等於插上遨遊語文天地的翅膀,你的孩子學好了嗎?
    在孩子學拼音的事上,家長不能做「甩手掌柜」在自己孩子學好漢語拼音的事上,家長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也許有些家長會不以為然,覺得孩子送到學校了,教孩子拼音那是老師的事。誠然,教學孩子拼音的工作是老師的職責、本分,是要努力去做好的。但實際上,並不是老師努力了,按規定完成了教學計劃,孩子就能夠把拼音學好的。
  • 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和數學?這件事媽媽們必須知道
    這邊的會議剛剛結束,那邊的家長已經坐不住了,紛紛抱怨:「現在公立幼兒園都不學知識嗎?幼兒園不教,到了小學孩子能跟上嗎?」其實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並不代表著簡單的加減運算和語文都不學,而是3-6歲兒童的書寫屬於前書寫。
  • 拼音需早學? 調研結果:入學準備更應重視興趣與習慣
    信息 拼音需早學?家長該做哪些準備?在23日上海市教委召開的專題新聞通氣會上,專家們通過數據調研和經驗分享揭示:面對「幼小銜接」,拼音無須早學,入學準備更應重視興趣與習慣。  「學校不教拼音了」「提前學拼音,贏在起跑線上」……每到幼升小階段,一些家長總會因社會上流傳的這些說法而焦慮。為此,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委託華東師範大學開展了「小學低年段漢語拼音學習效果」的專題調研。
  • 一年級語文上冊《拼音專項》過關檢測試卷及答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拼音專項》過關檢測試卷及答案,拼音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學不好拼音將來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 語文老師提醒:小學拼音學不好,長大以後會很痛苦!更別想拿高分!很多孩子學完拼音發現還是沒有掌握好,老師學校教,家長回家教,都發了不少功夫,可是還是還是掌握不很好。漢語拼音不像對漢字的學習,拼音是一個個音節的學習,不是象形字記憶,如果沒有掌握學習的小竅門,孩子覺得學著難,家長覺得教得難。
  • 孩子是先識字還是要先學拼音呢?這兩種有什麼區別
    我們這代父母上學的時候,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學生字,我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基本遇到生字都是用字典查一遍,按照上面的讀音來念的。不過,現行的「部編本」語文教科書中將拼音和識字的順序做了調整,變成了先識字、後學拼音。
  • 「我家孩子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怎麼了?」這幾個微差父母別不重視
    在我國適齡兒童最常見的啟蒙教育是「漢字啟蒙」和「拼音啟蒙」。如果我們回到30年前,回到過去,當我們上學的時候,我們首先學習拼音,然後我們可以通讀拼音標註的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我們會拿著一本新華字典,按照上面的拼音進行閱讀。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語文教科書已經將書中的識字順序微調為「先學漢字,後學拼音」。
  • 提前學拼音 在哪兒踩「剎車」
  • 「我的娃為啥學不好拼音」?擊垮這3個「痛點」,學得輕鬆記得牢
    最擔心的其實就是孩子突然進入到小學階段,會不會不適應小學的教學方式,要學的知識變多了,會不會跟不上。當然有些家長會趁著這個暑假給孩子提前攻克一下難關。其中一個非常需要攻克的難關就是「拼音」。我女兒幼升小的時候,學拼音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痛苦,幾乎天天都要和拼音較勁。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其實學習拼音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怎麼念都念不對。
  • 幼兒園提前學拼音,在哪兒踩「剎車」?
    學前該不該學拼音?教育部有關文件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事實上,絕大多數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都不再開設拼音課程。前不久,筆者在南方幾所優質小學採訪。「一年級入學的新生中,有多少沒學過拼音?」有的老師答,「最多四五個」。
  • 幼兒園提前學拼音 在哪兒踩「剎車」
    學前該不該學拼音?教育部有關文件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事實上,絕大多數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都不再開設拼音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