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開局,「新動能」成為熱詞之一,備受關注。
新興產業、電子商務、行動支付、共享經濟……快速崛起的新動能,不斷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誌。
追風逐浪,千帆競發。五年來,在全國你追我趕的創新創業驅動發展中,青海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引領結構優化,促進轉型升級,努力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多新動能持續釋放,全省發展條件一年更比一年好,發展後勁一年更比一年足。
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一個個「大風車」不分晝夜地旋轉,為青海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注入著新的活力;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上,一片片光伏板「追光逐日」,匯成的「藍色海洋」一望無際,十分震撼;
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個新能源、新材料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煥發出無限生機……
依託特色優勢資源,緊緊把握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我省在「十三五」時期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奮力進軍高端產業領域,新興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五年來,青海光伏新能源產業項目「領跑」全國,光電產業、3D列印、鎂合金等產業項目從無到有,一批新材料技術填補國內外技術空白。
出臺了《青海省新材料產業2025發展規劃》《青海省促進新材料產業發展政策措施》《青海省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等政策文件,提出了構建鋰電、金屬合金、光電、新型化工、光伏製造及電子信息五大板塊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發展目標及政策措施。
圍繞打造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材料、鋰電、光伏光熱4個千億元產業,引進了比亞迪、江蘇捷力、寧德時代、中復神鷹等一批龍頭企業,不斷補齊產業短板。
北捷動力及儲能電池隔膜材料、諾德電子高檔電解銅箔、中利光纖光纖預製棒三期、比亞迪12GWH鋰電池等一批新材料項目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產業活力不斷增強。
如今,隨著我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的穩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持續增長,新興產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舊動能進一步轉化,新興優勢產業正成為全省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
循環經濟持續有力推動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020年青洽會,青海循環經濟館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青海的發展應秉承三個理念。一是開發過程中不要破壞環境;二是要高附加值地開發;三是要跟國內大產業循環結合到一起。」國家發展循環經濟部際聯席會議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在展會的綠色循環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說。
多年來,全省上下努力構建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及企業、園區、社會的多層次全方位循環型經濟體系。截至2019年,全省循環工業增加值佔比達到60%,循環型產業實現了向體系化、高值化、創新化方向的巨大轉變。
回眸這五年,我們清晰地看到,青海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歇。
五年來,我省實施高載能行業能效「領跑者」行動,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7部委出臺的《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青海省工業企業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青海省節能「雙控」工作實施方案》等,組織開展了電解鋁、水泥行業能效「領跑者」專項行動。
推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對全省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審計工作。
初步構建鹽湖化工綜合利用、鋰電、光伏、有色及精深加工等8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了產業鏈清晰、綠色低碳、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循環經濟產業格局。
數字經濟迸發強勁動力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形勢下,5G融合應用在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和挑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5G+4K直播、遠程辦公、遠程教學等應用有效解決了無法現場辦公、教學等實際困難,令人對基礎設施數位化建設所帶來的便捷和實效讚嘆不已。
「十三五」以來,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專門成立了協調推進數字經濟工作的領導小組和管理機構,全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五年來,我省出臺了《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實施意見(2018—2020年)》《青海省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認定管理辦法(試行)》《青海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9—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規劃,引導推動「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融合創新發展。
提出了構建獨具青海特色的「1119」數字經濟發展促進體系,即:建成一套「雲上青海」數字經濟發展構架,打造一個大數據產業園,組建一個產業集團,實施「九大工程」,進一步明確全省發展數字經濟的目標及任務。
建設了一批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推動生產製造方式向數位化、精細化、柔性化轉變。
2020年初,西北地區首個域名根伺服器(L根鏡像伺服器)在我省上線運行,對全國的網際網路用戶提供域名解析服務,有效縮短了我省及周邊省份用戶訪問L根的解析響應時間,將進一步提升西北地區的網際網路基礎資源設施服務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作出批覆,同意我省建設西寧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這不僅能進一步改善、優化和提升網絡環境,也是我省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通信基礎支撐。
不懈地努力最終換來了令人欣喜的成績:2019年,青海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678億元,較2018年增加58.5億元,數字經濟已成為青海省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為22.9%,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升,有效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看到,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正成為青海創新驅動的強勁動能。(解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