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與供需背離下 化工品如何演繹之MEG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陸家嘴大宗商品論壇

作者: 許俐

報告要點:

我們認為當原油(成本)與化工品供需共振時,化工品價格易走出趨勢性行情,當二者背離時,化工品多以震蕩行情為主。短期油價區間震蕩、MEG生產利潤偏低但供需過剩,短期MEG有成本修復需求,短期走勢偏多,但修復空間受供應偏空壓力限制,階段性操作適合逢高沽空。假設油價45-50美元(Brent)區間震蕩,MEG低加工費下成本支撐低位或在3200-3300。

摘要:

首先,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跟隨MEG供需格局的變化而調整。具體變化:

(1)綜合成本偏強(油制佔主)+MEG供需偏空=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低;

(2)綜合成本偏強(油制佔主)+MEG供需平衡或偏多=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高;

(3)綜合成本偏弱(油制佔主)+MEG供需偏空=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高;

(4)綜合成本偏弱(油制佔主)+MEG供需平衡或偏多=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低。

MEG與油價(成本)如何演繹?

情景1油價高位回落,MEG高庫存持續,MEG維持低加工利潤。假設油價35美元(Brent),MEG下方支撐或在3000-3200;適合逢高沽空。

情景2油價區間下沿企穩回升,MEG去庫順利(重回100萬噸以下區間),修復加工利潤。假設油價50美元(Brent),MEG支撐或在3300附近,上行看3900。適合逢低做多。

情景3油價重心緩慢回升,MEG再度累庫,MEG走勢將以壓縮加工費的方式消化成本抬升。假設油價45-50美元(Brent)區間震蕩,MEG低加工費下成本支撐低位或在3200-3300。適合做空MEG加工費。

供需拐點關注補庫空間或補庫周期能否令供需改善,進而帶領MEG價格走出弱勢。

風險因素:地緣事件引發油價超預期波動,疫情二次爆發,中美關係惡化。

一、MEG與油價的相關性受供需多重驅動影響

我們在報告《成本與供需背離下,化工品如何演繹之PTA——專題報告20200614》中通過年度相關係數與PTA供需格局的對比發現,認為PTA和原油相關係數的高低受PTA供需格局的多空變化影響。本文我們將觀測對象改為MEG,發現這種關係邏輯基本適用,但也存差異。一方面,由於MEG供應格局並非完全由國內市場主導,因此相關性不單一與供需驅動相關,而是受綜合驅動影響,例如進口依存度、供需缺口、國內產能增速、行業利潤等,共同影響MEG價格與油價的相關性表現。另一方面,MEG成本即要考慮油制工藝,還要考慮煤制工藝。因此,當綜合成本驅動與MEG供需驅動背離時,相關係數會下降;反之,相關係數上升,具體變化有以下幾種:

(1)綜合成本偏強(油制佔主)+MEG供需偏空=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低;

(2)綜合成本偏強(油制佔主)+MEG供需平衡或偏多=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高;

(3)綜合成本偏弱(油制佔主)+MEG供需偏空=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高;

(4)綜合成本偏弱(油制佔主)+MEG供需平衡或偏多=MEG與原油的相關係數低。

MEG與原油的相關性較低的年份在2011-2012年、2017-2019年(下圖中①-③框內所示),二者走勢聯動性差,甚至在2011年和2019年走勢相背離。從MEG價格驅動看,2011年國內MEG產能增速僅3%、進口依存度高達76%,但供需缺口較2010年的426萬噸降至112萬噸(需求-國內產量),因此,乙二醇走勢與偏強的油價同步性下降。2014-2018年間,進口依存度走勢與(MEG和原油)相關性走勢基本趨同,特別是2015年後相關性隨著進口依存的下降而走低,驅動在於國內MEG產能的增長對進口形成了一些替代,並且隨著煤制產能的擴張,導致國內MEG市場價以進口油制MEG價為絕對主導的局面有所動搖。2019年MEG和原油的價格相關性降至-14.9%,期間原油價格表現偏強但乙二醇價格大幅走弱。驅動在於市場預期2019年MEG產能進入投產高峰,導致MEG價格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大幅下挫,雖然油價在2019年初企穩回升,但MEG價格並未止跌。不過MEG價格的下挫也擾亂了其產能的投產步伐,2019年實際產能增速僅3%,不過國內產實際產量仍有11%的增長。在預期回歸現實之後,2019年四季度MEG才跟隨原油價格企穩回升。

2020年以來,MEG與原油價格的相關性再度回升至87.7%附近,雖然MEG產能大幅增加、MEG供需缺口下降,進口依存度下降,但由於MEG行業加工費處於偏低水平,導致與原料價格的敏感度上升。因此,MEG價格跟隨油價易跌難漲,上半年的油價偏弱正好與MEG供需偏空格局共振。

二、成本端與供需背離情況下,MEG的價格表現

從原油(成本)與供需的兩種不同背離情況下看,化工品價格走勢會有哪些特徵?我們以MEG為例,其國內供應由煤制和油制部分組成,其中,目前油制供應佔比64.45%、煤制供應佔比35.55%。2015年煤制產能開始大規模投產前,石腦油制MEG對MEG市場價格處於絕對主導。2015年-2018年是煤制供應快速發展的階段,但煤制供應仍未佔據主導,因此煤制定價以緊貼油制價格為主(如,油制-200元/噸)。2020年國內大煉化帶來了260萬噸油制乙二醇的新產能釋放,令油制供應佔比仍維持優勢地位,大量的煤制新產能卻因行業利潤虧損而兌現不足。但是預期煤制工藝佔比趨於上升的情況下,原油價格對MEG價格的絕對主導作用將有所下降。因此,我們認為在油製成本對MEG價格的影響佔主導的同時,煤製成本對邊際供應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當考慮成本端的驅動時,需將二者結合考慮,成本與供需的共振與背離的表現也會較為複雜。

2.1、綜合成本驅動分化且偏弱、供需偏強時,MEG價格受基本面主導偏強

綜合成本驅動偏弱時,即油制MEG利潤和煤制MEG均處於較高水平時(如圖3中橙色方框所示時期),若MEG自身供需表現偏強,則MEG價格呈現階段性高位運行的概率較大。例如,2014年上半年,由於高油價導致油制MEG利潤大幅低於煤制利潤,但MEG價格因供需支撐表現堅挺,MEG年度供需缺口(需求量-產量)高達717萬噸左右,國內港口庫存自當年3月開啟去庫;即便是下半年油價大幅下挫拖累MEG價格跟跌,但MEG相對油價較為抗跌導致油制MEG利潤修復、煤制MEG利潤下滑。2018年,MEG年度供需缺口再創新高至840萬噸的水平,同期油制和煤制乙二醇利潤處於高位且分化,MEG價格整體處於高位區間運行。

2.2、綜合成本驅動一致且偏強、供需偏弱時,MEG價格存向上修復驅動,但高度有限

2018年下半年,在原油價格下挫,疊加MEG產能大擴張的預期以及MEG期貨上市的影響下,MEG價格大幅走低,油制和煤制MEG利潤也被大幅壓縮。2019年,油價企穩回升,但MEG供需過剩的利空預期仍籠罩市場,在油制和煤制MEG利潤壓縮至歷史低位後,MEG價格跌勢收窄,進入區間震蕩格局,走勢跟隨加工費窄幅震蕩,成本修復驅動令MEG走勢有所回升,但鑑於供需偏弱驅動未改,走勢回升的高度有限(如圖3中藍色方框所示時期)。

從歷史數據看,當MEG油制和煤制的現金流加工費中的一方觸及0元時,MEG對成本的敏感度凸顯。例如,油制MEG現金流加工價差跌至0時,MEG價格均有企穩表現。

總體而言,油價偏強,供需偏弱,則MEG價格低點在盈虧線附近,高點受制於利潤高位。高利潤將刺激供應增加,令供需偏弱加深,進而打壓價格,需關注開工率與加工費的關係,對MEG價格的反作用。

在加工費收窄過程中,加工費越靠近盈虧平衡線,MEG價格與油價的聯動性將增加,即低加工費預示著其價格將顯反轉潛力,這能夠成為判斷化工品價格短期企穩的依據之一(如2020年7月中下旬MEG價格的上漲修復加工費行情)。另一方面,價差的擴大驅動往往來自成本進一步坍塌,供應偏弱背景下化工品價格將繼續下跌,下行將以盈虧線為目標。

2.3、供需在油價與MEG相關性中的影響作用

當原油(成本)與供需背離是以「油價偏弱、供需偏強」的形式出現時,MEG走勢則受基本面主導維持偏強態勢。以MEG庫存變化來反映供需情況,對比庫存與價格的關係發現,若去庫階段伴隨油價走弱,則MEG價格跟跌概率不高,反之,去庫伴隨高油價,則MEG價格受到共振而偏強。例如,圖6中灰色方框所標示的階段。根據MEG庫存的季節性規律顯示,二季度MEG累庫概率較高,若高油價出現在二季度,則對MEG價格的提振作用有限,即便成本端有修復需求,但修復空間不大;下半年MEG開始去庫,並以三季度最為明顯,因此若油價下跌出現在三季度,對MEG走勢的影響要小於累庫時期。

不過去庫的程度將影響MEG價格的堅挺程度,而累庫程度影響MEG價格下行壓力情況。例如,去庫比較順暢的時期(圖6中灰色方框),MEG價格表現堅挺;累庫程度較高的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下半年至今,MEG價格持續走弱。我們認為MEG港口庫存在40萬噸以下,去庫利好支撐較顯著,在110萬噸以上則價格壓力較大。

三、現階段MEG驅動偏弱,走勢如何選擇?

3.1、現階段MEG油制、煤製成本雙雙壓縮,成本修復驅動一致偏多

從成本端看,油價的回升帶動油制乙二醇成本抬升至3545元/噸附近,現貨價格因高庫存壓力維持3550-3600元/噸區間波動的情況下,現貨利潤呈現小幅虧損。煤制乙二醇利潤也較長一段時間處於盈虧線附近,煤制利潤計算因各企業有差異,但我們從煤制開工與現貨價格的關係中發現,當現貨價格跌至3500元/噸附近後,煤制乙二醇開工率大幅下降,可見該價格下的利潤已對供應形成負反饋,可作為煤制的盈虧線觀察其利潤情況。目前,煤制和油制雙雙處於虧損時,成本端綜合修復驅動向上。

3.2MEG供需驅動偏空,制約利潤修復空間

截止7月27日華東主港地區MEG港口庫存139萬噸附近,整體維持高位徘徊,短期去庫阻力重重。供應方面,短期偏多長期趨增。1-6月國內MEG產量、進口量均同比增長11.4%,聚酯需求受新冠疫情影響增長有限,導致上半年MEG供應過剩量約166萬噸。目前,雖然國內MEG整體開工僅56.8%附近,但進口壓力不減。7月上旬,乙二醇周度到港量平均在25.6萬噸,7月23日-29日計劃仍有22.1萬噸的到港,而主港平均發貨量維持在5000-6000噸/日的狀態,難以形成顯著去庫。需求方面,下遊聚酯開工雖維持90%偏上,但聚酯品特別是長絲產銷(89-90%)較同期偏低、聚酯品庫存較同期偏高(24.6天左右),再加上中美關係的擾動,出口需求改善波折重重。此外,下半年乙二醇計劃投產的產能仍有210萬噸左右,若投產兌現MEG整體偏空格局難扭轉。

3.3MEG與油價(成本)如何演繹?

情景1:油價高位回落,MEG高庫存持續,MEG走勢將跟跌,且維持低加工利潤。假設油價35美元(Brent),MEG下方支撐或在3000-3200;若油價進一步走低,則下方低點看2800-2900。屆時操作上適合逢高沽空。

情景2:油價區間下沿企穩回升,MEG去庫順利(重回100萬噸以下區間),MEG走勢將跟漲,修復加工利潤。假設油價50美元(Brent),MEG成本支撐或在3300附近,上行高位看3900;若油價進一步上漲,則高點有望重回4000上方。屆時操作上適合逢低做多。

情景3:油價震蕩偏強,價格重心緩慢回升,MEG再度累庫,MEG走勢將以壓縮加工費的方式消化成本抬升。假設油價45-50美元(Brent)區間震蕩,MEG低加工費下成本支撐低位或在3200-3300,高加工費下上行壓力或在3800-4000。操作上適合做空MEG加工費。

供需拐點,則關注補庫空間或補庫周期能否令供需改善,進而帶領MEG價格走出弱勢。

風險因素:地緣事件引發油價超預期波動,疫情二次爆發,中美關係惡化。

相關焦點

  • 中信期貨:原油暴跌疊加疫情擴散 化工品如何應對?
    來源:新浪財經摘要:板塊觀點:受成本坍塌和海外疫情的持續影響,化工整體跟隨成本波動,但化工品之間會有差異,影響從小到大分為四類:第一類就是生產和消費跟原油弱關係,紙漿、尿素和PVC;第二類:供需相對偏強,且供應缺乏彈性的,如聚烯烴;第三類供需面壓力,但原油壓力間接傳導,如甲醇和橡膠;
  • 永安點評:MEG產能矛盾爆發、利潤為誰而鳴?
    但是在更經濟的輕烴裂解裝置投產之前,我們仍然需要了解一個現存的問題-當油價不斷回升,EG供需轉弱的預期下,究竟油制的成本能否成為EG的價格支撐?與PTA線性化的裝置成本不同,國內EG煤制裝置與油制裝置並不存在成本的絕對高低,而更加取決於油價和煤價的相對強弱,這也是在產能矛盾下我們會產生的困惑,兩方到底誰會成為邊際產能?
  • 2020鋼鐵行業 供需如何演繹?價格走向何方
    而面對2020鋼市行情,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2020年宏觀與鋼鐵供需前景分析宏觀環境全球經濟形勢趨緩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存預計2020 年全球經貿摩擦局勢可能暫時緩和、多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加碼將使得全球經濟在2019年的低基數下出現弱勢回穩的態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政策基調由緊轉松還會持續。由於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三大攻堅戰收官之年,這些指標需要如期完成,因而明年政府在逆周期調節力度還會加大。
  • 乙二醇MEG:上半年市場供需淺析
    導語:2020年上半年乙二醇市場預期較往年偏弱,疫情影響下MEG 行情幾近腰斬,行業情緒低迷,裝置檢修居多。從供需綜合來看市場上半年港口庫存維持累庫節奏,供應較寬鬆,乙二醇需求量變動追隨往年變動趨勢。供應面分析裝置檢修一覽表乙二醇開工對比2020年上半年乙二醇市場預期較往年偏弱,疫情影響下MEG 行情幾近腰斬,價格一度跌到3200元/噸附近,企業生產利潤大幅縮水甚至虧損,加之新產能的釋放,庫存居高不下,嚴重打壓企業生產積極性,部分企業執行檢修計劃
  • ...關稅調整將促進韓國與東協對中國農產品、汽車和化工品等進口...
    關稅調整將促進韓國與東協對中國農產品、汽車和化工品等進口。關稅影響主要集中在中日貿易領域。日本的關稅減讓將利好中國電機、機械設備與零部件、化工品、紡織品的出口,中國對日進口關稅減讓安排以10年左右過渡期為主,因此進口衝擊有限。由於關稅等制度成本的降低,未來製造業將更加受成本優勢的驅動,產業外遷趨勢可能重回加速狀態。
  • 紅塔期貨:供需過剩 乙二醇由成本定價
    來源:新浪財經一、供需格局:產能擴張周期,乙二醇步入過剩1.需求端:下遊聚酯處於金九銀十季節性旺季當前乙二醇下遊聚酯消費進入金九銀十季節性旺季。隨著恆力(180萬噸)、浙石化(75萬噸)產能的釋放,疊加海外項目的投產,未來兩年乙二醇供給端每年都會有10-15%的增量,而終端需求可能需要1-2才能完全恢復,這意味著乙二醇供需處於過剩狀態。3.庫存:乙二醇庫存歷史高位截至9月17日,當前華東地區乙二醇庫存高達128.7萬噸,環比減少5%,同比增加104%。
  • 銀河期貨:供需利空加不鏽鋼端負反饋 鎳價驅動向下
    第一部分 內容摘要◆全球範圍內,2019年四季度全球供應表現為過剩,在國內NPI減產範圍未加劇前,則這樣的過剩節奏或將延續至2020年一季度◆2020年1-2月,國內疊加印尼的NPI供給同比增加1.98萬噸,同期的不鏽鋼領域的原生鎳需求同比下降0.23萬噸,供需背離
  • 供需關係脆弱 甲醇低位徘徊
    來源:方正中期期貨作者: 夏聰聰 摘要甲醇反覆測試2125壓力位,由於供需關係脆弱,上行缺乏動能,整體呈現低位震蕩走勢。國內甲醇現貨市場表現偏弱,沿海與內地市場價格均鬆動。一、期貨行情回顧從2020年開始,國內化工品走勢普遍低迷,重心回落。原油價格領跌,跌幅超過15%,整體利空化工品走勢。甲醇期價先揚後抑,跌幅收窄,表現略強。甲醇主力合約2005在2019年11月完成雙底結構,逐步企穩,超跌反彈。
  • 沿海煤炭供需缺口擴大 或點燃新一輪上漲行情
    原標題:沿海煤炭供需缺口擴大 或點燃新一輪上漲行情   本周,產地、港口煤價、海運費均出現大幅上漲行情。
  • 2020年銅市供需及價格展望
    2019年基本面供需雙弱,難以成為推動銅價上漲的力量,宏觀經濟悲觀情緒成為銅價上方的壓力,中美問題的風險也使得市場多頭表現謹慎。基本面利多和宏觀利空的矛盾下,銅價全年維持低波動率窄幅震蕩,難見明確方向。那2020年的銅市走勢如何呢?SMM認為,研究銅市的落腳點在於基本面的供需結構。
  • 中國股市:看懂MACD背離真正的精髓,學到弄懂你就是高手!
    「快」指較短期的均線,而「慢」則指較長期的均線,一般股票軟體默認是快均線12天和慢均線26天的均線之差。MACD指標的含義MACD指標是利用兩條均線之間的差值來判斷行情的趨勢力度。一般來說,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上,利於看多、做多,這說明短期成本在不斷抬高;短線投資者們不斷將股價推高,即使價格再高也願意買進,這將使股價不斷上漲,也容易吸引更多的短線客追高買入。
  • Q345D無縫管價格與價值已嚴重背離
    Q345D無縫管價格與價值已嚴重背離   山東海融信是專業生產定做Q345D無縫管,無縫方管,q345b方管,無縫方矩管,無縫方形管,無縫矩形管,大口徑方矩管,鍍鋅方管廠家。
  • 技術篇:均線背離-支撐-纏繞
    每一套理論都有各自理解和探討,對於均線我用的最多的就是它們的背離,支撐,和纏繞。背離背離是什麼?這是技術派常常提起的詞,含義就是偏離值過大。K線背後都是每個人的合力而成,某次用力過猛,就會休息一會在次發力,就像我們人不能一天24小時都工作,總是要休息,然後才能繼續工作,股市走勢也是一樣,某次連續上漲,下跌太多就會出現背離,然後在往均線靠攏,這根均線通常反生在離自己最近的一條均線上。
  • 白卡紙行業深度報告:供需改善,格局集中
    政策只明確了禁止對象,卻沒對如何禁止、禁止後有何替代辦法、相關企業應 如何應對等方面給出明確指引,也沒列出具體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時間表,使執法部門容易混亂 迷失,涉法企業也缺乏改變的動力或找不到改變的方向。3、 規定及執行過於粗泛。
  • 沙特事件下的MEG策略再評估:單邊和正套策略還有多少空間?
    按此邏輯大致推測,主流供應商原先計劃四季度增量的MEG取消或部分工廠按照下限供應執行,10月份MEG去庫存幅度將進一步加大,11月份進口影響下也不排除實現供需松平衡的可能,屆時碼頭庫存有望下探至65萬噸附近,乙二醇近端行情將進一步走強。當然,此次事件發酵過程中乙二醇市場價格提振明顯,這也將帶動國內供應環節恢復。
  • 變動率擺動指標ROC用法 計算公式如何?
    那麼變動率擺動指標ROC用法中如何呢?變動率擺動指標ROC用法 變動率擺動指標ROC是以當日的收盤價和N天前的收盤價比較,通過計算股價某一段時間內收盤價變動的比例,應用價格的移動比較來測量價位動量,達到事先探測股價買賣供需力量的強弱
  • 頂背離形成操作策略也要改變
    今天市場殺破5日線的時候濤賢也是提示減倉,因為這裡跌破市場就會奔著頂背離去,而一旦頂背離技術面拋壓也不會小!因為頂背離才剛剛開始。 市場在最有利的突破的時候沒有選擇突破,而後面又要進入震蕩階段了,操作難度會更加增加,市場的主流題材也會開始切換,所以後面幾天最忌諱的就是頻繁交易。這點大家要知道。
  • WR指標——WR指標頂底及背離的交易技巧
    上圖為博弈大師行情幅圖WR指標如上圖所示,當WR指標在數值80以上時,市場進入超賣區,市場容易形成短期底部位置,而當WR指標在數值20以下時,市場進入超買區,市場容易形成短線頂部位置,而WR指標的超買及賣與我們之前講過的RSI等指標的超買及超賣剛好是相反的用法,這點需要注意下,當指標在超買超賣區連續觸及100或0數值,轉折向上向下穿越
  • 做T降低成本戰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運用做T呢? 我們說的做T其實就是做「T+0」,即利用下跌調整通道裡的分時圖,在指標嚴重超買頂背離做「T+0」攤低買入總成本。而在熊市採用「T+0」操作方法主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前提條件是大盤指數30分鐘及60分鐘級別走勢嚴重頂部背離,並且被深度套牢的個股走勢也同時在30分鐘及60分鐘級別走勢上嚴重頂部背離,我們這時利用大盤及個股的頂部背離先賣出後買回。 二,要以快取勝,不要當日「T+0」短線操作做成中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