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威士忌一直是烈酒界的寵兒。這種以大麥為原料的桶陳烈酒品類繁多,威士忌愛好者們如饑似渴地研究著關於它的一切知識。世界各地不同類型威士忌之間差異甚大,但如果讓威士忌愛好者說出一種他們最喜歡的類型,恐怕絕大多數人會選擇波本威士忌或蘇格蘭威士忌。
人們對於威士忌的偏好各有不同。有人討厭蘇格蘭威士忌的泥煤味,也有人厭惡波本威士忌「飽滿」的甜味,有人對燒焦的橡木味無比熱愛,也有人對焦糖的味道趨之若鶩。
蘇格蘭和波本威士忌的產地遠隔重洋,風味差異也很大,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原料的不同造成的——美國法律規定,波本威士忌的釀造原料中玉米的含量不能低於51%,蘇格蘭威士忌則有所不同,它必須使用麥芽、水和酵母釀製。不過,有些時候,某些蘇格蘭威士忌原料中也含有玉米,且含量不比波本威士忌低,但那是題外話了。
波本威士忌釀造工藝
擁有較為「飽滿」的甜味是波本威士忌的一大特點,甜味主要源自燒焦的新橡木桶。原料中的玉米經過搗碎、發酵和蒸餾之後,穀物固體仍留在液體中,從而賦予了波本威士忌天然穀物的甜味。
在蒸餾階段,波本威士忌和蘇格蘭威士忌通常都採用塔式蒸餾器,該蒸餾器與一個罐式二次蒸餾器相連。從技術上講,二次蒸餾器與美國早期私釀酒所用的蒸餾器相類似,只能對威士忌進行簡單的二次蒸餾。
經過蒸餾後的波本威士忌酒精度較低,一般到130-135proof之間(即65-67.5% abv)。這種蒸餾方式會在酒液中留下許多風味組分。等到酒精度降至125 proof或更低(125 proof是桶陳波本威士忌的法定最高度數)之後,酒液被裝入經過炭化的美國產新制大橡木桶,然後在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南部炎熱潮溼的氣候中陳化,由此便釀造出了回味持久、帶焦糖色和香草味的波本威士忌。炎熱氣候和較低的入桶度數有助於加速威士忌陳化,而寒冷氣候和較高的入桶度數則產生相反效果。
大麥+泥煤=蘇格蘭威士忌
雖然蘇格蘭威士忌是波本威士忌的老祖宗,而且波本威士忌的釀造過程也留下了蘇格蘭威士忌的印記,但兩者之間還是有所不同,大麥就是最大的不同點。
在單一麥芽威士忌中,大麥是唯一能使用的原料。有些蘇格蘭威士忌所用的大麥被泥煤苔燻過(比如艾雷島產區的威士忌),有些則沒有(比如斯佩塞產區的威士忌)。此外,在釀造過程中,大麥先被搗碎,然後與甜液分離,再添加酵母,這就不會有波本威士忌特有的濃鬱穀物味道。
蘇格蘭威士忌原料的發酵溫度通常比許多帶芳香味的波本威士忌低一些,發酵好的酒液就是所謂的「釀酒師的啤酒」。接下來,酒液被放入罐式蒸餾器裡,至少蒸餾兩次。蒸餾出來的酒液平均酒精度約為70% abv,比波本威士忌稍微高些。較高的入桶酒精度(通常是63%-65% abv)使酒液成熟後口感更細膩和綿密(當然,也有些例外情況)。
舊桶vs新桶
蘇格蘭威士忌的酒桶通常採購自其它蒸餾酒廠或葡萄酒廠,這些酒桶曾裝過其它酒,比如波本威士忌或雪利酒。即使如此,酒桶內部也往往需要重新碳化,如此一來,酒液就不會像很多人所想像的那樣缺乏個性。
釀酒廠可採用不同類型的酒桶,從而把很多風味混合在一起。在波本威士忌的產地,這種做法並不常見,因為根據美國法律,波本威士忌必須使用燒焦的新橡木桶進行陳化。
以上內容只是簡單講述了波本威士忌和蘇格蘭威士忌之間的區別,但我們可以看到,二者之間的差異不僅僅來自原料成分,製作工藝也佔很大比例。希望本文能拋磚引玉,激發你的好奇心,去深入研究你所喜歡的威士忌酒。當然,無論你鍾愛波本威士忌還是蘇格蘭威士忌,都可以享受到不同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