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生微信公眾號:HYS980151516
如何才能在短短90秒鐘內快速識別心電圖呢?
①快速判定基本節律:是否竇性心律?心房率和心室率分別是多少?PR間期正常否?
②快 速判斷電軸和室內傳導:電軸左偏、右偏還是不偏?QRS波寬窄?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還是非特異性室內傳導障礙?左前分支阻滯(LAH)還是左後分支阻滯(LPH)?
③快速分析波形:有無異常波形?電壓高低?預激波?早復極?Brugada波?ε波?QRS波異常?ST段異常?T波異常?U波異常?PR段異常?QT間期異常?
④起搏釘樣信號:起搏方式(AAI、VVI、VAT、DDD)?心房感知功能?心房起搏功能?心室感知功能?心室起搏功能?有無特殊功能(如心室安全起搏、頻率滯後、上限頻率等)?
⑤在快速分析心電圖的過程中,必須緊密結合臨床背景,有基線心電圖的更要認真對比分析、注意細微變化。
比如例1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史的中年電話接線員,連續加班後胸部不適4小時記錄的心電圖,已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心率接近150次/分),V1~V3導聯T波倒置,雖然沒有出現RBBB等圖形,也沒有以前無症狀的心電圖做對比,但仔細分析還是能注意到急性肺栓塞相對特異性的S1Q3T3圖形。結合患者因職業需要久坐,又連續加班,突發胸痛或胸悶、憋氣等臨床症狀,應高度懷疑肺栓塞可能。
【例1】中年電話接線員患者,因連續加班後胸部不適4小時記錄本圖,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史
診斷:
1.竇性心動過速;
2.S1Q3T3圖形;
3.ST-T改變,符合急性肺栓塞表現
點評: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黃元鑄教授:所有輔助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在內,都是為臨床服務。每位年青醫師在分析每一份心電圖時都要養成一種習慣,即仔細尋找有無S1Q3T3圖形,因為這種波形改變的出現,對診斷急性肺栓塞有相對特異性意義。結合本例患者的臨床背景和S1Q3T3圖形,進行進一步檢查很快確診急性肺栓塞,從而得以及時進行搶救。因此,進行心電圖分析時一定要結合臨床。
解放軍總醫院盧喜烈教授:臨床上急性肺栓塞發病率高、誤診率高、死亡率高。任何一項心電圖改變均無特異性,但是S1Q3T3圖形(肺栓塞患者出現該圖形的可能性最高可達50%)加上竇性心動過速、右心前導聯P波倒置,對診斷急性肺栓塞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白融副教授:肺栓塞在臨床上誤診率非常高,在本病例中,患者為電話接線員加上急性胸部不適提供了一定的診斷線索。
【例2】慢性肺心病 「急性發作」患者入院記錄上圖;6小時後記錄下圖
診斷:
上圖:1.竇性心律;2.V1~V4導聯超急性期T波改變
下圖:前間壁心梗演變期(QS波形成)
點評:
黃元鑄教授:此例老年患者臨床背景有慢性肺心病史,急性發作(症狀包括咳嗽、胸悶、氣急等)。第二份心電圖診斷前壁或前間壁心肌梗死沒有問題,關鍵是要重視患者入院時做的第一份心電圖,該圖V1~V4導聯T波寬大增高,高度超過了QRS波群主波高度,為超急性期心肌梗死表現,其意義在於,如果通過這份心電圖考慮到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應在床旁為患者準備除顫器,因為此時很易發生室顫,並且此時進行血管再灌注治療效果特別好,可以避免患者出現第二份心電圖中的QS波。
盧喜烈教授:本例心電圖不能診斷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應診斷前間壁或前壁心肌梗死演變期。心肌梗死分為超急性期、急性期、演變期和陳舊性期。超急性期為冠狀動脈閉塞半小時內,特徵是心電圖上出現T波高峰、ST段抬高、QRS波群增寬;數小時後進入急性期,特徵為出現異常Q波、ST段明顯抬高或壓低;只要在梗死區出現T波倒置,表明心肌梗死已進入演變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楊虎教授:根據第一份心電圖診斷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應該肯定。從心電標準化角度看,應補充18導聯心電圖。
【例3】34歲男性患者,起搏器(型號及參數不詳)置入術後,心電圖診斷?
診斷
1.竇性心動過緩;
2.房室傳導阻滯(分型不確定);
3.VDD起搏模式;
4.間歇心房感知不良,心室起搏良好
點評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許原教授:本題主要考點是起搏模式。在這份心電圖中我們只看到心室起搏,乍看是VVI起搏模式。但是如果為VVI起搏模式,所有起搏間期時限應該一致,而從這份心電圖可以明顯看到心房波,其後很快跟隨心室起搏,提示該起搏器可對心房衝動感知,推翻了VVI起搏模式的可能。如果為DDD起搏模式,在沒有心房激動時又以VVI起搏,為什麼沒有心房起搏呢?這提示起搏模式本身沒有心房起搏功能。從起搏器的編碼看,本圖只有心室起搏,第一個編碼一定是V,而不是代表雙腔起搏的D;從心房激動被起搏器感知且能觸發下傳,第二個編碼肯定會有A;感知後觸發心室起搏,在起搏反應肯定有T,因此至少有VAT起搏。
幾種模式都包含VAT起搏,如DDD、VDD起搏模式都可以自動轉為VAT起搏模式。既然沒有心房起搏,就可排除DDD起搏模式,提示為VDD起搏模式。出現VDD起搏模式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起搏器為雙腔起搏器,心房和心室各有一支電極導線,程序設置為VDD起搏模式;第二種起搏器為早期起搏器,只有一根電極導線,該導線在心房部位有兩個電極,這兩個電極只有心房感知功能,沒有起搏功能,這是專門用於VDD起搏的起搏器。從這份心電圖我們還可以看到,A-V間期有的較短,大約200~250ms,其後有明顯心房波,說明一旦心房感知,立即根據A-V間期觸發心室起搏。有的A-V間期很長,但是長的A-V間期的時限不同,此時的V-V間期一致,提示長AV間期時心房感知不良。有心房感知時為VAT起搏模式,在沒有心房感知的情況下,則表現為VVI起搏模式,這是VDD起搏模式的特徵。綜上,我認為本例心電圖為VDD起搏模式,存在間歇性心房感知不良。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方丕華教授:本例心電圖應從三方面進行診斷:心律、起搏模式、心房感知不良。對於起搏模式,起碼要知道是VDD起搏模式,這是最準確的診斷,單純的VVI或VVI+VAT都不準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白融副教授:我們要連續看這份心電圖的基本節律,判斷心室起搏前的P波是竇性P波還是房性早搏。自從VDD起搏器退出中國市場,我們對這種起搏器的認知可能越來越少,實際上,我們在置入VDD起搏器時,要測定電極在心房內感知心房波最好的部位,VDD起搏器出現心房感知不良比較常見,這是因為電極不是靠在心房壁,而是漂在心房內。
教授:這份心電圖只有單一導聯,首先,我們要看基本節律,考慮竇性心動過緩、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其次,釘樣信號比較高提示單極起搏;第三,每個釘樣信號之後起搏的都是心室波,因此是心室起搏,但是存在長、短兩種V-V間期,而且短間期之間又不相等,但是短間期中的P-V間期是相等的,提示心房感知觸發了心室起搏,為VAT起搏模式;加上VVI起搏模式,同時有些心房波感知不良,推測為VDD起搏模式。
歡迎大家加我微信公眾號:HYS980151516
更多醫學知識盡在好醫生QQ空間: http://980151516.qzone.qq.com/
如有好的文章,麻煩發我QQ郵箱:980151516@qq.com 與大家一起共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