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大家的追求也更高了,以前覺得吃飽吃好、日子過得舒心就滿意了,自從小確幸、儀式感這些詞出來後,大夥的追求變高級了,不喜歡去餐廳吃飯的人也在周末帶著家人出去吃飯,不喜歡西餐的人也開始慢慢接受牛排、披薩、烤肉這些食物,回家的路上遇到賣鮮花的買一束帶回來,遇上家裡重要日子買禮物,平時兩手不沾陽春水的人開始洗手給家人做湯羹,悠閒的下午給自己烤一份甜品,衝一杯咖啡,捧著一本書,靜靜呆幾個小時,儀式感應該是精神層面的提升和滿足。
說到儀式感,個人理解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把日子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去過,不是跟風更不是攀比,不是節假日你曬花我曬禮物她曬奢侈品,儀式感是為自己,不是給別人看,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有,不一定是張揚的。
周末,放鬆下來給自己做份蛋糕,不用考慮其他人享受自己專屬的服務,給自己放會兒假,享受這份治癒時光,挺好,發個圈,朋友說我是活明白了的人,這不是蛋糕,是生活的儀式感,生活的欲望太多、煩惱就會多,平常心過好每一天,在別人眼裡就是儀式感。
一杯黑咖啡,一塊咖啡戚風蛋糕,就可以讓我一掃低沉的心情,立馬滿血復活,心情舒暢的感覺真好,一切都好。
【咖啡戚風蛋糕的做法】
食材:低筋麵粉80克、雞蛋4個、速溶咖啡粉2.5克、溫水52克、椰子油40克、細砂糖80克
做法:1、咖啡粉用溫水衝開,放涼後加椰子油、篩入低筋麵粉,用蛋抽混合成細膩的麵糊。
2、蛋清、蛋黃先分離,蛋清放冰箱冷凍十分鐘,蛋黃加入到麵糊裡,混合均勻,蛋黃糊呈流動狀,提起來可以成一條直線,迅速落進碗裡。
3、冷凍好的蛋清用電動打蛋器打發成蛋白霜(白砂糖分三次加入到蛋清裡,第一次直接加,第二次等蛋白有明顯紋路加入,第三次等蛋白可以拉出小彎鉤加入,然後低速打發,排出蛋白裡面的大氣泡,到蛋白可以立一個小尖角為止)。
4、先舀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到蛋黃糊裡,用矽膠刀翻拌均勻後再把剩下的蛋白霜加入到蛋黃糊裡,繼續翻拌均勻。
5、烤箱150度上下火,提前預熱好,翻拌好的蛋糕糊倒進模具裡,放在烤箱中下層烘烤30分鐘。
6、烤好的蛋糕取出來,倒立放在烤網上放涼。
溫馨小貼士:
1、 做戚風蛋糕,蛋白要打發到提起來可以立個小尖角的樣子,需要注意的是打發蛋白的容器和打蛋器上都不能有油,不然蛋白打發不起來。
2、 蛋糕烘烤的時候表面裂開是正常的,模具裝到八分滿就夠了,烤的時候蛋糕會有爬升的空間,模具裡面也不能有油,不然蛋糕爬升不起來,口感就不會蓬鬆。
錢媽的廚房,美食原創作者,關注我,我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的美食做法!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讓更多愛美食的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