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70後、80後「求穩心切」、00後沒有大面積可支配收入,而90後正逐漸接棒成為社會各領域的中堅力量。這一橫跨十年時間長度的消費群,他們在社會、在自己的家庭承擔重要角色,其消費能力不容小覷。
與此同時,這群人追求個性、獨立自主,拒絕被標籤化,更不能簡單歸類。
不過,他們的消費場景依舊存在一些共性,比如今年9月,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90後人群消費白皮書》把90後消費場景歸納為懶宅經濟、顏值經濟、朋克養生、娛樂至上這五類、新萌物主義。
其中,前面四點不少文章已經有所涉及,而「新萌物主義」這詞語卻是首次出現,這折射出90後有著怎樣的消費趨勢?
泛娛樂時代,90後都愛聯名款
現在的90後,可謂十分「無情」,他們不會因為你的產品品質優、顏值好就盲目長期「跟隨」。尤其是在個性化浪潮席捲消費市場,新事物層出不窮的今天,他們很容易忘記一個品牌。
而在泛娛樂時代,ip作為泛娛樂生態的聯結者,不管是影視劇,還是遊戲、動漫,Ta都是年輕用戶尤為青睞的ip領域。而且,在ip經濟的加持下,諸多年輕用戶縮短了購物決策周期,往往直接掏腰包產生消費,比如當下的品牌間的跨界營銷、ip聯名。
以國潮品牌為例,瀘州老窖香水、老乾媽衛衣、大白兔與美加淨聯名的奶糖味潤唇膏、周黑鴨與瑪麗黛佳推出的鴨脖味口紅……近幾年來,國內一些老字號品牌通過一系列跨界聯名營銷動作成功激起反響,推新產品、新包裝、新周邊,刷出存在感,提高聲量的同時鞏固品牌記憶,逐漸走出「中年危機」,成功觸達購買力極強的90後消費者。
而國外跨界聯乘的品牌比比皆是,比如去年Hello Kitty與日本知名高端美容儀品牌雅萌YAMAN跨界合作,推出雅萌多功能射頻美容儀和雅萌小白棒Hello Kitty定製版;優衣庫在去年和今年先後跟Kaws、Jil Sander合作推出聯名款;前不久,侃爺宣布Yeezy將與Gap一起打造合作期限為10年的服裝系列「YEEZY Gap」。 消息一出Gap的股價大漲42%……在社交網絡上,這些跨界聯名引起年輕消費者巨大的關注,並激發其購物慾望。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仿佛萬物皆可跨界,而且還能收穫一大批年輕粉絲。一方面,好的聯名是互相成就,而不是其中一方對另一方的消耗。這些跨界利用不同品牌之間的化學反應製造話題點,並相互助力,達到了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目的;另一方面,品牌間的跨界不僅具有話題性和傳播性,還給年輕消費者留下了「會玩」的印象,從而帶動品牌年輕化的發展。
因此,如今不少品牌選擇跨界聯名收割年輕消費群,尤其讓有經濟能力的90後「路轉粉」,為品牌注入有辨識度的品牌形象。
盲盒式營銷,掏空90後錢包
90後的畫風向來清奇,並且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而盲盒就像潘多拉魔盒,其內容的不確定性,受到他們熱捧。
而盲盒式營銷是「上癮+稀缺」的集大成者。開盲盒所帶有的神秘感,也切中他們的「賭徒心理」,提高了期望值。再加上,盲盒大多以系列產品發售,每個系列還包含不同款式,有基礎款,也有特別款。消費者一旦開始收藏盲盒之路,總想收集齊一套的心理導致其「購物慾」一發不可收拾。
另外,通過盲盒所製造的稀缺產品,不僅能形成飢餓營銷,還具有社交屬性,滿足90後社交和娛樂的雙重需求。
目前,盲盒消費已然成為許多90後青年熱衷追捧時尚生活方式。具體的呈現不僅在人群數量,還有相關的企業。以IP盲盒營銷著稱的泡泡瑪特,一步步走上上市之路。今年雙十一,品牌的天貓旗艦店最終銷售額為1.42億,成為玩具類目中首家"億元俱樂部"成員。而樂高、迪士尼、Playmobil、Funko、哆啦A夢等傳統玩具大牌也紛紛開展盲盒式營銷。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生鮮盲盒……甚至是高校錄取通知書盲盒,以盲盒經濟為延展的商業模式也在各行各業被複製、借鑑。與此同時,不少品牌也頻頻推出與盲盒有關的跨界新產品,並成為不少90後的新寵,例如百威啤酒的限量版盲盒、包含不同行業角色的旺仔牛奶職業罐等。
不難看出,盲盒已經成為當下很多潮玩品牌和零售巨頭熱衷的營銷模式。以此所衍生出的盲盒營銷模式,一來可以通過消費者好奇心倒逼著產品的升級換代,二來如今盲盒的社交話題度,可以提升品牌的熱度,進而加大品牌的傳播度,更大程度地提升品牌在主流年輕消費者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90後,樂於成為「寵物奴」
90後正在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是寵物經濟崛起的主力軍。數據顯示,貓狗主流養寵人群中,88%是女性群體。
再加上生活節奏過快,職場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少「空巢青年」和「丁克家族」出現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這些人大多是90後,他們不少人希望通過養寵物來得到情感寄託和精神上的慰藉。
而珍愛網發布的《2020雙十一單身人群報告》顯示,近半數(49.52%)單身90後男生會借寵物吸引異性關注,遛狗偶遇、社交平臺曬照是常見套路。
以上種種,無不體現著寵物不再單純只是動物,而是相當於「家人」、「朋友」、「夥伴」的存在。這也讓消費者更願意為Ta們買單。而隨著寵物經濟的崛起,未來市場將會湧現出眾多與寵物相關的業態和產品。
今年8月,餓了麼發布的《2020 寵物外賣報告》顯示,餓了麼寵物外賣訂單增長了135%。報告顯示,90 後成為平臺上最大的寵物外賣消費群體。喵星人、汪星人每月在餓了麼叫外賣頻率在 2 次以上。在餓了麼上,貓相關搜索量是狗的 4 倍,而 7 成外賣點給了喵星人。
今年雙十一期間,在最捨得為「主子」花錢的人中,90後成為絕對主力,超過半數的購買者年齡在30歲以下。在天貓平臺搜索「寵物、智能」等關鍵詞,寵物飲水機、自動餵食器和智能貓砂盆成為寵物智能家居市場的「三大件」。據天貓精靈公布的數據,寵物智能家居的購買者中,女性佔比高達67%,是男性的兩倍以上;京東數據顯示,寵物品類是今年京東雙11首日交易額增速TOP 5品類之一,同比增長超3.5倍。據悉,前40分鐘的銷售額就已超過了去年全天的成交額。
此外,這些年,隨著寵物經濟的崛起,從中衍生出了不同的創作與創意服務行業,如寵物影視、動漫、圖書、遊戲、保險、美容、培訓、攝影、寄養、等等,也受到了90後消費群體的喜愛。
中國寵物市場規模達到3000億,伴隨著寵物經濟的逐漸成熟,不僅僅是90後,正在長大的00後對寵物各類需求也會不斷增長,面對市場的崛起,無論是對寵物行業還是其他品牌來說,都是難得的一次機遇。
總結:
90後的自我意識形態,領先於其他的代際群體,他們貫穿為自己而活的理念,意在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成為有個性的人。在生活裡,他們「獨而不孤」,大多會追趕時尚,穿梭各種娛樂場景,並且通過擼貓擼狗來實現陪伴及生活樂趣。而這,也其消費行為更傾向互動性、娛樂化。
隨著他們的消費能力持續提升,其思維也更加活躍,消費方式日趨新穎,其喜好和價值觀逐漸對商業產生極其顯著的影響。
對於線下購物中心和品牌方而言,面對90後這塊「蛋糕」,商業模式和傳播層面必須有一定的革新。因為,俘獲他們,就如同攬到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