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營銷是把雙刃劍!

2021-03-03 PIIS寵物產業創新

還記得小時候的小浣熊乾脆麵嗎?除了好吃,裡面的水滸收藏卡,當時讓無數90後為之瘋狂,小浣熊乾脆麵也因此風靡各大校園,銷量可觀。


這是盲盒營銷的前身。

最近兩年,盲盒經濟再爆發,特別是隨著以盲盒IP玩法著稱的泡泡瑪特的崛起和上市,盲盒更是走進大眾視野。當前盲盒已經突破手辦潮玩品類,開始向服飾、美妝、餐飲等各領域滲透,成為各大品牌借勢營銷的重要手段。

不過,盲盒營銷是一雙刃劍,用不好,不僅無法拉動產品銷量,還會降低用戶對品牌信任度,得不償失!

盲盒火爆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注意力極其缺乏的營銷大環境下,品牌將如何借勢盲盒進行營銷?

到底什麼是盲盒?通俗點講,盒子一般是裝有手辦、玩具等潮玩商品,商家以盲抽、隱藏款的玩法為每一次購買植入驚喜,購買前用戶不知道盒子裡裝的是什麼。

說白了,所謂的盲盒就是切準了消費者的賭徒心理。

盲盒有多火爆?名創優品,剛切入這個盲盒市場,第一周就大賣10萬個;泡泡瑪特靠賣盲盒,靠賣盲盒3年淨利暴漲300倍,而且成功上市。

在微信上,「盲盒」關鍵詞的熱度指數超越了一度爆火的「球鞋」,在微博上;#盲盒#的話題閱讀量達到2.7億。

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盲盒已經超出潮玩範疇,有些盲盒的隱藏款,成為遠超出正常價格的緊俏貨,一個原價幾十元的限量版盲盒,溢價甚至能夠上千元。

盲盒憑什麼這麼火?

 1   切中年輕潮玩圈層消費訴求

盲盒爆火背後是潮玩圈層經濟效應的拉動,每一個圈層背後都有獨特的圈層消費文化作為支撐。

盲盒內本身的潮玩IP,一般本身具有一定的情感價值,而且具有收藏和社交的價值屬性。而潮玩圈層年輕群體具有陪伴心理、收藏心理以及社交心理等消費訴求,盲盒正好精準抓住了這些訴求。

而且,消費升級背景下,年輕人消費觀念發生改變,年輕人越來越崇尚悅已,更願意為產品內在情感附加價值買單。而且,如果拆開盒子後如果恰巧是隱藏款,能夠帶來強烈的滿足感,這種開心抑或是失望,正是年輕人追求的購物體驗的樂趣所在。

2   製造了稀缺性和上癮機制

盲盒中設置的「隱藏款」,一般是很難通過常規渠道購買,而且通常都是限量的,製造了一種類似飢餓式營銷。同時給用戶提供了一種尋寶體驗,再加上中獎概率通常很低,很容易讓用戶產生上癮機制,刺激用戶不斷重複購買。

這種類似抽獎的玩法,賦予盲盒「賭」的標籤,本質仍是「幸運遊戲」,本身對年輕人具有很大吸引力。


3   社交傳播需求的強驅動力

盲盒具有一定的社交屬性,由於抽到隱藏款、限定款的概率相對較低,當用戶收集完成之後,能夠刺激用戶轉發社交網絡,分享拆盲盒的戰果。

同時,在盲盒中抽到不想要的角色,或重複抽到同一個角色,也有會通過網絡等方式與其他人交換盲盒。

在B站上,很多博主會直播拆盲盒,微博上也有各種博主在線抽盲盒的Vlog。為了集齊整個系列的娃娃,玩家們還會自發組建微信、QQ等社群。甚至還有人在網上教會大家如何判斷盒子裡的造型。因此衍生了很多優質的UGC內容,引爆盲盒效應。

年輕人的熱愛與沉溺,以及本身玩法的上癮機制,使得盲盒成為一股強大的風潮,同時基於盲盒背後隱性利潤推動,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商家,開始借勢盲盒玩法進行營銷,驅動盲盒從潮玩領域逐漸出圈。

由此,盲盒不再只是玩具、手辦的代名詞,新玩法的層出不窮,也讓盲盒開始頻頻跨界到不同的領域。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已經是一個「萬物皆可盲盒」的年代了。

2020年7月份,快餐界的麥當勞一口氣推出70款小黃人盲盒,而且採取「只送不賣」策略,賺足了用戶眼球,當然這裡的送是有消費條件的;上海迪士尼推出達飛和朋友們系列特飲盲盒杯。

宜家、名創優品等零售品牌,也都加入了自製盲盒商品的大軍。據報導,名創優品近期推出的某款盲盒還包含有鑽石/水晶,最大的鑽石有1克拉,也這是所謂的「隱藏款」,引發消費者的賭徒心理。

奈雪、星巴克等飲品也都推出了盲盒。走進星巴克你會發現,裡面不僅有氣氛組,還有很多隨處可見的搖晃和捏盲盒的年輕人,今年「聖誕季」,星巴克推出了聖誕盲盒,其中包含自主設計的7款小熊玩具,單價108元,同時附贈一張星禮卡。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會出現跟風,商家不斷地在各種商品上嘗試盲盒形式,但實質上這就是一種營銷手段,借用盲盒的神秘感和上癮機制,讓商品通過特殊的方式引起消費者的關注,通過一些渠道達到最大化銷售的目的。

處於網際網路環境下,品牌營銷手法眼花繚亂,而同時消費群體的注意力極其稀缺,常規單一的盲盒玩法已經逐漸不能對消費者產生強吸引力。那麼,品牌應該如何玩轉盲盒式營銷,搶佔用戶心智資源?

 1   借勢IP熱度推聯名款,擴大品牌聲量

褪去表層的盲盒玩法,盲盒的本質內核實質是IP內容,看似火爆的「盲盒經濟」,其實就是一場IP爭奪戰。沒有了IP,盲盒也就失去了競爭力。

泡泡瑪特之所以靠小小的盲盒成功上市,並非僅僅是利用盲盒玩法,而是以IP為支點撬動Z世代潮玩心智,「Molly」這個IP形象是其運營最成功的IP。

幾乎每個季度Molly就會推出一系列新系列,不斷為品牌IP提供熱度,增加IP的價值,這是盲盒營銷的價值所在。

因此,對於品牌來講,藉助IP推出聯名產品,加上盲盒營銷的賦能,增強產品的神秘感,吊足粉絲的購買胃口,不僅增加聯名產品銷量,而且將大大增加品牌活動聲量。

比如,芬達曾經推出Molly「鼠年大樂隊系列」聯名款,將Molly藏進芬達罐中,為消費者提供抽獎競猜的樂趣,而且能從一罐芬達裡喝出「Molly味」,絕對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體驗!

這款聯名禮盒在可口可樂天貓官方旗艦店發售,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搶購一空,足以見得這次聯名跨界的熱度之高。

此外,盲盒綁定明星IP一起玩,也是一個不錯的噱頭,兼具偶像周邊和品牌周邊。比如,之前九陽Q版鄧倫手辦盲盒,瑞幸咖啡代言的劉昊然系列盲盒等,即為產品植入趣味新奇感,又激起「愛豆」粉絲效應,顯然比單純的盲盒,更能直擊消費者心智。

 2   為盲盒注入情感,增加產品附加價值

隨著盲盒式營銷泛濫,單純的靠上癮機制或者製造好玩的消費體驗,很撬動用戶注意力,日本 KITKAT (奇巧)巧克力曾在盲目營銷中加入情感,盲盒+情感雙向賦能,取得不錯的營銷效應。

這個品牌推出15款口味新產品,並與人氣插畫家「たなかみさき」合作推出插畫新品包裝,每一幅插畫代表著每一種口味,而且採用盲盒銷售方式,希望消費者通過產品包裝上的插畫去感知、猜想巧克力的口味,挑選出與自己有情感共鳴的產品進行購買。

相比單純地讓消費者競猜,這種帶有引導式的盲盒玩法,給予用戶更多的新鮮感,也更能調動消費者的參與欲望。 

此外,產品本身設計嫁接盲盒式營銷,也是不錯的玩法,比如,我們的國民飲品旺旺,就是把自家產品做成盲盒,曾推出旺仔牛奶民族罐,足足56款盲盒設計,為盲盒產品加入國潮價值,呈現驚喜的營銷效果。

毫無疑問,藉助新潮的盲盒式營銷,能夠更大程度地提高品牌在更多主流的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影響力,畢竟盲盒背後,有一大批熱衷潮玩的年輕人。

不過,任何一種新的營銷方式,都有著雙刃效應。品牌借勢盲盒玩法進行產品營銷,能夠第一時間內吸引用戶的眼球,也是正常的商業邏輯,但盲盒營銷的核心其實是為產品帶來附加價值。

因為,年輕人被盲盒玩法吸引,實際上是為盲盒內的產品附加值買單,品牌如果只追求一時的營銷快感,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產品本身,反而會產生相反的傳播效果。

一旦盲盒玩法的新鮮感失去,或者說,對盲盒內的產品大失所望,感覺被割了智商稅後,將降低對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感。

對於品牌來講,最重要的是注重新玩法的內容創新以及產品自身的品控力度,也就是立足產品本身讓營銷附加值更高。一方面不斷為消費者提供新鮮體驗,消除審美疲勞,一方面讓消費者感覺到品牌的誠意。

因此,盲盒效應並不能作為一個品牌發展的長久之計。對於品牌來說,盲盒營銷只是錦上添花,產品和品牌力量才是品牌的基本底盤。

* 本文經品牌頭版(ID:ceozhiku)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處。

相關焦點

  • 書店如何玩轉圖書盲盒營銷
    盲盒,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應該是非常熟悉的「新潮」玩法,購買者看不見盒子中放置的具體物品,盲盒本身也不會提示具體是哪一款,需要憑運氣開盒抽商品,這種隨機化、具有神秘感的新型消費體驗,讓購買者總是期待,心存驚喜與歡樂,也因此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營銷方法之一。
  • 盲盒營銷 丨 mini figures, 高圓圓愛上盲盒 ?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每個盒子上沒有標註,只能通過圖片知道可能會有什麼,但是打開後才知道自己會抽到了什麼。
  • 盲盒經濟正當時,品牌該如何玩轉盲盒營銷!
    盲盒背後又有什麼營銷邏輯?又能為品牌延展出什麼營銷手法? 說到底,大家之所以會痴迷於收集盲盒,其實並非源於物質上癮,更多的是對收集這個行為成癮。盲盒營銷本質上就是通過充滿遊戲感的營銷機制,收穫大量忠實用戶,並成功吸引到了消費者的主動跟隨。 盲盒營銷最初大量用於二次元領域的手辦銷售,後來不斷演變成為Z世代消費理念下的品牌營銷。
  • 婚禮紀戀愛盲盒糖分超標!盲盒式營銷令人上頭
    甜甜的戀愛與盲盒驚喜巧妙結合,戀愛賦予盲盒情感,盲盒為戀愛製造浪漫,既將品牌的廣告創意發揮到了極致,又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給予的情緒關懷。當下的年輕人,毫不誇張地說他們就是一批為盲盒而生的人。閒魚數據顯示,2018年有將近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限制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此外,天貓《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也顯示:有將近20萬消費者每天在天貓上花費2萬元收集盲盒,且2019年雙十一預售期盲盒單日成交額較2018年同期增長368%。
  • 「盲盒營銷」是如何撩動消費者G點的?
    近年來,「盲盒」因未知、不確定的特質讓不少人「上了頭」,甚至將「炒鞋、炒裙子」的風潮遠遠甩在了後面,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新寵」。伴隨著盲盒的的爆火,盲盒營銷花樣也層出不窮,並總是能戳中消費者的「G點」。有人說,盲盒是精神寄託,營銷靈藥,也有人說它是在收智商稅,割韭菜。突然火爆的盲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讓這麼多人慾罷不能?
  • 盲盒營銷,承包2020品牌新玩法
    RIO這次與模型玩具門戶網站ACTOYS聯合 推出的「喵欲醺醺」系列盲盒 「心機」之處在於一下戳中兩個營銷熱點—— 盲盒營銷 & 寵物營銷 以ACTOYS「貓鈴鐺」系列盲盒為原型
  • 霸王將中藥材擬人做盲盒,品牌該如何玩「盲盒營銷」?
    盲盒顧名思義就是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物品,消費者憑運氣抽中商品,正是這種隨機化的體驗,讓用戶欲罷不能,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營銷方法之一,隨著「盲盒經濟」的崛起,化妝品品牌也爭相在產品中加入盲盒這一潮流元素,以期「遇見」年輕消費者。近日,霸王洗髮水在二次元魔幻小說《藥精奇緣》的IP形象之上,又推出了「小藥精」盲盒款育發液。
  • 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火?
    盲盒過去還是流行於二次元世界,主要以抽一些熱門ip的玩具模型來運營,隨著盲盒的發展,如今越來越的行業,也開始利用盲盒營銷來做品牌,做推廣,那麼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火?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就推出了一個類似盲盒的東西,扭蛋機。也就是一個機器,投幣後轉動下搖杆,然後你就可以獲得一個隨機的玩具,和今天的盲盒玩法基本一樣。從百度指數上來看,在過去的一年中,盲盒的百度指數和年輕人喜歡玩的密室逃脫、KTV、網咖都處在同一個數量級。也即是說,盲盒雖然對中國人是個新事物,但它在整個社會的討論程度,一點都不比舊事物低。
  • 保險業的營銷雙刃劍
    「首月0元」「會員日補貼」……當保險業也被花式營銷的宣傳標語所席捲時,爭議也隨之而來:是保險業創新還是噱頭?保險產品定價規則也可隨機而動嗎?能真的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嗎?這些問題成了行業焦點。營銷雙刃劍「零首付」「首月×元」營銷模式是一把雙刃劍,李文中直言,一年期的低保費產品採用保費分期且首期保費為零,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培養消費者的保險消費習慣,但是也很容易引發過度消費,不利於培養民眾健康理性消費行為。
  • Z世代青睞的「盲盒」,為何成為2020品牌營銷新玩法
    2019年-2020年,品牌營銷熱詞必須有「盲盒營銷」一席之地。 從剛剛走過的七夕開闢出的「送盲盒」的花式表白玩法,到盲盒營銷高手泡泡瑪特向港股遞交了招股書,種種跡象業已表明:盲盒已然成為一大新風口。
  • 盲盒營銷成大勢所趨,它為什麼能那麼火?
    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物品,消費者買的時候不能拆盒,憑運氣抽中商品,這種隨機化的體驗,讓用戶欲罷不能,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營銷方式之一。未知好奇,讓盲盒充滿趣味性盲盒滿足了人們的收集癖與驚喜感,讓消費者產生一種「上癮」的感覺,以此大大刺激消費者的復購,每次打開盲盒前的好奇未知,打開盲盒後的驚喜或失落,都讓人們原本簡單的購買充滿了更多的趣味性。
  • 出盲盒、玩浪漫,麥當勞的營銷為何能圈粉年輕人?
    抓住「盲盒營銷」潮流,圈粉年輕消費者 兒童與成人之間,往往只有一個盲盒的距離。7月初,麥當勞推出了70個小黃人盲盒,一時間在社交媒體引發「黃色風暴」,討論度極高。 這次麥當勞之所以選擇推出盲盒,也是借勢當下的「盲盒潮流」。 在近幾年盲盒「大熱」之後,盲盒式營銷也緊隨其後,如名創優品、知乎、旺仔等品牌都陸續採用盲盒式營銷的玩法。
  • 全家便利店加碼IP營銷,推「寶可夢」盲盒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皮卡丘、妙蛙種子、卡比獸……最近,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曬全家便利店與寶可夢聯名的耳機套盲盒。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全家方面了解到,上述盲盒產品為全家便利店與「寶可夢」聯名的周邊產品,此外還有兩款皮卡丘公仔購物袋。
  • 日本營銷思路|從福袋、扭蛋機到盲盒
    說到現在流行的盲盒,溯其來源,恐怕要從日本明治時期的福袋說起了。福袋那時的百貨公司到了年底為將尾貨清倉,採用了一種新型促銷手段-銷售「福袋」。應用和扭蛋同樣的營銷思路,公司開發了盲盒系列產品Mini Figure,其造型產品達500多種,在沒購買和沒打開盒子之前,不知道裡面是哪一種款式的Sonny Angel。同樣地,在沒有買到心儀的那一款Sonny Angel的時候,他的粉絲會瘋狂購買盲盒。
  • 繼盲盒、快閃店之後,來伊份跨界營銷又出新招
    以來伊份APP為核心,打造閉環私域流量池,結合微淘、抖音、社群等多渠道內容營銷手段,加速從種草到消費的銷售轉化,來伊份構建「家庭生活生態大平臺」的發展戰略正快速向前推進。20年零食龍頭品牌玩轉跨界營銷此次與彈個車的合作,已經不是來伊份第一次「玩」跨界營銷。
  • 麥當勞的小黃人盲盒火了:盲盒營銷為何持續帶貨,其中有何訣竅?
    如今,盲盒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迎來爆發的風潮。什麼是盲盒?也就是在盒子裡隨機放入不同的商品,然後讓消費者可以隨機抽取購買。盲盒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不確定下,很多人就會嘗試去碰運氣,於是碰運氣的人多了,盲盒這種營銷方式也就火了。
  • 商家借勢盲盒營銷 盲盒經濟是否已成網紅經濟新風向
    盲盒熱潮方興未艾商家紛紛借勢營銷盲盒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本的福袋。在盲盒火爆前,扭蛋、文具福袋等產品在一定的人群間也較為流行。盲盒營銷類似於一種抽獎遊戲的商品營銷手法,能夠大大刺激用戶的復購率。由於二次元用戶IP忠誠度高,常常有收集癖,盲盒營銷最初大量用於二次元領域的手辦銷售。
  • 營銷日報 | 麥當勞大暑日限定盲盒【喵喵薯夾】,你得到了嗎?
    深入挖掘年輕人的喜好和需求萌寵元素+盲盒玩法打造年輕化營銷不管是此次大暑日推出的喵喵薯叉,還是之前推出的周邊,我們可以發現,麥當勞一直在圍繞年輕人的喜歡做產品,深入年輕圈層,挖掘年輕人的喜好。隨著Z世代成為主流消費人群,盲盒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數據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Z世代為盲盒產品消費的主力軍。
  • 文創:故宮的盲盒
    來源:新旅界(LvJieMedia)59元,給你抽一個萌萌噠的,故宮盲盒治癒心情你抽不?(來源:故宮淘寶)繼4月21日「故宮淘寶」上線首批盲盒文創後,本月初,營銷狂魔故宮再度上新——一批以明朝宮廷人物為內容的人物盲盒。
  • 萬物皆盲盒?
    好文3300字 | 6分鐘閱讀 最近,盲盒的風吹到了白酒界——沱牌酒與《新神魔大陸》手遊聯名打造了一個盲盒白酒系列。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至今,盲盒這種極富趣味性的營銷模式,就已經逐漸從玩具界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