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解剖 | 腹主動脈(Abdominal aorta)

2021-02-13 疝道

腹主動脈是胸主動脈的延續,是人體最大的動脈主幹。腹主動脈起於T12(第12胸錐)延續胸主動脈,止於L4(第四腰椎),分叉為左右髂總動脈。全程長約13.8cm,平均直徑是16~22mm。

腹主動脈起於T12,止於L4

腹主動脈的走行

膈肌左右側腳在T12形成主動脈裂孔,腹主動脈從中穿過,進入腹腔,在腹膜後,沿著脊柱前方走行,也隨著腰椎的前凸而向腹腔內凸起。因此,在L3的前方是最凸出的,也就是腸繫膜下動脈起始部。

腹主動脈從膈肌主動脈裂孔穿過,首先發出的是膈下動脈(摘自奈特圖譜)

腹主動脈在L4水平分左右髂總,在體表的投影大概就是左右髂棘最高點連線的中點。左右髂總分叉角度平均為62.8度(22~90度)。

腹主動脈一般分兩段,以腎動脈為界:從主動脈裂孔到腎動脈為腎上段;腎動脈到左右髂總分叉為腎下段。

腹主動脈在腔靜脈的左側,二者緊緊抱在一起

腹主動脈的毗鄰

腹主動脈行走於腹膜後、人體中線的偏左側

右側:為下腔靜脈、右膈腳、右腹腔神經節、右內臟大神經、乳糜池和胸導管起始部等

前方:覆蓋自上而下為肝左葉、小網膜、腹腔叢、食管末端、橫結腸繫膜、脾靜脈、胰、左腎靜脈、十二指腸水平部、小腸繫膜根及小腸袢、主動脈叢和主動脈前淋巴結等

左側:為左膈腳、左腹腔神經節及左內臟大神經等

腹主動脈前方神經叢及左側神經節,手術應儘量避免損傷

腹主動脈的分支

腹主動脈的分支是本文的重點介紹內容,主要有10個分支。自上而下分別是:

1.膈下動脈:起自T12,比腹腔幹更高位置發出,左右各發一支,供應膈頂,也會發出腎上腺上動脈供應腎上腺。

2.腹腔幹:起自T12,單發一支,為前腸器官重要的血供來源:胃左動脈、肝總動脈、脾動脈。

3.腸繫膜上動脈:起自L1,單發一支,為中腸器官重要血供來源

4.腎上腺中動脈:起自L1,左右各發一支,沿左右膈肌腳走行,供應腎上腺

腎動脈。

5.腎動脈:起自L1~L2之間,左右各發一支,在腸繫膜上動脈下方發出。右腎動脈在下腔靜脈後方走行,左腎動脈則在左腎靜脈下方走行。左右腎動脈又繼續分支腎上腺下動脈或輸尿管分支供應相應器官。

6.性腺血管:起自L2,左右各發一支,女性為卵巢血管,男性為睪丸血管。

7.腰動脈:L1~L4,每節腰椎各發出一對,一共4對。4對腰動脈分別供應同側的腹壁及脊髓。第5對腰動脈來自髂腰動脈。腰動脈進入錐體的深面及腰大肌、腰方肌深面,再向外側行走於腹橫肌與腹內斜肌之間的層面。每個腰動脈還出發背側支,供應椎管及背部的肌肉。

8.腸繫膜下動脈:起自L3,單發一支,為後腸器官的重要血供來源:左結腸動脈、乙狀結腸動脈、直腸上動脈

9.骶正中動脈:起自L4,單發一支,從腹主動脈分叉處發出。為物種進化的遺蹟,對於有尾巴的動物,骶正中動脈較為粗大,延續為背主動脈。但是在人類,骶正中動脈已退化較為細小。

10.髂總動脈:起自L4,左右各一,是腹主動脈的終末分支,也是供應盆腔及下肢的重要通道。

腹主動脈發出10個重要分支血管

腹主動脈的分支血管也很有特點,大概可以分4大類:

前壁發出3支內臟血管(單支):腹腔幹、腸繫膜上動脈、腸繫膜下動脈

側壁發出3對內臟血管(對稱):腎上腺動脈、腎動脈、性腺動脈

側壁發出5對腹壁血管(對稱):膈下動脈、4對腰動脈

三支終末分支:左右髂總動脈、骶正中動脈

腹主動脈腹腔鏡所有分支血管示意圖(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熟悉腹主動脈的解剖,對處理腹腔內尤其是腹膜後腫物非常有利,能夠提前預判手術的風險。相對而言,腎動脈下段的腹主動脈周圍腫物相對好處理,而腎動脈上段的腹主動脈分支較多、支配重要器官也較多,較為複雜。

腹主動脈與食管裂孔疝

膈肌有三個天然的裂孔,分別為靜脈裂孔(T8)、食管裂孔(T10)、主動脈裂孔(T12)。因此主動脈是行走在食管裂孔的下方稍偏左側。

關閉食管裂孔時,應注意不能縫合過深,免得損傷主動脈。同時,放置補片打釘固定的時候,也應選擇釘腿高度短的釘槍,免得打穿主動脈。打釘沿著膈肌腳打,比較安全。

好,本期的解剖就分享到這裡,下期您想了解什麼解剖知識?也可以點擊下方留言,小編抓緊分享哦~

但是自2018年之後新申請的公眾號都沒有留言功能了,想給小編留言,可採用以下方法:

第一步,點擊題目下方「疝道「藍色字體

第二步,點擊「進入公眾號

第三步,寫留言,寫您想了解的解剖知識

原創不易,喜歡的您請點右下角的「」和「在看」吧~

往期精彩回顧:

說解剖 | 閉孔(Obturator Foramen)

說解剖 | 腹壁下動脈(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說解剖 | 死冠血管(Corona Mortis)

圖解TEP | 淺談弓狀線

圖解手術 | 巨大食管裂孔疝中短食道的處理(多圖)

視頻說 | 直疝假疝囊的常見處理方法

視頻說 | 如何游離Bogros間隙

視頻說 | 如何優雅的游離Retzius間隙

相關焦點

  • 腹主動脈瘤開放手術|主動脈瘤|修復術|手術|血管|-健康界
    因此 , 如果精確定義腹主動脈瘤 , 需要計算同一個人正常腹主動脈和擴張動脈的比例 , 還需要根據年齡、性別、種族和體表面積等影響因素進行校正。通常情況下 , 腹主動脈直徑 >3cm 可以診斷腹主動脈瘤。動脈瘤的發生機制很複雜 , 遺傳易感性、動脈粥樣硬化及各種蛋白酶等均與其發生直接相關。
  • 腹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
    腹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Leriche Syndrome),又稱主動脈分叉閉塞症候群,末端主動脈血栓形成症候群,漸進性主動脈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症候群
  • 肚子裡的定時炸彈—腹主動脈瘤
    來源:新浪財經12月8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肚子裡的定時炸彈—腹主動脈瘤》。一、 什麼是主動脈瘤?動脈壁大多數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支撐力減弱,在動脈血流衝擊下就會形成局限性或者廣泛的膨出,稱為動脈瘤。這就好比是質量欠佳的自行車內胎在充氣時會出現球樣的膨出一樣。動脈瘤雖然不是我們平時常說的「腫瘤」,更不是「惡性腫瘤」,但是此病的風險性極大。未破的腹主動脈瘤手術成功率超過95%,而破裂的腹主動脈瘤,手術成功率不足50%,就象肚子裡的一顆定時炸彈。
  • 屍體解剖——膕動脈
    自收肌腱裂孔續於股動脈,位置較深,鄰貼股骨膕面及膝關節囊後部。沿半腱肌外緣向外斜行,至股骨髁問窩水平居膝後中部,而後垂直向下達膕肌下緣,分為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該動脈除發出肌支分布於鄰近諸肌外,尚有五條關節支,即膝上內、外側動脈,膝中動脈及膝下內、外側動脈,均參與組成膝關節動脈網。膕動脈上部因與股骨膕面關係密切,當股骨髁上骨折時,可能傷及膕動脈。上課時間:2018年4月30日。
  • 請收藏 | 下肢動脈解剖及MRA高清圖譜
    左、右髂總動脈是腹主動脈在第4腰椎體下緣水平發出的兩終支,向外下行至骶髂關節前方分為髂內動脈和髂外動脈
  • 如何真空腹 (vacuum) 解剖講解
    第一,  Trainingyour diaphragm consistancy, 我們看下解剖學,它在thoraciccavity 和abdominal
  • 精美詳細的胸部CT斷層解剖圖(雙語)
    Ascending aorta 升主動脈10. Sternum 胸骨11. Right pulmonary artery 右肺動脈12. Pulmonary trunk 肺動脈幹13.Right pulmonary artery 右肺動脈8. Superior vena cava 上腔靜脈9.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and vein 胸內動脈、靜脈10. Ascending aorta 升主動脈11. Sternum 胸骨12.
  • 醫學英語 | 心血管系統:體循環的動脈
    升主動脈(ascendingaorta)其起始部有左、右冠狀動脈發出。aortitis n. (主動脈炎),aort-(主動脈) + -itis(炎症)=aortitis aortography n.(主動脈X線攝影術)aorto-(主動脈)+graphy(描記、書寫)=aortography頸總動脈(common carotid artery)頸總動脈是頸部的動脈主幹,右頸總動脈起自頭臂幹,左頸總動脈直接起自主動脈弓。carotid n. (頸動脈),adj.
  • 解剖 | 高清腹前壁肌肉解剖圖
    在它的下方可摸到股動脈的搏動。此處股動脈正從腹股溝韌帶下方穿過。腹股溝深環位於此點的上方,是觸摸腹股溝斜疝疝囊起點的有用標誌。腹股溝韌帶中點:中點位於恥骨聯合與髂前上棘之間,腹壁下血管(位於腹股溝管的後壁)的外側緣。
  • 解剖胸部丨胸部CT斷層解剖圖
    從胸廓入口至主肺動脈窗水平,從氣管隆突下至肝靜脈水平,每層均包括定位層面、軸位CT圖像、相應示意圖、解剖結構名稱Ascending aorta 升主動脈10. Sternum 胸骨11. Right pulmonary artery 右肺動脈12. Pulmonary trunk 肺動脈幹13.
  • 醫學筆記︱腸繫膜下動脈主淋巴結的清掃(附:彩色圖譜)
    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左結腸動脈,腸繫膜下靜脈,解剖學主淋巴結,臨床主淋巴結,Treitz血管弓、脾靜脈等等。腸繫膜下動脈根部(淡黃色區域)與腸繫膜上動脈根部(淡紅色區域)相比↑↑↑        從腹主動脈發出的腸繫膜下動脈通過後腹膜下筋膜的裂孔到達其前方,在乙狀結腸繫膜根部,發出左結腸動脈
  • 器官新成員:腸繫膜的解剖
    起始時該動脈位於胰頸後方,向下經胰腺鉤突、十二指腸下部和左腎靜脈前方,進入腸繫膜。腸繫膜上動脈在腸繫膜內向右下腹走行至迴腸末端。1.將肝置於解剖位置。2.上翻橫結腸和大網膜至肋緣,此時橫結腸繫膜後層朝向前面(圖4.31)。3.將空腸、迴腸襻移至左下腹,顯露腸繫膜右部(圖4.31)。觀察腸繫膜根自左上至右下附於腹後壁。
  • 眼動脈分支解剖
    收錄於話題 #影像解剖
  • 中英文對照脊椎與背部解剖圖解
    三角肌 - Musculus deltoideus上 - Superior上關節突 - Processus articularis superior上關節突 - Processus articularis superior; Zygapophysis superior上臀動脈 - Arteria glutea superior
  • 【從解剖到臨床】認識脈絡膜前動脈
    脈絡膜前動脈(ACHA)為頸內動脈的重要分支之一,人群中96%~99.5%脈絡膜前動脈起自頸內動脈C7段後壁的小動脈,距離後交通動脈發出點遠端2~5mm處,脈絡膜前動脈變異較大,但到視束、大腦腳、內囊後肢和脈絡叢的分支比較固定,血管管徑雖細,但供血範圍廣泛,其梗死機制尚無定論,臨床表現多樣,易導致嚴重後果,本文摘取網絡,從「出生」到「成熟」,從解剖到臨床,認識ACHA。
  • 胸主動脈
    胸主動脈胸主動脈(thoracic aorta)是胸部的動脈主幹,其分支有壁支和髒支兩類壁支①肋間後動脈:共9對,在第3肋以下的肋間隙內,沿肋溝走行。②肋下動脈:1 對,走行於第12肋下方。此二者分布於胸壁、腹壁上部、背部和脊髓等處。③膈上動脈:1對,分 布於膈上面的後部。髒支包括支氣管支、食管支和心包支,是分布於氣管、支氣管、食管和心包的一些細小分支。
  • 危險 腹腔大量出血 胸腹主動脈創傷性夾層
    ▲解剖股動脈 王大爺(化名),今年快60歲了,家住天台街頭鎮。1月13日,小編在病房見到了起床鍛鍊的王大爺,王大爺狀態很不錯,可以獨立下地行走了,也可以正常交流了,他說感謝天台人民醫院的救命之恩,並要小編告訴大家,開電瓶車一定要小心。
  • 大腦中動脈分段詳解(簡圖+DSA+實體解剖)
    大腦中動脈(MCA)在解剖上一般分成4段或5段,Ml=水平段,M2 =腦島段,M3=島蓋段,M4、M5合稱為終末段或皮層支。先來個分段的彩圖展示:下圖是安妮G.奧斯本教授對大腦中動脈分段的一個前後位解剖圖解,解說比較清楚,讓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