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
五下分結
五下分結——是隨順欲界生死的煩惱裡主要的五種:一、欲貪,二、瞋恚,三、身見,四、戒禁取見,五、疑。這五種裡欲貪是對於事物貪求的欲望;瞋恚是對於所追求的事物達不到目的而發生的忿怒;身見是於自身執著為我的見;戒禁取見是聽聞異端邪說之後,不假思索,就把它所規定的種種「戒」和「禁」以及「戒」和「禁」所依附的物我認為最勝而能得無上清淨的妙法;疑是被欲望所迷惑,對於正法及生疑惑不信的心理。這五種系縛欲界眾生的「結使」,因為它具備「四下」的意思,所以叫「五下分結」。第一,是界下,貪慾、瞋恚這些「結使」惟限於欲界,不在上二界;第二,是果下,由貪瞋戒取這些「結使」為因,能招受「三塗」下劣的惡果;第三,是人下,身見戒取與疑等「結使」,只有凡夫才有,聖人是不會有的;第四,所障下,身見戒取與疑僅能障礙初果。
五上分結
五上分結——是隨順色界無色界生死的煩惱裡主要的五種:一、無明,二、慢,三、掉舉,四、色貪,五、無色貪。這裡面無明不是根本無明,而只是說由於痴暗不明義理的那種煩惱;慢是驕傲自滿,盛氣凌人;掉舉是躁動嬉戲;色貪是對於色界的貪愛;無色貪是對於無色界的貪愛。這五種系縛色界無色界眾生的「結使」,因為具備「三上」的意義,所以叫做「五上分結」。第一,是界上,無明等五種「結使」均在上二界即色界、無色界中生起;第二,人上,無明等五種「結使」均是「學人」所起的煩惱;第三,所障上,無明等五種「結使」都能障礙「無學」上果。由於有「五下分結」為「業」的增上緣,眾生便長此為欲界系縛不能超脫;由於有「五上分結」為「業」的增上緣,眾生便長此為色界、無色界所系縛不能超脫。總之,依於上下分結,眾生就不得不長此生死流轉於「三界」。
願以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以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以此功德,回向諸有情!
願諸有情眾,同得此功德!
按二維碼添加「古道之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