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 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2020-12-22 四川省人民政府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四川省貫徹落實〈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實施方案》。

《方案》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創新體制機制,走出一條四川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

《方案》明確了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目標,到2022年,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老年友好型社會總體建成。

《方案》從4個方面部署我省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具體工作任務。

一是改善勞動力有效供給。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引導全省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提升人力資源素質,提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保持人力資源市場活力。

二是強化為老服務保障。提升社會保障能力,健全老年人社會福利制度;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加快培養為老服務人才,鼓勵各類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或課程。

三是推動銀髮經濟健康發展。加快老年產品市場發展,積極開發適老生活用品市場;提高為老服務科技化水平,實施「網際網路+養老」行動;推動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產業集群和知名品牌。

四是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社會環境。強化老年人權益保障,推動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相關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完善家庭支持體系,鞏固家庭在育幼和養老中的基礎地位;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幫助老年人適應數字生活場景。

《方案》要求,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群團組織積極參與、上下左右協同聯動的老齡工作機制。加強政策支持,爭取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綜合創新試點,加強跟蹤分析和檢查指導,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記者 石小宏)

相關焦點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我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底,已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4億,預計2025年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實現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發揮老年人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必將進一步彰顯黨的初心使命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核心閱讀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為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推進京津冀協同應對人口老齡化,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廣泛共識,北京市老齡辦、天津市老齡辦、河北省老齡辦聯合組織開展「科學籌劃『十四五』,積極應對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徵集活動。
  • 應對人口老齡化 正視挑戰與機遇
    原標題:應對人口老齡化,正視挑戰與機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提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
  • 科學應對老齡化,「十三五」期間的北京有哪些成就?
    孫立國介紹,「十三五」時期,北京市採取積極、主動、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措施,加強老齡政策創製,健全社會養老保障、「三邊四級」養老服務和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和養老孝老敬老環境建設,老齡事業和產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截至2019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萬人,佔常住人口總數的17.2%;戶籍老年人口367.7萬人,佔戶籍人口總數的26.4%。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中國城市化率從1990年的26.44%持續上升到2019年的60.60%,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但遠超同期印度水平。未來幾年中國城鎮化率將持續增長,城鎮化的速度將繼續平穩下降,預計到2035年,中國城鎮化比例將達到70%以上。2019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
  • 問策上海2025|「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特徵及政策應對
    預計到「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增加到40%,而同期全國60歲及以上和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0%和14%。上海老齡化程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更為迫切。一、上海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徵上海老齡化與全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 應對人口老齡化,興業銀行打造「安愉人生」養老金融生態圈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刻不容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記者了解到,近期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由理論研究轉向實踐推廣,興業銀行充分利用福建作為養老金第三支柱試點省份的地緣優勢,獨家開展個人養老金帳戶稅收優惠政策試點,首批代理銷售稅延商業養老保險等,積極參與其中。
  • 應對人口老齡化 興業銀行打造「安愉人生」養老金融生態圈
    來源:金融界網站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刻不容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記者了解到,近期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由理論研究轉向實踐推廣,興業銀行充分利用福建作為養老金第三支柱試點省份的地緣優勢,獨家開展個人養老金帳戶稅收優惠政策試點,首批代理銷售稅延商業養老保險等,積極參與其中。此外,該行還利用成熟完備的帳戶管理、資金託管系統,依託綜合化經營優勢,全方位豐富第三支柱可投資產品供給,承擔起做實養老金第三支柱專用帳戶的重任,以期實現支持養老事業和自身轉型發展的良性互動。
  • 大連市將鎖定四方面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將全面建立居家社區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一是要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依託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在街道層面建設具備全託、日託、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在社區層面建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或日間照料中心。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支持培養一批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 ...與高空置率並存 黃石松: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最大痛點是結構性矛盾
    對此他提出要制定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快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以及構建老齡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等建議,他希望未來中國能有一批像華為一樣掌握核心技術的養老科技企業。人口老齡化與城鎮化交織根據聯合國的標準,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以上比例就算進入老齡社會。2000年前後,全球按照老年人口數除以總人數已經進入老齡社會了。
  • 應對老齡化:日本福利制度的效果及影響_中國婦女報<20191029期>第6...
    老齡化的日本社會與兩性平均年齡自從20世紀70年代初老齡人口比例達到7%後,日本就開始向老年社會邁進,而到了1994年,老年人口已經超過了14%,日本正式進入了老齡社會。從那時起,日本社會和政府開始關注社會老年化問題,也制定了相應的養老制度以應對老年社會的到來。經過13年的發展,到2007年,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高達21%,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
  • 認清老齡化深刻影響,積極構建理想老齡社會——軍休所舉辦人口老齡...
    人口老齡化是現今社會面臨的挑戰,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新形勢,做好老齡政策的宣傳與解讀。2020年12月10日,通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軍休所舉辦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講座活動。軍休幹部代表近30餘人參加。軍休所所長關志軍主持講座。
  • 清研智庫:推動人口生育率向更均衡水平靠近
    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出發,結合我國人口發展的階段特點,解決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著眼點,都可以統一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這個大戰略框架之中。 ●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延續低生育水平下人口增長遞減的趨勢,甚至有可能提前迎來人口的峰值和負增長。 ●未富先老、快速老齡化和超大規模老年人口等特徵,將是一個長時期的重要國情。
  • 「睿見」梁春曉:人口老齡化下的社會轉型、第三人生和生命關懷
    從年輕社會到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是「人的突變」中影響最大最持久的,堪稱人類史上最大「灰犀牛」。有人說把老年人年齡定義調高一下,就不存在老齡化了,也不是的,你可以改變老年人年齡的定義,但改變不了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從上世紀60年代金字塔型的人口結構,到90年代再到現在的鐘形乃至未來的紡錘形人口結構,老齡人口佔比極大增長,而勞動力人口佔比是下降的,少兒人口佔比更是下降的。
  • 人口學者黃文政:老齡化背景下需統籌考慮生育、延遲退休問題
    近日出版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以下簡稱《百問》)中提出,這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促進社會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在現行制度框架下,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計到2029年當期將出現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計結餘將告耗盡;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預計在2024年出現累計赤字。
  • 瑞典人口老齡化嚴重
    原標題:瑞典人口老齡化嚴重 來源:駐瑞典使館經商處《瑞典日報》3月3日報導,1968年,瑞典65歲以上的人口僅佔13.4%,今天65歲以上的人口佔到20%。厄蘭島的博裡霍爾姆市老年居民比例最高,佔35.7%。而位於斯德哥爾摩的松德比貝裡市老年人口最少,佔比12.5%。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男性60、女性55的退休年齡已不合國情,要走「積極老齡化」之路
    他還建議,引導多方主體參與,參考發達國家經 驗建立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覆蓋城鄉所有老年人的社會救助制度與社會服務體系。「未富先老」,中國老齡化形勢嚴峻 數據顯示,到2018年底,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數達到1.67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11.9%,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為2.49億,佔總人口的17.9%,且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首次超過15歲以下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