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連雲港漸入佳境背後,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新模式

2020-12-23 申耀的科技觀察

僅僅只用了一年時間,「我的連雲港」APP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這款由連雲港市政府主辦的全市統一的城市綜合移動應用服務端,於2019年5月24日上線運行,上線一年時間累計下載使用量便突破200萬,其中實名註冊用戶超過160萬,平均日活躍人數約10萬,最高日活躍人數30餘萬,累計為市民提供各類政務服務便民服務1.5億多次。

不僅如此,在今年疫情期間,「我的連雲港」App還開發上線疫情防控專欄、疫情防檢系統、口罩預約等功能,上線「返連通」平臺、「連易通」平臺,助力連雲港市政府實現精準防疫,讓「數字政府」建設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的價值和作用。

毫無疑問,「我的連雲港」APP大獲成功的背後,正是過去兩年連雲港市與紫光雲公司一起打造的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六大基礎庫以及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形成的「雲底盤」,實現了城市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不僅為這座城市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決策支持,也為指揮調度提供了保障,更為政府數字治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真正打造出了新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標杆和新樣板。

釋放數字政府新價值

眾所周知,在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無論是快速建立高效指揮系統,創新數字政務服務新模式,乃至推動復工復產的有序進行,無疑是對每一座城市中的管理者前所未有的「大考」。

而連雲港市依託「我的連雲港」APP平臺,在疫情期間開發上線疫情防控專欄,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提供線上醫療預約和結算服務,為科技戰「疫」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例如,「我的連雲港」APP平臺開發「疫情防檢」應用,完成近30萬次的來連車輛人員信息登記;上線「口罩預約」功能,緩解市民購買口罩難題,累計投放口罩25萬隻;上線「連易通」健康碼,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出行和企業復工復產,累計發出「連易通」健康碼約170萬張,為市民提供出行服務超6000多萬次,目前還正在與連雲港市發改委共同組織發放市政府5000萬電子消費券。

其實,「我的連雲港」APP平臺不但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上線一年時間以來,更匯聚了政府公共服務、生活便民服務、城市新聞資訊,在成為連雲港市一站式智能信息化城市綜合生活服務平臺的同時,也為當地政務服務向移動應用端延伸升級,更為連雲港市釋放數字政府的新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我的連雲港」APP上線以來先後進行了14次版本迭代更新,辦理事項也從上線時1.0版本的166項增加到394項,同時更實現了1600餘項政務服務事項在線查詢和申報。同時,「我的連雲港」APP在建設中,還始終圍繞高頻政務服務和公共便民服務,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資源優勢,讓新應用開發與群眾需求點相契合,掌上公交、學法免分、社保、公積金、電子卡包、個人信用貸款等貼近群眾身邊需求的應用得到市民認可和點讚,使用率也高居榜單前列,四大主板塊、17個子板塊、六大功能特色,也樹立了連雲港市政務便民服務的品牌和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連雲港」APP 2.0版本已於日前上線,在1.0版本的基礎上,2.0版本將重點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在界面布局上做減法,在服務事項上做集合,用細緻的設計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在個性化設置、操作界面、註冊認證、安全性能加固等方面進行優化和提升,讓APP功能更加豐富完善,掌上服務更加便捷、實用、貼心,努力做到讓市民有「一個APP,通辦身邊事」的體驗感。

不難看出,依託「我的連雲港」APP平臺,連雲港市創新了數字政務服務的新模式,不僅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實現了「善政、興業、惠民」的目標,更探索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方法、新形態和新模式,真正為當地數位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構築堅實數位化底盤

回頭來看,連雲港市數字政府建設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時間之內就取得巨大成功,背後離不開合作夥伴的助力。早在2017年,連雲港市就啟動智慧城市建設,經過多方考察,與紫光集團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由此以新城市運營理念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連雲港模式」正式開啟。

而承接紫光集團「芯雲」戰略部署,紫光雲公司在數字連雲港的建設中承擔起了重要的建設重任。可以看到,過去兩年,作為紫光雲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CEO的吳健,就多次對外闡述過紫光雲公司要助力連雲港智慧城市建設,加速「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大服務」的數字政府的落地,構建具有連雲港特色的雲服務體系,以合理的運營實現智慧城市的建設價值。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連雲港模式」可以說初見成效,這不僅大大提升了連雲港市的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也為未來數字政府的建設帶來了更多借鑑和參考的價值,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做觀察:

一是,在數字政府頂層設計上,在紫光雲公司和新華三集團的協助下,連雲港構築了「四梁八柱」的建設新模式,即「四個一」加「三中心」的框架體系,包括「一網」,即以市政府網站為總門戶的政府網站群;「一雲」,是指市縣區統一的政務雲平臺;而「一端」是指高效便捷的城市移動客戶端;「一目錄」是指數據資源共享目錄,同時基於「四個一」實現了「秒辦」、「指尖辦」、「24小時不打烊」等現代化應用。

具體到架構層,則是指支撐「四個一」的架構劃分為四層: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層,包括雲平臺、網絡以及態勢感知;二是數據層,主要是人口庫、法人庫、空間地理庫、宏觀經濟庫、社會信用庫和電子證照庫六大基礎資料庫;三是平臺層;四是展現層。

二是,在政府數據運營方面,紫光雲公司推動促進高質發展、挖掘港城新模式,塑造服務型政府,積極幫助連雲港打造政務雲平臺消除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用新的科技模式創新,實現業務數據整合,形成數據、信息開放共享的局面,最終促進業務變革和城市的優化。

其中,在平臺層面,紫光雲幫助連雲港重點建設完善城市大腦,實時把握城市運行狀況,及時做出智慧決策,高起點打造全市統一的移動服務端;在數據層面,完善六大基礎庫,建立全領域的主題庫,推動基於政務服務系統的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解決數據共享堵點,完全打通信息孤島,全面支撐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關鍵的是,數據打通和共享,也從根本上解決了政府傳統的職能結構、管理方式和運行邏輯帶來的種種挑戰,為連雲港的城市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三是,在建設城市的數位化底盤層面,連雲港聯合紫光雲公司、連雲港市城建控股集團建設了連雲港大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總面積 4.5萬平方米,按照業內T3+標準建設,整體規劃建設5000個機櫃,同時該大數據中心也承載著連雲港市政務雲平臺與六大基礎庫,向下管理著強大的數字基礎架構,向上承載著各個部門的智慧應用,單體運營規模在江蘇省內首屈一指。

而與城市大數據中心同期落成的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則是連雲港的「城市大腦」,集數位化、信息化、智慧化為一體,目前已經建成「數字政府創新展廳」和「政務指揮中心」兩個功能區,面積共計2400平方米,已於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此外,作為智慧城市運行的指揮中心,政務指揮中心能全面展示城市運行實時態勢,為城市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目前該中心已對接氣象、環保等業務部門數據,具備實時指揮調度功能,為城市管理決策、公共服務提供數據上的支撐。

由此可見,從數字政府頂層設計到數據融合再到數位化底盤建設,紫光雲公司不僅讓連雲港市成為了全國較為領先的數字政府建設新樣板,更成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中的新標杆。

智慧城市建設再思考

事實上,無論是「我的連雲港」App上線一年就突破200萬下載量,還是數字連雲港建設中構築的「四個一」+「三中心」的新模式,背後都印證了未來數字政府乃至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都必須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重塑政務信息化管理架構、業務架構、技術架構,通過構建大數據驅動的政務新機制,來優化調整政府內部的組織架構、運作程序和管理服務,並形成「用數據對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用數據創新」的現代化治理模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未來數字政府乃至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紫光雲公司更像是一個新支點,通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的落地方法論,以及領先的技術優勢以及不斷打造出創新政務民生服務新模式,不僅會讓數字政務服務實現向縱深領域的不斷發展,也會大大推動政府數位化轉型新紅利的釋放,具體而言:

首先,是方法論的提出,即數字政府建設的頂層設計,數字政府以及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畢竟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超級工程,需要全面的頂層設計、技術集成和立體化服務,更需要從城市治理到城市規劃、從民生服務和產經發展等多維度、多角度的合作,才能夠實現數字經濟在各領域的綜合發展。

那麼,紫光雲公司在數字連雲港建設中構築的「四梁八柱」的新模式,通過「四個一」加「三中心」的框架體系,無疑探索與實踐出了可落地的運營新模式,保障了數字政府乃至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持續推進。

其次,是數位化底盤,即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它不僅成為當地企業雲、政務雲、行業雲的重要承載,也為區域內企業上雲、政務上雲提供從網絡硬體到核心雲平臺一體化的服務解決方案。

在這方面,紫光雲公司依託最新發布的UniCloud 2.0架構,實現了「全域雲服務」,可覆蓋計算、存儲、網絡、資料庫、安全、人工智慧六大類產品,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安全可靠、有差異化特點、以及能夠適應不同規模化的數位化底盤;而在「全場景智能」方面,紫光雲公司基於全域雲平臺所包含的數位化智能引擎、數字孿生、智能平臺、開放平臺等技術能力,持續賦能給產業中臺,如產業數字引擎、智能城市運營平臺、建築空間運營數位化平臺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更為智慧城市中的經濟運行、政務協同、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百行百業的場景應用提供了堅持的基礎支撐。

最後,是運營模式創新,紫光雲公司不僅對地方政府的轉型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有著豐富的落地實踐經驗,而這也不斷推動著紫光雲公司在數字政府以及新型智慧城市領域運營模式的創新,從而真正幫助當地正度利用數位化轉型解決社會痛點,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全文總結,連雲港市「數字政府」建設取得巨大成績背後,其實正是紫光雲公司建設數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縮影」,在這背後是紫光雲公司多年來在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領域的實踐驗證加上對地方政府在數位化時代變革需求的深入洞察,所形成的新理念、新技術,以及新模式的具體體現,這讓紫光雲公司今後在數字政府以及新型智慧城市的落地中,將成為新一輪的引領者和領跑者。

相關焦點

  • 新模式創新建設智慧城市 迪威迅一直在行動
    新模式創新建設智慧城市迪威迅一直在行動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當中,迪威迅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迪威迅公司負責充分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創新,在項目運作當中落實並且成功實施,所以,迪威迅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項目運作過程當中,政府考量如何運用PPP方式來購買企業的服務,將是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正途。
  • 數聚賦能,山東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樣板
    ,是山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提速。   去年以來山東全面啟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今年3月,全國首套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省級地方標準在山東推出。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山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速。   數據驅動,讓城市更智慧。
  •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是未來一個重點投入方向
    在日前舉辦的「騰訊雲數字孿生城市峰會」上,騰訊雲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數位院士、政府機構、合作夥伴等組建「騰訊雲未來城市專家聯盟」,共同推進智慧城市的新基建進程。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透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是未來一個重點投入方向,「數字孿生城市,已進入規模化實施階段。」
  • 360周鴻禕:以橫琴為基地建設新型數字城市和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節點
    原標題:360周鴻禕:以橫琴為基地建設新型數字城市和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節點 「數位化發展應當樹立底線思維,把安全作為根本和頭等大事,牢牢築起安全根基。」12月10日,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在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
  • 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與一款APP的城市智慧
    此時,連雲港信息化建設也在努力加快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在2018年,連雲港便提出全面推進「高質發展、後發先至」的發展目標,並正式公布《連雲港市數字政府頂層設計方案》,為連雲港的智慧城市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可以說,連雲港智慧城市元年即是從那時正式開啟。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希望通過我們公正、公平、公開的權威社會第三方智庫評估與各級政府自評價互相支持互為補充,進一步推動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探索出一條新技術、新理念與區域經濟發展、地方特色、文化旅遊有機結合的新模式、新路徑,上述智慧小鎮無論是人文,科技,貿易,生態還是數位化經濟和新型城鎮建設都在全國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太昊國際智慧城市評估組推薦上述小鎮入選2019-2020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小鎮百強榜單!
  • 基於一種新型智慧城市群項目的建設運營模式介紹
    智慧城市是依託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的新型智慧城市,促進城市更高效化、更快捷化、更透明化運行。智慧城市群是從《「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加大城市群建設步伐,打造世界級智慧城市群。
  • 智博會|美象科技用數字孿生技術 助力新型智慧城市發展
    2020年12月3日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展會以"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為主題,推動全球城市在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和資源、產業、人才等各方面的交互、發展。寧波作為新型智慧城市代表之一,在打造智慧城市時重點突出了以5G為核心的新基建和城市大腦建設。
  • 山東全面提速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究竟新在哪?看看這些新圖景吧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能讓城市更智慧?  未來的智慧城市是什麼樣,需要更多想像力和執行力。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山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速。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出爐
    -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希望通過我們公正、公平、公開的權威社會第三方智庫評估與各級政府自評價互相支持互為補充,進一步推動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鎮建設過程中,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依託數字經濟、智慧產業結合休閒旅遊、商貿物流、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重點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智慧小鎮。
  • 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規劃藍圖解讀
    「智慧新城將以物聯感知體系作為觸角,將『智慧』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城市推進部部長王亮說。王亮介紹,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遵循「五合十全」的發展思路,即構建「基礎統合、數據融合、智慧聚合、業務整合、服務契合」,形成「全域感知、全數融合、全智賦能、全效政務、全局共治、全民普惠、全業創新、全景可視、全程可靠、全能運營」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體系。
  • 新型智慧城市,聯想不一樣在哪裡?
    三個不同地區的三個不同場景,體現了智慧城市建設能夠為人民生活帶來的福祉。智慧城市建設的價值正越來越直觀的呈現在我們身邊。正因為此,智慧城市建設在我國呈如火如荼之勢。 截至當前,我國已有超過700個城市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實施國。
  • 智慧城市:真正的「智慧」是讓人民更滿意,讓生活更美好
    建議指出要「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近年來,隨著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新業態、新模式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如何用「智慧」描繪城市的美好未來成為社會各界的努力方向。
  • 湖北聯投集團聚焦數字產業助力武漢城市圈建設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湖北聯投集團緊跟湖北疫後戰略發展布局,全面回歸武漢城市圈發展主跑道。通過聚焦數字產業、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持續推動城市圈新興產業集群培育,著力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新模式。一是提升數字產業發展「加速度」。
  • 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閉幕,高質量發展新型智慧城市
    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閉幕,高質量發展新型智慧城市 2020-12-0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發布《新型智慧城市實施方案》(2021,全文)
    可快速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政府官網發布《武漢市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將武漢市建設成為多方面具備全國標杆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以下為《武漢市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全文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中國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省關於智慧城市建設工作部署,加快提升具有武漢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指導未來三年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 山東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圖景
    左圖:槐蔭區智腦中心是智慧槐蔭的中樞系統,目前已經整合接入9個平臺以及2937路視頻監控。右圖: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警務航空大隊配備有無人機30餘臺,在支撐全市警務實戰的同時,也服務城市治理和經濟建設。數據驅動,讓城市更智慧。
  • 從智慧城市十大事件,回看激蕩的2020
    新基建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領域,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 數化萬物,智繪未來——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規劃藍圖解讀
    「智慧新城將以物聯感知體系作為觸角,將『智慧』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城市推進部部長王亮說。王亮介紹,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遵循「五合十全」的發展思路,即構建「基礎統合、數據融合、智慧聚合、業務整合、服務契合」,形成「全域感知、全數融合、全智賦能、全效政務、全局共治、全民普惠、全業創新、全景可視、全程可靠、全能運營」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體系。
  •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9-2025年)》出臺
    城市治理更聰明、更智慧,我們的生活才能更便捷、更輕鬆。近日,《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9-2025年)》正式出爐,標誌著我市智慧城市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迎來新機遇。記者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獲悉,黨中央國務院先後提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安徽省發布「數字江淮」戰略,滁州市正處於長三角一體化、江北新區(自貿區)建設等多個重大戰略疊加的關鍵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