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各類寫作知識分享,第一是想讓自己理解得更透,復盤而已,我在寫的過程中往往能生發更簡單快捷的模版。第二是希望大家少走彎路,放棄「我以為」懂得最底層邏輯。
總偶爾有幾位留言說沒用,你可以不學,別打擾別人學習。不懂理論,不會乘法口訣,做什麼3位數乘除法?給我家十歲孩子講課,都不是直接告訴她答案,也要從底層邏輯講,她才能舉一反三,遇到同類型的題會做。
我也並不喜歡大家點個讚,說句受教了就作罷,最好的學生是善於提出問題,找到自己的問題,然後由學長指導或是自己解決。
所以,不贊同的朋友請善良,勿發一堆是事而非的留言,連最起碼的語言表達都不通,說些啥我都不知道,麻煩你們憋一下勿噴,我就免費分享一下知識,用不著聲討。
今天接著講人物過於單薄化,相信許多文友都有這樣的體會,寫小說十多萬或幾萬字後,發現人物過於紙片,也不知道他下一步應該怎麼行動,怎麼說話,怎麼表達,怎麼和主線產生關聯。
這個形況其實挺複雜,我之前也研究過,但通過細緻的研究,基本接近了它的底層邏輯和模版。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設計的人物不夠清晰,第二個原因是你主觀意念太強,把人物當成木偶,第三個原因是你的動機不明確,靶向偏離。
想解決這些問題,先來了解一下人物卡如何設立。
人物卡
1. 第一維度
人物的第一緯度很簡單,生理緯度:就是我們普遍認為的外貌、身高、形象、服裝……
現在有個很糟糕的問題,因為扭曲的審美,國人小說裡的主角大概就是膚白、貌美大長腿,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明些的會細緻描寫眼睛中有月亮有太陽有星星,有湖有魚有……,男的就是面癱、腹黑、毒舌、各種霸道總裁,導致我們黃董事一口「我以為」,油膩到觀眾吐,總算後來洗油成功了。
明明大家喜歡低調、謙卑、勤勉的男孩,或是清水出芙蓉的王冰冰,簡單透徹的丁真,為什麼還要寫成那個樣子?
前幾天看到一本小說,反套路的,女主是個2米,捲毛短髮,一身蠻力,手可劈西瓜,還能夠直接伸到西瓜裡去吃的女漢子,拿胸罩當各種武器的小豆比,也十分可愛啊。
哦對還有一本,女主是個支教,每天把自己弄得髒髒的,因為要帶孩子,各種馬虎大意,但記憶力超強的女怪物,也很好啊。
西方小說中的人物就比較有個性,但他們事無巨細的外貌描寫也挺勸退的,我都是跳過去看。
外貌的建立要和你的小說有關聯,少描寫外貌,側面烘託更高一著。尾魚很少正面寫人物,劉慈欣的《三體》更是透過幾十個哈哈鏡來寫人物,也一樣真實、立體,令人不寒而慄。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人物的外貌更少,不得不寫時才寫一二筆,沒有影視劇之前,都活在我們想像裡。但一點也不影響那些人物活在我們心底。
2. 第二維度
背景緯度或社會緯度,家庭、教育、環境、名譽、聲望、財富、智力高低、社會圈、權力,我以前一直忽略這些,但這是形成人物個性的硬實力組成部分。
如果你的人物單薄應該就是這方面沒設立好,人物有許多不得不,這些不得不形成了小說的矛盾、衝突,而不得不正是因為生存環境、各種附加條件所影響的。
貂嬋不得不和董卓那個老色坯獻媚,又不得不和呂布周旋,在這個故事裡,她沒有自我,完全受環境影響做出一切行為。
林衝不得不雪夜夜奔,殺人放火,他不殺人人家殺他,不得不上涼山,他因為情勢所迫沒得選擇。
我的主角不得不去異世界,因為他父母被殺,妹妹被擄走,好好的富二代生活過不成。
你生在教師之家,必然彬彬有禮,或是懦弱,當然也有反骨,反而成為社會禍害的,可以把幾種典型列出來,有些人物因為某背景原因,一說話就必然有其特徵,這是不用作者再費腦力編織的。
神職人員肯定張口就是主,屠夫肯定就是宰他娘,算命的張口就是你印堂發黑,當官的要打官腔……
這一緯度要注意,人物卡上很關鍵一點。
3. 第三緯度
心理緯度或情感緯度,決定人物在關鍵處做出選擇的重點。私人範疇的,包括感情、世界觀、興趣愛好、心理狀態等。
你喜歡一個男孩或女孩,暗戀或是明戀,大方或是懦弱,外顯或是內斂,欣賞或是獨佔,變態或是正常,這都是決定兩人對話、行為乃至最後結果的重中之重。
《食罪者》中有個變態,精神分裂,喜歡一個女孩,就對外宣稱這女孩也愛自己,天天寫血書,日日跟蹤女孩,把女孩嚇得報了警,男孩也因此入了勞教。
女孩後來嫁給了班長,結果班長表面不變態,卻暗地裡直接動手,肢解了好幾個少女。而出了勞教的真正變態,一直默默保護著女孩,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
所以一個人的心理情感決定他的外顯,只要你設計明白這點,人物就活起來了,他會自動的說話、行動,你根本控制不了的。
而這正是有趣的地方,也是痛苦的地方。
還有一點很重要,作者的情感要小於人物的情感。
我們寫出來的是個人,不是沒有生命的提線木偶,喜歡筆下的人物,就讓他們自動表演,你只要給他們設計好舞臺,設計好背景,叫這些演員出來表現就可以了,你可以退居幕後了,不要隨意做棒打鴛鴦的娘或是亂點譜的月老。
還有要注意人物是活的,不是紙片人,心理活動和外表活動未必統一。
這有多種情況發生
比如和一個好友對話
1. 表面答應,心裡NO2. 表面答應,心裡懷疑3. 表面答應,心裡鄙視4. 表面答應,心悅誠服5. 表面答應,心裡想別的事情6. 表面答應,心裡暗罵SB……
因為人物性格和心裡活動的影響,人物可以有無數種反應,這也是保證人物鮮活的一點。
如果你設計的複雜一些,表面答應,心裡有密謀(可以密謀對方不知道的事情)
表面答應,心裡在想他的老婆味道不錯,他只知道加班,嘿嘿真傻帽(陰暗了)表面答應,心裡在想他妹妹答應我下午的約會了,嘿嘿,他不同意我兩交往,我兩早暗渡陳倉了。表面答應,心裡在想,哦原來他們今天全家去看電影,那就好辦了,晚上和幾個小混子撬門開鎖,拿錢撒歡去了。
……這樣就可以做反轉的鋪墊了。
所以,人物的心裡和表面那是千差萬別,注意差異化的設計,這個人物就不會淺薄了。
表面馴良內心狂野,或是表面殺馬特內心乖乖女……這樣的人物反差萌成立,比較可愛了。
還有朋友會想,我接觸的人比較少,也沒經歷過陰暗的事情,而且我本身也不是陰暗的人,那怎麼辦?
還有一個模版可以套用。
人物模版
從前有個朋友拿來一本樂嘉的《色眼識人》,我和家人看了看,覺得是胡扯,就看了個開篇扔開了。
但最近研究人物性格,突然想起了它,重新找來一看,哈哈,真是天然的人物性格模版。
這其中把萬千種人歸納成了四種顏色性格
紅:快樂,衝動的性格,容易忘記煩惱。藍:完美,冷靜,次序,含蓄,沉默,有點處女座情結。黃:成就,執著,掌控,權力,不達目地不罷休。綠:穩定,需求不多,給予者,不喜歡麻煩別人。
也可以藍+黃:需要完美,但更需要掌控別人。
紅+黃:我的快樂一定要分享給你,你必須感知到。
藍+綠:我不開心不用你管,放任我去吧
……自由組合,這四種簡單的模版足夠用了。也可以詳細地讀一讀這本書,了解他們性格下的原因、動機。
意外收穫是可以了解你身邊的朋友,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我的人際關係為負,希望研究透人物性格能夠成為正數)
以上就是人物能夠在小說中靈活、生動的方法,理解了這些原理後,就寫得不再那麼吃力,也能夠明白主角一開口是什麼驅動力,他會說出怎樣的話來了,他的對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總結一下:
人物卡:三維度。
性格模版:四種顏色。
作者情感小於人物情感,不要把主角當成提線木偶,不要由你的個人情感去把控人物進展,也不要「我以為」,要讓人物自己去「我以為」。
希望大家學起來,會一個知識不用只是落灰,立即就用,多次反覆用,融入你的思想裡,成為你的技巧才是真正的學習。
關注不迷路,探討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