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囑品第十》中這麼說:「汝等若欲成就(一切)種智,(也就是佛智),須達一相三昧(與)一行三昧;什麼叫做一相三昧呢?底下講:何謂一相三昧?注意!這個很重要的!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什麼一切處呢?不管順境、逆境,你的因緣如何,你結婚、不結婚;你在家、出家,都不管!你就是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千萬不能.「憎」就是恨;「愛」就是執著。亦無取捨,我們愛就取;不好的我們就舍,叫做亦無取捨。於彼相中不生愛恨之心,因為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有了取捨就是得失心,麻煩、煩惱就到了,煩惱就到了!不念利益成壞等事,什麼利益?跟我有好處的,還是沒有好處的,為什麼?所有的利益都是虛幻。成也是幻、壞還是幻,不念利益成壞等事。
安閒恬靜,就安住在這個寂靜之處。虛融澹泊,虛融就是把心空出來,就像一個虛空可以包容一切,叫做虛融,無所不容。這個「虛」就像虛空,就像虛空可以融入一切相,我們一個大修行人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在一切相,都可以慈悲喜舍的對待每一個眾生;當然,還要看眾生能救不能救啦!這個澹泊就是淡泊一切,看得很淡,什麼都看得很平常心,此名一相三昧。
諸位!單單這一句,世間人是絕對做不到,世間人要面對這個現實,要賺錢、要上班。有時候,我們出家人在沒有大悟以前,都會搞一些自己突出的地方,有時候,也會落入煩惱的坑洞,自己不知道,好像要修行,要搞出一個什麼東東,這個會煩惱的。諸位!修行是修不出任何東西的,悟無所得,就是修行,把萬法本空,用在任何一個時間、空間的交會點,就是修行。
譬如說:我們有一天會死,諸法都是敗壞之相,把這種心情用在今天,東西被偷了,哎呀!遲早會走的啦!現在擁有了,我暫時用一下!為什麼?沒有一樣是我的,把終點的觀念、智慧,拿來現在的起點用,會很好用的,會很好用的!是不是?既然人都會死了,那麼,所有的諍論,沒有任何的意義;所有的是非、恩愛,也沒有任何的意義,我們就是這樣子,平實、平淡、平凡的過日子,過著一種非常超越的日子,幸福、快樂的日子就接近了!
底下,什麼叫做一行三昧呢?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直心就是不誑,就是不可以扭曲,為什麼講:純一直心?這個直心是不能有虛偽的東西,世間人就是戴著一個假面具,所以,沒辦法見性。世間人很好面子,在北京念書,他就說:我兒子念北大!其實是在北京念書啊,跟北大有什麼關係?他的女兒如果在上海念書,就說:我女兒復旦!其實是在上海念書,上海念書、念大學,跟復旦有什麼關係?在臺北念書,你能說:我是念臺灣大學嗎?所以,我們因為跟內心裏面那一種誠懇、單純的真善良不相應,因為我們要過現實的生活,彼此之間互相警惕,因為不是修行人,我們講的是世間人,所以,大家變成用一種面具,就是我騙你、你騙我。
什麼是大人的世界?大人的世界就是互相欺騙,明明就很討厭這個人,可是,一見面,一直讚嘆這個人;有時候,表面上對你很恭敬,背後呢?是傷害你,傷害你!為什麼?什麼是世間的大人世界?就是虛偽的世界,戴著一個假面具的世間。為什麼?大家要從中獲利啊,不敢得罪主管。所以,我們要達到這個純一直心,就是要把假面具拿下來,修行跟學歷沒有關係,不須要動不動就說,你是什麼北大、臺大、復旦、哈佛,這樣欺誑人家。沒有念書有什麼關係?六祖也沒念書啊;廣欽老和尚也沒念書啊,二個都是一代祖師啊!
所以,因此,這個當然是站在學歷的角度,只是一個小職員,他就說:我是哪裡的領導、是哪裡的經理!名片啊!所以,現在就是這樣,詐騙集團也是這樣,新竹的,你看有一個工程師,笨到這種程度的,新竹的工程師,已經幹到工程師了,然後,因為他沒有時間交女朋友,就上網。上網以後就看到那個相片,就一個很漂亮的小姐,然後,來往了。這個小姐是透過朋友介紹的,然後,這個朋友就告訴這個工程師,說:這個人很可憐,她要去美國念書沒有錢,然後,她爸爸、媽媽現在中風、生病,然後,這個工程師一次就匯錢,又匯錢.一直匯,匯到多少?匯到四百多萬,匯了四百多萬,二十幾筆啊,還沒有發現;後來,最後才發現了,抓到了,原來是同一個人,就是跟他介紹的那個,這個女朋友是虛擬的,虛擬的,你知道嗎?沒有這個人存在,是隨便拿一張最漂亮的相片給他看,這樣騙了工程師,騙了四百多萬!這個世間就是一大騙局,騙來騙去,這個就是大人的世界。所以,我們如果說:以一個純真、純善、純美的這種心情來修行,大家都見性。
純一直心就是不欺誑、不欺騙。不動道場,如如不動道場,也不須要掩飾什麼。真成淨土,諸位!這個就是淨土啊!所以,你想要到極樂世界去嗎?就這麼簡單,這一句話,往生極樂世界的要件,要背一下: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就是不虛偽,完全真誠的待人處事。不動道場,悟到如如不動的心性,真成淨土,這個立刻就成為淨土了!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此)二(種)三昧,如地有種,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三昧),亦復如是。
」如果有人具備了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就像地有種,因為佛就是不生滅的因,下這個不生滅的因,用不生滅的心修行,這個種子一下去,含藏長養,記得!時時刻刻都了悟,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常不斷,如此的體悟,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三昧,也是這樣子。我告訴你:這二段你貫通;一相三昧跟一行三昧,就萬法盡通,沒有哪一樣.世間什麼難度困擾著你,不會的!《大乘起信論》說:一行三昧就是真如三昧。
離異熟識,餘種子體,定不可得。他是一個欲界眾生,怎麼能夠在臨終的時候,生起色界、無色界的染汙意識呢?這個「種子體」,如果「離」開第八識,就「不可得」。這句話怎麼說呢?小乘的學者,他一直認為不需要第八識,生命就能夠相續。這個生命的相續,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心念要相續。你說你不用安立第八識,那你這個念頭怎麼相續呢?你怎麼把前一念的功能傳遞給下一念呢?說你念佛:誒,你剛出家的時候,念佛的功力跟現在不同,那你怎麼說這幾年來修持的力量能夠不斷累積呢?小乘的學者說:那很簡單,前念轉給後念,這個前念要消失之前,趕快把這個功能傳給下一念,第二念再傳給第三念,這樣子善惡的功能就能夠相續下去了。
但是這個地方有問題:因為我們在欲界的時候,不管是起善念、惡念都有中斷。你造善的時候,不可能永遠造善,偶爾也會起惡念,會打妄想、起煩惱!一個再惡的眾生,他不可能永遠起惡念,他有時候也起善念。他臨終的時候,怎麼知道一定會生起一個色界、無色界的愛取呢?這個愛取的功能從哪裡來的?假設沒有阿賴耶識,這個人身的種子就不可得,那就變成要靠運氣了。所以,合理的解釋就是說:離開了第六意識的造作,它的背後有一個不造業的阿賴耶識,它把你今生所起的善惡念全部收集起來,等到臨命終的時候,看哪一個心念強,就表現出來。
所以說,假設你說是「前念引生後念」,而這個善惡念都有中斷,那欲界的眾生要投生到色界的時候,那是一個很大的心識轉變,從一個欲界的散亂心,要轉成一個色界的禪定心,那臨終的時候,他好樂色界的心情,這個種子的自體,是怎麼生起的?因為他禪定的心被中斷了。所以說,離開阿賴耶識,能生起這個色界心情的種子,是不可得的,就這個意思。
回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近期每天摘錄集20210801
(2021.08.01)近期的目錄
短視頻目錄(2021.05.12)
短視頻目錄(2021.06.03)
慧律法師楞嚴經 十六套(全)
慧律法師圓覺經一講座
慧律法師圓覺經二講座(全)
慧律法師百法明門論表解(全 )
慧律法師金剛經講解(全)
慧律法師《唯識簡介》全
慧律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要解(全)
慧律法師佛學十四講表(全)
慧律法師地藏經講記1--55(全)
慧律法師唯識二十頌、三十頌
界詮法師妙法蓮華經(全)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講座(八十華嚴)全
夢老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全)
夢老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全)文字版
夢老華嚴經-淨行品(全)文字版
夢參老和尚地藏經淺全)
夢參老和尚佔察善惡業報經講記 全
夢參老法師法華經(全)
夢參老和尚心經講解(全)
宣化上人法華經(全)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全)
宣化上人金剛經(全)
宣化上人華嚴經01-388(全)
宣化上人普賢行願品(全)
短視頻目錄合集一(2018.07.01)
短視頻目錄(2021.03.25)
短視頻目錄(2021.05.12)
祖師大德悟道因緣集
南禪七日視頻目錄(全)
阿彌陀佛的故事十集
淨慧法師僧伽吒經(全)
妙法天籟音 萬佛名經全 妙印法師
慧律法師教念楞嚴咒,文殊講堂唱誦楞嚴咒
歷史文章閱選讀一
歷史文章閱選讀二
歷史文章閱選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