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外面玩耍的孩子也多了。雖然戴著口罩,老人帶著孩子還是喜歡扎堆。有幾個孩子快2歲了,還穿著紙尿褲。
有些老人就開始叨叨:這麼大了還穿紙尿褲,小心小腿往外撐!
年輕人不以為然:外國人的孩子穿紙尿褲到四五歲呢,也沒見人家O型腿。
老人們撇撇嘴:好話討人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年輕人只能遠離他們,耳根子清淨一些。
孩子穿尿不溼時間長了會導致O型腿嗎?在網上也看到有朋友在提問,對此還是有些疑慮的,所以,我們這次就來討論一下尿不溼和O型腿的問題。
O型腿是怎麼回事?
O型腿也就是「膝內翻」,我們常稱為「羅圈腿」,足球運動員的腿多數都是羅圈腿。
具體表現為,兩腿伸直併攏的時候,兩腳能並起來,但是兩個膝關節之間卻有一個空隙,就像英文字母「O」,所以美其名曰「O型腿」。
尿不溼會導致O型腿嗎?
尿不溼都是軟質親膚材料,和孩子的身體貼合緊密。雖然位於孩子的兩腿之間,我們感覺是孩子為了避開尿不溼的束縛,會可以向外撐腿。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尿不溼的硬度不足以導致骨頭變形,孩子穿尿不溼如同我們穿較厚的褲子,也不會刻意向外撐腿。
孩子在子宮裡的時候,為了節約空間,就是以「青蛙腿」的形式向外撐開。孩子出生後,髖關節發育不完善,需要將兩腿分開,這樣更有利於骨骼發育。
我們仔細觀察孩子,會發現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兩條腿自然彎曲,就像青蛙一樣,這是在子宮裡養成的習慣。
事實上,孩子在2歲前都是O型腿,18個月的時候最嚴重,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自動矯正。
這是因為孩子的腹肌不夠發達,站立時,腹部向前挺,腰椎向前彎,用來彌補骨盆的前傾,走路的時候,有點像O型腿,是生理性彎曲。
什麼情況會導致O型腿?
孩子也會出現病理性O型腿,這時家長就需要注意了。一般這些情況會導致O型腿。
1、走路太早
有的家長喜歡拔苗助長,在孩子沒有自主願望的情況下,要求孩子早站立、早學走,孩子的關節受負荷過重,就會導致「O型腿」。
2、姿勢不對
如果孩子長期旋轉式學步車,或者使用質量不過關的背帶,孩子的兩腿總是以不正確的姿勢走路,久而久之形成習慣,關節周圍肌肉的平衡性和協調性降低,導致關節移位,也會出現「O型腿」。
3、外力損傷
如果發生過意外事故,因為外力損傷了肌肉韌帶,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穩定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腿部畸形。
4、缺鈣
如果長期缺鈣,骨骼較軟,在走路時,受到體重的壓力,腿部就容易被壓迫變形。
如何預防O型腿?
我們了解了導致O型腿的原因,就要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
1、尊重孩子發育規律
3翻6坐8趴10站12走,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我們不能強迫孩子提前發展。孩子想站的時候自己會站,想走的時候自己會走,我們做好輔助就好。每個孩子的發展規律不同,有的可能幾個月就會走,不要跟別人比較。有的孩子發展得早一些,我們的孩子發展得晚一些,最終都是一個終點。
2、避免使用質量不合格的學步工具或輔助工具
在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不要使用旋轉式學步車,學步車不會讓孩子學步,只是讓孩子學會了使用學步車的技能。孩子會使用學步車以後,會比較依賴,總是讓學步車帶著他走,他反而不想自己走路了。
選擇背帶或者腰凳時,要注意保證孩子的雙腿能像青蛙一樣打開、膝蓋保持彎曲、並自然放鬆,也就是臀部位置要足夠寬、進深尺寸要合適。
3、注意補充鈣質
孩子出生2周以後,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因為母乳中沒有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質吸收,確保孩子有足夠的鈣質。另外,還要注意接受日光照射,從陽光中吸收維生素D。
等孩子添加輔食以後,要注意補充奶類、綠葉蔬菜、豆製品、蝦皮、堅果等富含鈣質的食物。
結語
孩子穿尿不溼,不會導致O型腿。導致O型腿的原因是走路太早、姿勢不對、外力損傷、缺鈣等,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寶寶長大後,腿就是直直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