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4號,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也代表著美國內戰的開始

2021-01-20 悉力的蝸牛

1784年1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

歷史背景:哥倫布發現美國大陸後,各國殖民紛紛來臨。其中,大英帝國在北美西海岸建立了13個英屬殖民地。殖民地為英國本土提供了豐富的物資。1754年爆發的七年戰爭,英屬殖民地和英軍一起,擊敗了法國人,佔領了加拿大和北美地區的廣闊地盤。過了一會兒,雙方都不能交好東西。

但是,好景不長,多年的戰爭使英國政府債臺高築。此時,英屬殖民地就像英國養的肥羊一樣,是宰殺的時候了。因此,英國政府毫不猶豫,毫這13個殖民地開展了大規模的加稅活動。雖然是殖民地,但越來越大的肥羊顯然不太聽話。當時殖民地喊口號,可以交稅,但要承認殖民地的地位,議會上必須有殖民地的代表。簡而言之,要有權力,要發聲,地位要平等。那個英國政府一定不會答應的。在他們的老貴族眼裡,殖民地低,沒有權利。矛盾發生在這裡,不能調和,沒辦法,開始戰爭吧。但是有一個前提是,這種殖民地的反抗和我國古代歷史上的犯作亂象一樣,矛頭肯定不是朝向皇帝,殖民地的反抗自然也不是朝向國王,反饋貪婪腐敗的內閣,聰明的國王善良善良,典型的清君方。

萊剋星頓的槍聲響起後,殖民地成立的大陸議會還向國王喬治三世提交了和平委託書,在委託書中充分表達了對國王的忠誠,要求國王約束內閣,停止了對他們的壓迫。但是,抵抗行動已經發生,壓力也被部署,戰爭開始,死亡的話就不能協調了。特別是在邦克山之戰中,英軍獲勝,但傷害了1000多人。當時,英國在北美的駐軍也只有1萬人。這樣,血淋淋的事實使英國徹底生氣,喬治三世拒絕了和平請願書,發表了殖民地現在處於各種心術不正當的亡命者引起的公開叛亂,英國政府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打擊,呼籲美國忠實的臣民使叛國者繩索的方法。然而,殖民地仍然不想與英國面對面。畢竟,英國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個軍事強國,真正的商品價格並沒有落入帝國。然而,在無奈之下,1776年7月4日的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與英國宣布徹底決裂。

戰爭爆發,其實戰爭內容沒什麼看不見的。有趣的是戰爭的細節,對英國抱有希望的忠實派,對英國失望,有更大野心的獨立派,天生被奴役的黑人武裝,獨立宣言明確指出,人人平等,但在他們眼中,黑人不是人。戰爭中每個人都要表明自己的立場,選擇邊站隊,鄰居、朋友、家人紛紛分手。英奸、美奸一時像牛毛。就連美國開國三傑之一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兒子前新澤西皇家總督威廉·富蘭克林公開與父親決裂,組成了皇協軍和英軍共同作戰。幾年的血腥戰爭終於結束了,英國人被趕出去,獨立派遣到殖民地獨立建國。雖然上獨立,但經濟上依賴英國。之後,隨著美國本土資本主義的崛起,要求在貿易中取得平等的地位,與英國貿易獲得巨大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也會感動,更血腥的南北戰爭也爆發了。戰爭是政治的持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兩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聯想到這幾天,被稱為民主模範、自由燈塔的美國,現任總統呼籲支持者破壞國會,但一直以言論自由標榜的美國禁止了現任總統的發言渠道。這真是一條美麗的風景線啊。揭開民主自由的隱蔽布不是血淋淋的利益嗎?血脈似乎很強,利益在這些搶劫犯的後代眼中,還是那麼甜美。

相關焦點

  • 歷史何曾相似!混亂的選舉,撕裂的美國,緊隨而來的美國內戰
    林肯有一句名言:「我在這場戰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這句話其實是有些諷刺的。 林肯當選總統之後僅僅39天,美國內戰便爆發了,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他的當選引發了美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戰爭。回顧1860年大選,很多東西頗值得玩味。
  • 如果南方邦聯贏得了美國內戰,會怎樣?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長久以來,人們對這場戰爭猜想了很多「另一種可能」。
  • 美國獨立日 看美國歷史
    19世紀初,美國開始工業化,內戰之後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的時間裡,美國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從1890年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進步時期。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將人類送上了月球,美國在太空競賽中逐漸超越了蘇聯。
  • 美國內部兩次社會自救,以戰爭結束,這次又將如何?
    雖然美國人把獨立戰爭之後的《獨立宣言》也看做是建國標誌,但那時候的美國,是完全分裂的國,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因為獨立戰爭只是脫離了英國殖民而已。那些愛自由的人聚集在一起,以戰鬥的方式來反對殖民。當時北美的英屬殖民地大概有 16 個(後來三個被兼併),所以總共 13 個。這13 個殖民地聯合起來,就是最初的美利堅合眾國。
  • 論國民士氣12章3節:美國獨立戰爭結束,領土擴大近兩倍
    在《論國民士氣11章91節:美國獨立戰爭引發法國、俄國等與英國對抗》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從1777年到1780年,新生的美國和當時的世界頭號強國英國之間的系列戰爭。同年8月,就在美法聯軍商討應該先進攻紐約還是約克敦的時候,法軍艦隊在海面上截獲英軍戰略補給,同時也封鎖了約克敦與外界的唯一海上航線,為陸上進攻增加了獲勝把握。在這樣優勢的條件下,華盛頓放棄進攻紐約的計劃,和法國遠徵軍總司令羅尚博伯爵帶著大軍預備南下維吉尼亞半島轉攻約克敦。9月14日,華盛頓大軍抵達威廉斯堡。
  • 老照片 美國內戰中受傷的士兵 感受戰爭的慘烈
    在1861年—— 1865年的美國內戰中 ,有70萬軍事人員和5萬平民喪生,超過40萬名士兵受傷。美國南北戰爭,是十九世紀最血腥的戰爭之一。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裡,收藏了一批當年受傷士兵的照片,這些照片大多拍攝於1865年。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英國_歷史|美國_歷史|獨立戰爭|大英帝國|...
    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大英帝國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大英帝國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爆發。大英帝國的第14團和第29團駐守在北美,經常刁難勒索當地人民,從而造成軍民關係惡化,十三個殖民地與英軍積怨已深。
  • 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在確知守城無望之後,美國土地上最龐大的一支英軍乘船離開了殖民地。至此大陸會議開始有能力逐步實現對十三州的全面掌控。 當時有些人一度以為戰爭已經結束了。麻省議會的一名議員在致信感謝華盛頓時甚至祝福他能平靜而滿足地享受他的退役生活。哈佛大學也為華盛頓授予了榮譽學位,以表彰他的功績。
  • 客觀展現美國內戰的經典電視劇《南北亂世情》
    《南北亂世情》講述美國內戰中兩個男人及家庭的故事,他們在西點軍校中相識。喬治·哈澤德來自北方富有的賓夕法尼亞州鋼廠老闆家庭,奧裡·曼來自南方種植園家庭。故事從美國和墨西哥的戰爭開始前講到了美國內戰結束後的重建,故事個貫穿了整個內戰的前因後果,通過南北方兩個顯赫家族的經歷全景整現了美國內戰,看完這部電視劇娛樂的同時也就學習了真正的美國內戰史。
  • 提前一周做準備,美國大兵進入國會,上一次是美國內戰
    1月6日,美國國會被大量川普的支持者闖入,造成混亂,事件造成多人傷亡,也引發了美國上下對於川普不滿的情緒。如今,距離拜登成為總統的就職典禮僅僅只剩下幾天而已,為了保護國會的議員們,更是為了防止「國會騷亂事件」再次發生,大批國民警衛隊提前一周做好了準備,入駐美國國會大廈內部。
  • 美國內戰其實是英國內戰的延續,只不過轉換了場地從歐洲到了美洲
    除了為宗教夢想而戰,南方邦聯還為了延續一種精緻的世俗夢想而戰,它或許比宗教上的動力還要強烈——南方把自己幻想成老派德行的最後哨所,是保存騎士精神、榮譽、優雅和魅力的地方。以上幻想也有歷史依據。維吉尼亞的第一批殖民者(黃金夢破滅的那群人)到來以後,一代擁有美國大莊園繼承權的英國貴族隨之而來。他們來到這裡是因為自己是英國內戰失敗的一方……輸給了清教徒。就像「清教徒」一詞最早是對新教徒的詆毀,清教徒們反過來把他們的敵手稱為專橫傲慢的「騎士黨人」(Cavaliers),而敵手隨後也用這個詞來自稱。
  • 百年首次,邦聯旗幟現身國會,揭開美國內戰傷疤
    美國南北戰爭中,「邦聯旗」是當時的南部聯盟軍隊在作戰的時候所使用的軍旗,給很多人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之後,邦聯旗也被廢除,然而,南方卻仍舊存在著諸多惋惜情緒,美國政府亦未完全禁止對於邦聯旗的使用,甚至南方的很多場合都還在使用類似的旗幟,對在南北戰爭中作戰過的南部將領們進行紀念!二戰中,一些南方士兵組織而成的美軍部隊還使用了邦聯旗作為自己的旗幟,比如說一艘取名為「哥倫比亞」的巡洋艦在作戰時便一直掛著邦聯旗,一直到戰爭結束之後才取下來。
  • 以圖為證:1492年至20世紀初的美國大歷史
    1783年《巴黎條約》確立美國獨立這份由美國談判代表約翰·亞當斯、班傑明·富蘭克林和約翰·傑伊遞交給國會的條約正式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這是美國所談判過的最有利的條約之一。於是人們號召召開聯邦大會,根據現存聯邦條例解決美國這一年輕共和國所存在的問題。該聯邦大會對問題的回應是制定法案,即《美國憲法》。大會代表選舉獨立戰爭的英雄人物喬治·華盛頓為此次立憲會議主席。該畫作描繪了一位在危機時刻帶領國家的領袖,是少數幾幅華盛頓面無笑容的肖像畫之一。
  • 美國內戰舊炮彈140年後爆炸,帶走資深挖土黨!
    其實,在美國本土也有一群類似的挖土黨,他們關注的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戰爭——1861年至1865年的美國內戰。與俄國同行一樣,美國的內戰迷們也會在舊日戰場上收集戰時遺物,而且收穫同樣豐厚,山姆·懷特就是這樣一位極端狂熱的內戰歷史發燒友。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隨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籤字。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
  • 你知道真實的美國獨立戰爭,是靠法國打敗的英國
    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頓附近的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民眾打響了反抗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1775年6月14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決定建立大陸軍,次日任命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戰爭初期,雙方力量懸殊。
  • 美國歷史上五次爭議激烈、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
    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觸發時局動蕩、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 傑克遜是戰爭英雄,代表西部挑戰當時一直被東部精英把持的白宮,被視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民粹」主義的候選人;亞當斯的父親是美國第二任總統;克雷屬於代表當時美國社會精英階層的「輝格派」。克雷及其陣營與更傾向於普羅大眾的傑克遜對立。 最後,眾議院投票確定亞當斯當選總統。
  • 橋水達裡奧新作:美國釋放重要信號,發生內戰概率飆升
    如何區分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內戰和革命,例如,美國內戰不應該被視為內戰,因為它在改變體制方面是不成功的?我將解釋我是如何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在對內戰和革命進行分類時,我決定區分那些發生在一個系統/秩序內的戰爭和那些試圖或成功地打破秩序並開始新的秩序的戰爭。換句話說,革命可以作為在國家發展到內戰(比如,第六階段)之前解決第五階段的挑戰的一種方式。
  • 中國人對美國有哪些誤解?十大誤解 讓你了解真實的美國
    誤解之九:霸道好戰的美國對領土不感興趣 美國獨立之初只有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個州:美國獨立後的百餘年間從法國手中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佛羅裡達,從墨西哥手中侵佔了德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從沙俄手中購買了阿拉斯加,吞併了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通過美西戰爭奪取了關島
  • 美國大選:歷史上五次爭議激烈、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
    歷史不會簡單重演,但有可能跟現實相呼應。諸多跡象顯示,2020年川普和拜登之間的選戰將是一場火藥味十足的角力,其爭議和影響可能超過2016年;那次大選川普全靠選舉人團選票勝出。   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觸發時局動蕩、影響深遠的總統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