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每天一杯奶茶 29歲小夥子痛風走不了路

2020-12-12 閩南網

  閩南網12月11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文/圖)平時不喝酒,而且飲食還喜歡清淡,煎炸食物都不怎麼吃,但泉州一位29歲的小夥子,卻因痛風痛得走不了路。怎麼會這樣?這是什麼情況?

  180斤小夥

  每天都要喝奶茶

  最近,泉州市中醫院針灸一區接診了一位病人,29歲的阿傑(化名)來就診時,是家人攙扶著來的,他身高170cm左右,體重將近180斤,尿酸值超800μmol/L。阿傑的家人說他平時也不喝酒,飲食也喜歡比較清淡的,煎炸食物都不怎麼吃。不知怎麼地,竟然也會痛風。經過醫生詢問其平時的生活習慣,家人才說他已經中了奶茶的毒,每天都要喝一杯,有時候一杯不夠就喝兩杯,平時也不喝白開水,都是拿飲料當水喝。

  該院副主任醫師黃志強介紹,大家都會認為痛風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其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已經開始朝低齡化發展,阿傑是他們診室收治的年齡最小的痛風患者。

  之前開咖啡店

  痛風后店關了

  將近一年來,阿傑由於痛風反覆發作,膝關節時常在半夜發作,疼起來睡不著覺,一到白天整個人就沒精神。今天,記者電話聯繫上阿傑,他告訴記者,自己是3年前開始發病的,今年9月份到泉州市中醫院治療,差不多治療了3個月,近期剛出院。「原本要別人扶著,或者拄拐杖才能走路,現在已經好很多了」阿傑說,因為自己之前是開咖啡店的,平時經常跟朋友在一起時,就是聊天喝東西,所以就會比較經常喝奶茶。

  不知道奶茶喝多了居然也會痛風,阿傑說,後來他把咖啡店關了,但因為沒有經過系統的治療,所以痛風就反反覆覆發作。

  痛風與肥胖、飲食、熬夜有關

  黃志強介紹,痛風是因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引發的一種疾病,沉積的結晶會導致關節內和關節周圍出現疼痛性炎症。

  阿傑是由於長期喝糖分過高的飲料導致肥胖,這個與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有直接關係,主要表現為血尿酸升高、反覆發作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還會並發腎病病變,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以及冠心病等。

  針對阿傑的情況,黃志強從他的膝關節處放出了白色的關節積液,還通過放血、針灸配合中藥的辦法,對他進行系統的治療。住院治療差不多3個月,才緩解了阿傑雙膝關節的疼痛,能夠在不拄拐杖的情況下行走。

  黃志強介紹,如今痛風男女的比例約15:1,超過50%的痛風患者為超重或者肥胖。痛風與生活習慣、飲食結構有很大關係,比如喜歡熬夜的人群,隔天排便就較為困難;喜歡啤酒加燒烤的人群,經常吃高嘌呤高熱量的食物,也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所以,定期做一個尿酸的檢測,把正常的尿酸指數維持3個月—6個月內,並進行規範的治療,將有效降低痛風的發病率。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每天一杯奶茶!泉州29歲小夥被家人用輪椅推進醫院
    來源:海峽都市報閩南版、閩南網 29歲小夥阿維(化名),原是一家咖啡店的老闆。家人說,阿維把奶茶當水喝,每天都要喝一杯,有時候喝得更多。
  • 提醒|一天一杯奶茶!18歲小夥手腳竟變成這樣,路都走不了……
    廣東18歲高中生小海腳痛、腳腫至無法走路一查原因竟是因為喝太多奶茶這是怎麼回事一天一杯奶茶 >高中生關節長「鑽石」今年18歲的小海來自廣東佛山是一名高中學生平時喜歡喝奶茶小海說自己一般每2天就要喝一次1天1杯也是會有的
  • 少年每天一杯奶茶竟得痛風!愛喝奶茶的你要注意了
    炎熱的三伏天 很多年輕人戲稱「靠奶茶續命」 一杯凍奶茶立馬神清氣爽 但是…… 喝時一時爽,減肥千萬難 還會出現健康問題!
  • 每天一杯奶茶,18歲高中生手指長滿痛風石,奶茶好喝但不能這么喝
    18歲的高中生小海(化名)來自廣東佛山,平時酷愛喝奶茶,小海稱自己大約2天就會喝一次,有時還會連續每日都喝奶茶。但正是由於這樣的愛好,導致小海痛風發作,手指關節上長滿了痛風石,腳趾關節疼痛到無法走路。小海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
  • 兩天一杯奶茶,18歲小夥喝成痛風,這些飲料你還敢喝嗎
    導語:近日,一名18歲高中生來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他的手腳關節紅腫有硬塊,連走路都變得困難。檢查後醫生診斷為痛風,細查原因才發現小夥酷愛奶茶,最少隔天就要喝一次奶茶。隨著大家的經濟水平上升,我們的飲品選擇也越來越廣泛,但有些飲料過多飲用卻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這些飲料的危害你知道嗎?
  •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有「奶茶癮」?盤點奶茶的三宗罪,少喝為妙
    【本文首發於「39健康網」今日頭條】29歲小夥子走不了路,都是奶茶惹的禍據閩南網報導,最近泉州市醫院針灸區來了一位病人,29歲的阿傑(化名)在家人的攙扶下才能走動——身高170cm,體重已經180斤。剛來醫院時,阿傑因痛風痛得走不了路,尿酸值超800μmol/L。
  • 3元1杯!泉州突然走紅的街邊奶茶店,老闆卻是個小男孩!
    雲兒在廈門喝過的夏力天奶茶,也開到泉州啦~簡潔的線條,現代風的環境令人難忘。
  • 22歲女老師每天一杯奶茶,暈倒送進ICU,奶茶還能喝嗎?
    許多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子,對奶茶都有著一種偏愛,每天不喝一杯奶茶,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因長期大量飲用奶茶被送醫的事件屢見不鮮:2020年7月,「一般每2天就要喝一次,1天1杯也是會有的。」一名18歲高中生小海(化名)因為喝太多奶茶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鑽石」,腳腫得無法走路!
  • 1天1杯奶茶,「00後」男孩腳、指關節裡布滿「痛風石」
    18歲,花一樣的年紀,卻因為此前每天一杯奶茶等不良生活習慣,卻開始出現嚴重痛風,腳、指關節布滿痛風石。「00後」高中生小海(化名)因為喝太多奶茶導致痛風急性發作,腳腫得無法走路。7月14日,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專家的治療下,小海大步走出了醫院。「再也不喝奶茶了!」
  • 18歲高中生一天一杯奶茶,手腳關節竟長滿了「鑽石」!
    記者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悉,一名18歲高中生小海(化名)因為喝太多奶茶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鑽石」,腳腫得無法走路!日前,在風溼免疫科專家的治療下,小海大步走出了醫院,「再也不喝奶茶了!」他說。
  • 1天1杯奶茶,這位高中生雙手全是「結晶石」,得了痛風!
    炎熱的三伏天,一杯凍奶茶立馬神清氣爽。可是,喝時一時爽,減肥千萬難。不僅如此,還會出現健康問題。
  • 每天一杯奶茶正常嗎?
    我們現在處於天氣炎熱的夏天,每天遭受著太陽的折磨,夏日那種讓人無法躲避的酷熱,真使人頭痛。不論你走在烈日炎炎的大路上,還是躲在樹下、房屋的陰影,不論是在早晨還是在傍晚,那夏天的炎熱總是伴隨著你,纏繞著你,真讓人心煩。
  • 多喝奶茶=痛風??怕了怕了!!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杯奶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來幾杯。」試想一下,炎炎夏日,一杯奶茶,冰涼入口,神清氣爽。
  • 年輕姑娘差點痛風,竟是因為每天一杯這種飲料,很多人都愛喝
    炎熱的三伏天很多年輕人戲稱「靠奶茶續命」,一杯凍奶茶立馬神清氣爽但是…喝時一時爽,減肥千萬難還會出現健康問題! 近日,嶽陽的李女士,因為每天最少喝一杯奶茶導致腳背越來越腫。
  • 一天一杯奶茶,18歲高中生手長出「鑽石」!喝奶茶你需要知道這些
    >累了一天了 喝杯奶茶吧不想吃飯 喝杯奶茶吧總是有一萬個喝奶茶的理由但是喝時一時爽 生病火葬場經常喝奶茶會痛風今年18歲的小海來自廣東佛山高明植物油的部分氫化實際上是把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飽和或半飽和狀態的過程,此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世界衛生組織與歐美國家先後對每天攝取量的安全上限(2克)與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比例(1%)做出了建議與規定。但是每300毫升(相當於中杯奶茶)中就有0.5克到2.7克的反式脂肪酸。
  • 0元1杯!火爆臺灣的「玫瑰花奶茶」,終於來到大泉州 !
    泉州男生開的奶茶店臺灣朋友帶來的奶茶手藝最近臺灣很火「玫瑰花奶茶」也帶來了▼
  • 常喝奶茶致手腳長滿痛風石,武漢同普痛風專科:痛風危害不可小覷
    炎熱的三伏天,很多年輕人都酷愛點一杯冰鎮過的奶茶來「續命」,雖說喝時一時爽,但後續也不得不面對減肥和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記者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悉,一名18歲高中生小海(化名)因為喝太多奶茶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鑽石」,腳腫得無法走路!
  • 不要每天一杯奶茶了!湖南女老師午休時突然昏迷,22歲就小便失禁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狂暴者雜碎】,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在大街小巷,奶茶是一種常見的飲料,街頭,電影院,咖啡廳,購物中心,到處都有年輕人拿著奶茶。但是奶茶喝得太多了,會嚴重影響它的健康。
  • 不會醉的「酒瓶奶茶」,從泰國開來泉州了
    每天現煮,並搭配煉奶衝制不過放心,這裡面不含酒精哦~這杯青檸選用的就是從泰國進口的青皮無籽青檸,據說一杯裡有1.25個這樣的青檸,味道那個酸爽!青檸和薄荷在味道上的完美融合是這杯特飲的精髓,一口下去整個人都清爽了起來!午睡過後,或者吃燒烤、火鍋時,都可以來上一杯!
  • 一天一杯奶茶,22歲女老師突然暈倒被送ICU!血都成了乳白色.....
    奶茶,人類之光再壞的心情,只要吸一口大腦就會被快樂綁架多巴胺遊走到身體的各個角落撫慰低沉的神經細胞瘋狂釋放快感長沙某中學的喬老師是對奶茶愛的濃烈,每天至少一杯奶茶,成了她日常生活的「標配」。可是忽然有一天,22歲的喬老師感覺肚子隱隱作痛,但她沒當回事,覺得就是日常的小毛病,就自行買了點止痛藥吃了。然而疼痛並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午休時,同事看到她推也推不動,叫也叫不醒,貌似還有尿失禁的情況,就馬上撥打了「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