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奇葩論文,學術不端屢屢發生,從3方面下手,或大大減少

2020-12-18 曉楓說歷史

近年來學術不端行為那是屢屢發生,從年初的翟天臨博士論文造假,到曹雪濤事件,到醫學論文屢次曝光卻屢禁不止,再到今天的國家核心期刊、百強期刊發表奇葩論文「拍馬屁論文」,這一年,關於學術不端行為事件那是一起接著一起,其實又何止是這一年,近些年都是如此,可是為何這種事情仍然是屢禁不止?

有網友可能會質疑,有人在管嗎,有在查嗎?答案是當然有。但是為何會屢禁不止,類似事件屢屢發生,小編想,大概可能是查找的方向不對。又或者是無從下手。

有網友提出建議,不妨從以下3方面大力去查,或許會大大改善

01 期刊編輯部

論文想要發表,期刊編輯部肯定是少不了的一個環節。加大對期刊編輯部的管理力度,嚴格把好這最最重要的一關,從期刊編輯部的各編輯、各校對人員等編輯部各人員抓起,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或許會大大改善這種學術不端行為。

其實,即使是普通的雜誌社秉承的都是3審3校的嚴格審查校對制度,那對於核心期刊來說再加大力度,加入外審專家,如果還不行的話,再加大力度,發現一次走關係稿、走後門的情況給予嚴格處理,看看編輯部哪個人員還敢以身試險。

可現實是,有多少期刊編輯部嚴格遵守了3審3校制度,又有多少期刊編輯部每年發表多少關係稿,又有多少期刊編輯部是靠關係稿、禮錢來維持生存。在不知這種內幕的情況下以前小編還為這種學術期刊擔憂,擔憂他們怎麼生存,沒有人買,發行量根本就上不去,怎麼掙錢,怎麼生存,可現實是人家都活得好好的,而且活得很風光。

其實只要嚴格執行3審3校制度,基本上就可以大大減少這類事情的發生,如果真的發生了,那就是期刊編輯部出了問題,證明裡面的水已經不乾淨了。

02 論文發表制度

其實相比於這種博士生啦、碩士生啦他們的論文,出現論文造假更為嚴重的還是醫學論文。因為大家都知道醫生要評職稱,而評職稱現在有一條就是你必須得發表論文。醫生每天忙於工作,本身負擔也挺大,下班後還要寫論文,發表論文。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能夠幫忙代寫論文那就再好不過了,所以因此也產生了一條產業鏈,那就是醫學論文代寫買賣產業鏈。

或許一開始也有醫生想要清高自己寫,但是耐不住身邊的人都這麼做,別人花點兒錢可以如此輕鬆,自己為什麼要累死累活的呢。所以,這制度還是要稍微改改的。

03 嚴厲打擊論文代寫灰色產業鏈

目前論文代寫買賣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鏈,其規模目前已達10億之多,而且這個市場這幾年不但沒有消停,反而還越來越紅火,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所以,從根源處嚴厲打擊論文代寫灰色產業鏈,加大力度,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這種狀況。

從以上3方面著手,或許也不能完全消除這種學術不端行為,但是或許會大大改善這種狀況,希望關於學術這方面能夠越來越乾淨吧,儘管這很難。

相關焦點

  • 哪些情況下論文會被知網判定為學術不端?
    在此期間,有些同學已經在努力撰寫學術論文了,那麼我們很有必要注意自己的論文在什麼情況下會被知網查重檢測系統判定為學術不端。以中國知網的AMLC系統為例,在用該系統(數據來自:www.cnkiorg.cn)在線檢測論文時,可以發現不端文獻主要有重複發表、文獻複製比過高和一稿多投。
  • 3萬元可在核心期刊發論文? 期刊:只接受正常流程投稿
    3萬元可在核心期刊發論文? 期刊:只接受正常流程投稿 原標題:   論文代發公司提及的三家期刊表示,稿件發表都是走正常流程,並沒有「綠色通道」之說  宣稱花3萬元就可在國內頂尖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並且在內部有關係,這樣的「中介」竟是一家醫學公司,且無論文發表的相關業務。
  • 鹹陽師範學院副校長帶頭學術不端?
    2004年因南江波涉及評職稱,在徵得呂廣利同意後其在《鹹陽師範學院學報》單獨署名發表了該論文;而2005年又輪到呂廣利為評職稱,在徵得南江波同意後其在《鹹陽師範學院學報》單獨署名再次發表了該論文。同一篇論文分批次投向兩個期刊,這不就是實打實的一稿多投學術不端嘛! 學術不端類種類花樣百出!
  • 中文期刊開啟學術嚴打模式,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被中文期刊撤稿
    中文期刊需經得住質疑在國家科委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破唯SCI論文的政策後,鼓勵國內的科研人員把科研論文發表在國內的中文科技期刊上,然而國內的中文期刊卻由於存在師母頌、父子專刊等醜聞事件,以及以賺錢為目的很多中文核心期刊對論文把關不嚴
  • 【資訊快遞】重磅,國家正式出臺學術不端行為界定!
    學術不端主要包括剽竊,偽造數據,篡改數據,不當署名,一稿多投,重複發表,違背研究倫理,偽造評審意見等方面。3.8 其他學術不端行為其他學術不端行為包括:a) 在參考文獻中加入實際未參考過的文獻。b) 將轉引自其他文獻的引文標註為直引,包括將引自譯著的引文標註為引自原著。
  • 一些專業核心期刊為何經不起「深挖」
    □ 胡 波新年伊始,繼一篇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奇葩文」刷屏後,另一份核心期刊《銀行家》又火了。有學者發現,該期刊主編在雜誌開設的「父子集」專欄中,長期刊發自己的書法作品和年幼兒子的散文,至今已有數十篇。目前,《銀行家》雜誌社的上級主管單位山西省社科院回應稱,將對雜誌社進行全面整頓,對主編王松奇進行相應處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句話雖有些江湖氣,但本該是純潔的學術平臺,更不能因為「學術不端」而沾染江湖氣。
  • 高校校長因自我抄襲被指學術不端!如何避免出現相同情況被退稿?
    學術不端,對於處於科研圈的學者來說,這是件嚴肅的事情,往往當一個人的學術經歷上沾染汙點,那麼未來可能很難在此道路上大展身手,走通一條光明前途了。然而,我們不排除在一些自己容易忽視的情況下,發生一些學術不當行為,導致最終被判定為學術不端,這是需要我們再三了解及警惕的!
  • 教育部: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
    《意見》指出,當前,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平臺評審、科研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導師遴選、學位授予、績效分配、學校考核、資源配置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現象,簡單以發表論文期刊級別、數量、引用率、影響因子、轉載情況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重數量輕質量,忽視學術著作、決策諮詢報告、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等其他標誌性成果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導致學術功利化浮躁化
  • 臺大學校長被指學術不端:涉嫌抄襲自己的另一篇論文
    位於臺灣桃園市的開南大學校長梁榮輝近日捲入學術不端爭議。據臺灣「中央社」8月29日報導稱,開南大學一名男性教職員投訴稱,梁榮輝發表的一篇學術期刊論文,涉嫌抄襲他自己前一年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兩篇論文相似度達六成。
  • 科技學術期刊出版活動的經濟學分析兼論論文OA出版的未來趨勢
    OA的核心理念是,在尊重作者權益的前提下,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將學術文獻、科研成果更加快速、高效地傳播,使網際網路用戶可以免費獲取。科技學術期刊傳播科學技術的新發現,代表最前沿的科學進展。科技學術期刊論文OA是OA運動極為重要的板塊。一直以來,科技學術期刊論文通過資料庫運營商實現所有用戶的網際網路獲取,與布達佩斯定義的OA唯一的不同點是不免費。
  • 核心期刊論文的查重率在多少左右?
    很多的朋友會在還有精力的時候準備編寫期刊論文,甚至也會專注只做期刊論文,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學術意義的事情。但是光寫好期刊論文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經過雜誌社的審核以及知網查重的重重檢測和修改。那麼,核心期刊一般要求查重率在多少左右呢?
  • 核心期刊論文寫作的一些經驗之談
    核心期刊是評職稱以及做學術研究都非常喜歡發的高質量期刊,但是核心期刊並不是想發就一定能發的,對論文和作者都有一定要求,今天我們就從核心期刊發表的一些經驗之談。首先我們對自己文章的寫作要按照對應雜誌社的投稿要求來寫,滿足投稿要求並且規範化。
  • 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對作者都有哪些要求
    目前來說在南大核心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第四年評選後,會發布紙質版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同時也有電子版本。目前,最新版本是2019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第八版)(如下圖)三、發核心的方法及對作者的要求因核心期刊都是權威學術方面的,因此對要發表的文章自然就會要求是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而篩選辦法中一項就是對作者的學歷、職稱做出要求,因為一般有高學歷及職稱的作者,其論文質量不會太差。
  • 2020年第一瓜:核心期刊論文事件
    《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節選;文獻來源:中國知網讓人大開眼界的是,這樣一篇充滿溢美之詞的文章,不僅被當成是論文發表了,還發表在了核心期刊上。這一名為《冰川凍土》的雙月刊,屬於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由中國科學院創辦。
  • 知網學術不端系統是否會檢測自己的論文重複率
    但是有兩個前提條件,1、在論文檢測前是否有正確填寫論文作者。2、在發表過的論文是否是同一個作者,當然這個可能性較小但也不能排除。知網學術不端的查重系統對論文重複除了計算連續13字的重複之外,還有根據語言模糊算法,不是靠簡單的同義詞替換就可以糊弄過去的。
  • 請回答2020:學術不端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老師,知乎上又爆出了大瓜,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楊輝研究員學術剽竊,各種微信公眾號都傳開了,您怎麼看?答:發生了這樣的事當然很遺憾,從現有的公開信息看,我個人認為楊的行為屬於學術不端。如果楊只看過付已發表的論文,沒聽過那個報告,不知道付已經取得但未發表的實驗結果,而是獨立地進行實驗,可以認為是正常的競爭。
  • 26歲研究生凌晨猝死:導師學術不端被罰,他重寫論文、延期畢業
    在破解了高等級密碼保護的手機之後,姐姐發現了第三重「世界」:李源長期忍受老師的壓制教育;2019年9月,李源寫好的第一篇論文,因受導師學術不端事件影響而作廢;因導師功利化的學術思想,李源被迫在沒有項目數據的情況下,撰寫油氣勘探的「生產性」論文;2020年上半年,李源多次催促導師修改論文,均被冷落;2020年9月的多天裡,導師突擊式密集修改論文,迫使李源每天高強度工作
  • 又一教育名人「跌下神壇」,學術不端行為不能被原諒
    然而近日,這名曾經被評價為「讀書量大、從教經驗豐富、非常勤奮」的「兒童閱讀推廣人」,卻因為涉嫌抄襲、學術不端,一夜之間跌下神壇(《中國青年報》3月17日)。資料顯示,胡紅梅是廣東省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感動深圳教育年度人物、深圳十大全民閱讀推廣人、「閱讀改變中國」年度十大點燈人……這一個個頭銜,無不彰顯著胡紅梅在教育與閱讀推廣領域的「非凡成就」。
  • 核心期刊編輯部主任的論文投稿實用建議!
    而學術論文最高投稿價值是以最快速度發表在最高級別期刊上,並最大限度讓讀者檢索,在最大時空內與同行交流。要想達到以上目標,首先需要研究期刊,根據文章選擇合適的目標期刊。文章從被退稿文章特點入手,探討了提高學術論文投稿命中率的策略。
  • 前有「不知知網」,現有「師娘優美」,核心期刊應該如何發表
    繼去年翟天臨不知道「什麼是知網」、被列入「學術不端案例」後,論文界又一次「火了」。核心期刊《冰川凍土》上發表的一篇「神論文」讓人瞠目結舌,論文標題《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看起來相當正經,實際上寫的是「導師崇高師娘優美」,叫人不知道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