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我不是哭窮,是希望所有中小微企業活下去

2020-12-13 網易科技

(原標題:魅KTV吳海:我不是哭窮,是希望所有中小微企業活下去)

新京報訊(記者 黃鑫宇 吳榮奎)2月11日,魅KTV投資人、桔子水晶酒店原創始人吳海,在微信公號上發表了《哎,我只是個做中小微企業的》文章。文章裡,他就各地目前紛出的幫助中小微企業戰「疫」的政策,特別是社保金和租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京報第一時間就此專訪了吳海。

不是「哭窮」

新京報:你為什麼決定要寫這封公開信?希望起到什麼樣的效果?

吳海:兩個原因。首先,中央包括各級政府已經明確提出要「保增長」「穩就業」,各地方也因此出臺了很多政策。政府已經準備要做了、要準備實質性的花錢。但我認為,這些政策不太容易落地,不太容易實質性地幫到中小微企業。既然政府決定要做了,我們就把它做好一點,我可以出點主意。

其次,我發現現在有人在網上嚷嚷,銀行就開始貸款了。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不能說,我嚷嚷就我得利,不能幹這樣的事情。因此,我也說,你給我貸款,我也不要,要了的話,我也就成有目的的了。

我提的這些建議,不是「哭窮」,而是希望推動政府制定出更好的政策、幫到所有的中小微企業。這就是我的目的跟初衷。

新京報:現在哪些地方出臺的政策,你個人認為滿意?

吳海:以社保為例,我印象中,只有一個小縣城出的政策,提及社保金可以返還幾個月。但在春節後一些地方出臺的幾個政策,我個人認為是有助於「緩解」困難,但是解決不了真問題。

目前多數都是社保緩交政策,但那是一筆應付款。緩交6個月,經濟可能會有一個大的恢復,但企業的業績肯定會受影響。6個月以後,你可能面對的是交一大筆錢,同樣會「死掉」。

改「銀行貸款」給企業為「變相貸款」給物業

新京報:目前一些企業開始拿到了最直接的融資服務。對此你的看法是?

吳海: 現在這些條款中,大家認為效果最直接的就是銀行貸款。但是中小微企業怎麼可能貸到款呢?沒有抵押。

政府讓銀行來貸,銀行又是市場行為的主體,這樣的話會貸給誰呢?就是那些有資產做抵押的企業。過去可能不給他們貸,是因為他們風險比較高;但現在給他們放貸,是因為他們好歹有抵押。但這些企業可能貸或不貸都會死,貸了之後又會怎麼樣呢?

還有一類企業會「拿」到貸款。就是過去貸了,現在不讓抽貸,銀行說「我貸了也沒有責任,就給他們放貸了。」實際上,這是飲鴆止渴,變成了一種非常低效的貸款。

這兩類之外,絕大部分中小微企業不可能貸到款。從銀行的角度出發,也不應該給他們貸款,因為風險太大。

所以我認為,「最直接的銀行貸款」這條是行不通的。我的建議是「變相貸款」。即租金繳費在疫情結束後6個月再交,原計劃給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錢直接用於物業授信,6個月後物業還銀行錢。因為有實際租賃合同和房屋押金可以做抵押,壞帳率會比現在的要低。

這樣既貸了款、又解決了企業的房租問題,這是一個策略。

免社保金,企業負擔減輕,政府也划算

新京報:社保金方面,你的建議是比較激進的。提出意見的原因是?怎麼做你認為是合理的?

吳海:現在,有不少中小微企業停業,我提出一個「失業不失崗」的概念。企業還給員工付薪,大家按一定比例協商,例如最低工資的80%等。但這時的社保金是絕對不應該交的,因為員工已經失業了;而且,這時的社保金和失業金是應該拿出來,給失業員工進行補貼的。所以,政策上不僅應該在疫情宣布結束前免收社保金,還要給企業、給員工進行一定的補貼。這樣,員工手上拿的錢多了,企業的負擔也就輕了,能夠撐過這段時間,社會資源也沒有被浪費。

可能有人會認為社保會付出太多,不行。但如果政府不這樣做,可能付出的更多。大家都失業了,錢從哪出呢?

大部分企業垮了要重建,所有的資源都變成低效投資或零效投資,那有銀行貸款的又出現問題了,這就容易形成新的危機。

表面上看免社保金,政府不划算,但這樣一算下來,其實是划算的。所以,在我看來,國家應該這樣做。這也是我個人的一個簡單算法,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覺得是合理的。

受影響企業的租金物業應按7折收取

物業應該成為銀行的貸款方

新京報:你為何在公開信中認為政策中關於租金部分不夠合理?

吳海:關於租金部分,我認為現在國有物業免租金的政策,是不合理的,因為最後都是要由政府來承擔。

國有這部分多數是由「三產」來租。期間容易產生一種「怪現象」:國有的物業被這些人租到之後,他們就做中介轉租出去給我們。他們既收了我們的錢,又收了國家的補貼。這是不公平的。而私營的部分,國家說你們協商給補貼。但業主方拿到補貼,一般情況下不會給租房免的。

所以我認為,應該考慮受影響的企業的租金物業一律按照7折收取,新租戶還要給免租期。此外,物業應該成為銀行的貸款方,他們既有房屋合同做抵押,同時租戶的押金也可以用作抵押,銀行的風險也會小很多。

銀行貸款用在什麼地方,無非是房租或工資。這個方案下,既解決了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放貸問題,又解決了中小微的房租問題,一舉數得。

新京報:一般KTV行業會有一個「押幾付幾」的規矩。這種情況下,房租還會體現在當月的成本中?

吳海:一般是要每兩個月付一次,一下子付兩個月或是三個月的租金。其實,這是一回事嘛,除非未來一個月疫情就過去,那可以打一個時間差。但實際問題,沒有解決。

自救對我們來說,首先是要「生扛」

但希望政府能解決社保金租金問題

新京報:請你具體介紹下您公司目前的情況。能撐多久?採取了怎樣的自救措施?

吳海:我們現在籤了100多家店,我們屬於中高端KTV(強調一下,是規範的)。在全國中高端KTV市場中,我們現在已經是第一位的了。如果我們死了,那全中國的KTV沒幾個能夠「扛得住」,涉及的失業人口可能就是幾百萬。

從我們的角度來談自救,第一,開業是不合理的,我也支持不開業。因為一旦出現傳染,對社會和員工都不負責任。第二,大家強調「網際網路」、雲科技,我們這個業態是用不上的。所以,對我們來說,就是要「生扛」。

「生扛」就涉及到企業現金流的問題。員工工資或人力成本,可以按國家規定來執行,但社保金和房租這塊,就希望政府能夠出臺、實施一些真正「解渴」的政策。

新京報:你在公開信中經歷的情況,是你所在行業普遍的現狀嗎?您跟其他的企業家有溝通過嗎?

吳海:不光是我們整個行業,而是整個經濟現狀的一種描述吧。那封公開信,收到了幾千條的評論,不少讀者留言就說自己的企業要破產了。

在目前的疫情衝擊下,製造業、服務業包括網際網路等所有的領域,都會受到影響。

新京報:製造業、生活性服務業以及文娛產業,差別比較大,你認為是否需要分業施策?

吳海:我覺得應該是公平。強制停業的行業,應該如何做;受影響、不受影響的,都應該怎麼做,要分成幾類。

新京報:有無可能發展「線上KTV」相關展業?

吳海:沒可能。如果有新的技術出來,那可能在4月之後出現「線上KTV」的業務,現在沒有開發這樣的技術,馬上要做「線上KTV」你怎麼搞去呢?是來不及的。

新京報:福耀的曹德旺說,切忌對疫情衝擊過分緊張,企業家要想辦法自救。現在是否是企業已經想了很多辦法,但是自救比較難?

吳海:因為行業不一樣,曹德旺他們那個行業受影響可能還有自救的辦法。

我認為,從企業角度來說,不能強求讓政府來「救」,但政府決定「救」哪個行業都是從大局出發,不能是企業自己嚷嚷「得來救我」,這樣也沒有格局。

僅是員工少發點錢,撐下去,就能叫自救嗎?這有意義嗎?同樣,生產行業,跟供貨商拖一拖,這個能叫自救嗎?自救分行業,但有的行業是沒法自救的。

新京報:在你的企業中,有高管團隊或員工提出減免工資的嗎?這個比例高嗎?

吳海:我們企業高管自己申請,我從來沒說過。像CEO跟我說了,我感動啊,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不這樣做,企業就得死掉。如果現金流夠的話,就無所謂。如果現金流不夠,大家這樣做就是應該的。

疫情影響下,我們企業現在已經開不了業、上不了班,事實上已經「失業」了。我們按國家規定一樣會給錢,「失業不失崗」。給多少,是按國家的政策而定。那如果這個時候,國家能免一點、再返回一點,那員工就能夠拿到更多一點了。

也有員工跟我們提減免工資的,具體比例我不太清楚,因為我不是天天在企業,但是有人給我微信轉來員工減免工資的請願書之類的。

新京報:現在有一些餐飲企業的員工到盒馬等其他需要人手類型的公司上班「共享員工」,您怎麼看?

吳海:不是我們能安排的。

員工第一要有技能,第二是他們自己願意不願意的問題。第三這個辦法的實際作用有多大?是誰也不知道的。

我的出發點是要幫到所有中小微企業

新京報:公開信發表之後,是否有相關部門就問題的解決找到您?

吳海:目前沒有。但是,有一些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告訴我說,信裡說的多是實在話,有一些還是很有道理的。不過,目前還沒有部門直接跟我聯繫的。

這是關於政府層面的公共政策問題,我的出發點是很明確的,要幫到所有中小微企業,不是幫我一家企業的事情。我是覺得,現在國家想做事情、政府想做事情,只是一些地方和部門,或是操之過急、或是怕擔責,出了一些不太對路的政策。

新京報記者 黃鑫宇 吳榮奎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世輝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吳海「訴苦」刷屏:我不是哭窮,是希望所有中小微企業活下去
    文章裡,他就各地目前紛出的幫助中小微企業戰「疫」的政策,特別是社保金和租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京報第一時間就此專訪了吳海。━━━━━不是「哭窮」新京報:你為什麼決定要寫這封公開信?希望起到什麼樣的效果?吳海:兩個原因。
  • 專訪魅KTV創始人吳海:對中小微企業的救助政策需要更直接、更有效
    並不是只有人員密集型行業受影響更大,比如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雖然屬於資本或技術密集型,但實際上勞動力佔的成本非常高,所有這種影響是普遍的。河南商報:如何解決這種普遍存在的問題?吳海:市場出現問題主要靠自救,但是現在情況特殊,國家出手救助了。既然國家決定採取措施,就需要政策制定得更好。
  • 對話吳海:國家已經決定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希望我的呼籲能救更多...
    記者 | 肖芳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公司正常的經營節奏,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挑戰尤為突出。2月10日晚,桔子酒店創始人、魅KTV董事長吳海在個人公眾號發文《哎,我只是個做中小微企業的》,講述公司因為疫情遭遇的經營困境,以及對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難關的思考。
  • 吳海等談社保費減免:把企業能夠「挺」的時間翻了一倍
    新京報訊(記者 黃鑫宇)今晚,魅KTV創始人吳海和木屋燒烤聯合創始人王樂武,都關注到一則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所有的聲音都可以被聽見」,吳海告訴記者,這是他看到這則消息後的第一反應。
  • 抱薪者吳海:變暗補為明補,政策更直接企業才更有信心
    為拯救企業,各地扶持政策頻出。不過,倉促出臺的政策,許多並沒有觸及中小微企業的痛點。為此,魅KTV董事長、桔子酒店創始人吳海先是在微信公眾號上公開發聲,隨後又直接通過正規渠道諫言,提出「政策直接簡單,增強信心」、「變暗補為明補」等主張,並建議儘快將社保基金減免這些簡單直接的政策迅速落地,增強企業信心。
  • 吳海:疫情期間應免收社保 結束後繼續緩交政策
    2月10日晚,桔子酒店創始人、魅KTV董事長吳海在個人公眾號發文《哎,我只是個做中小微企業的》,講述公司因為疫情遭遇的經營困境,以及對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難關的思考。這篇文章發出後立即在朋友圈刷屏。吳海在文章中指出,魅KTV直營店每個月的人力和租賃相關成本為551.5萬元,帳上現金為1200萬左右,因為所有門店停業,收入為零,帳上的現金只能撐兩個月。
  • 疫情關鍵時刻,西貝賈國龍、福耀曹德旺、老鄉雞束從軒、魅KTV吳海...
    曹德旺認為,現在肺炎疫情當頭,不是中小微企業出問題當頭。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集中全力想辦法儘快消滅疫情,不要讓其他的事情分散解決主要問題的精力。曹德旺說:「我堅決反對這個時候給國家提要求、施加壓力,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要有國家的概念,不要老想著自己的事情,都應該仗義承擔疫情帶來的影響,互相團結起來克服困難。
  • 「最直接的銀行貸款」行不通,桔子酒店創始人吳海建議「變相貸款」
    會議鼓勵地方採取緩繳社保費等方式促進企業穩崗。然而,在兩者匹配上,似乎並不如想像中的契合。「中央包括各級政府已經明確提出要『保增長』、『穩就業』,各地方也因此出臺了很多政策。但我認為,這些政策不太容易落地,不太容易實質性地幫到中小微企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魅KTV投資人、桔子水晶酒店創始人吳海說。
  • 中山市工商聯:希望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記者黃濤北京報導)「重點項目、規上企業及中小微企業是復工復產的兩個戰場,希望中山市委市政府在推動『四上』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的基礎上,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全力推動產業鏈協同復產,為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
  • 甘肅省長:保中小微企業,十萬火急
    這些反過來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當前中小微企業發展確確實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困難。在對形勢的研判上,我覺得,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一要認清「六保」的內在邏輯不是簡單並列,而是有牽一髮而動全局之重。三要認清當前中小微企業受到的疫情衝擊不是尋常之憂,而是遭遇了寒冬。當前,中小微企業受到的衝擊、面臨的挑戰明顯大於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這使本來就先天不足的中小微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 中小微企業日
    中小微企業日「中小微企業日」是2017年4月6日聯合國大會 A/RES/71/279號決議設定的節日。節日設定聯合國大會,考慮到中小微企業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在促進創新、創造力和人人享有體面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在A/RES/71/279號決議中將每年的6月27日設立為中小微企業日。該決議由阿根廷代表團提出,獲得54個成員國支持,未經193個聯合國大會成員投票於2017年4月6日通過。[1]對於企業規模的定義因國家而異。
  • 智庫動態丨於澤:先讓企業活下來,加碼財政對中小微企業兜底
    分析來看,這次新冠肺炎衝擊經濟的性質與二戰之後所有的經濟衝擊都不一樣。這次不是單純的供給側衝擊或單純需求側衝擊導致的,也不是二者的簡單組合,而是由薩伊和凱恩斯兩位「大神」同時發威作用的結果。經濟學理論方面,薩伊提出「供給會創造需求」的觀點;凱恩斯觀點與其相反,凱恩斯認為供給其實並不能夠完全自主創造需求,所以存在著總需求不足。
  • 翼支付「嗨5生活節」惠及中小微企業
    (原標題:翼支付「嗨5生活節」惠及中小微企業) 「給中小微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 甘肅: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三十六計」
    甘肅省在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攬子政策基礎上,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完善融資服務、穩崗就業、財稅支持、降低運營成本、強化服務保障等6個方面、36條措施破解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經營困難,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 中小微企業如何塑造品牌形象,實現低成本傳播?
    每個人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我們都希望自己付出金錢所帶來的回報能夠物有所值,所以才會相信品牌、選擇品牌,這就是品牌的價值所在。2. 什麼是品牌差異化?我們去買手機,蘋果就代表了高端、流暢,性價比則在小米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 樂播空間:中小微企業的直播策劃及格線在哪裡?
    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一場直播的效果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策劃與運營的能力。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新營銷時代。好的策劃配合好的運營,能夠給直播帶來更多更精準的流量,輔助企業進行引流以及變現。設計直播關鍵很多企業喜歡在直播間裡設置各種所謂爆點,什麼優惠,折扣,滿減。事實上,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折扣和優惠根本就不是產品用戶特別關心的內容。一般消費者對於未知品牌的東西,他們更在意的是質量,是用途。大品牌才可以用折扣與優惠作為爆點進行直播。中小微企業的直播優惠往往是無效的。(當然這涉及到直播當中的直播效用彈性問題。想要了解的朋友們可以私信小編哦。)
  • 急扶中小微企業 業內:一千個政策都沒有大幅降息一個政策有效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訪地方工信部門、企業界和學界,發現疫情使中小微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收入荒」「現金荒」「用工荒」「原料荒」「物流荒」……面對這一狀況,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都非常重視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和調節,出臺了許多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施救措施。
  • 中小微企業的宣傳,真的需要億卡樂嗎?
    說2020年是實體企業在十年間最難熬的一年,恐怕一點也不過分。一場疫情讓許多的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出局。宣傳和清庫存,讓這些中小微企業四處尋求突破,在這場變革中存活下來。隨著直播電商的火爆,很多中小微企業試圖在新的熱門領域實現轉型和自救,前有紅利在追趕,後有同行在競爭,部分中小微企業不惜賭上半數身家孤注一擲尋求突破。面對具有一定專業性的領域。作為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即便是失敗了也不會對發展產生太大影響。但對於那些本就資金不足,實力一般的中小微企業,恐怕承擔一次失敗的成果,會讓公司或項目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