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恆
2月10日深夜,魅KTV創始人吳海發文稱,公司帳上僅有1200萬元左右,後續壓力巨大。他認為,目前各地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政策所起到的作用有限。
吳海以敢為企業說實話著稱,經歷20多年的創業,輾轉攜程、桔子水晶酒店、魅KTV等。此前的2015年3月,吳海給總理寫了一封公開信引起廣泛熱議,許多企業家覺得吳海寫出了他們不敢說的話,也因為這封信,吳海被請進了中南海。
河南商報記者2月11日對吳海進行了專訪。他認為,應該採取更有針對性、更加細化的措施,比如銀行貸款給租戶付房租,所有受影響的企業的租金一律按照7折收費;對於受到極大衝擊的酒店、餐飲等實體行業,在疫情宣布結束前免交社保,疫情結束後,享受緩交政策等等。
企業收入沒了,人力和租金壓力大
河南商報:目前困難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是否具有普遍性?
吳海:首先是沒收入了。我們KTV是禁止開業,這個我能理解,也支持。現在的問題是企業要生存下去,因為企業活著,員工未來才有保障。生存就需要現金流,現金流就關係到成本支出,其中最大的一定是人力成本。
企業跟員工商量說不開業,發基本工資,大家沒話說,因為不用上班還能拿錢;然後或者我生意不好,減點工資大家也願意。但是社保一分錢不能少交,這就不合理了。本來社保是用來救急的,現在不但不救急,反而成了一大秤砣稻草壓著企業。
問題是出臺的政策是社保費緩交,其實不但應該免交,而且應該往回補,因為實際上大家已經事實失業了。從財務這個角度來說,緩交的社保費是應付款,實際情況是企業瀕臨破產,應付款還在, 已經資不抵債了。
現在的情況是所有企業基本都受影響,除了網際網路公司,大家都很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並不是只有人員密集型行業受影響更大,比如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雖然屬於資本或技術密集型,但實際上勞動力佔的成本非常高,所有這種影響是普遍的。
河南商報:如何解決這種普遍存在的問題?
吳海:市場出現問題主要靠自救,但是現在情況特殊,國家出手救助了。既然國家決定採取措施,就需要政策制定得更好。 但是現在出臺的政策對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基本沒用。
我說一個概念,叫失業不失崗。至少這幾個月,中國企業普遍是這種狀態。比如餐廳那麼多,都沒生意,每個餐廳的服務員可能兩個就夠,或者只要一個在前臺就夠,剩下的和失業一樣。
企業現在首要任務是活到市場恢復的那一天,要活得久無非是開源節流,解決現金流問題。開源無非是兩條路,自己種糧填肚子,或者借糧填肚子。KTV和影院、健身房一樣屬於人口密集的地方,政府強制關停。哭窮的西貝還能做個外賣,做KTV的連外賣都做不了。西貝是生意不好不開門,我們是壓根不能開門,所以種糧填肚子不可能。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繼續投錢,不投錢就是等死。我是投資人,我身邊的朋友也有投資人,對未來有信心,就會投錢。但是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找不到投資人,找不到貸款,如果繼續下去,他們只能等死。
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籌不到錢、貸不到款
河南商報:各地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救助措施,是否有幫助?
吳海:各地政府出臺的政策裡有一大堆銀行貸款的政策。但是沒有固定資產抵押,不讓開業所以沒有營業現金流抵押,有哪個中小微企業貸到款?
銀行不願意貸款,政府又讓銀行貸款,那這個款最後貸給了誰?我估計貸給兩類人:一類是有固定資產但是風險較大以前貸不到款的企業;另外一類就是以前貸過款還還不上的企業,美其名曰叫做不抽貸。
所以,貸款應該給那些有困難的大企業,給對經濟拉動作用大的企業,這樣整個經濟恢復的速度可能快一點。 中小微企業去貸款銀行一定不給,因為不符合市場規律,況且向這麼多企業貸款,貸給誰不貸給誰也是沒法說的事。
因為有困難的企業太多了。以魅KTV為例,每月經營固定成本550多萬,最大的兩部分成本是人力和租金。其中工資、社保公積金等人力相關成本340多萬,佔總成本的62%;租賃成本180餘萬,佔比33%。目前公司帳上剩餘1200多萬,僅能維持兩個月。
估計公司的費用組成和其他線下中小微企業差不多。從行業角度來說,整個KTV行業、影院、酒吧都一樣,因為屬於人員密集型企業,被禁止營業。
河南商報:社保和房租方面的舉措對企業的意義有多大?
吳海:社保和房租是企業成本中,除了工資以外佔比較大的項目。這幾部分固定成本對企業來說就是壓著幾座大山,解決不好最後會引起嚴重後果。
以我們為例, 「魅KTV」實際有100家店,50多家營業,剩下的在籌建階段,已經是全國最大的中高端KTV品牌。如果公司破產,實際失業的人數有1500人左右,總的投資損失約4億元。更麻煩的是,公司的加盟商大部分是做酒店加盟的,而酒店這次受得損失已經很大了,我們要是破產的話也可能會引起他們做得酒店也破產的連鎖反應。
關於社保,至少我看到絕大部分城市都是緩交,或者說返還去年交的失業金。失業金跟社保不一樣,失業金很小的每月才100元左右,現在是我是事實性失業了,給我工資才有意義,而不是說把我交的少量失業金給補回來。整個政策絕大部分城市都出了,是否有更有城市出臺更有效的措施我沒看到,但返還失業金的做法就是撓痒痒,沒什麼大用。
房租方面,救助政策是租國有物業的免租金,租私有物業的協商減免,政府給補貼。但是這個規定也幫不上我們的忙,私有物業誰會給你免房租?他們會到政府去要補貼,絕大部分拿到補貼後不會給下面的租戶。
建議採取更為實際、有效的救助政策
河南商報:對於出臺的既有政策,您有什麼建議?
吳海:制定政策要有針對性,首先貸款要有一個安全的設置。因為銀行最後要出了問題,就會產生一堆新的壞帳。也就是說如果假如真的給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話,確實壞帳率風險比較大,何況在銀行考慮到風險,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原本就拿不到貸款。
銀行應該給物業放貸款,因為它有物業或租賃合同作為抵押。同時原來貸不到款的租戶,可以三方聯合來做擔保,然後銀行就敢放貸了。這樣就公平地解決了房租的問題。 如果國家真想補貼,就拿著房租去補貼租戶,別給二房東。等於租戶貸款來付房租,這樣才合理。但是現在不付,疫情過去多長時間付。這樣的話,房租也解決了,貸款問題也解決了。
建議不搞國有物業免租金的政策,所有受影響的企業的租金物業一刀切,按照7折收費,這樣更公平。因為企業死了一分錢都收不到,新租戶還要給免租期,實際上是不合算的。
其次,租金繳費疫情結束後6過月再交,原計劃給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錢直接用於物業授信,6個月後物業還銀行錢。因為有實際租賃合同做抵押,壞帳率會比現在的低。對於被強令停業的企業,政府直接補貼到被停企業,而非原來政策裡補貼給物業方,物業方收了政府的錢也不會補貼給租戶的。
河南商報:關於佔企業固定成本最高的人力成本,怎樣做更能減輕企業負擔?
吳海:建議對於強制關停的企業,疫情宣布結束前免收社保。被強制停業期間,每個月按照過去交的社保返還給在家待業員工,補貼員工收入,企業復工後再一併發放,避免員工實際辭職來騙取補貼;另外,這些企業疫情結束後應該繼續享受緩交政策。
建議實行實際的「失業不失崗」政策,因為企業不營業員工拿的是基本工資加社保退還。對於有需要還房貸的員工,銀行把還貸時間延長,疫情期間暫不收。
對於受到極大衝擊,但是政府沒有要求關停的企業,比如酒店、餐飲等實體行業,建議疫情宣布結束前免交社保;疫情結束後,享受緩交政策;對於除社交、直播等網際網路受益行業外的其他受影響行業,建議享受緩交社保等相關費用。
河南商報:您對目前共渡難關的企業有哪些想說的?
吳海:我經歷過2003年非典,深知只要能活下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現在企業面臨的市場問題實際上是個信心問題,只要疫情能解決,時間可以修復一切信心問題。
其實政府不應該做太多。因為市場風險大家都應該接受,現在是出現了特殊情況,並且國家想來做這個事情。如果企業都破產,經濟就不行了。既然國家決定動手救了,各地就應該把政策制定得更好。政府決定出手,從我的角度來說,就是出出主意,如何讓救助政策的效率更高。(首席編輯 華麗娟 編輯 吳海舒 張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