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這裡有一份人才評價改革新進展,請查收

2020-12-21 騰訊網

長期從事血栓性疾病研究的武漢協和醫院院長胡豫對科研要甘坐「冷板凳」有著深切的體會。正是在該領域的長期積累,使得他較早地發現了新冠肺炎和血栓疾病之間的關聯。這一發現在部分重症患者救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想要在某個科研領域有所建樹,離不開持之以恆的探索。在浮躁的社會大環境下,鼓勵科研人員甘坐『冷板凳』,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導向是關鍵。」胡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圖源:視覺中國

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正是2018年6月出臺的《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意見》出臺兩年來,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取得了哪些進展?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從看數量到重質量

扭轉評價風向標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在人才評價中過度看重論文、影響因子、專利等數量指標。這種簡單量化的評價方式,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科研浮躁現象。

在科技部引智司二級巡視員趙慧君看來,《意見》出臺兩年來,在科技人才評價方面,最重要的變化體現為從主管部門到用人單位都充分認識到「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以下簡稱「四唯」)傾向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各方形成合力,出真招、實招,突出破除『唯論文』導向,積極推動轉變人才評價導向,成效初顯。一些創新能力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更是走在前面,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趙慧君指出。

2019年4月,《清華大學關於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一經發布,便引起各方關注。《若干意見》明確,正確把握學術評價中數量與質量的關係,強調學術水平和實際貢獻,突出代表性成果在學術評價中的重要性。

「強調代表性成果,意味著在學術評價中重點看成果的意義、價值、實際貢獻等,而不再是簡單地數論文、著作、專利的數量。」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指出。

據介紹,清華大學組織全校50多個院系修訂教師評聘學術標準,克服「四唯」傾向,建立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評價導向,同時清華大學還對學位評定學術標準進行了修訂,鼓勵依據學位論文以及多元化的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的學術水平,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評價依據。

「不要求一定要有論文,並不代表評價標準降低。事實上,破『四唯』也並非完全不看論文、獎項等,重點在於弱化相關數量指標在人才評價中的權重,突出對成果質量和專業實踐能力的考察。」聶建國強調。

精簡人才計劃

避免「帽子」重複戴

人才「帽子」是對各類人才稱號的俗稱。人才「帽子」滿天飛的現象,長期備受詬病。對此,《意見》明確,統籌科技人才計劃,避免多個類似人才項目同時支持同一人才。

據介紹,按照《意見》要求,一些部門、地方通過完善管理規則、限制重複申報、整合已有科技人才計劃類別等方式,初步實現了人才計劃精簡。目前,科技人才計劃的入選人才主要分為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和創業人才,同一層次人才不得重複申報多個人才計劃。

「以科技部牽頭的『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為例,支持期內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等,不能申報該計劃中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團隊。」趙慧君舉例道。

不僅不能重複戴,「帽子」也有了「有效期」。教育部印發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管理辦法》明確,「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是學術性、榮譽性稱號,避免與物質利益簡單、直接掛鈎。聘期結束後,不得再使用稱號。

同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一再明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項目不是「永久」標籤,有關部門和依託單位要設置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讓人才項目回歸研究項目本質,避免與物質待遇掛鈎,為廣大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創造良好氛圍。

「幹什麼、評什麼」

評價標準多元化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有1000多名在編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人員比例約為1∶2。對於這兩類科研人員的評價,難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

「學術委員會在評議時,對從事基礎研究的人員,重點看其科研成果是否代表世界最前沿的方向,有沒有產出原創性的成果;對從事應用研究的人員,則看其成果是否破解關鍵技術問題,是否具有很好的產業化前景。」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人事處處長孫軍介紹道。

同樣,對臨床、科研等不同崗位人員,武漢協和醫院在職稱評議時考量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比如,針對一線臨床醫務人員,重點看臨床服務工作量、手術量、醫療糾紛發生情況等,對論文、課題要求相對低。對於科研崗位人員,則主要看研究成果是否推動相關行業技術進步。

「對人才進行分類評價,核心在於『幹什麼、評什麼』,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人,讓評價標準更多元,更貼合工作實際。」胡豫表示。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唐婷)

相關焦點

  • 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 實行分類評價避免人才...
    圖片來源:攝圖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在不斷深化。9月17日,記者從人社部了解到,人社部與中國科學院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並公開徵求意見。《指導意見》強調,實行分類評價。
  • ...科研人員職業發展通道 本市為兩類科研人員分類定製職稱評價標準
    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
  • 突出貢獻科研人員可破格優先評價!北京暢通科研人員職業發展通道
    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完善了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機制
  • 陝西優化科研創新環境:論文和引用等不作為人才評價限制性指標
    5方面22項措施 聚焦科研人員關注的問題一段時期以來,科技界「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現象突出,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讓科技工作者應接不暇,科研人員總有許多難以言表的「煩心事
  • 這裡有一封邀請函,請查收!
    這裡有一封邀請函,請查收!參會人才要求1.本科3年以上工作經驗;碩士或以上學歷1年以上工作經驗。2.其他企業特需的各類高級人才。3.有特殊成果或有中高級職稱證書者及高級技師職稱證書以上者可適當放寬條件。
  • 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校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分類建立體現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特點的評價機制,科學客觀公正評價人才。以職稱評審為例,學校分類建立了16個系列職稱評聘體系,分系列制定職稱評審辦法,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對於教師主體,從進校即明確區分為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並重型和科研為主型三種崗位類型,在職稱晉升時分別根據《教師高級職務聘任實施辦法》《教學為主型崗位教師高級職務聘任實施細則》等文件實施分類評審。
  • 北京:為兩類科研人員分類定製職稱評價標準
    北京市人社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近日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
  •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等6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
    《關於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經中共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組織實施。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激發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核心,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系統設計、分類指導、先行先試、逐步推廣,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科研機構創新發展,充分釋放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活力,加快有湖南特色的創新體系建設,為我省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推動創新型省份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改革!教育評價指揮棒將怎樣變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31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題:改革!教育評價指揮棒將怎樣變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解讀  新華社記者胡浩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
  • 這裡有一份來自鄂託克草原的禮物,請您查收!
    這裡有一份來自鄂託克草原的禮物,請您查收!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中國教育在線關於舉辦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課程改革與人才培養論壇...
    中國教育在線關於舉辦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課程改革與人才培養論壇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局、有關科研院所、中小學校:  2014年,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開始在上海和浙江試點,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也已開始試點,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將全面實行
  • 北京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職稱評價標準
    原標題:北京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職稱評價標準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
  • 針對教育評價改革專門出臺一份文件,有何深意?--上觀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抓好「三項基礎性工作」,即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五唯」頑瘴痼疾和重教書輕育人、重科研輕教學、重規模輕質量、「五育」不平衡等傾向在大學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影響教師教書育人,影響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施一公、顏寧互動:科研人才的評價,不能只看論文,還要聽故事
    目前結果已經出來了,張裕卿已經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的行為,並願意承擔所有責任。張裕卿的學術不端,再次暴露了我國學術造假問題的嚴峻性。學術造假正在戕害我國科研創新!對於一個科研人才的評價,決不能只看論文,更應該看他的科研經歷。施一公、顏寧互動:對科研人才的評價,除了論文,還要聽故事。
  • @小仙女們,這裡有一份卸妝、潔面產品攻略,請查收!
    @小仙女們,這裡有一份卸妝、潔面產品攻略,請查收!▲ 樣品涉及品牌標準設定原則試驗針對樣品卸除粉底和口紅的能力、清潔效果、溫和性等進行了檢測,並結合數據進行了星級評價。一分鐘速覽結果01部分國產卸妝水卸得乾淨且溫和。
  • 李克強:要使更多科研人員能夠沉下心來、潛心向學、埋頭苦幹
    「我們要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更大解放科研人員的生產力和創造力。使更多科研人員能夠沉下心來、潛心向學、埋頭苦幹。」李克強總理說。這樣既可以支撐就業和經濟發展,也能促進基礎研究上臺階,倒逼應用基礎研究實現新突破。」總理明確要求,在用好財政資金的同時,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力量多渠道持續增加投入,明顯提高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對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研究要完善待遇等政策,不提不合理的硬性時間要求,鼓勵他們甘坐冷板凳,自由探索、厚積薄發,努力有更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創造。」李克強說。
  • @所有人,這裡有一份地震應急包,請查收~
    @所有人,這裡有一份地震應急包,請查收~ 2019-11-22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人員暨職業體系建設培訓班順利舉辦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專家隊伍和職業體系建設,提升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確保技能人才評價質量。2020年11月23日-25日,全省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人員暨職業體系建設培訓班在成都順利舉辦。
  • 解開束縛科研人員的「細繩子」
    5月18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和教育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是指揮棒、是燈塔,指引著高校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改革的方向。」
  • 這裡有一份不落俗套的情人節攻略,請查收
    來一份田園烤春雞,香味滲到到每一絲肉肉中、一份專為女生設計的輕食Brunch:少女輕纖餐,草莓、藍莓、搭配明治酸奶,輕盈又美味。▲地址:府城大道西段505號仁和春天廣場B座1樓151號   人均:119RMB 瑜私房 kitty貓和藍胖子的世界打算告白的同學注意了,這裡有一座主題包間等待你的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