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人生第一個大動作,抬頭應在這個月份掌握,練習時注意這三點

2020-12-21 糖果的媽媽

育兒專家表示,抬頭是寶寶出生後需要學習的第一個大動作。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有了寶寶後,爸媽對孩子的活動能力都尤其關注,到了某個時間跟不上其他寶寶進度,就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發育方面有問題。

寶寶剛出生時,並不能對他的健康狀況做出全面判斷,寶寶能否在適當年齡做出相應動作,是判斷寶寶發育情況的一大標準。

對於寶寶來說,抬頭是一個複雜的動作指標

這天我陪著閨蜜小婉,去給她三個月的寶寶打預防針,剛結束準備回家時,醫院大廳裡突然傳出一片嘈雜。

聽旁邊的人說,好像是一位媽媽感覺自己孩子六個月了不會翻身行為異常,就前來就診,結果確定是腦癱,一時接受不了。

小婉聽了,也緊緊的抱住了自己的寶寶。她緊張地問我:「你說我家寶寶要是到六個月了還不會爬,我是不是也得帶他檢查一下?」

我安慰她到:「會爬並不是檢驗寶寶發育水平的唯一動作,比如寶寶現在雖然才三個月,如果會抬頭了,就說明發育良好。

小婉長長出了一口氣:「原來還覺得抬頭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脖子動一動,原來對於寶寶來說,能抬頭也是一個複雜的動作指標啊。」

能完成抬頭是寶寶的裡程碑式行為

很多寶媽不知道,想要完成抬頭這一簡單動作對寶寶來說同樣是一項裡程碑式行為,剛出生的寶寶脊柱為「C」形,而不是成人的「S」形。

寶寶脊柱骨骼逐漸發育成熟,肢體變得強健,大腦發育良好,才能逐漸做出抬頭、翻身、坐、爬、走等一系列動作。

能在特定時間內做出抬頭與上述動作,都是寶寶正常發育的結果。想要提前預判寶寶的行動能力,先從抬頭觀察即可。

寶寶抬頭應在4個月時熟練掌握

1~2個月一個月新生兒過於弱小,不建議對其進行大幅度動作,第二個月時可以嘗試進行拉腕坐起。

當寶寶俯臥時,寶寶的頭通常有了向上抬的意識,甚至能達到45度角,並堅持片刻,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從始至終向一邊歪斜。

3個月三個月的寶寶在俯臥時,上肢已經知道用力,抬頭時間加長,做到標準的「挺胸抬頭」。發育速度較快的寶寶還能進行左右張望。

4個月俯臥時已經可以達成揚起90度角的標準並堅持一段時間,抬頭的動作越來越熟練。扶寶寶坐起時,頸部能較好地支撐頭部,輕微向前傾。

幫寶寶練習抬頭時需要注意什麼?

1.時常練習

臨床上輕度發育遲緩的寶寶,例如抬頭晚、不會爬、學步遲等,近半數都是由於大人過度保護所致。

抬頭在骨骼、肌肉共同作用下完成,儘管抬頭是寶寶自然發育的結果,我們也還是可以幫寶寶多加練習,加強寶寶肌肉力量。

2. 加強互動

因為俯臥動作也需要寶寶耗費體力,因此有些寶寶可能會對此便顯出抗拒,此時媽媽可以輕撫寶寶背部,用溫柔堅定的語氣與他對話。

這樣不僅讓訓練過程不那麼枯燥,同時也訓練了寶寶的聽力和視覺,為將來語言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還能促進母子親情。

3. 訓練強度

美國兒科醫學會推薦,在寶寶第一個月的時候,在家長監護下,可以幫助寶寶每天俯臥15到20分鐘,有助於促成寶寶抬頭動作。

趴俯練習從新生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但此時寶寶過於弱小,每次趴俯2~5分鐘即可。隨著寶寶長大逐漸延長趴俯時間至20分鐘。

寶寶的趴俯訓練並不一定是連續的,可以進行「中場休息」,讓寶寶仰臥在床上放鬆頸部肌肉,緩解勞累不適,加強他對趴俯的適應能力。

糖果媽媽叮囑:當寶寶5~6個月還不能完成抬頭動作,或是始終沒有抬頭意願,就要引起媽媽重視。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抬頭是寶寶第一個大運動發展裡程碑,這些發育信息,父母要了解
    寶寶大運動發展是從上往下進行的,又是連續性的。抬頭是寶寶的第一個大運動,是大運動發展裡程碑,也是所有大運動的基礎。如果不能及時練習抬頭,接下來的大運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寶媽們一定要重視寶寶抬頭。頭是有一定發展順序的,媽媽們要注意這個規律寶寶抬頭的能力是逐步發展的,這也是考察寶寶發育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明顯落後於標準,可能存在發育問題,需要引起重視。0-1個月:寶寶無法自己抬頭,如果趴在很軟的床上,頭部不能擺動,會影響呼吸。
  • 寶寶一趴就會哭,掌握這3點,寶寶抬頭沒問題
    可是當寶寶好不容易醒了之後,新手爸媽們又犯愁了,這麼小小軟軟的一坨,像一隻小奶貓,我要怎麼跟它互動呢?什麼樣的互動能對他有所幫助呢?其實在寶寶小月齡的時候,寶寶們可以多通過"趴"這個動作來進行鍛鍊和互動。這個訓練不僅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更是對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0-4個月寶寶,「抬頭」發展規律及訓練方法,多練習早解鎖更聰明
    在私信裡看到一個媽媽的吐槽:孩子三個月了還抬頭不好,我很焦急,怎麼辦?寶寶早產而且太胖了,頭大,一趴那練習就不願意,哭,搞得我也好煩躁。其實,雖然大部分寶寶會按著發育規律進行發育,不會偏離太多。練習時有幾點注意事項需要家長了解:一次不要時間過長,不要超過30秒,可以每天多練習幾次;練習最好選寶寶空腹狀態時,比如餵奶前1小時,選寶寶 醒著、狀態比較好的時候;
  • 闢謠:新生寶寶坐嬰兒車?別低於這個月份,這三點事項需注意
    在乘坐時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今天我麼就來聊聊嬰兒車這個話題。寶寶脊柱發育特點嬰兒長時間坐嬰兒車帶來的主要影響是在脊柱發育上,想要了解寶寶多大能用嬰兒車,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嬰兒脊柱發展的幾個階段。第二階段:3-6個月形成第一個彎曲就像上面圖片中表示的那樣,當寶寶3、4個月開始學著翻身和抬頭,他們的脊柱就會慢慢產生第一個生理彎曲。
  • 月子中心學到的嬰兒抬頭,這樣鍛鍊頸部肌肉,寶寶安全媽媽省心
    新手家長們要把握寶寶各個時期能夠達到的運動範圍,加強部分肌肉的強化練習,能夠幫助寶寶提前成功達成抬頭的目標。△寶寶在學習抬頭時需要注意什麼?別看學習抬頭動作很小很簡單,但是家長的輔助也是抬頭成功的關鍵。
  • 寶寶抬頭訓練的最佳時間,太早太晚都會影響發育!
    很多家長看到同月齡的寶寶已經學會抬頭之後就會比較焦慮,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家長應該順應寶寶大運動的發展規律,而不是強行改變這種自然規律。寶寶出現抬頭的時間其實有三個,家長需要提前了解,避免入坑。
  • 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寶寶的發育規律全在這裡!
    飢餓、口渴或尿布溼了,寶寶都會用哭聲提醒媽媽。正常的寶寶有響亮婉轉的哭聲,使人聽了悅耳。生病時,寶寶的哭聲常常是高尖、短促沙啞或微弱的,如遇到這些情況應儘快找醫生。寶寶兩個月的時候,最常見的是腸絞痛,俗稱黃昏鬧。遇到這種情況時,寶媽可以用手給寶寶按摩腹部,或者飛機抱抱寶寶,這樣寶寶會舒服很多。
  • 遊泳抬頭總共分三步,第一步從蛙泳開始練起
    抬頭動作本身並不能出現在常見的泳姿中,包括蛙泳和蝶泳在內,頭部出水是由抱水動作而產生的自然出水,不應該出現頸椎主動仰起的動作。通過熟練掌握頭部輕鬆出水的技能,可以幫助泳者更好地掌握頸椎放鬆,提高頭部穩定度的技巧。1、頭部因抱水而起——蛙泳蛙泳的抱水動作之後緊接著有一個夾肘並迅速前伸的動作,前伸的速度應快於上半身重新進入水中的速度。
  • 3個月大的寶寶會幹啥?嬰幼兒發育「裡程碑」,你家娃達標了嗎?
    很多其他寶媽也表示,自家的寶寶也都是3個月學會翻身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3個月是寶寶發育「裡程碑」其實3個月正是寶寶發育的一個「裡程碑」,很多寶寶也都是在這個月份,解鎖了他們的第一個「大動作」——翻身。
  • 1歲前寶寶大運動發展關鍵期,從抬頭到站穩,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其實,大運動發育這個名詞,主要是為了對照手部「精細動作」,為了有所區分的。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這一系列,寶寶一點一點掌握的大運動機能。寶寶大運動發育的基礎,就是大腦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肌肉發育,這幾項發育達到標準,才能學會一個新的「大動作」。
  • 三個信號暗示寶寶要翻身,父母如何引導娃翻身?訓練時注意哪些?
    「翻身」是寶寶大動作發育的裡程碑,對寶寶今後肢體動作的發育及能力發展有很大幫助。寶寶每一次大動作的發育,都牽連著父母們的心,而翻身更是寶寶學會的第一個能夠移動的動作,尤為受到爸爸媽媽的重視。當小傢伙們能夠不藉助外力,且輕鬆抬起他們的大長腿。這代表娃的大腦對腿部的掌握達標,並且下肢力量也達到了可以翻身的要求了哦~3.
  • 睡前瑜伽動作 這類人不能練習瑜伽
    d、吸氣時,凹背、胸部打開、抬頭向前看。c、吐氣時,拱背、放鬆頭部。d、重複數次,動作放慢配合呼吸。
  • 寶寶多大用枕頭,最好別低於這個月齡,選購注意這三點
    孩子剛剛出生,身邊的長輩就會建議,快給寶寶枕一個枕頭,這樣頭型就會更好看。然而很多媽媽已經了解,剛出生的寶寶是不需要枕頭的。但是多大的寶寶就可以枕枕頭了呢?寶寶的第一個枕頭到底該怎麼選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寶寶什麼時候用枕頭?美國兒科學會認為:1歲前給嬰兒使用枕頭,會大大增加嬰兒窒息的概率。而歐洲的兒科醫生則建議2歲後再開始給嬰兒使用枕頭。
  • 寶寶多大可以堅抱?堅抱寶寶前,媽媽別忘了讓寶寶做這個「動作」
    如果要豎抱時,記得託住頸部剛出生的寶寶頭大且比較重,佔了身長的一半長度,2個月左右的寶寶豎抱時可以發現寶寶後會往後仰。但有些情況下不得不豎抱,如拍嗝時,這時媽媽要注意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肩膀上,一隻手攬住寶寶臀部做底部支撐,而另一隻手可以託住寶寶的頸部,預防寶寶頭後仰,同時減輕寶寶脊椎的受力。
  • 你家娃多大會抬頭?寶寶抬頭早別急著高興,可能是發育出現了異常
    肌肉運動的練習是越早越好嗎?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順應自然,比強求更好,太早訓練寶寶抬頭,未必是好事。寶寶多大會抬頭?多數寶寶此時還沒有想要抬頭的意願,這都是正常的,媽媽們不用著急。2~3月齡多數寶寶會在這個階段學會抬頭,只是還不是很穩健,一般只能抬起45°左右,來回搖晃,很難保持同一姿勢太久。媽媽們可以進行引導,適當地鍛鍊娃抬頭。
  • 做龍門架夾胸時,注意這3個訓練技巧,讓你訓練更有效果
    有的人會用啞鈴飛鳥來練習,但是這個動作主要針對的是胸肌外側肌肉,相反對胸肌中縫的短板,就沒有很好的效果了,想要有效地彌補胸肌中縫鍛鍊的不足,建議大家使用龍門架來做夾胸動作,把胸肌中縫練成你理想中的形狀。首先要了解一下龍門架夾胸。
  • GYMBO育兒 ▍別「怠慢」孩子的【大動作】發展!
    寶寶的一切大動作和小動作都在說明身體的成長發育情況,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是不同的,所以這些動作發育不能怠慢,也不能心急。那麼孩子的成長有沒有可參考的依據?如何才能培養寶寶的動作能力呢?看這份【0—3歲寶寶各階段大動作發育的要點以及注意事項】,對寶寶大動作的發育有更全面的了解,更好的幫助和促進寶寶大動作的發育吧~新生兒時期俯臥位時只能抬頭1-2秒,到了2個月時就能夠抬頭45°-90°了。這時可以把孩子放在一張較硬的床上趴一趴,每天2-4次,每次1分鐘左右,同時輔助孩子做一些翻身鍛鍊。
  • 16個月寶寶大動作發育想快人一步,4項訓練不可少,父母早知道
    家裡有一個寶寶,對於他成長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父母格外注意,尤其是大動作的發育,很多父母覺得,寶寶會走路了,大動作的發育已經到了一定階段。 其實,想要寶寶更好的發育,讓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得到更好的延展,父母日常需要多陪伴寶寶成長,經過一些遊戲和訓練,寶寶會比同齡的娃更優秀。
  • 1~18個月嬰兒,應該「解鎖」哪些大動作?各月齡寶寶快來對照
    從寶寶掌握的大動作的時間和程度,通常能粗略估計出寶寶的發育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寶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發展如此關注的原因。 兩歲以前是幼兒大運動集中發展時期,對於寶寶的發育情況,大家可以自行對照。
  • 半歲內寶寶無法完成三個動作,多半發育有問題,有一個是腦癱前兆
    相比於6個月以上的大寶寶做的「大動作」,比如翻身、走路、坐起等,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只能做一些精細動作,它主要指的是手的活動,比如手指曲展、手腕轉動等。平時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的小動作,可以培養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神經系統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