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中科院90名科技人才集體辭職,這說明了什麼?

2020-12-12 湖邊說教育

個人認為,正是不合理的管理體制逼走了正當壯年的高科技人才。這次事件只是一個縮影,它折射出體制內管理亟需改革。

從這次合肥中科院90多名技術人員集體出走的事件來看,個人認為,體制內的管理在以下方面必須改革。

1.管理層必須拋棄官本位思想。

管理層必須明白自己的真正定位:為一線工作者服務,而不是凌駕於一線工作者之上的官老爺。我想,這是體制內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我們教育行業為例,那些校長、副校長們眼裡哪有一線教師的位置。某校長一開會,講著講著就說某某級別的官員、某某身價的大老闆。不僅眼中無教師,而且眼中也無教育。它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凌駕於一線工作者至上的官員。因此,他們無視一線工作者的尊嚴,無視一線工作者的待遇,無視一線工作者的所有需要。因為他們把自己定位「官」的角色,所以他們需要一線工作者的阿諛奉承。於是真正有品格、有才華、不屑於媚上的英才要麼英才無用武之地,要麼處處受刁難。於是,庸者無德者上,有品格有才華者下,一個不良的環境就這樣誕生了。

其實也有不少體制單位工作環境頗佳。我們地區某名校就是如此。這所學校有一個全國聞名的校長,這是位德才兼備的專家型校長。在他的帶領下,該校管理層基本上做到了去行政化,去官本位化。於是學校欣欣向榮,一度全國聞名。可是這位校長退休了,據說這所學校已經在走下坡路,被去掉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又在悄無聲息中漸漸回歸。

2.管理層必須清醒體制單位正面臨著體制外的強烈挑戰。

本次合肥中科院集體出走90多名高科技人才,據說很可能是被該單位某原領導(較早前辭職的)創辦的一家私人科技公司集體「挖走」。個人感覺這很可能是真的。近百人同時辭職,大概率是已經解決了「後顧之憂」,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工作環境。如今優秀的民營高科技公司已經越來越多,如華為、阿里巴巴等。優秀的民營企業可以提供幾倍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們尊重人才,能為人才提高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以我們教育行業為例,某些地區已經出現公立學校優秀教師流向優秀的私立學校了。因為優秀的私立學校,領導不會欺負人,只會尊重真人才;因為優秀的私立學校,待遇是公立學校的3到5倍;因為優秀的私立學校沒有那麼多跟教育無關的非教育性事務;因為優秀的私立學校沒有「縣管校聘;因為優秀的私立學校沒有職稱和績效的巨大不公平……最最重要的是優秀的私立學校,只需要認真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考慮如何跟管理層搞好關係——當然,這是相對的。

優秀的私立學校

合肥中科院事件警醒體制內的管理者,必須正視體制外的強烈挑戰。端正管理態度,改善管理水平,營造好的工作環境,否則體制內的千裡馬都要被體制外吸引走了。

體制內和體制外相互競爭,互相促進,這才是我們想要看見的。

文章結束的時候,說一件小事。

我發現幾乎每個校車司機都比較牛,甚至比較高調。有位司機被我們戲稱為「副校長」。一個給領導和老師開車的人為什麼這麼有底氣,這麼牛呢?唯一的原因是因為他幾乎天天接觸校長。一個為師生服務的司機因為接觸校長多就可以牛哄哄的,我們仔細思考這件事,那麼體制內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改革,我們應該能得出結論。

相關焦點

  • 中科院90名核人才集體辭職,國務院介入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一事引起廣泛關注,一時間大家眾說紛紜,坊間更是充斥著各種版本的猜測和解讀。經過短時間的發酵,7月21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國務院辦公廳已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查此事。
  • 中科院為何有近一半的高科技人才集體辭職?有什麼內幕
    200人的研究所,有90人集體辭職,這肯定不是正常現象,可以肯定研究所是存在問題的,如果是幾個人辭職,可以是職員的問題,但是接近一半的人同時辭職,那肯定就是研究所領導層的問題了,馬雲說過「員工辭職原因大體兩種,心裡委屈了,錢沒給到位」那我們來看一下研究所發生了什麼會讓這此人集體辭職;總結了以下三點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來源:澎湃新聞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在網絡上也引起熱議。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有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另據了解,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到底經歷了什麼?
    7月1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層幹部證實,近期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此事已經引起了領導的注意,目前正在調查離職風波背後的原因。此次辭職的90餘名科研人員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在中科院系統內和社會均引起了廣泛關注。
  • 90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中科院麻煩不斷,中國靠什麼打贏中美科技戰?
    這一場離職,力壓疫情、水災、華為、川普,問鼎熱搜。這一場離職發生在中國頂級科研機構中科院系統,具體是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設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如今華為與八國聯軍激戰正酣,中國國火箭發射失利明顯高於往年,大飛機引擎也有被美國卡脖的風險……前方壓力山大,豈料後院失火,有國家科研大本營之稱的中科院這一年負面纏身。人們質疑這所國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不禁更擔心:中科院如果真這樣了,我們靠什麼打贏對美國的科技戰?
  • 中科院遭遇集體離職潮,體制內的香餑餑為何沒人要?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所90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甚至引起了社會轟動,更是引起了國家高層的高度重視。目前,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已經成立專項工作組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這次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調查|「中科院近百人離職」的事前事中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近日一則「中科院下屬單位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將科學島推至風口浪尖,並引發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一次性大批量辭職事件為何發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多方採訪並前往科學島實地探訪,梳理並還原離職事件及其發生前後的種種值得關注的跡象與誘因。
  • 中科院博士工作11年,工資9000,為高薪選擇跳槽海外,你怎麼看?
    「核所最高峰的時候有500人,這幾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開始只有200個人了。這下90多個人辭職,現在就剩100人左右。」這是一位中科院合肥研究所的中層幹部所透漏的信息,小郭不知道大家在看了這些信息之後是什麼感覺,小郭覺得很心酸,替所裡的科研人員感到心酸。研究所由500人減少到現在的100人,這是多麼可怕的人才流失,這些流失的人才大部分都是博士以及以上的高端人才,這些人才正是科研攻堅的關鍵力量。
  • 中科院科學人才集體離職上熱搜,看看旗下上市公司:中科曙光
    最近合肥中科院90多名科學人才離職引發廣大吃瓜群眾的關注,其中最熱的就是說中國留不住人才,我個人的看法是:吃瓜圍觀不如實際支持,很多高談闊論的吃瓜群眾轉身就把自己的零花錢打賞給了隔壁網紅小姐姐……對於中科院,在中國裡面我覺得是很值得尊重的科研強者
  • 中科院博士月薪9000辭職不幹,該罵他「向錢看」嗎?
    最近,中科院一個博士辭職下海的事情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引來了多方關注。不少人批評他只會向錢看,但如果你是他,你會如何選擇?工資9000留不下中科院博士這兩天,一個名為《中科院辭職人員口述》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 90名科研人員辭職,情懷和現實,你的工作和工資在一個頻道嗎?
    90名科研人員辭職的科研所不停擺也運轉困難了,用人單位最怕的集體辭職事情發生,但是有時只要這樣的事情發生也擋不住。目前該所的辭職事件正在接受上級調查,然而這些辭職的人還會回來嗎?回來又是因為滿足了什麼樣的條件?以後一個不滿意再來一出又該怎麼辦?結果現在不知道。有人說和制度有關係,那麼如果現在去完善是亡羊補牢嗎?
  • 為何中國最牛的科技企業是華為,而不是中科院或國企呢?
    8,90年代的很多技術含量高的民用產品很多來源也是國企,但國企體制不適合市場化,商業化運作,所以才有了90年代的國企私有化,下崗倒閉等等,也是國家為了改革開放,充分引入競爭的發展方向。後面的發展也是如此,中國需要建立一批像華為一樣的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應用型企業,和一批基礎研究和理論研究強大的科研機構,包括研究所和高校。
  • 中科院90人集體離職內幕被曝:需陪院長打排球,還得歌頌領導並獻
    中科院是國家重要研究基地,前沿科技研發地。但卻有90人集體離職的事件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生,並且據相關消息稱,離職人員全部來自於研究院下屬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
  • 科技「造血」,讓這4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如何培育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在科技扶貧上,中科院的特點是什麼?中科院為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提供了哪些扶貧科技支持?……1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成效有關情況。
  • 中科院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引關注;200萬高薪招老師後,字節...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國務院介入近日,一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受到關注。中科院官網20日通報,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該工作組由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汪克強任組長,中科院機關相關廳局負責同志組成。
  • 全球學術機構排名:中科院全球第一,22所國內大學進前100名
    另外有22所國內大學/機構成功的挺進了全球前100名,真是可喜可賀,我國的教育每一年都有著顯著的結果。其中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0強中,更有多所大學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份榜單!最大的亮點就是中科院大學位列榜首,超過了許多世界頂級大學/機構。
  • 中科附高:打造新型實驗高中,培養科技後備人才
    它就是由深圳市光明區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以下簡稱「中科院深理工」)合作共建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以下簡稱「中科附高」)。中科附高將堅持「開門辦學、資源共享」,以構建科學與基礎教育創新融合的特色辦學模式、培養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為己任,旨在建設一所有中國氣派、有國際視野、有學府氣象、有大家氣質、有創新靈魂的基礎教育實驗高中。
  • 江西臨川70名教師辭職和部門批覆很正常,待遇僅僅是因素之一
    0170名教師集體提交辭職申請並獲批覆引輿論熱議這一下一個區70名教師集體提交辭職申請並獲批覆,這對當地甚至全國教育界都很震驚但是就社會層面來說,這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個別人或系統某些矛盾的顯現。同時,這也從客觀上說明,除責任和使命外,教師,只是一名職業,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辭職和解聘,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必為之大驚小怪。對此,教育界,尤其是一線教師更多在吐槽教師工資待遇的問題,當然,著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
  • 山西太原:「鍋說」飯店員工集體辭職 老闆扣發工資引不滿
    按勞取酬天經地義,可是最近鍋說華宇百花谷店的多名工作人員卻報警說,飯店老闆拖欠他們工資不給,這是怎麼回事呢?平陽路派出所民警趕到這家名為鍋說的飯店後,了解到被拖欠工資的有五名工作人員,他們都是負責前廳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