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智慧:能成大事的人,落魄時懂得這樣改變,內心更強大

2020-12-17 老黃文化趣談

在人生的這趟旅程中,我們會走一段平坦的「康莊大道」,也會走一段坑坑窪窪的「羊腸小道」,不管那一段路都是我們人生中不可錯過的風景。

正是因為有這些風景才組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人生,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在平坦的時候就興奮地往前衝,在不幸的時候就停滯不前,我們要學會在人生的逆境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平和,這樣才能無論什麼道路都可以輕鬆走下去。

王陽明就是典型的心態平和的例子,王陽明的前半生好像一直都處於人生的低谷,讀書的時候鬱郁不得志,好不容易步入仕途就遭人陷害,被貶龍場,龍場惡劣的環境,刁蠻的民風,還有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無論哪一件事都可以打敗王陽明的意志力。

但是他堅持了下來,其實初到龍場的王陽明也曾經對自己的人生提出過質疑,也曾經失去過方向,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

他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在不幸中慢慢成長。他開始跟自己的內心對話,他開始忽略自己身體上的苦,直面自己的內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他終於悟透了人生的真諦,開創了自己的心學智慧。

王陽明在人生低谷時期的積累,讓他的後半生精彩絕倫

我們要學習王陽明的精神,在人生的低谷要不斷累積自己的力量,厚積薄發,這樣才能在等到機會的時候驚豔全場。

在人生的低谷時期,王陽明及時轉變了自己的心態,學會了跟身處困境的自己和平相處,所以他找到了重新上路的新方向,內心變得強大的王陽明又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並且快速就身居高位,王陽明的能力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縱觀從古到今的大人物,在經歷人生低谷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把時間浪費在埋怨上天的不公平,沒有把時間浪費在自怨自艾上。他們都是從自身出發,首先跟自己和平相處,改變自己。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想生活得更好唯有改變自己,讓自己去適應周圍的環境。

王陽明智慧:真正有本事的人,落魄時懂得這樣改變,會變得更加強大

1、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總是被自己的習慣所影響。

歷盡千辛萬苦才步入仕途的王陽明一心想為國家做貢獻,所以堅持秉公執法,剛正不阿,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最終被貶黜到偏僻的貴州龍場。

直到來到龍場之後,王陽明才有時間跟精力去回想一下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才學會改變自己。

從此以後王陽明才變得聰明起來,遇見自己看不慣的人跟事王陽明不再跟他們「硬碰硬」,而是學會化敵為友,這才事事都變得順利起來,平定寧王的戰亂,上戰場,實現了自己的抱負。

我們要學習王陽明,有時候也要改變一下自己的固有思維,遇到事情的時候換一種方向思考,或許你就可以得到不一樣的答案。尤其是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或許可以選擇一條不一樣的道路,說不定也是同樣的精彩。

2、凡事靠自己,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

一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個人能來幫我多好,在沒有人賞識的時候總是感嘆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遇到伯樂,殊不知人生的真正意義根本不在於此,其實自己的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當我們處於人生的低谷,怨天尤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有用的從來都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跟自己的內心去對話,首先做到自己接納自己,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夠幫助自己找到出路。

要學會依靠自己內心的力量,強大自己的內心,才能更快地走出困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其實人在年輕的時候經歷一些苦難挫折是好的,只有在人生的低谷時期才有時間跟精力去回顧自己的人生,才能夠積累更多的力量,才更有助於你走向成功。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聖人,就是因為他在人生的低谷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因為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才得以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我們想要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順利,想讓自己離成功更接近,那麼試著了解一下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吧,說不定能夠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學習王陽明的心學智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推薦大家讀這兩本書:《知行合一》《傳習錄》。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智慧的精華,書中有王陽明對心學智慧的感悟,還有王陽明和他弟子之間的書信往來,這是王陽明智慧的結晶,教會我們凡事要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做到知行合一。在遭遇苦難的時候或者是感覺迷茫的時候,《傳習錄》可以給你指引方向。

《知行合一》中記載了很多王陽明的生平小故事,可以說這就是他的一本人物傳記。在讀《傳習錄》的時候結合王陽明的生平趣事,會幫助你更深層次的理解王陽明的智慧,你會發現王陽明的很多智慧到現在依然有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幫助。

這兩本書是學習王陽明智慧的必讀書目,從這兩本書中,我們會看到龍場悟道之前跟我們一樣普通的王陽明;也可以看到在艱難困苦中勇往直前的王陽明;更能看到充滿智慧,渾身發光的王陽明。

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會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會讓你擁有更多向前的力量!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能成大事之人,落魄時懂得這樣改變,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
    一說起王陽明,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心學智慧」,雖然心學並不是王陽明發明的,但是王陽明卻領悟到了心學的精髓,並且利用自己的力量把它發揚光大,並且王陽明還憑藉著心學智慧成為一代聖人。王陽明的心學智慧直到現在依然滋潤著很多乾涸的心靈。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沒料到,王陽明又再次生存下來,心學在龍場誕生,從此王陽明從人間地獄走向了萬丈光芒!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有人說,只要能學到王陽明的一半智慧和成就,就非常了不起了!
  • 王陽明:有本事的人,落魄時牢記兩點!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王陽明:有本事的人,落魄時牢記兩點!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真正的成熟,便是身處逆境的自我救贖!」貧困潦倒時,正是磨練1個人魄力的時候,要是能從逆境中自救,那麼就能從人生低谷邁向萬丈光芒,要是從此沒落,人生的黑暗將無窮無盡!
  • 王陽明:男人想有成就,需強大內心,人生低谷時,修煉好心學智慧
    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做事,才能不斷地發現自己的不足,發掘自己的潛能,最終坦然立足於天地之間。事業是人生的根本,不斷地做事情,也能是我們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訣。王陽明認為,男人慾成大器,需要修煉好「心學」這2個字,才是最為重要的。我們又該如何修煉好「心學」這2個字呢?
  • 王陽明知行合一:真實最有力量,直面自己的內心,你的內心更強大
    其實這些人都不懂得,你所看到的東西都是你內心的投射。王陽明的著作《傳習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叫做「南鎮觀花」。講的是王陽明的弟子們一起去南鎮遊玩,中途他的其中一位弟子指著花問他:老師,您說天下無心外之物,那麼您說這朵開在深山裡面的花跟我的內心有什麼關係呢?
  • 王陽明智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並不難,從好好吃飯開始就可以達到
    王陽明智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並不難,從好好吃飯開始就可以達到曾國藩曾經說過,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關注在此一事,總結起來就是這四個字——專心致志!除了曾國藩之外,還有一個人與他想法一致,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這人就是——王陽明。一說到王陽明,「知行合一」仿佛就自動浮現在腦海中。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學、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這一點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國藩能與之相提並論。然而曾國藩在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卻「屢敗屢戰」,且兩次因為遭逢慘敗而急得想跳水自盡,其勝負之機、其為將風度又與王陽明四十二天內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相去甚遠。
  • 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要想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悟
    一個人心中若有解不開的困惑,整個人的思維都是亂的,而內心煩亂是最耗費人精力的,人在內心煩亂的心境下做事,就很容易做錯事情,更不要說要成就大事業了。心學祖師,明代大儒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時,從睡夢中驚醒,跳起大呼:「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謫官龍場,是王陽明坎坷人生的一次劫難,也是促成他悟入聖人之道的大事因緣。
  • 王陽明:人到中年生活不順心,內心不夠強大,多是這些原因
    這樣自己才更有能力去接受生活的挑戰。古人的思想可以說充滿著大智慧,尤其是這位明朝的儒士王陽明,他在自己最低落的時候,創立了王陽明心學。他的心學智慧影響到至今。王陽明被譽為是明朝時期的「聖人」,他在思想,哲學,軍事等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績。
  • 王陽明心學:「處世,先明心」,與人交往是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首先處世要有一顆明心王陽明的心學提到了「致良知」,意思是說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都先要問過內心,看它是否符合我們對善惡的評判。人之所以有良心,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善惡的標準,「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只有有了「良知」,才會懂得自律,才能真心分辨是非。處世,需要先明心,將自己的內心看清,才能自律而不犯錯誤,才能守住自己內心的原則。
  • 知行合一王陽明12:心學,強大內心的終極武器
    知行合一王陽明12:心學,強大內心的終極武器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繼續關注老牟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繼續來講知行合一王陽明,昨天我們結束了王陽明的一生履歷。更不會去虛心學習,很多人不讀書不學習其實就這樣,他們認為讀書沒用,都是騙人的東西,認為自己什麼都懂,從國際局勢,到國內經濟人文地理,他什麼都懂,但是這類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人真正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反省自己。
  • 王陽明的心學與維護自己的內心世界
    看能否獲得什麼啟發,在自己的內心溝通交流一下。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為歷代儒學推崇。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到了明朝,陳獻章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王陽明的心學,到底有多牛?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看完就明白了
    因為學生時代,沒有人生閱歷,講了王陽明的心學,學生聽不懂,故而不教。而學生長大之後如果讀書少的話,自然不會了解。中國30~40歲以下的人,因為教育、教材的原因,能了解王陽明的,少之又少,所以王陽明雖然是儒家四大家之一,但是卻不在中國人之間流行。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本性的回歸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說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兩個半」,王陽明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諸葛亮,還有半個完人是曾國藩。王陽明在日本、新加坡、韓國被視為聖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的「心學」視為經世治國之學。其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感悟。
  •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
    王陽明心學智慧:中年男人慾有所突破,人脈次之,需牢記4字真言人類歷史上,有2個5歲才開始講話的人,都對人類世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個是德國的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一個是我們中國的王陽明,他的心學,改變了人們對自我的認知。
  • 王陽明心學智慧:人生僵化的時候,記住這一點,避免故步自封
    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人生大病,只是一個「傲」字。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每個人的身邊有這樣一種人。
  • 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界都為你讓步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王陽明自從掌握心學這麼利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百戰百勝,從未失敗!
  • 王陽明「心學」智慧:心若安定,萬事皆可成
    王陽明「心學」智慧:心若安定,萬事皆可成中國五千年一共出了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剩下半個是曾國藩,今天就說和孔聖人齊名的王陽明。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抵制誘惑。
  • 王陽明心學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關鍵在這「3個詞」,看完就明白
    而在國內,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王陽明的思想中有所受益。近代梁啓超甚至說,「中國五千年來只有兩個半聖人」,這其中一個就是為王陽明。王陽明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創建了「心學」,那麼這個「心學」究竟有何強大的力量,能影響這麼多的人呢?
  • 王陽明心學智慧: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
    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大智慧的人。那麼,54歲王陽明所說的這幾件事,究竟是指什麼呢?如果人到五十,我們還無法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卻每天穿梭於他人的家長裡短,為了別人家的事情忙忙碌碌,樂此不疲,其實,這樣的一種行為,都是一種很「愚蠢」的瞎忙。而這樣的一種瞎忙,不但不會讓別人對我們有感激之心,甚至他們還會對我們的瞎操心憤恨不已,而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的,卻「好心辦壞事」,自然也是感到委屈和不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