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校園霸凌的《少年的你》,傷痕累累的少年和頑強的生命
《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10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入圍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提名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2個獎項。該片講述的是在高考前夕,兩個少年因一場校園意外而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互相守護彼此的故事。
媒體對這部影片有一個較為從統一的定性:國內首部深度直觀展現校園霸凌的電影,一部嚴肅的校園青春片。影片以胡小蝶的縱身一躍開始,在距離高考還剩四十多天的時間裡,她的屍體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教學天井地面上,教學樓裡的每個人都成了此時的旁觀者,同學們拿出手機起鬨、拍照。這個時候陳念站了出來,而她也將成為下一個受害者。陳念選擇留在這所學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師資好,她想做的就是通過高考為自己和媽媽找一條出路。影片的男主是被貼上「混混」「壞人」標籤的小北,諷刺的是,小北成了陳念唯一的保護者。他從小混跡街頭,生活在底層,過著和他這個年紀的高中生完全不同的生活,整天打架混日子,當他遇到陳念後,卻燃起他對生活的希望。
陳念和小北都是邊緣人物,一個遭受暴力,一個習慣了暴力,兩人的相見是在一天晚上。陳念剛好經過打鬥現場,她作為一個陌生人站了出來,從那一刻起,兩人就成了彼此生命中唯一的光。
影片作為現實題材的電影,少不了對校園霸凌進行著重刻畫。下樓梯被絆倒,被推下樓,排球課被集體孤立,被打擊,被剪掉頭髮,被強行扯下衣服,拍裸照等等。導演不僅對霸凌的直接實施者進行描寫,而且還展現了間接施暴的人們,他們是冷漠的旁觀者,他們同樣在實施傷害。
校園霸凌是多方失責的結果。同學的冷漠、家庭教育和保護的缺位,以及教育體制的冷漠和司法的無力,這些都是伸向受害者的魔爪。看似靜謐、神聖的校園,沒有同學間的友愛互助、沒有歡聲笑語,有的只是敵視、孤立,這是值得我們反覆反思的地方。人性的陰暗為何發生在校園?我們又該怎麼做?這是影片對社會的提問,究竟存在哪些缺失和漏洞才導致霸凌現象的頻發。同時,這也提醒我們在面對校園霸凌時,不要充當施暴者的幫兇,人們急於撇清關係的冷漠嘴臉是非常可怕的。
隨風生長的雛菊以及隨風奔跑的少年間純淨的情感是電影中溫情的部分,他給了我們希望,世界不完美,但總會變好。影片最後,陳念考上大學做了一名英語老師,而小北依舊默默跟在陳念身後。他們都是生活在陰溝裡,但是卻一直仰望星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