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礦物晶石展,在長江文明館開展,展覽持續到明年

2020-12-21 藝飛說

昨天,「瑩瑩生輝——長江流域礦物晶石展」在長江文明館開幕,該館第21期大河講堂「瑩瑩生輝——長江流域礦物晶石展專家分享會」也同步開講。

長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地

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及能源礦產豐富,儲量大,部分礦種的擁有量是中國乃至世界之最。礦產資源及其相關產業是流域內的雲南、貴州、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的重要支柱產業。

本次展覽共展出長江流域珍稀礦物43件,包括大規格碧璽、玫瑰花狀黃鐵礦方解石、粉紅色文石等。參觀之餘,觀眾還能體驗一把在石頭上作畫的樂趣。

開幕式上,中國地質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徐世球,湖北省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範陸薇,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顧松竹等專家分享了有關礦物、珠寶的知識,帶領觀眾從地質環境等角度認識礦產資源。

中國地質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徐世球介紹

我們用的很多東西都和礦產資源有密切的關係,手機可能主要礦產有23種,家裡吃飯的瓷碗涉及到11種礦產,一支鉛筆涉及到10種礦產,這些礦產我們國家不見得都有,每年都要進口,咱們普通公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十分注重節約使用各種產品,那就等於是節約了特別珍貴的礦產資源。本次展覽將持續到明年3月15號結束。

在此非常時刻,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處於這樣的定會被歷史銘記的特殊時刻。我們相信,真實人物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想讓你的言語表達更有魅力嗎?關注並私信我,私信發送文字「表達」即可獲得《別輸在不會表達上》學習書籍~

相關焦點

  • 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在長江文明館大河講堂開講
    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在長江文明館大河講堂開講發布時間:2020年10月17日 09:05 來源:中新網湖北 (武漢自然博物館)第十九期、2020年首期大河講堂在長江文明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講。北京根與芽總幹事錢蕾、武漢市公園協會自然教育分會秘書長倪雲、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張肖雯出席此次大河講堂。  珍·古道爾博士是珍·古道爾研究會、根與芽環境教育項目的創始人,世界著名動物學家、環境保護的倡導者和聯合國和平使者。1960年,26歲的珍·古道爾在著名考古學家路易斯·利基博士的幫助下,走進了坦尚尼亞的岡比叢林,開始了她研究與保護黑猩猩的一生。
  • 以長江經濟動脈涵養千年文明紐帶 ——長江經濟帶沿岸各省市積極...
    圖為重慶市奉節縣境內的長江瞿塘峽一帶景象。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以長江經濟動脈涵養千年文明紐帶——長江經濟帶沿岸各省市積極...
    近年來,重慶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不斷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長江重慶段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正成為重慶新的亮麗名片。  長江流域綿長寬廣,長江文化博大精深,而地處長江中遊的湖北是擁有長江幹流最長的省份。「做好長江文化研究,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長江文化不同流域段的地域特徵,另一方面也要把握長江文化的整體特徵。」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鄭曉雲教授說。  2020年12月,經湖北大學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牽頭,由長江流域6省相關單位共同組建的長江文化研究院科研協作體正式成立。
  • 信長星在長江流域青海段禁捕工作推進會議上強調 久久為功 持續...
    信長星在長江流域青海段禁捕工作推進會議上強調 久久為功 持續用力 高質量做好長江流域青海段禁捕工作 2020-12-23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流域抗生素汙染調查
    應儘快修訂標準、嚴控源頭、加強研究,管控江河湖庫水體的抗生素汙染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凌軍輝 秦華江 陸華東近年來,隨著長江大保護持續推進,長江流域水質明顯改善。然而,本刊記者近期調研發現,長江流域抗生素濃度偏高,水生態系統受到破壞。
  • 琅琊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琅琊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三...
    重點打擊我區已經實施禁捕河庫的非法捕撈犯罪活動,迅速採取超常規措施,集中開展破案攻堅,破獲一批案件,整治一批問題,形成嚴打震懾態勢,有力遏制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活動。一、目標任務全面推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工作,深入開展相關市場主體排查整治,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強化部門協作,多元共治共管,徹底斬斷非法交易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漁獲物產業鏈,切實保障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
  • 安徽長江流域地表水水質達到有監測以來最好水平
    許夢宇 攝中新網合肥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強)記者21日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1月至11月,安徽長江流域地表水水質達到有監測以來最好水平,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4%,優於國家考核目標6.7%,比「十三五」初提高了17%。「十三五」以來,長江幹流(安徽段)水質基本穩定,達到Ⅱ類。
  • 長江流域重金屬汙染特徵及綜合防治研究進展
    本文主要梳理了近十年來長江流域重金屬汙染的研究成果,綜述了長江流域重金屬汙染主要來源及分布特徵,結合人體健康風險和生態風險,對長江流域重金屬汙染進行了風險分析,總結了長江流域重金 屬汙染的治理現狀和防治措施,並對長江流域重金屬汙染防控做出了展望。
  • 長江水文局開展2020年長江防洪調度演練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3日電 日前,長江委水文局全力參與水利部組織開展2020年長江防洪調度演練,傾力做好2020年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禦水文測報工作。針對疫情防控要求,結合汛前準備工作需要,長江委水文局開發了測站、分局和勘測局備汛工作三級網絡自查系統,壓實了責任,提高了工作效率。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發生1號洪水。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今年受災情況怎麼樣?汛情與1998年相比有何特點?7月13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等有關部委負責人介紹防汛抗旱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實錄|農業農村部介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階段性成效和下一步...
    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介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階段性成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先生,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先生和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副司長姜大峪先生。他們將為我們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下面,首先請馬毅主任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
  • 長江流域2020年首次消除劣Ⅴ類水體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司長羅國三介紹,5年來,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進一步提升至96.3%;長江流域劣Ⅴ類水質比例從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實現消除劣Ⅴ類水體。「長江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 長江全流域及重點區域司法協作已初步形成
    為了讓母親河碧水長流,長江流域各地司法機關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各類違法犯罪,同時不斷創新司法理念,以司法之力護航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新機制,跨行政區域辦案更順暢今年7月30日,重慶市兩江地區人民檢察院正式掛牌。
  • 三星堆特展亮相上海大學玉璧等8件國寶約會長江尾
    上海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劉昌勝介紹,「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不僅是上海大學與四川省文博單位在展覽方面的首度合作,也是國內高校博物館辦的首個三星堆專題展。「今天,長江上遊的三星堆文化、長江下遊的越文化相聚上海大學,為全校師生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 集團公司召開長江流域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記者郝春煒 通訊員檀文盛報導:12月10日,集團公司在安慶召開長江流域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組決策部署,總結近三年來各企業在落實長江大保護工作要求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任務,全面推動長江流域企業對標一流、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 黃河流域十大城市排名,比長江流域十大城市差距有多大?
    由於黃河下遊的地上懸河屬性,流域範圍極窄,部分城市如鄭州、濟南雖在黃河邊,但市域大部分並不屬於嚴格的黃河流域。但上升至黃河經濟帶層面,這些城市就不可不考慮了。比如黃河水利委員會就在鄭州。那麼黃河流域的十大城市是哪十座呢,比之長江流域十大城市差距有多大?
  • 江西建立完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保障長江中下遊水生態安全
    中新網南昌12月10日電 (記者 吳鵬泉)籌集分配補償資金超110億元、去年主要河流水質優良比例98.9%、去年全省設區城市優良(達標)天數比例均值為89.7%……近年來,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不斷建立完善合理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保障長江中下遊水生態安全。
  • 朱立凡:打好健康長江主動仗 譜寫「長江之歌」泰州新篇章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泰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持續實施「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源頭保護、系統治理,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我市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
  • 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後,舌尖美食䲘魚失蹤三年再現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有4300多種,其中魚類有400多種,特有魚類有180多種。長江流域的魚類資源曾經十分豐富,最高峰佔到當時全國淡水捕撈總量60%。2020年初,長江白鱘滅絕的噩耗傳來,意味著「20後」的小朋友,再也見不到這種體型巨大的中國淡水魚之王。
  • 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物保護區禁捕後,舌尖美食䲘魚失蹤三年再現
    長江長江 作為「亞洲第一長河」的長江,一向物種豐富,長江流域的原住民依賴長江生存了千百年。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有4300多種,其中魚類有400多種,特有魚類有180多種。長江流域的魚類資源曾經十分豐富,最高峰佔到當時全國淡水捕撈總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