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故意尿床,原因讓人心酸,父母再忙也別忽視孩子

2020-12-12 可馨育兒

現在的都市青年都在為每天的衣食奔波,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家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在帶,這樣的情況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對家長的陌生,您是否仔細觀察過孩子,他們是否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有時候忽視掉孩子的生活細節,時間越久孩子的心理就會有負面情緒,為人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工作每天都有,什麼時候都是忙碌奔波,可是想想孩子在家裡看著整個房間,沒人陪著說話也異常孤獨。現在很多老人都會幫助兒女照顧娃,可畢竟他們年歲也大了,本來是頤養天年,每天出門鍛鍊聊天的時候,現在卻成了帶孩子的好幫手。並且在針對教育上肯定會有所衝突,小孩子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老人喜歡寵溺孩子,如果不能引導小孩正確思想,那這對他們將來學習發展都有很大影響。

還有的家長漸漸覺得孩子不跟自己親近,會想到主要原因在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有往自己身上想過!小孩子情感上的孤獨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情緒脾氣,這種孤獨感大部分原因在於小時候的經歷,所以父母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種情感疏忽很有可能會對他們將來處事的價值觀有影響。

小孩子如果尿床,父母第一反應很多都是先吵一頓,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使人不能冷靜分析。有時候孩子頻繁尿床,家長是否想過除了到醫院檢查還有什麼其他問題!娃娃還小,所以有的時候他們不會像大人一樣去說出來或者做些什麼事情,因此娃娃用自己能想到的辦法來獲得家長的關注。

父母在此時應該更加照顧孩子情緒,最好能夠坐下來好好聊天談心一下,這樣孩子多數都會袒露心扉,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大人們總感覺小孩子只要有零食玩具就能自己開心一整天,其實孩子自己會感受到的就是沒有父母陪伴的孤獨感,看著別的小朋友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心裡怎麼可能沒有一點想法呢!偶爾受傷沒有父母關心噓寒問暖,長久一點孩子心裡的自卑感便會紮下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孩子只能學會孤獨的自己承受。

有時候表面看起來沒什麼事兒,其實「危險」早就在心底開始生根發芽,缺少溫暖的孩子長大後對選擇人生伴侶的問題上會有很大影響。他們對表達感情沒有太多理解,可能周圍人對他的關心也會被自動忽略掉!而且在心理上,安全感缺失也很嚴重,雖然外表看和正常人一模一樣,但在晚上關上燈,另一個世界的他們孤獨得像是蠶蛹把他們封閉包裹起來,壓抑得喘不過氣不願意接觸外界。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知道自己扛下來,不跟任何人過多交流接觸,這樣的情況大人們一定要高度注意,檢查一下自己最近多久沒和孩子聊過天說過話,家庭教育缺失是現代很多父母面臨的問題,不管是外出務工還是每天早晚奔波,都要每天抽出十分鐘和孩子聊一聊,這樣的話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放下一天的疲憊,享受家庭的溫暖,這才是一家人能夠和和美美的主要原因。

不要在總想著小孩子總有長大不依靠父母的一天,把握住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再忙也不能忽視對孩子的關心,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難處,不要等我們感覺已經奮鬥的差不多了,再回頭照看孩子,這個時候可能你已經只能看見孩子的背影。(作者:wbl19)

相關焦點

  • 孩子能自主如廁,卻又故意尿床、尿褲子,家長貪圖省事是客觀原因
    孩子故意尿床,說明孩子有能力控制尿便,他想尿總能尿出一點兒,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括約肌的功能完全沒有問題。那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故意尿床、尿褲子呢?肛欲期的發展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進入肛欲期,一般2個月左右結束。
  • 孩子上了小學還尿床?父母不要輕易發火,這樣處理才是對的
    但每天孩子醒來都會十分不好意思地道歉,肯定也不是故意的,就想著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我就問她,是不是有什麼刺激到孩子的事情發生。但她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能刺激孩子尿床的大事,只說最近孩子換了個學習環境。這讓我一下就明白了。
  • 5歲女孩尿床自殺:孩子尿床時,你第一句話很重要
    兒童健康專家做過一個調研,最終發現:如果父母雙方或者單方曾習慣尿床,那麼他們的孩子愛尿床的概率會達到77%。除了遺傳,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孩子生病了。兒科醫生曾對病理性尿床做過研究,發現引起孩子尿床的疾病有:蟯蟲症(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道口局部炎症、尿路感染、腎臟疾患、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
  • 俗話說「玩火尿床」,可我家孩子三歲了還尿床,愁死人也沒轍
    孩子尿床並不少見,但如果你的寶寶三歲還在尿床,一個月尿床次數超過兩次,就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為什麼尿床?一、兒童睡覺和尿床的原因如下:1.排尿意識不敏感一般來說,兒童遺尿發生在睡眠期間。孩子睡覺尿尿不容易醒。
  • 別讓尿床毀了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多認為孩子尿床不是病,長大就好了,但這只是針對非病理性的偶爾尿床的孩子,而現實中不少孩子3 歲,甚至5歲以後還是會尿床。大孩子尿床,原因有哪些?1、水喝多或太疲勞。如果孩子睡前喝水過多、吃了太多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或是白天玩得太累,就可能會發生晚上尿床的情況。2、環境突變。
  • 寶寶尿床不是故意的!孩子尿床,爸媽應該這麼做
    小朋友又不小心尿床的時候,你有這樣跟孩子說過嗎?灌輸小朋友「尿床很丟臉」的概念,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做的事,不過這樣對於改善尿床的現象可能一點幫助都沒有,來看看有什麼其他更好的方法吧!    小孩尿床,大人別激動,尿床不是做錯事  當小孩開始上學之後,白天都如同打仗一般,常常一團混亂時間匆促,如果小孩尿床被發現,相信很多媽媽都會理智線斷掉,如果這時候忍不住對孩子大罵甚至動手,雖然負能量看似可以得到紓壓,對小孩的心理傷害卻會不斷累積。
  • 尿床也會毀孩子一生?醫生:尿床危害,僅次於父母離婚
    前段時間,一到深夜,芽芽媽經常能聽到鄰居家小孩子的哭泣聲和他父母的狂吼。 隱隱細聽,原來因為孩子尿床的事情。大半夜的,除了同情小朋友之外,芽芽媽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時候,真的是被各種謠言嚇大的。
  • 40歲女子長期尿床,只因父母的一句話:父母的嘴,決定孩子的路
    是啊,原本情緒化教育就已經不對,再把孩子最不堪的一面曝光在同學面前,真的是錯上加錯了。俗話說:「打人莫打臉,揭人莫揭短。」被如此當眾揭短的孩子,不會記得任何的教訓,他的內心只會充滿痛苦和羞恥。一個5歲的小女孩,晚上睡覺不小心尿床了,第二天遭到了父母的訓斥:「你2歲起就不尿床了,現在都5歲了,怎麼反而越活越倒退了。」媽媽拿被子出去曬的時候,還不忘大聲地說:「這麼大孩子了還尿床,曬到外面讓別人看到,真是丟人。」
  • 再忙也別敷衍孩子:父母的及時回應,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
    正為最後一點工作心煩的我,嘖了一聲不耐煩地對她說:「你自己去玩吧,我這會正在忙。沒空理你。」說完我就沒再管她,忙起自己的事。直到我忙完,我才發現她趴在我對面的墊子上,不知道嘴裡在叨叨什麼,我叫她名字,她也不理我。我只好走過去,把她抱進懷裡,輕聲哄她。
  • 孩子經常尿床,為什麼起夜也尿床?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但是在晚上有的人一夜都不用起來上廁所,有的人可能七八個小時才起來一次。其次,為什麼在白天更容易想去衛生間呢?因為在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身體會自動分泌一種叫抗利尿激素的物質。正是因為這個抗利尿激素,我們在晚上才不會想上廁所。因為這個激素的分泌對水有很強的吸收作用,所以就會減少尿液的產生,減少對膀胱的刺激,從而減少了需要去廁所的次數。
  • 孩子尿床千萬別罵!17歲男生還尿床,就因小時被打罵
    原來,他已經有10多年的尿床史,以至於現在上高中了,都不敢住校,怕同學笑話。醫生一檢查,發現這孩子尿床,除了神經系統有缺陷外,還與父母從小對他的教育方式有關。醫生提醒廣大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尿床而懲罰和責備孩子,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適得其反。
  • 當孩子故意激怒父母,父母應該怎麼回應?
    當孩子故意激怒父母的時候,其實孩子是對「如何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有所誤解,誤以為這樣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注。兒子在家裡頭玩彈力球,爸爸跟兒子說,不要在家裡面玩球,會打破東西。兒子停了一會兒後,接著玩,爸爸再提醒兒子,兒子又停了,然後又開始玩,結果彈力球彈到了餐桌上,落在媽媽剛煮好的菜裡。
  • 尿床的孩子智商低?影響性格?必須治療?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早上起床發現孩子「畫」地圖這件事也越來越令爸媽感到焦慮……娃都5歲了,怎麼還尿床呢?正常嗎?要不要吃點藥啊?啥藥管用啊……一、孩子尿床危害大?在生活中,孩子尿床並沒有被當做一種病來予以重視,多數父母認為尿床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但如果孩子滿5歲後尿床次數仍然每周大於等於2次,持續3個月以上,我們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 如果孩子喜歡這種顏色,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父母別不當回事
    孩子對於顏色無意識地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反映出他們的性格特徵的。孩子喜歡這個顏色,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千萬別忽視小妍和老公因為平時工作忙,所以很少陪伴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著她。4、做事小心翼翼,懂得看人臉色有些孩子會看起來非常「乖」,做事小心翼翼,並懂得看別人臉色,但父母們可能不知道的是,這有可能是他們在故意控制自己,害怕被你責怪,或者是變著法在討人開心。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他們才會處處小心謹慎。
  • 尿床後,孩子有多害怕?黃磊24萬獲贊回應警示: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父母的話讓小女孩兒很緊張,因為擔憂晚上還會尿床,很晚才睡著,結果第二天還是尿了。 「你是怎麼搞的,昨天尿了,今天還尿,是不是成心氣我們的啊!」 媽媽一邊曬褥子一邊罵她丟人,爸爸還威脅再尿床就對她不客氣。
  • 孩子尿床習慣戒不掉?4個小妙招,幫你輕鬆解決
    朋友的兒子今年3歲了,聰明可愛,非常討人喜歡,但唯獨孩子會尿床讓她非常頭疼,怎麼罵都沒有用。而每次她洗床單時,婆婆和個別鄰居老人就會在旁邊說三道四,有時候婆婆還會因此責怪她沒有帶好孩子,讓她有氣不打一處來。
  • 心理學:孩子故意激怒父母是出於什麼心理?
    孩子故意激怒父母一般有如下三種原因:a.缺少關注這種情況,需要看到孩子行為後面的意願。他搶手機,是故意激怒父母嗎?是,但他的初衷是想父母放下手機,來陪自己玩。他扔手機,是故意激怒父母嗎?是,但他的內心是想看看父母到底更愛自己,還是更愛手機。
  • 女兒10歲,突然開始尿床,媽媽的做法令人稱讚
    常有一些家長,為孩子尿床的事焦慮得不行,給孩子施加了很大壓力。要知道,沒有孩子會故意尿床,他們只是睡著了。 弄清楚孩子尿床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責怪孩子,很重要。 例如孩子認為媽媽只顧著剛出生的弟弟或妹妹而忽略了自己,感覺失寵受挫,便可能在熟睡後,將潛意識中的委屈與壓力通過尿床來紓解。這5大原因,前面4種都是客觀原因。作為家長,必要情況下帶孩子去看醫生,更要關注第5點:孩子的心理因素。
  • 孩子為何總喜歡咬指甲?或許是這個心理問題引起的,父母別忽視
    導讀:孩子為何總喜歡咬指甲?或許是這個心理問題引起的,父母別忽視前幾天帶孩子去醫院,遇到一位媽媽帶著六七歲的孩子,正在諮詢醫生,孩子總是啃指甲,怎麼回事?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所以說,不管是咬指甲,還是其它的「異食癖」,都跟父母的護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關係,父母需要重視起來,別不當回事。咬指甲對孩子的兩大影響,父母要清楚在很多父母看來,咬指甲沒什麼大不了,只不過是指甲被咬的參差不齊,有些難看而已,對健康沒什麼影響,所以沒必要太較真。
  • 娃再小也有自尊心,別碰孩子的「底線」!學會2點,父母輕鬆帶娃
    娃再小也有自尊心,別碰孩子的「底線」,孩子更愛你,需做到2點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非常重要:1、包容尊重真的很重要孩子從有意識開始就是一個有思想的主題娃再小也有自尊心,別碰孩子的「底線」,孩子更愛你。不能像小婷那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上手打孩子,上手打孩子得到的安靜只是短暫性的。但是在孩子心頭上留下的傷痕卻是永久的。互相尊重是建立在任何人之間的,即使你是孩子的家長也不例外。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