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控制,國內越來越多的健身門店開始恢復營業。截止目前,一兆韋德已在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共恢復營業100家店,4月1日開始營業恢復正常。威爾仕健身在全國7個城市共119家健身門店恢復營業,金吉鳥健身首批覆工門店包含南京、南通、常州、上海等地。主打團操課的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運動、超級猩猩也已經陸續復工。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健身行業已開始進入逐步回暖的狀態。
在過去的2019年,三體雲動數據中心通過搜集、整理相關數據,以品牌的預估值作為考量標準,在《2019年度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中發布了中國健身品牌Top10榜單,從排名上看,前六名排序相比2018年沒有變化,但除了一兆韋德、銀吉姆和古德菲力,其它品牌全國門店總數均有所收縮。一兆韋德在2018年穩居榜首後,2019年繼續蟬聯第一名。
01
一兆韋德蟬聯中國第一
2019年國內健身行業市場整體規模逐漸擴大,但從營業額的角度看,受市場大環境影響略有下滑。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中國排名前十健身俱樂部總營業額為人民幣87~98億元左右,相比去年整體營業額下滑了近14~16%。
2019年度中國健身俱樂部排行榜
數據來源:三體雲動數據中心《2019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
2019年蟬聯第一的一兆韋德在保持門店數量穩定情況下,總體年營業額維持在19~20億元,位居全國俱樂部TOP10排行榜第一名。而金吉鳥儘管2019年關掉了不少門店,但380+的門店數量仍然是目前中國健身行業門店數量最多的超級連鎖品牌。奇蹟健身門店數量沒有太大變化,但營收預計比去年增加約1億元,排名上升了一名位居第七。舒適堡以4~5億年營業額排名第八,力美健、壹健身和黃金時代三家品牌儘管門店總數都有增加,但總體營業額均有所下滑,力美健與壹健身並列第九,黃金時代則以1~2億元勉強擠入TOP10榜單。
如果從門店數量來看,一兆韋僅排在第三位,但是全面營業額預估卻飆升至第一名,單店營業額產出居全國之首。按平均單店全年預計營業額計算,一兆韋德約1600萬/年/店,第二位的是約1429萬/年/店的舒適堡,銀座健身和古德菲力則分別以約1100萬/年/店和1000萬/年/店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其他品牌均在1000萬/年/店以下。截止2019年12月,一兆韋德在全國共有132家門店,2019年營業額預估在19-20億元,連續兩年雄踞國內健身品牌第一名。
一兆韋德與威爾仕健身始終是國內傳統健身品牌的代表,在2019年,兩家健身品牌高管相繼離職,重新更換CEO在業內引起不小的關注度,行業內人士將這次的「換帥」看做是「銷售為王」時代的結束,傳統健身房將迎來新的改變。
除此之外,一兆韋德能夠蟬聯第一,與公司的戰略發展有著密切聯繫。一兆韋德不僅與企業微信合作,連結微信的功能,實現對C端消費者的高效連接,沉澱和分析會員數據以提供優質個性化服務;同時結合微信生態的能力,對接微信支付功能打通線上支付,幫助一兆韋德健身全面升級管理和服務模式。另外還與京東數字科技戰略籤約,雙方推出健身行業首個數位化升級解決方案,助力一兆韋德實現從以客流為中心向以會員為中心的數位化「三級跳」。
2019年度中國健身工作室排行榜
數據來源:三體雲動數據中心《2019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
在健身工作室排行榜方面,僅以門店數為排名標準和依據,且僅統計營業中門店,同時僅統計健身工作室,不含瑜珈、拳館以及EMS電脈衝專門店等垂直細分類場館。
中田健身以546家的絕對領先優勢的門店數排名第一,前四名的門店數都在100家以上,從第五名開始門店數都在50家以內。其他國內比較知名的健身工作室品牌如Keepland、Shape、魔方運動等,門店數均未超過20家,未能進入TOP10榜單。
中田健身一直是中國健身行業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不只是因為以平均每年100家門店的讓人驚訝的擴張速度(事實上據中田健身創始人介紹,最近兩年是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全國門店1000家以上),還有其品牌定位、運營模式以及產品設計等都備受爭議。但就在大家一片喧譁聲中,這個品牌做到了全國健身甚至是運動品牌連鎖的門店數第一名。
02
中國 VS 歐美
根據IHRSA發布全球健身房排行榜(時間截止2018年底),統計了全球主要健身俱樂部的年收入、會員規模和直營/加盟門店總數等。有中國健身房品牌首次進入全球排行榜前列。
全球健身房直營店數量
在全球健身房直營數量方面,位居榜首的是LA Fitness母公司Fitness Internation,總數超過700家直營健身房,排在第二位的是荷蘭的Basic-Fit,有629家直營健身房,主打平價健身房的模式使得Basic-Fit在過去一年就增設超過100家門店。進入榜單的中國健身品牌分別是金吉鳥和樂刻運動,二者分列六、七位,這也是中國健身品牌第一次入選這一榜單。
從加盟門店數量排行來看,小型健身房連鎖品牌Anytime Fitness以4281家位居第一,已經上市的健身連鎖品牌Planet Fitness以1742家位居第二位。
這裡可以簡單介紹下Planet Fitness,這家成立於1992年的健身品牌憑藉著「不走尋常路」的模式,迅速成為美國最廣為人知的健身中心之一。Planet Fitness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不常運動」的目標群體和超低的會員費。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健身人口的滲透率為20.3%,但Planet Fitness並沒有將目標放在這20.3%的人群,而是放在了剩下80%「不常運動」的人群,這意味著可開發的市場更廣大。10美元/月的會員費價格,相當於不設任何門檻,要知道美國健身行業平均會員價格在46美元/月。截止2018年底,共有1742家門店。這兩點因素,促使Planet Fitness不僅在會員數量上位居第一,又在年營業額排行榜上位居榜首。
可能你要問這麼便宜的Planet Fitness靠什麼賺錢?Planet Fitness主要收入來源有四個方面:加盟費用、佣金收入、設備收入、自有門店經營,其中設備收入佔比極小,加盟費用和自有門店經營的收入佔比較大。
Planet Fitness的模式,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國內的智能連鎖健身品牌,主打售賣月卡的樂刻運動。樂刻在堅持3年直營模式後,實行單店合伙人計劃,開放加盟,樂刻全程參與運營和內容輸送。
可見,一個健身品牌想要擴大規模,加盟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但前提是需要市場足夠成熟。國內許多健身品牌在創立之初都已直營為主,為了品牌的良性發展,保證客戶的體驗,直營可以更好地、系統管理,當達到一定品牌知名度、一定的規模體量時,開放加盟是可以促進品牌快速發展的。
通過俱樂部數量排行榜發現,Top3的健身品牌Anytime Fitness、Planet Fitness和Snap Fitness均以加盟模式為主,直營只佔一少部分,開放加盟使得品牌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擴張,Snap Fitness曾在2014年宣布計劃三年內投資35億盧比在印度開設300家健身俱樂部,今年3月,Snap Fitness將與Global Fitness Japan Co., Ltd.合作進軍日本市場,在日本新開300家健身房。
與歐美健身品牌相比,國內Top10的健身品牌一直深耕國內健身市場,一方面是國內健身人口滲透率還處於比較低的位置,可開發的的潛力還很大。另一方面,國內健身行業還未達到歐美健身行業的成熟度,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自己的品牌不可以走出去。
03
疫情之下,健身品牌的責任與擔當
由於疫情的影響,中國健身人群中的居家健身人群大幅度增加,健身的線上滲透率得到快速且前所未有的增加,原本只有具備健身意識的人群能夠將健身付諸於行動,而原來對健身無感的人,通過此次疫情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都紛紛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
一兆韋德在疫情發展之初就迅速做出反應,攜手企鵝體育、舒華體育制定「客廳戰疫計劃」,向運動愛好者發起室內跑步機線上跑挑戰賽,一兆韋德創始人&董事長金宇晴更是親自參與挑戰,每天打卡,與此同時,邀請明星參與跑步挑戰。
緊接著,又在流量平臺抖音開設團操課程直播,每日更新直播課程內容。在公益方面,一兆韋德早在2月23日就宣布,推出「抗疫英雄卡」免費向全國醫務人員開放健身服務,提供一兆韋德季卡一份。
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運動,與浙江省體育局、浙江省體育總會共同推出「宅在家也愛做運動」欄目,同時樂刻聯合快手、抖音等平臺相繼推出「宅家也愛做運動」、「宅家運動會」等專題,發動全平臺教練線上「教學」;Keep聯合趁早App、Shape塑健身、每日瑜伽App、lululemon及多位健身達人共同推出「全網最全運動直播」服務。
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良好的控制,一兆韋德在3月初開始陸續恢復營業,這是國內第一家宣布恢復營業的健身門店,隨後威爾仕健身、中健健身、樂刻運動、超級猩猩,以及全國多地區的健身場館陸續恢復營業。可以說作為國內頭部的傳統健身連鎖品牌,一兆韋德從疫情之初的暫停營業到復工,始終引領著國內健身場館的腳步,為眾多線下健身場館如何應對疫情起到了模範作用。
現階段,疫情在全球蔓延開來,歐美國家級地區的疫情呈爆發增長階段,迫使眾多健身品牌紛紛暫時停止營業,其中不乏有知名健身品牌,包括Anytime Fitness、Palnet Fitness、Peloton、lululemon等健身品牌線下門店陸續關閉;Planet Fitness,CrossFit,Yoga Heights,Rumble,SoulCycle等品牌均開通線上課程,以應對疫情為其帶來的影響。
其實,疫情期間可以是國內健身品牌「走出去」的機會之一。線上健身課程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用戶可隨時隨地觀看健身內容,由於前期我們受疫情影響,已經有了線上健身課程的經驗,是不是也可以藉此機會,在線上將本土品牌推廣出去,讓其他國家的健身愛好者先有初步了解,為以後擴張至海外市場,開設線下健身門店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