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野生動物園這幾天上了熱搜,因為在17日發生了一起野生動物熊的傷人事件。事發時,正值該塊區域改造施工進行中,野生熊群突然發起攻擊,一名工作人員不幸遇難。
園方在事件發生後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通報,對公眾說明了情況,並表示將積極配合管理部門調查,自我檢討。我們對這樣的態度給予肯定,但是更加期待野生動物園真正做到查漏補缺。
同時,我們也不盡要問個為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01 找到原因最關鍵
公開資料中我們看到,上海野生動物園建於1995年,2005年獲批國家AAAAA級景區。公園佔地35公頃,院內有大熊貓、長頸鹿、犀牛、獵豹等200多種野生動物。園區分為車入區和步行區兩大類,能夠接納上萬人參觀遊覽。
我們從資料中可以發展,該園是一家經營多年的老牌野生動物園了,經過這麼多年的管理積累,本該在安全是具備很高的經驗。那麼,這次發生的讓人事件,是不是更加需要弄清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02 如何避免危險發生
野生動物園的危險性大家都一定很清楚,特別是近年來很多人工圈養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地出現攻擊人的情形,越發突顯出管理野生動物園和遊覽時的安全重要性。
那麼,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滿足安全保障和遊覽需要呢?
首先,作為公園管理方一定要摒棄片面追求經營銷售而忽略安全管理的意識,不能麻痺大意!野生動物園吸引人觀賞的主要原因是野生二字,但很多情況下野生就意味著未被馴服下的危險性,特別是具有較大攻擊屬性的動物,就更加危險了。
其次,遊客作為進入遊覽的一方,也必須嚴格遵守園區管理規定,不能因為一時好奇而忘記了野生動物原有的野性,那是具備攻擊人的野性。特別是猛獸區,必須注意安全。
據悉,此次上海野生動物園傷人事件和前幾年北京野生動物園傷人事件有一個相似的原因是有人違規下車。很多時候,人們生活在沒有危險性的城市,反而讓很多人忽視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弱肉強食。」這就是最大的安全隱患,必須引起注意。
主觀上的注意和客觀上的規定只是一個方面,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妥善的應急救助機制。如何有效避免意外發生後最快速度解救人員,也是管理方急需解決的問題。
03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野生動物傷人的事情,這幾年總會有所發生,不光是野生動物園,野外狂野和山區發生的情況更為突出。
我們國家目前可以想到的具備傷人能力的野生動物主要有虎、狼和熊這三類較多。特別是熊,前不久就發生過野生黑熊傷人的報導,原因主要是飢餓。
沒錯,飢餓成為了野生動物傷人的主要原因。很多地區因為人為開發和自然環境變化,許多大型野生動物無法找到足夠的食物而飢餓之下,人自然就成了目標。我們不得而知此次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熊攻擊人是不是因為飢餓,或是其他因素,但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同時,也有網友認為或許是施工導致的野生動物焦躁,這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我們究其根源是不是因為自然和諧地被打破,野生動物與人的相處方式出了問題呢?我們值得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