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最高等的一門,也是發展的最高等的一門,兩棲動物類。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絕大部分青蛙通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種青蛙進化至體內受精,部分會把受精卵排出體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動物學上特指的是黑斑側褶蛙。青蛙一向被認為是卵生動物,不過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雨林的青蛙能夠產下蝌蚪。這種青蛙是全球6000多種青蛙中唯一一種能夠「下蝌蚪」的青蛙。
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遊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因為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中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它們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
青蛙吃害蟲青蛙吃得很多,一隻青蛙每天能吃70多隻害蟲,一年便能吃一萬多隻害蟲,青蛙是農業害蟲的天敵,對人類益處多多. 如果沒有青蛙,農作物受害,減少產量,人類生存也會受到影響.在自然界裡以青蛙為食物的動物也會受到影響.生
物學過的食物鏈中提到如果食物鏈斷了,那麼長久下去生態會不平衡.
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個地攤,四周圍了許多人,我便好奇地湊過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地上足足放了十幾張大網!每張網裡都分別裝著大青蛙和小青蛙,網裡面的青蛙看起來無精打採,張大嘴巴,聳拉腦袋,凸出的眼睛半眯著。看到這種情景,我便回想起以前在池塘邊看到「呱呱」叫個不停,機警的青蛙,和今天所見到的青蛙大不相同。我望著它們那呆滯和恐懼的目光,心裡就覺得他們在向我們求救,像是在對我們說:「我是有益動物,放了我吧!」小販見我站在這裡已經很長時間了,以為我要買青蛙,便一本正經地對我說:「小朋友,要不要買青蛙,很肥壯的,肉又香又嫩,還是野生的,保你吃了一次想吃第二次。」周圍的人一聽是野生的,紛紛伸手去搶買青蛙,只一會兒工夫,十幾網青蛙全都被搶光了。看到這裡,我的心裡便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青蛙為我們做出了貢獻,我們還要捕殺它們呢?
青蛙是專業的「除害專家」。它是對農作物有益的小動物,書本、報紙、電視上都有介紹,要保護青蛙。它捕捉害蟲的方法非常特別,青蛙在捕捉害蟲時弓著背,撐著四爪,張著嘴,瞪著大眼,緊緊地盯著捕捉的對象。當它感到可以攻擊時,只見它猛地一竄,原本張著大大的嘴裡吐出一條飛叉似的長舌頭,閃電般地粘住了一隻小蟲,迅速地把小蟲子卷著送進嘴裡。記介紹一隻青蛙一天能消滅上千隻害蟲,是害蟲的天敵。而且青蛙後腿的肌肉非常發達,彈跳力很強,據說,一隻青蛙最高可以跳一百三十釐米高,這麼高的高度,只有跳蚤才能與青蛙相媲美。青蛙的眼睛很大,是青蛙捕捉蟲子的得力助手,它的眼睛就像兩顆晶瑩透亮的玻璃球,鼓得高高、一眨一眨的,如果它後面有害蟲,它就能及時發現,就不會讓害蟲逃跑的事情發生。
簡單的說 維持生態平衡具體的說作為生物圈的一員.有生存繁衍的權力.應該受到保護.珍愛生命.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青蛙有驚人的捕捉害蟲的能力.所以能較好的控制農田害蟲.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同時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達到生物防治,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青蛙也是保護莊家也是珍貴的自然遺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
保護青蛙.也是保護食物鏈和食物網.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總之.愛護生物,愛護生命.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