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有很多人問是什麼植物,有些人說是魚尾葵,也不算有錯。魚尾葵是棕櫚科下的一個屬,有魚尾葵,單穗、短穗魚尾葵等,其中有一個叫董棕,上圖即為董棕。
我在西雙版納的時候,往靠近寮國邊境方向去,有一片熱帶雨林保護區,進去,看到董棕,帶我的當地姑娘說,西米露裡的西米就來自董棕,是從董棕的莖髓裡提取的澱粉做的。我是這樣記住了這種植物,當然它的葉形也有些奇特,昨天有人留言說,這葉片是不是被撕過的,我畢竟沒那麼有空,看下圖,天然就長這樣。
其實,西米不僅來自董棕,從很多棕櫚植物中都能獲取澱粉來製作西米。泰國的西米最有名,無論西米產自何地,為表品質,很多西米都號稱泰國產。
我好西米露,去熱帶旅遊,最喜歡的飲品就是mango sago,也就是芒果西米露。
這個季節也可在家製作芒果西米露,很簡單。需要食材:西米、芒果,椰漿、鮮奶和糖。
西米要先煮熟,若是說有點技術也就是煮西米。
1. 水煮沸,加入西米,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時攪拌,否則容易粘鍋。
2.觀察西米的狀態,至外表透明,裡面還有白芯的時候,撈出。
3. 用涼水衝洗乾淨。
4. 鍋裡再加清水煮沸,放入西米,煮至完全透明。
5. 撈出,在涼開水中衝涼,放冰箱冷藏待用。
煮西米的過程約20分鐘。也可以直接煮,中途不停,這是偷懶的方式,二次煮出來的西米更剔透,更Q。
接下去將鮮奶、椰漿和白糖放進鍋裡,小火煮至白糖融化,冷卻備用。
然後切芒果,這也有方法,沿果核兩面切下兩片芒果,在果肉上劃刀打方格,然後往上一推,就得到小塊芒果(上圖),備用。
將剩下的果核周圍一圈芒果肉取下,與冷卻的椰漿牛奶一起放進攪拌機攪拌,然後倒出,與西米混合。再放入芒果塊即完工。
上面再撒點紅柚肉,就是楊枝甘露了
想要吃起來更爽,可以加些冰塊進去。我覺得芒果西米露是基礎版,它的提升版就是楊枝甘露,mango sago變成mango sago pomelo,一樣的東西,就是多加了西柚果肉,口感豐富多了。若用的是紅柚,顏色也更漂亮。
楊枝甘露是香港或者新加坡的發明,這個其實有點難以界定,因為是香港利苑酒家的新加坡分店首創。
至於為什麼取名楊枝甘露,不能直接從字面意思理解。楊枝甘露是觀音用楊枝從淨瓶灑出來的水,從意境上來感受,這是有多涼爽啊。就像下圖中的酒一樣。
清風桃紅和清涼甜白冷藏後飲用,如楊枝甘露
長按二維碼識別避暑
說回董棕,國內野生的董棕都快滅絕了,不是因為人們過度砍伐做西米,不然我們吃西米露是有多罪過。是因為董棕是大象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董棕的嫩莖可食用,據說味道鮮美,人也可以取來做菜吃。大象🐘熟門熟路,遇董棕必食。在西雙版納,因為六七八九十年代,伐了雨林種橡膠,雨林面積極度萎縮,並且不再連片,這樣一來,一是斷了大象的生活區塊,二是大象的食物越來越少,開始進入村子找食物,人象衝突嚴重,每年都有好幾起大象傷人事件,前兩天還剛發生一起。
亞洲象,攝影:Veronika Patrovská-Vernerová
人象衝突是我們看的到的,事件夠大,但更多生態鏈條上的破壞,你不深入了解,意識不到。整個鏈條上的某幾個節點斷了,會出現連鎖反應。若是雨林夠大,類似董棕這樣的植物夠豐富,大象夠吃,也不至於進村,亦無需攻擊人類,大家相安無事,植物不會瀕危,大象也不至於瀕臨滅絕。
那年去西雙版納,本來是想參與做一個雨林保護項目,很遺憾沒有談下來。關於亞洲象和雨林的關係研究我也一直有興趣,比吃西米露的興趣還濃,一定會有機會的。
🐘
這是一個打賞二維碼
炎炎夏日,不能只顧著吃楊枝甘露
也要關心自然,有環保項目的時候,叫你們一起
我的新書籤名版預售,楊枝甘露一般的裝幀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