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省級示範小區100%實施撤桶並點,台州市路橋區11月用時整月開展垃圾分類撤桶並點「實戰」月行動,創建並堅持運用「四個一」工作法,以「一個工作組」形成創建凝聚力,以「一張點位圖」制定專屬方案,以「一份告知書」搭建宣傳交流新平臺,以「一個時間表」壓實工作責任,聚焦省級示範小區撤桶並點所需、回應居民垃圾源頭分類所盼,推進小區撤桶並點形成工作閉環。12月1日上午,撤桶並點正式啟動,運行「四定四分」(定時定點定人定質)投放模式在12個小區80個投放點統一鋪開。
「一個工作組」齊參與
建立人員聯絡機制,化被動為主動,組織相關街道、鎮政府、社區、業委會、物業、垃圾分類專業服務企業人員,根據任務分解緊密配合,鎮街道做好協調和資金保障;社區發動黨組織,做好宣傳發動;物業當好管轄範圍第一責任人。將散落在單元樓門、小區道路上的垃圾桶進行撤併,11月開展每周一例會、半月一座談的形式,實時掌握各小區開展情況。
撤桶並點涵蓋8個鎮街道12個省級示範小區,區分類辦號召各單位在思想高度上重視、在實際行動上真抓細照,按照市現場會要求,形成以區分類辦為指導的「5+1」工作小組,提前做好小區撤桶並點頂層設計。
「一張點位圖」強指導
各小區住戶數、規劃不盡相同,區分類辦創造性提出各小區各自畫出點位圖並安排專班上門踏勘。
工作推進會部署初步規劃。召開路橋區省級示範小區撤桶並點工作推進會,就市撤桶並點工作目標向參會的各鎮街分管領導、相關社區主任、物業公司負責人提出具有實操性和針對性的推進撤桶並點方法方式,用一星期的時間完成社區小區點位的排摸並編制撤桶並點方案,收集資料、制定出執行性強的撤桶並點點位圖。
實地踏勘調整修改方案。對12個省級高標準示範小區重新進行逐一踏勘,按照100米或300戶設置一組的標準進行點位規劃,「一小區一方案」編制科學規範的撤桶並點方案,包括撤併的位置適中便民投放、完成點位綠化改造景觀協調,今年實施撤桶並點的小區共有12個,8800戶住戶,從370個投放點撤併到80個,撤桶率達到78%。承諾後期會聯合物業人員增加收運頻次,避免垃圾堆放時間太長產生異味;合理選址設置了24小時誤時投放點,便於群眾在固定時間段外投放。
建立工作群長效管理。建立路橋區垃圾分類撤桶並點工作總和12個微信工作群,各鎮街道、社區、物業及一線工作人員等共將近100人加入了微信工作總群,通過微信群,單位之間及時溝通、及時反饋情況、及時部署任務,發現問題也能及時在群裡展開熱烈討論,共同出謀劃策。利用微信群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特點發動和協調各方力量,搶抓垃圾分類向基層延伸。
「一份告知書」搭平臺
為聽取民意,宣傳撤桶並點的舉措和好處,在撤桶並點小區採取多方式、多渠道開展宣傳,面對面指導居民正確分類。
出臺告知書上牆。由路橋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路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路橋區各鎮街道、各社區、示範小區業委會聯合落款的《關於本小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的通告》印發給各小區物業,在示範小區各樓梯通道牆聯同點位圖以及宣傳冊一併亮相,目前上牆100餘組,實現12個小區全覆蓋。
入戶宣傳百分百。為獲得群眾理解和支持,專業服務公司和社區、物業一道,發動小區志願者,完成一輪至二輪宣傳,累計入戶走訪7188戶居民,同時發放宣傳冊和傳達撤桶並點工作措施。
桶邊督導齊上崗。為提高撤除後80組點位的投放準確率,選定每天的6:30-9:00、晚上5:30-8:00為固定投放時間段,排出值班表,一名督導員、一名志願者、一名綜合行政執法人員組成桶邊督導小組對居民的垃圾進行開袋檢查和深入執法,督導小組到崗率100%,紅藍橙三色嚴格值守引導,為居民自覺分類投放安上「助推器」。
「一張時間表」求實效
10月底召開推進會、11月初完成全部小區踏勘、11月中旬前完成100%入戶宣傳、由專業服務企業完成對社區、物業培訓,12月1日在12個小區同步啟動撤桶並點,從開始宣傳造勢到正式全面啟動的一個月,把按時按量完成撤桶並點放在第一位,工作組及時徵求意見和反饋溝通,就小區撤桶並點中遇到的問題紓難解困。碰到撤桶並點點位有難度、群眾溝通有難度的,在保障如期完成的前提下一項一項高標準執行,一戶一戶耐心溝通,狠抓垃圾分類的真實成效和群眾的感受度,公開收集意見,對抱有異議的居民進行多方溝通再商定,做好上門調研、宣傳、答疑連續動作,因勢利導;小區地面放置垃圾桶空間不夠的,因地制宜將四分類亭改建為誤時投放點,時機成熟後由政府主導推動,轉變為社區小區自我管理,從易到難逐個推進,讓群眾自治模式在基層垃圾分類真正發揮作用。(台州市路橋區城市管理局 供稿 編輯 蔡璟瑾)
【來源: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