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偉大而崇高,現實卻平淡無奇

2020-12-07 塵緣易絕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鎖》後發布的又一著作。在《人性的枷鎖》出版後,有人評論這部書的主角道:終日仰慕月亮,卻忽略了腳下的六便士。

毛姆非常喜歡這句話,便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部小說的書名。

執著的理想主義者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男主人公的所作所為超脫人類的道德標準,月亮是人們心中崇高的理想,六便士是腳下的現實,人們往往在兩者間掙扎求生。

這部書將人性中對夢想的追求放大,夢想是偉大而崇高的,現實卻平淡無奇。於是主角追逐夢想的瘋狂行為,輕易就能調動起讀者的同理心。

在這部書中,查理斯·思特裡克蘭德原本是一名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他約四十,貌不出眾,和妻子艾米·思特裡克蘭德育有一兒一女,和所有普通人一樣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就是這樣一個平凡到平庸的男人竟然有一天留信出走,並在信中說自己再也不會回來。

不僅思特裡克蘭德太太沒有心理準備,他所在交易所的合伙人也沒有得到任何提前通知,知道消息後被氣得跳腳。

思特裡克蘭德的離開沒有任何徵兆,他離開前的一段時間依舊舉止得體,一副坦然的模樣。他離開的那麼突然,只給妻子留下一封信、兩三百塊錢、房子家具、以及一堆流言蜚語。

年約四十的思特裡克蘭德放棄自己的工作,拋妻棄子,遠走他鄉,只是為了追尋能夠實現自己夢想的烏託邦。

他對自己的家庭、妻子、兒女都沒有一絲留戀,對為愛自殺的施特略夫太太沒有絲毫愧疚,卻對自己的理想不離不棄。他想要成為一名畫家,這念頭如火焰一般燃燒,無法澆滅。

到巴黎學畫的生活並不愉快,他在巴黎呆了七年,依舊沒有名氣。他的生活窮困潦倒,長期處於飢餓與死亡邊緣。

後來他流浪到馬賽,這裡的生活更是艱苦,他沒有收入,只能露宿街頭,靠救濟金生活。這樣的生活比起工作的日子顯然艱難的多,思特裡克蘭德在這樣的環境中依舊滿心都是對藝術的渴望。

他拼盡全力掙脫生活的枷鎖,試圖擺脫世間的一切牽絆,朝著理想前行。

書中還是給了思特裡克蘭德一個美滿結局。他最終來到了包莫圖斯島,在這裡,他尋找到了美,也達成了自己畢生追求。還有愛塔照顧他,給了他一個女人能給出的一切。

他抬頭仰望著月亮,卻沒有看看腳下的六便士。也沒有看到這一路走來,月亮與六便士之外,身邊人的淚水與鮮血。

拋妻棄子,嘲諷女性

人無完人,在思特裡克蘭德身上,人性的惡意同樣展現的淋漓盡致。他沒有身為丈夫、父親的自覺,沒有絲毫家庭責任感,他輕視女性、嘲諷女性。

一方面評價女性是"只知道愛情的傻瓜""除了談情說愛不會幹別的",另一方面又無法拒絕女性的吸引,放縱自己的情慾。

思特裡克蘭德為了理想拋妻棄子,遠走他鄉。他對妻子日後的生活漠不關心,只說自己已經養了她十七年,她也該養活自己了。

對於一對兒女,他也是情感淡薄,只在他們小時湧現一些父愛,當他們漸漸長大,這絲愛意也消失了。

思特裡克蘭德對所有女性的態度都相當不友好,當他生病後,戴爾克施特略夫將他接到家中照料。

他卻在情慾的誘惑下佔有了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施特略夫,絲毫不顧及道德與良心的譴責。

思特裡克蘭德這種人根本沒有責任感,他的骨子裡蘊藏著自私自我的基因。沒過多久,勃朗什也被他拋棄,就像當初他拋棄妻子兒女時那樣。

勃朗什的結局卻要悲慘的多,她難以接受現實,最終自殺。對此,思特裡克蘭德只有一句:是她太傻,精神不健全。

就連在孤島上陪伴他度過漫長歲月的愛塔,也只得到一句"她能給我一個女性所能給出的全部"的評價。

思特裡克蘭德無疑是一名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者,他做任何事都是隨心而為,在他這裡沒有道德,沒有人性,也沒有責任感。

愛與恨,高尚與卑微

在這本書中思特裡克蘭德太太的情感轉變同樣彰顯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思特裡克蘭德的離開對思特裡克蘭德太太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災難並不會讓一個人堅強,反而會使她心胸狹窄,報復心強。

開始時,思特裡克蘭德太太是一位溫婉賢淑的女性。她對作家十分崇拜,經常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

她總是說思特裡克蘭德很無趣,和他們沒有話題,語氣中卻透露著對丈夫的愛意。當她聽聞思特裡克蘭德離開是去追尋理想後,心若死灰。

她知道,如果他是和女人私奔,一切尚有挽回的餘地。可為了理想,她清楚的明白丈夫不會再回來。

她曾預想過,自己可能會在思特裡克蘭德垂垂老矣的時候,站在他的病床前對他說:我原諒你了。可現在,她用惡毒的語言宣洩著自己的恨意。

外面瘋傳思特裡克蘭德是為了一個女人拋妻棄子。她不僅不加澄清,反而推波助瀾,營造出了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可憐女人的形象。

傳聞甚囂塵上之際,她的打字店順勢開張,經營的蒸蒸日上。思特裡克蘭德夫人一方面利用人脈,經營自己的打字店。

另一方面又有些看不起打字員這職業,動不動就談起自己認識的一些人物,或是說自己兒子在劍橋大學讀書,女兒長得很漂亮。

當思特裡克蘭德出名後,思特裡克蘭德夫人又在家裡掛上了他最有名畫作的複製版,言語間像是從不曾和丈夫生過嫌隙。

她仇恨丈夫,卻又貪慕他帶來的虛名。思特裡克蘭德夫人像所有女人一樣,度過了依靠丈夫生活的前半生。

在那時她生活富裕,滿心都是對文學的憧憬,她是那麼高雅溫婉。而當她被丈夫拋棄,物質條件的缺失影響了她的精神境界,她的形象與之前截然不同,變得虛偽又卑鄙。

滑稽卻寬厚,懦弱也勇敢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戴爾克·施特略夫對藝術的追求純粹而熱烈,他熱愛藝術,熱愛美,他對於天才有著無比的敬仰之情。

施特略夫這個人物的特點更加貼近現代社會的我們,他追求理想,卻也甘於物質。他的靈魂追求月亮,也願意低下頭,撿起腳邊的六便士。

在對待女性的態度上,施特略夫與思特裡克蘭德更是截然不同。他愛著自己的妻子,在愛情面前卑微又懦弱。

施特略夫是唯一一個堅信思特裡克蘭德在藝術方面有天賦的人,常常接濟思特裡克蘭德。

甚至在思特裡克蘭德生病後,他不惜與妻子爭吵,也堅持將他接到家中照料。

當妻子在思特裡克蘭德養傷期間,與他暗生情愫後,施特略夫沒有大發雷霆,反而苦苦哀求妻子不要離開。

見妻子不為所動,他又想到思特裡克蘭德居住的出租屋環境那麼差,妻子和他離開就要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他於心不忍,就將自己的房子留給他們。

施特略夫面對妻子移情別戀表現得十分懦弱,甚至做好勃朗什被拋棄後與她重歸於好的打算,只因為他還愛著她。

在勃朗什自殺去世後,施特略夫收拾著房間內的遺物時,看到了施特裡克蘭德為勃朗什作的畫。

那一瞬間他氣的發狂,對思特裡克蘭德的恨意湧上心頭。可他走近時,卻被這幅畫的美震撼到,原諒了思特裡克蘭德。

施特略夫面對愛人時顯得軟弱,而當他看到那副畫,當他與思特裡克蘭德和解時,又是那麼有勇氣。人性複雜又矛盾,善良的人始終心懷善念。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毛姆塑造的每個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現了人性的衝突。人本來就是矛盾的綜合體,善與惡、愛與恨、追求與現實,人性複雜又矛盾。

一個執著追求夢想的人未必會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一個溫柔善良的女子也可能變得小肚雞腸、貪慕虛榮;面對愛人卑微懦弱的人內心也能是堅強寬容的。

相關焦點

  • 《月亮和六便士》:夢想與現實,人生的選擇有沒有確切的答案?
    夢想與現實,人生的選擇有沒有確切的答案?是仰慕月亮,懷抱夢想的無限可能,還是撿拾腳邊的六便士銀幣,讓夢想在現實中泯滅?《月亮和六便士》講述了一個聽從內心召喚追尋夢想的故事。作者威廉.薩摩賽特.毛姆,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
  • 探尋《月亮與六便士》的現實意義:如何讓夢想照進現實
    鮮為人知的是,這幅畫還成就了一部長盛不衰的小說,那就是《月亮與六便士》。小說的作者毛姆,被譽為英國最會說故事的作家。在高更的靈魂寄託之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 被充滿原始力量的景色深深吸引。而高更以這個島為創作源泉的遺世之作,引起了毛姆的強烈共鳴。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人性、夢想、愛情與孤獨,毛姆寫得透透的
    毛姆的作品到底有什麼魅力,驚豔了如此多的名人名家呢?我想,這還要從他最得意的代表作《月亮與六便士》說起。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以客觀冷靜的姿態和犀利的筆鋒,剖析了理想人生與現實生活、物質享受與精神需求之間存在的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 深度解析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筆下的現實和理想,該如何自處?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一個越來越困擾現代人的一個命題:你是選擇六便士(現實),還是選擇月亮(理想)。讀《月亮與六便士》,不僅僅只是思考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如何去尋找更為稀缺的「月亮」;更是要學會,在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去平衡「月亮」和「六便士」?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15句經典語錄,發人深省,值得一讀再讀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本影響了幾代人的《月亮與六便士》,依然佔據各大暢銷榜,人們自發閱讀,口口相傳,被震撼,被感動,被徵服。《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品,也是文藝青年夢想之書。這本書仿佛在不停地召喚著我們:嘿,歡迎來到毛姆的內心世界!故事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濃墨重彩的一生為原型,講述了一位家庭美滿工作穩定的股票經紀人,在40歲時為了實現繪畫夢想,拋妻棄子離家出走,隻身遠赴巴黎學畫,最終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找到了心中的「月亮」,度過餘生。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夢想和麵包,毛姆想要什麼說什麼?
    因為《月亮與六便士》愛上了毛姆,他的寫作風格很特別,總是喜歡把自己放在故事裡:像一個不相干的敘述者冷靜地描述,有時像一個真實的社會代言人,不斷地向主人公發問,就像發出讀者的聲音。這本書的敘述仍然是客觀的,有點批判,但在諷刺中充滿了憐憫,讓人不忍聽到這個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輾轉生活
    很多人,終日仰慕著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描述了太多年輕人,心中充斥著理想,熱血和激情,仰慕「月亮」,浪漫而衝動,卻往往看不到現實的荊棘和妥協,從而這種對暗淡生活的抗議,就真正成為了虛無的浪漫主義。
  • 《月亮與六便士》:我是毛姆,但毛姆不是我,在月亮與便士間抉擇
    文丨大腳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在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創作原型,描述了一個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為了追尋精神世界的安寧,放棄了在旁人看來舒適美滿的生活,毅然決然地拋妻棄子,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他的畫筆書寫生命的價值的故事
  •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開篇就如此精彩,讓人停不下來
    《月亮與六便士》封面一前幾天摘錄《月亮與六便士》的一些經典語句,分享出來,被很多網友收藏了。我想,他們都是有夢想的人,或者是曾有過夢想的人。是那些語句,又喚醒了他們心中的「月亮」吧。突然想起,剛接觸到這本書時,還不了解毛姆。因畫畫的緣故,是奔著對原型「高更」去的。對故事和文筆沒抱太多期待。可是翻開書,從開篇起,就被吸引。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評論家滿是批評,卻暢銷了一個世紀
    這句話用來概括毛姆一生最火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真的再貼切不過。《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講述了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的證券經紀人斯特裡克蘭,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放棄了旁人羨慕的生活,最終在大溪地島完成巨型壁畫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夢想與現實接壤的地方,看了更想追逐夢想
    《月亮與六便士》,暢銷250萬冊!榮獲2019噹噹名著桂冠!豆瓣閱讀桂冠!從1919年問世至今已經暢銷了百年之久,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仍然有眾多的讀者,可見其魅力無窮。《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著名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如何去追尋理想的故事。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主人公斯特克裡蘭是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創作的,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如果寫得和保羅·高更的生平一模一樣,那就是一本簡單的傳記了。
  •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丟開中年優渥的生活,去尋找理想王國
    ——《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一部著名長篇小說,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主人公原來是位穩重的證券經紀人,到了不惑之年,突然聽從內心的感召,放棄優渥舒適的生活,高薪的工作,溫暖的家庭,轉行去法國巴黎做了一名自由畫家。
  • 豆瓣9.0《月亮與六便士》丨現實與理想,如何選擇才不枉此生?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追求夢想中的生活是每個人的願望,但有多少人願意拋下現有的家庭、工作,生活,能夠真的說走就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呢?那個寫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顧少強真的這麼做了。
  • 毛姆給中年人的靈魂拷問:月亮、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毛姆給所有人留下了一個靈魂拷問。他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擁有很強的代入感。我總是對朋友說:我太愛這個小老頭的《月亮與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衝出來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都說《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人物原型是保羅·高更,不看油畫的人可能不知道是誰。保羅·高更是法國印象派畫家,是19世紀美術史離不開的人物。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搖擺,但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 重讀《月亮與六便士》:原諒與背叛,失衡的天平稱不出愛的分量
    愛是有輕重之分的,重讀了毛姆的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後,我開始並不理解德克·斯特羅夫面對妻子背叛所採取的方式,但是後來我發現,在面對月亮與六便士的人生選擇題,不管是做了怎樣的選擇,其實與個人高貴的自我追求息息相關。這個選擇無關對錯,只有對愛是否看重!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了原本擁有著幸福美滿生活,工作如意,生活無負擔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毅然拋下這些美好,毫無理由的從倫敦遠走巴黎。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曾懷揣夢想,當你讀這本書時會不會有這樣的幻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和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一樣,為了夢想而不顧一切,只要自己也一樣執著就可以實現夢想。當生活與理想發生相衝突時,可以堅決地、果敢地選擇心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毅然摒棄他們所認為的低俗生活。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辜鴻銘贈送毛姆兩首詩。毛姆不會中文,就問能不能給一個譯文。辜鴻銘說,古詩詞帶有很妙的含義,翻譯是對詩詞的傷害。毛姆竟然聽信了,後來請人一看,毛姆想哭的心都有了,原來這是贈給青樓女子的詩。毛姆被稱為「英國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
  •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中那些經典語句,戳動過你的內心嗎?
    我讀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才知道高更的偉大。對於學畫的我來說,更有種難以言喻的愧疚和自責。小說以高更為原型,講了這個畫家的一生,他拋妻棄子,瘋狂遠離,只為了完成上帝給他的使命—畫畫。高更作品局部毛姆在寫男主角第一次觸動內心的理想時,用了很簡潔的一句:
  • 名著金句撈,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中的10大金句品讀
    #月亮與六便士#本書是受畫家保羅·高更生活的啟發,書名叫《月亮與六便士》。    書中10大金句品讀  1、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