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鎖》後發布的又一著作。在《人性的枷鎖》出版後,有人評論這部書的主角道:終日仰慕月亮,卻忽略了腳下的六便士。
毛姆非常喜歡這句話,便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部小說的書名。
執著的理想主義者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男主人公的所作所為超脫人類的道德標準,月亮是人們心中崇高的理想,六便士是腳下的現實,人們往往在兩者間掙扎求生。
這部書將人性中對夢想的追求放大,夢想是偉大而崇高的,現實卻平淡無奇。於是主角追逐夢想的瘋狂行為,輕易就能調動起讀者的同理心。
在這部書中,查理斯·思特裡克蘭德原本是一名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他約四十,貌不出眾,和妻子艾米·思特裡克蘭德育有一兒一女,和所有普通人一樣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就是這樣一個平凡到平庸的男人竟然有一天留信出走,並在信中說自己再也不會回來。
不僅思特裡克蘭德太太沒有心理準備,他所在交易所的合伙人也沒有得到任何提前通知,知道消息後被氣得跳腳。
思特裡克蘭德的離開沒有任何徵兆,他離開前的一段時間依舊舉止得體,一副坦然的模樣。他離開的那麼突然,只給妻子留下一封信、兩三百塊錢、房子家具、以及一堆流言蜚語。
年約四十的思特裡克蘭德放棄自己的工作,拋妻棄子,遠走他鄉,只是為了追尋能夠實現自己夢想的烏託邦。
他對自己的家庭、妻子、兒女都沒有一絲留戀,對為愛自殺的施特略夫太太沒有絲毫愧疚,卻對自己的理想不離不棄。他想要成為一名畫家,這念頭如火焰一般燃燒,無法澆滅。
到巴黎學畫的生活並不愉快,他在巴黎呆了七年,依舊沒有名氣。他的生活窮困潦倒,長期處於飢餓與死亡邊緣。
後來他流浪到馬賽,這裡的生活更是艱苦,他沒有收入,只能露宿街頭,靠救濟金生活。這樣的生活比起工作的日子顯然艱難的多,思特裡克蘭德在這樣的環境中依舊滿心都是對藝術的渴望。
他拼盡全力掙脫生活的枷鎖,試圖擺脫世間的一切牽絆,朝著理想前行。
書中還是給了思特裡克蘭德一個美滿結局。他最終來到了包莫圖斯島,在這裡,他尋找到了美,也達成了自己畢生追求。還有愛塔照顧他,給了他一個女人能給出的一切。
他抬頭仰望著月亮,卻沒有看看腳下的六便士。也沒有看到這一路走來,月亮與六便士之外,身邊人的淚水與鮮血。
拋妻棄子,嘲諷女性
人無完人,在思特裡克蘭德身上,人性的惡意同樣展現的淋漓盡致。他沒有身為丈夫、父親的自覺,沒有絲毫家庭責任感,他輕視女性、嘲諷女性。
一方面評價女性是"只知道愛情的傻瓜""除了談情說愛不會幹別的",另一方面又無法拒絕女性的吸引,放縱自己的情慾。
思特裡克蘭德為了理想拋妻棄子,遠走他鄉。他對妻子日後的生活漠不關心,只說自己已經養了她十七年,她也該養活自己了。
對於一對兒女,他也是情感淡薄,只在他們小時湧現一些父愛,當他們漸漸長大,這絲愛意也消失了。
思特裡克蘭德對所有女性的態度都相當不友好,當他生病後,戴爾克施特略夫將他接到家中照料。
他卻在情慾的誘惑下佔有了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施特略夫,絲毫不顧及道德與良心的譴責。
思特裡克蘭德這種人根本沒有責任感,他的骨子裡蘊藏著自私自我的基因。沒過多久,勃朗什也被他拋棄,就像當初他拋棄妻子兒女時那樣。
勃朗什的結局卻要悲慘的多,她難以接受現實,最終自殺。對此,思特裡克蘭德只有一句:是她太傻,精神不健全。
就連在孤島上陪伴他度過漫長歲月的愛塔,也只得到一句"她能給我一個女性所能給出的全部"的評價。
思特裡克蘭德無疑是一名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者,他做任何事都是隨心而為,在他這裡沒有道德,沒有人性,也沒有責任感。
愛與恨,高尚與卑微
在這本書中思特裡克蘭德太太的情感轉變同樣彰顯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思特裡克蘭德的離開對思特裡克蘭德太太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災難並不會讓一個人堅強,反而會使她心胸狹窄,報復心強。
開始時,思特裡克蘭德太太是一位溫婉賢淑的女性。她對作家十分崇拜,經常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
她總是說思特裡克蘭德很無趣,和他們沒有話題,語氣中卻透露著對丈夫的愛意。當她聽聞思特裡克蘭德離開是去追尋理想後,心若死灰。
她知道,如果他是和女人私奔,一切尚有挽回的餘地。可為了理想,她清楚的明白丈夫不會再回來。
她曾預想過,自己可能會在思特裡克蘭德垂垂老矣的時候,站在他的病床前對他說:我原諒你了。可現在,她用惡毒的語言宣洩著自己的恨意。
外面瘋傳思特裡克蘭德是為了一個女人拋妻棄子。她不僅不加澄清,反而推波助瀾,營造出了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可憐女人的形象。
傳聞甚囂塵上之際,她的打字店順勢開張,經營的蒸蒸日上。思特裡克蘭德夫人一方面利用人脈,經營自己的打字店。
另一方面又有些看不起打字員這職業,動不動就談起自己認識的一些人物,或是說自己兒子在劍橋大學讀書,女兒長得很漂亮。
當思特裡克蘭德出名後,思特裡克蘭德夫人又在家裡掛上了他最有名畫作的複製版,言語間像是從不曾和丈夫生過嫌隙。
她仇恨丈夫,卻又貪慕他帶來的虛名。思特裡克蘭德夫人像所有女人一樣,度過了依靠丈夫生活的前半生。
在那時她生活富裕,滿心都是對文學的憧憬,她是那麼高雅溫婉。而當她被丈夫拋棄,物質條件的缺失影響了她的精神境界,她的形象與之前截然不同,變得虛偽又卑鄙。
滑稽卻寬厚,懦弱也勇敢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戴爾克·施特略夫對藝術的追求純粹而熱烈,他熱愛藝術,熱愛美,他對於天才有著無比的敬仰之情。
施特略夫這個人物的特點更加貼近現代社會的我們,他追求理想,卻也甘於物質。他的靈魂追求月亮,也願意低下頭,撿起腳邊的六便士。
在對待女性的態度上,施特略夫與思特裡克蘭德更是截然不同。他愛著自己的妻子,在愛情面前卑微又懦弱。
施特略夫是唯一一個堅信思特裡克蘭德在藝術方面有天賦的人,常常接濟思特裡克蘭德。
甚至在思特裡克蘭德生病後,他不惜與妻子爭吵,也堅持將他接到家中照料。
當妻子在思特裡克蘭德養傷期間,與他暗生情愫後,施特略夫沒有大發雷霆,反而苦苦哀求妻子不要離開。
見妻子不為所動,他又想到思特裡克蘭德居住的出租屋環境那麼差,妻子和他離開就要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他於心不忍,就將自己的房子留給他們。
施特略夫面對妻子移情別戀表現得十分懦弱,甚至做好勃朗什被拋棄後與她重歸於好的打算,只因為他還愛著她。
在勃朗什自殺去世後,施特略夫收拾著房間內的遺物時,看到了施特裡克蘭德為勃朗什作的畫。
那一瞬間他氣的發狂,對思特裡克蘭德的恨意湧上心頭。可他走近時,卻被這幅畫的美震撼到,原諒了思特裡克蘭德。
施特略夫面對愛人時顯得軟弱,而當他看到那副畫,當他與思特裡克蘭德和解時,又是那麼有勇氣。人性複雜又矛盾,善良的人始終心懷善念。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毛姆塑造的每個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現了人性的衝突。人本來就是矛盾的綜合體,善與惡、愛與恨、追求與現實,人性複雜又矛盾。
一個執著追求夢想的人未必會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一個溫柔善良的女子也可能變得小肚雞腸、貪慕虛榮;面對愛人卑微懦弱的人內心也能是堅強寬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