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追風 常笑健康
這段時間關於衛生巾的討論沸沸揚揚——網上有散裝衛生巾出售,100片僅21.99元,平均一片才兩毛錢。
有人建議買大品牌的,理由是這種散裝的不知道有沒有衛生保障。
而那些「生活難」「我有難處」的回答,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竟然有人用不起衛生巾?超市裡便宜的衛生巾不是才幾塊錢一包麼?
更多人發出帶有諷刺意味的質問:
少喝幾杯奶茶就有了,也不是很貴啊?女孩子還是對自己好一點吧。
窮?我不相信真有人一個月連幾十塊都拿不出。
說實話,看完這個熱搜時,小編也很難理解這些買「三無」衛生巾的人,畢竟衛生巾這個東西直接接觸身體的重要敏感部位,很容易引發生理疾病,何況例假一個月來一次,這點錢真沒必要省。但是,當我看到更多人的回答和討論時,我知道自己「何不食肉糜」了。
01
一個女性一生要「消耗」多少
衛生巾?
對於女性來說,月經是幾乎每個月都要面臨的生理周期,月經衛生用品可以說是每個女性都必備的,必需品意味著必須要購買。然而,衛生巾的價格卻並不像一般日用品那麼實惠,雖然沒有貴到離譜,卻也是每個月不得不支出的額外消費。
我們先來算一筆帳:
以12歲初潮,50歲絕經,一年來12次月經,每次用掉30片衛生巾(一天5片,持續6天)來計算:一個女人一生至少有2535天處在經期(大約7年),需要用到的衛生巾數量為13680片。就算懷孕、初潮和絕經時間等略有浮動,女人一生需要的衛生巾數量至少也在10000片上下。
如果以均價1元/片來算的話,1個月就要在經期用品上花30元左右,1年就是360元,一生將近1萬元。而這已經是市面上相對便宜的價格了。
即使絕大多數人可以支付得起這筆費用,但這筆錢的數目仍然不小。
月經是每個女性每個月都會面臨的難題,它不單只是持續一周的排血,還意味著這段時間女性的生殖器處於脆弱期,很容易受到感染。目前的現狀是:女性如果想要降低月經對自己的影響、想要健康且活動如常,唯一的選擇就是花大價錢買足量的高價衛生巾。
而女性一旦經濟條件窘迫,月經就很容易變成一種每月一次的酷刑:要麼選擇低價衛生巾、忍受粗糙摩擦的疼痛;要麼用高價衛生巾但不保證更換次數、因而有感染風險;甚至用沒有質檢的散裝或自製衛生巾,事實上這樣更不衛生、更容易感染。
02
全球4000萬女性正在經歷
「月經貧困」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生活富足如何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下面有很多催人淚下的回答,其中一個就和衛生巾有關:
記得大一的時候,同學X躲在被窩裡抽泣,我們幾個舍友都很不解。在我們再三逼問下,她終於說出了原因:來上大學之前,她處理例假的方式非常原始,從來沒用過衛生巾。
上大學之後,她發現我們處理例假的方式,跟她自己完全不一樣,但她羞於啟齒問我們。這樣長時間不當處理後,她的身體終於出現了問題,所以她非常害怕。而作為舍友的我們也同樣驚訝,21世紀竟然還有用不起衛生巾的人。
你很難想到中國竟然還有不用衛生巾的地方,比如中國一些偏遠落後的山區,用衛生巾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她們生理期的時候只能用破布,舊衣服,甚至舊紙,不良的衛生習慣使得婦科病非常普遍。
照片來源玉樹玉之心大愛慈善協會
在青海的山區,當地的女性朋友很多都沒有生理期的意識——流血並不影響幹活,每次生理期到來的時候,她們任由流血不去理會,甚至到冬天的時候,血在腿上結冰。
對雲南山區女孩丹丹來說,衛生巾很貴,根本沒法向爺爺奶奶和爸爸開口要這筆錢,只好從可憐的生活費裡擠點錢偶爾買一點。鎮上有便宜的,但劣質。沒有衛生巾,她常常用自己的土辦法來解決。時間久了,總感覺「那裡」有些不舒服,沒錢也不好意思去看醫生。
5月28日兩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仍有6億人月入1000元。衛生巾支出也就成了難以承受之重。
不止是中國,世界上仍然有一部分女性經歷著「月經貧困」。
「月經貧困」,指的是女性因經濟負擔能力不足或受落後觀念等,無法在經期內獲得足夠的衛生用品,從而無法有尊嚴地度過生理期。資料顯示,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在經受月經貧困,在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50%的女性選擇自製經期衛生用品。
03
貧富差距,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在這個」買散裝衛生巾「熱搜下,那些高高在上抨擊買「散裝衛生巾」的行為是「省錢省瘋了」的人的心理,同樣值得細究。
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心態差異大到底到了什麼地步?」只是省杯奶茶錢「是最好的說明——不是每個人都有錢買奶茶的。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指人為了活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包括空氣、食物、水以及生理需求,然而即使在經濟發展迅猛的今天,依舊有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無法得到滿足。
在我們身邊仍然有很多人生活窘迫、在溫飽線掙扎,他們連生病都捨不得買藥,他們的女兒怎麼可能捨得買衛生巾?
你以為的正確,只是你不知道錯了而已。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因人而異。生活的難處,也各有不同。
任何人都不應該為這種自然的人類生理現象而感到羞恥,也不應該因此而受到欺負、嘲笑或排斥,衛生保護是一項基本人權。
然而女職工衛生費依舊是被忽視的問題,女職工衛生費是一些省市貫徹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規定,始於八十年代,但並非每個省市都有,各地規定不一。只有一些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每月發放一定的衛生用品或者費用。
」買散裝衛生巾「是消費市場的問題,是文化習俗的問題,甚至是政治的問題,怎麼都不是某個女性或某群女性自己的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院長葉敬忠,在《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中說過:「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窮苦生活體驗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明白窮苦生活到底意味著什麼;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借錢難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體會到向別人開口借錢的感受;一個從來沒有撫養過殘疾孩子的父母,永遠不可能真正感受養育殘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種付出和各種滋味。正是因為,人們其實根本不可能,真正體悟到弱者的生活現實和心理世界。因此,我們更加需要保持一種態度,也就是要嘗試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要向上看,看到廣闊天地,也要向下看,看到人間疾苦。
你可以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幫助那些」月經貧困「女孩們:
騰訊公益
女生加油計劃
騰訊公益
格桑花女性健康計劃
騰訊公益
關愛女童生理健康
原標題:《全球有4000萬女性,用不起「散裝衛生巾」》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