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是由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的
推薦攝取生薑中的姜辣素來改善血液循環
辣椒中的辣椒素也有益於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
--主要原因--
自律神經紊亂,能量不能遍及全身
如果每天的飲食量、運動量持續不足的話,體內就不能蓄積充足的能量。
此外,由於精神壓力大等因素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話,血液循環和體溫調節就不能正常進行。最終導致能量不能遍及全身,造成體寒。體寒,一般而言是指寒性體質,也就是中醫所說的偏陰質。具有抑制、偏寒、多靜等特點。需要說明的是體質反映的是一種非疾病狀態下就已存在的個體個異性。體質是疾病的基礎,許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病,體質類型對其證候類型具有內在的規定性。
如果對體寒置之不理,就很有可能引起肩膀酸痛、便秘、腹瀉等全身的不適。
--應對措施--
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
血液帶動能量在體內的正常循環對於改善體寒非常重要。
在這裡推薦給大家的是生薑和辣椒。生薑中的辣味成分姜辣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辣椒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素也有同樣的效果。
--營養處方箋--
姜辣素
是生薑中的一種辣味成分。加熱後會變為「姜烯酚」。有促進血液循環、殺菌、抗氧化增進食慾等作用。而且切得越碎效果越好。
辣椒素
是辣椒中的一種辣味成分。可以燃燒體內的脂肪,促進能量的消耗,預防肥胖。此外,還有促進血液循環、發汗、提升體溫以及增進食慾等作用。
--飲食搭配技巧--
進一步提升效果
豬肉火鍋配生薑大蒜汁
生薑中的辣味成分姜辣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與大蒜一起食用效果更好。用作豬肉火鍋的調味汁的話,還可以攝取維生素B1,對於緩解疲勞也有效果。
牡蠣豆瓣醬湯
將辣椒製成豆瓣醬,其豐富的辣椒素更容易攝取。此外,辣椒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含有優質蛋白質的牡蠣一起食用,還有美膚效果。
--中醫解讀--體寒,偏陰性體質,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靜等特點的體質類型,體質特徵為:體型適中或偏胖,但較弱,容易疲勞;面色偏白而欠華;食量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時畏寒喜熱遏,或體溫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脈多遲緩,性格內向,喜靜少動,或膽小易驚;精力偏弱,動作遲緩,反應較慢,性慾偏弱。
具有這種體質特徵的人,對寒、溼等陰邪的易感性較強,受邪發病後表現為寒證,虛證,表證易傳裡或直中內臟;冬天易生凍瘡,內傷雜兵多見陰盛、陽虛之證,容易發生溼滯、水腫、痰飲、瘀血等病症。
由於本類體質陽氣偏弱,長期發展,易致陽氣虛弱,臟腑機能偏衰,水溼內生,從而形成臨床常見的陽虛、痰溼、水飲等病理體質。
需要說明的是在體質分類上實用的陽虛、陰虛、陽亢以及痰飲、瘀血等名詞,與辨證論治中使用的證候名稱是不同的概念。證候是對疾病某一階段的病變本質的分析和概括。體質反映的是一種非疾病狀態下就已存在的個體個異性。體質是疾病的基礎,許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病,體質類型對其證候類型具有內在的規定性。這是,證候名詞和原來的體質類型名詞就可能一致,這說明體質和證候的密切關係。
--中醫應用--1、對某些病因易感
體寒的人易感受寒溼之邪,感受寒邪後亦易入裡,常傷脾腎之陽氣。感受溼邪最易困遏脾陽,外溼引動內溼而為洩為腫等。
2、根據體質辨證治療
針對證候的治療實際包含了對體質的偏傾的調整。如偏陰質者,多發實寒證候,當慎用寒涼傷陽之藥。
3、根據體質注意針藥宜忌
在藥物性味的選擇上,對於體寒者宜溫補益火,忌苦寒瀉火。而體質不同,針灸治療後疼痛肺反應和得氣反應也不同。
4、指導養生
中醫學的養生,貫穿於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主要有順時攝養,調攝精神,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飲食調養以及運動鍛鍊等。對於體寒者,食療方面進食宜溫忌冷,多食溫補之品。精神多萎靡不振,神情冷漠,多自卑而缺乏勇氣,應幫助其樹立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