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過生日」的風波不遠,「網貸升艙」的鬧劇又起,上次的主角是施工隊長,這次直接鎖定農民工了。
某非常著名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投放的一則短視頻廣告引發眾怒——農民工帶老娘坐飛機,不幸身陷惡人谷:因老娘暈機呼喚空姐能否調換座位,前排旅客立即出言嘲諷,笑意盈盈的空姐答非所問「您是需要升艙嗎,費用是****」,農民工掏出餘額只有幾十塊的手機尷尬搖頭,身後的正義臉漢子拔刀相助,聲稱「升艙的錢我出!」然而萬萬沒想到,他「出錢」的辦法是拿過民工哥的手機幫他開通了15萬的網貸,告訴他急用錢時無須再仰人鼻息……
慫恿農民工網貸15萬飛機升艙?現在網貸廣告也太噁心了
此廣告槽點之多,稍有常識者都無法直視。然而陰險之處正在這裡,這類腦殘視頻就是瞄準了認知不足的底層人群,完成了一次精準篩選。這種設計絕不是偶然的,類似的腦殘廣告還有很多,主要投放在以下沉用戶群為特徵的短視頻平臺中,農民、學生、低學歷人群,是其主要的目標受眾。這樣的群體,可能被輕易誤導,把手續簡便的網貸當成自己的錢,而其真實的年化高利率和違約上徵信等後果,全部被隱藏起來。同時這個群體,還貸和抗風險能力都極低,很大概率就是入坑容易退坑難,從此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對於無收入或者收入不穩定的學生、農民來說,其避免人生災難的最重要一條,就是別碰任何金融借貸產品,沒錢花無非眼前受點小罪,借錢花能讓你永世不得翻身。
那為什麼網貸特別鍾情這個群體?因為只有違約、付息、利滾利,網貸平臺才能賺錢。而那些本領高超的薅羊毛族,每次都趕在免息期還清借款,把自己的錢用來理財,平臺是掙不到一毛錢的。免息額度就是誘人入坑的餌料,可不能光當飼料喂,最終還要釣上魚來吃肉喝湯的,這些違約和付息概率極高的下沉用戶群體,就是平臺用盡心思篩選的魚。
有些羊毛黨為平臺辯護,是因為把平臺的餌料當自助餐給吃了,在你身上賠本的買賣,在另一群人身上一定會賺回來,千萬別因為自己得了好處就以為平臺是雷鋒。你的免息零錢包的代價,是那些滾了利息、花了徵信、還不上貸款、跳樓賣身的群體所償還的。
說到價值觀問題,最大的誤導就是慫恿消費貸款。過生日、買手機、飛機升艙,都是非必需消費,乃至奢侈消費。越是無收入低收入群體,越要量入為出,別貪圖虛榮,否則必然有無數坑請君入甕。近年來不斷升溫的消費主義,完成了默契的配合,青年群體的價值觀本來就搖搖欲墜,各種金融平臺又給送上了彈藥,網貸、裸貸、校園貸、小貸……已經出了多少絞肉機,把認知不足的青年拖下了水。
這些著名平臺的廣告策劃人都是高學歷精英,絕不存在失誤一說,這就是利益驅使下的精準投放。即便這次處理個員工意思意思,以後的方向還會這麼走。「花唄過生日」遭到全網痛批,並沒有阻攔到「網貸升艙」繼續出現。
光談廣告問題,不是根本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發展方向,各大巨頭都在搶灘網貸領域,不擇手段,不顧吃相,已經從中產階層市場轉向忽悠農民、學生、低收入群體入坑,什麼借錢吃大餐,借錢買手機,借錢升頭等艙,路上摔個跤都能背上貸款……我們引以為傲的網際網路旗幟全都變成了小貸平臺,高科技還有什麼意義?
作品信息
本文來自凱迪社區原創作者:紙上建築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意見。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後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