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豐田皇冠的名聲可謂是名揚四海,可以說在當年能與奧迪A6、寶馬5系、奔馳E級平起平坐。在今天,皇冠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威風,自從官車地位被奧迪A6取代後,就徹底沒落到和奧迪A4競爭,然而最後混得連A4銷量的零頭都沒趕上。今年4月底,豐田官方傳出一張照片,內容是最後一臺豐田國產皇冠下線場景,由此正式對外宣告第14代豐田皇冠在華停產。
與豐田的大部分車型不同,皇冠的前臉有自己獨特的車標,和車名保持了高度一致,巨大的倒梯形進氣格柵貫穿前臉上下,粗壯的鍍鉻飾條讓中網顯得格外霸氣。也正是因為皇冠獨特的外觀,讓它當初在C級豪華車市場叱吒風雲。
經歷了好幾代的銷量低谷,皇冠在設計上有過多次新嘗試,效果始終不太理想,跟逐漸流行的「小鮮肉」站在一起愈發格格不入。從2018年開始,國產第14代皇冠已經是一汽豐田「半放棄」的車型,完全是訂單式銷售,基本沒啥營銷推廣。
水土不服,自家競品的增多
皇冠入華,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那時皇冠以純進口的方式引入中國。2005年第十二代皇冠正式在中國國產,由天津一汽生產銷售,歷經十五載,累計生產48萬臺。在輝煌時刻,第十二代皇冠有的消費者甚至願意加價2萬提車,可見當時皇冠受到消費者極力追捧,也是很多大佬級別人物的心愛座駕。
在今後的日子,皇冠在國內市場逐漸表現出水土不服的狀態,這與國內車市受眾群體的年輕化有很大關係。現如今,不管是中年消費者還是年輕消費者,對汽車外觀設計的追求都更加偏向於年輕化,而皇冠這種從古至今的「油膩」風格確實很難勾起當今消費者的興趣。
除此之外,雷克薩斯引入國產市場也讓本來的豐田粉有了更高端的追求,他們往往更加願意選擇品牌定位更高端的雷克薩斯。除了雷克薩斯,影響皇冠銷量下滑最大的因素就是豐田自家競品的增多。自打一汽豐田亞洲龍上市以後,皇冠就要面對亞洲龍、凱美瑞以及雷克薩斯等車型的多面夾擊,然而皇冠無論是在顏值、品質、技術上都沒任何優勢,因此被淘汰也是註定的。
技術老舊,整體跟不上時代潮流
14代皇冠依舊是採用之前的老版本,並沒有使用當前的TNGA架構。同時,當前在售的車型還是2018款,超過兩年沒有進行小更新,因此在外觀與內飾的設計上就已經落了伍。平臺架構老舊、設計跟不上潮流等多個因素夾雜在一起,導致如今的皇冠逐步開始走向沒落。
2018年6月,第15代豐田皇冠實車亮相,本以為各方面都升級皇冠這次會「捲土重來」。然而事實卻相反!這一次,一汽豐田乾脆連引入都懶得引入,直接用前置前驅亞洲龍進行替代。不過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對的,亞洲龍的出現很好地填補了凱美瑞與雷克薩斯ES之間的空白。
最後,國產皇冠與日本本土皇冠的進化速度相比,國產皇冠更新換代的速度實在是龜速。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產品、技術等各個方面都無法對當下的競品構成威脅。伴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競爭力弱的產品僅靠情懷牌,很難長久生存。
最後
沒有競爭力、沒有亮點的車型自然會被市場淘汰,在進入中國的這半個多世紀裡,豐田皇冠有過輝煌,有過迷茫,在經歷了多次的大起大落後,如今也迎來服役生涯的終點。同時,隨著皇冠的停產,一汽豐田普拉多也將在6月月份左右停產,加上很早之前停產的後驅神車——銳志,曾經豐田三大主力車型全部退出中國舞臺。